书城社科教育的逻辑
18254700000015

第15章 “活而不乱”和“专业化成长”:

实现人力资源开发转换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更是人才资源的源头,是国家的战略性公共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是指教育系统内从事教育的各类人员总体所具有的劳动力或工作能力的总和。教育人力资源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基本构成。从人力的最基本方面看主要由人的体质和智力构成;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出发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几个部分;从人员身份和职能上看,可分为教育管理者、教育辅助者、具体施教者。(2)潜在能力。指教育人力资源潜在的可以发挥的能力,一般指学识水平、职业道德、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情感、认知、心理、生理、伦理等方面。(3)实际效能。指教育人力资源潜在能力被发挥出来所呈现的效果和影响。从宏观上看一般指教育的水平及发展,微观上看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由于教育人力资源有劳动力再生产这一独有的特点,所以教育人力资源也就具有了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这主要包括:(1)教育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它是消费者,作为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它又是生产者。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作用的双重性,决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政治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2)教育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能动性。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塑造人,特别是对人的道德情感、认知能力、创造性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靠的是教育人力资源的不断提高,所以,教育人力资源比其他资源更具有能动作用。(3)教育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教育人力资源的形成对经济发展具有滞后性,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模式的不确定性,往往决定了教育人力资源的结构、层次和规模的不确定性。这样,教育人力资源始终面对如何适应、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对需求大于供给的部门和领域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培养时,教育人力资源稀少短缺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4)教育人力资源具有特殊的时效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主要是以人的生命周期和智力周期为标志的。教育人力资源除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形成周期长、开发成本较高、配置渠道单一使用迟效、相对稳定性等特殊性。从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人力资源,需要较长的开发和培养周期,教育人力资源的最优化,更需要一个长期的开发、配置和使用过程。

一、根据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搞活教育人才流动的机制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功能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动力来源,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教育人力资源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明显。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往往通过两种力量,即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进行。教师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政府供给、市场配置(调节)之间存在质的区别。前者的含义是完全通过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变动配置资源,任凭市场的力量起作用,国家不直接介入;而后者的含义是国家雇佣,政府供给,并通过市场的有效机制实现合理配置。显然,市场配置(调节)不等于“市场化”。

市场机制的作用无疑为教育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利润追求与教育公益目的之间,市场驱动力与学术目标之间,教育公平与大众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必然反映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解决冲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政府行为,达到市场力量与政府行为的平衡。

我国教育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其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完全公共产品,供应属于政府行为;非义务教育总体上属于准公共产品。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服务类型结构的多元化,属于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如民办教育)进一步增加,不同性质的教育服务将长时期呈并存趋势。但是,就我国的社会性质、教育的性质和规律而言,我国教育的主体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教育人力资源及其配置因不同性质的两类教育而形成二元结构: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具有共同属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性。非义务教育是竞争性的,而义务教育是非竞争性的。国家立法下的义务教育,应该保障其在一定标准下的资源的充分性和公平性。整体来讲,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普及性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保障性教育。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义务教育应当追求“均衡发展”,非义务教育则应当坚持“和谐发展”。

不同阶段教育的产品属性,对教育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应地需要不同的调节机制。义务教育因其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效益,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发展,它的资源应当由国家包下来,而不宜由市场提供。“包”的含义是全额提供,按教育劳动力市场的平均价格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提供人员经费。保证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是国家的职责,是政府行为。政府供给不充分,就吸收不到充足的教育人员或高质量的教育人员,甚至导致教育人员离开教育事业。1992~1995年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期间,出现了教师队伍的大幅流失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通过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供给教师,必然伤害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一个以公共产品为主的产业,通常不通过市场交易,不形成市场。因此,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不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

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还可以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工作特点表现出来,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工作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中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是知识传授,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积累,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需要比较稳定的状态,应当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教师资源,难以保证教师职业的稳定。

(2)中小学教师专业性较强,他们在学校环境、课堂和特定的活动空间工作,面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职业转换、职业选择的机会较少。这一特点不太符合一部分青年学生的职业向往和选择意向,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教师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评价和竞争力。

(3)中小学教师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在育人过程中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

(4)中小学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要求有一支由公共财政保障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正常的教育秩序。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不可能是自由职业者,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力资源应当由政府供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概览》报告特别说明了这一点:教育服务的直接财政支出包括政府雇佣全体教职员工。在保证中小学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政府是主渠道,政府发挥着中心作用,但政府行为也不再是纯粹的行政手段,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借助市场机制。

中小学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指达到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比例,它是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力争使教育人力资源城乡分布趋向合理。要积极通过优势人力资源扩张的形式,采取城镇优势人力资源和农村弱势人力资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方式,并在制度上和政策上加以积极扶持和大力的支持,鼓励优势人力资源扩张到农村地区。例如城镇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任教,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能评聘高级教师职务等。以此确保教育人力资源城乡分布合理,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步协调发展,力争使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人力资源基本满足普及义务教育的需求。其次,教育人力资源中教师学科结构应趋于合理。应该充分保证学科资源的存量,根据教育对学科资源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但不能出现即时效应,不能因为某些学科的过剩而盲目地缩减,也不能因为某些学科的稀缺而盲目地增加。要加强对学科资源的计划性配备,要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培养复合型学科资源,确保学科资源稀缺时能予以补充。

高等教育对社会的生存、发展和繁荣都有重要的影响,以至于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其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应当是政府供给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其基本途径是市场配置,但不能完全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供给,但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更不同于国家机关公务员。政府供给的含义包括:(1)制度供给。政府供给首先是教师制度的供给,对于教师的法律地位、用人制度和师资配置进行系统化的制度建设。(2)经费供给。教职员工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由国家保障,政府“买单”。高等学校属于非义务教育机构,高等教育的运行受到市场机制的深刻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的配置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也决定了上述二元结构的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选择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应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的理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积极消除高等学校官场化、学术市场化、学习情场化倾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后勤社会化、管理制度化的改革,增强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等教育的职能不仅在于知识传递,还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进学术进步,客观上要求人才流动。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复杂的学科分野、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及不断发生的分化、组合、综合的趋势,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化更为特别。高校教师职业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流动性、开放性等显著特点,学院和各系拥有用人权,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复杂的学科分化,众多的研究方向,分化和综合的趋势,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化更为细化,以人员流动为基本途径的学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显著特点之一。校长聘任制和教师聘任制显示着市场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一些教育人才,会借聘任政策的助推流动到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办学机构中去。有这种政策助推,再加上今后更加成熟、完备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下办学竞争的驱动,预示着教育人才有序流动的局面逐渐形成。因此,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意义非常重大。教育人才有序流动局面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实质是参照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把教师作为重要的资源,遵循价值规律,利用市场机制,使教育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用,而实现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关键就是建立教育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当前,我国公办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并没有完全推行,使得公办高校教师无法自由流动,因此,市场无法成为配置教育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教育人力资源仍然由国家“统购统销”,缺乏开放的教师人才市场,公办与民办两种教育体制之间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

同时,国家没有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教师一般只能在公办学校系统内部或者是民办学校之间流动,而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流动却受到诸多限制。公办学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不可随便更改,而民办高校的是人事代理,与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同,不能相通。加上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与公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在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别,这导致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流动在实际上的缺失。

因此,要打破民办与公办高校之间教育人力资源流动的壁垒,疏通民办、公办教师双向流动的渠道,建立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和事业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人力资源市场,为供求双方平等协商、互相选择提供专门的场所和机会。政府应该发挥宏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成立以教育行政机构人事部门为依托的民办高校教师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建立高校教师人才库,承担民办高校教师的档案管理,为供求双方提供供求信息,疏通供求渠道,进而对教育人力资源的流向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在微观上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教育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科学的配置,使用人单位得到最合适的人才,也使教师个人获得满意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使双方达成共赢。而这个市场配置机制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政府在这里是充当提供服务、引导和维持秩序的角色,其运行还是依靠市场来进行。

随着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应该打破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放眼看世界,吐故纳新,既广招贤才,又允许校内外人才的合理流动。事实上,保持教师队伍在合理流动上的动态平衡,既有利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教学重点的转移,也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和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教师队伍的朝气和活力。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正是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之际。现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学者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因此,创设人才培养、保护、发展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职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政府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也要求政府承担起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作为公共资源,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政府行为,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制度性安排。国家应将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公共财政经费的保障,列为教育政策和教育财政的优先议程。在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框架中,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学校行为和个人行为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力矩。应该准确把握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根据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二元结构的特点,探索新的机制,保证高质量教师的供给。

二、强化教育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具有专业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人才也是专业人才,要凸显教育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1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性及其发展

当前,对教育管理者角色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教育管理者具有“三角色”,即教育管理者既是教育者,又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说,一所学校的发展与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借鉴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教育领导力”或“教育管理者领导力”概念。在他们看来,一所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经验、智慧胆识以及个人魅力等,都能成为其带领学校走出困境、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和保证。

2000年,美国州际教育管理者联合会针对新世纪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六条标准,可以看成是对教育管理者领导力素质的典型表述。这六条标准是:(1)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为推动整个学校人员形成和实现共同愿景服务。(2)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倡导、培育和支持有益于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文化和教学计划。(3)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创设一种安全的、高效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以确保对组织、运作和资源的管理。(4)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与教职员工和社区成员合作,对各种社区利益和需要做出回应,并动员社区资源。(5)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行为正直,公正,遵循道德。(6)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应该理解更大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背景环境,并对其做出回应和施加影响。

教育管理者领导力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能在这一框架中思考教育领导者应有的素质。教育管理者领导力应当表现为教育管理者工作的高绩效,而这种高绩效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学生达到教育目标,成为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强调教育管理者的领导力并非强调学校管理中的人治,而是要通过不断优化的适宜的制度来管理人。教育管理者要有全面的素质,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论、信仰、决心、胆识、追求、智慧、激情、诚意、亲和力、全局观念和远见卓识等来感染和聚拢干部、教师和学生,确立共同追求的目标,使与学校相关的所有人能基本认同教育管理者的办学思想,并能尽其所能地工作、学习和创新。

具体来说,一名教育管理者的专业领导力应当包括:

——愿景与使命。愿景是指“通过创造和沟通形成某种期望,并使在组织中工作的人都对此形成的共识”〔美〕杰拉尔德·C·厄本恩、拉里·W·休斯、辛西娅·J·诺里斯著,黄崴、龙君伟译:《教育管理者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愿景是组织的灵魂,它概括了组织的未来目标、使命与核心价值,是组织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就像灯塔一样,始终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指导着组织的管理策略、管理制度以及文化、薪酬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愿景可以团结人、鼓励人,能够把组织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具有远见的愿景,体现着对外部环境的深刻洞察,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独特性、超前的前瞻性,能最准确地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远远超越那些时常变化且必须变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和技巧。当学校领导者把“个人愿景”放大成与教职员工共享的“共同愿景”时,学校就有了灵魂。由“愿景”而形成的教育管理者的使命意识,是领导力的关键。作为学校愿景的设计、传递和激励者,教育管理者应当有能力带领学校的全体成员设计学校的愿景,并致力于愿景的传递和实现。建立共同愿景不能靠行政指令,不能靠规定,只能靠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学校教职员工间的思想交流、沟通和分享,还需要使社会分享学校未来的发展设计或憧憬。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细致的工作和漫长的过程。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应紧紧围绕高质教学和学校持续进步的目标,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能够清楚地表达、交流和贯彻这些愿景。包括使命和愿景怎样制定,怎样公布于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的资金和人员的来源,学校怎么作决策,怎么和师生家长沟通,学生如何分班,课程标准是什么,等等。学校课程发展应根植于学校真实的发展脉络中,善用现有的优势和资源,把握住现在;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考,融入时代发展和赋予它的新内涵,展望美好未来,形成学校新的教育哲学。

——战略与规划。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还是一个学校的发展,都需要一种战略层面的思考和设计。当学校承担的社会使命越来越清晰,当学校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当学校与社会发生更多的联系,当学校所处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当学校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当教育越来越走向区域和国际竞争,当各类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教育走向买方市场,当学校的自主权被赋予的越来越多时,学校发展战略也就成为学校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学校发展战略、学校品牌战略、学校特色战略、学校质量战略、学校人才战略等战略行动已逐渐成为学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学校发展规划(SchoolDevelopmentPlan)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于英国,它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它是一种政府间接管理学校的较好方式。学校发展规划,是在学校层次上,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所制定的规划,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关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由于办学条件限制,现实中不少教育管理者扮演的是“维持会会长”的角色,这种教育管理者因安于现状而变得缺乏勇气,缺乏活力,缺乏创造。显然,这样的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已经产生了错位,更谈不上办好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学校的好设计师,以下几点是不可缺少的: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长,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教育管理者成为学校发展战略设计者的根本前提。此外,教育管理者还须掌握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技术,熟悉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之,一个教育管理者做好了学校发展的“设计师”的工作,那么才算真正进入了教育管理者的角色。

——核心价值和理念。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是指学校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对治理学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是学校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和教育管理者领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指导理念,它体现了教育管理者或学校进行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能否办出特色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者才能使自己和整个学校的行为表现出目的性和整体性,学校才不会成为上级教育政策的“试验田”;只有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者才有可能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一个远景目标和蓝图规划,并引导学校的所有成员为此目标奋斗,最终实现目标,使其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注重文化内涵。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权力因素对于教育管理者领导力并不重要,而以文化方式形成的领导力才是本质性的东西。文化是指价值观、信念、期望、共同的意义等要素形成的精神力量,它作用于人的意识、思想、感情和意志,支配着对这个群体有价值的东西和成员的思维、感觉、行为方式。教育管理者要把学校发展的文化因素注入自己的心灵,把自己打造成文化象征体,再推进到学校每一个成员的精神层面上,形成文化内涵的领导力。学校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却是人才的竞争,而本质上则是文化的竞争,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因此,一流的教育管理者必须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学校文化是一种期望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对于提升教育管理者领导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管理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他们重视行为文化建设所体现的规范与关爱,他们积极推进学校组织文化的创建与发展。

2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从教育自身的性质看,教师应该完全是一个专业性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就主张“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在《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建议中指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赵中建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534页。再次将教师专业化提到了重要位置。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不约而同地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改革的重点。虽然各国的认识和措施又各有千秋,但教师的专业化明显地成为当今世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各国都希望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进而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1986年6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中。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些举措顺应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系统的教师教育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获得并逐渐发展而成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是当今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等,具体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这是因为它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创造性,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观念的理性信念,所谓“明晰”,是指教师有自觉的理念意识和具体见解;所谓“正确”,是指教师具有的理念要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正确体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论支点。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标志。新世纪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教师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不仅强调知识的变化与更新,更强调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的独特反映。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此外,新的学生观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差异性、个别性的尊重,并相信每一个具有入学资格的学生,不管他们之间的差异有多大,都具有发展和形成自己价值的独特性可能。正像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方燕萍编译:“教师应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教育研究信息》1997年第4期。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桥梁,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是师生围绕中心任务共同进行的双边多向活动,它必须要有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等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构成教育理念的“三观”是密切相关、息息相通的。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就有可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从平凡中感受为人类自身发展的教育事业之伟大,也唯有如此,才能具备真正自觉而高尚的师德。

——多元的科学知识结构。新世纪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强调多元复合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整合的科学专业知识(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整合)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以及将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的能力)。处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也是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同时还是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专业知识构成的第二个层面。两门学科的性质可以是接近的、相关的,也可以是相距甚远的,由学习者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应对该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还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此外,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教师专业知识第三个层面属教育学科类,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过去在教师培养中尽管也包括此类知识,但大多停留在一般理论与教学法方面,过于简单,并没有突出教师认识学生与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在这方面,教师要加强有关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元复合性,还体现在三个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只有这种整合了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显示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丰厚而独特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它将随社会发展、科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及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教育的体验与理解的变化而变化。

——全面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还有如下更高的能力要求:(1)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师的工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活动,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他人,首先是指学生。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离不开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离不开彼此尊重、彼此期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心理相容、心理认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需要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会各有关机构中人员的关系,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2)管理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主要有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又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还要处理好一些偶发事件。善于组织管理的教师,总是给学生提出富有鼓舞作用的集体奋斗目标,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充分发挥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上进的集体中健康成长。对于教师来说,要具有使管理也成为一种教育力量的能力,把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由传统教育采用的模型、标本、图表、画片等发展为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对教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必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懂得先进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知识,并有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如绘制幻灯片,编制录音,乃至进行教学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育现代化有赖于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师的业务素质必须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能力。(4)协作与沟通能力。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教师应当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学环境越来越开放,教师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开放,教师与他人协作、沟通的方式与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与同事进行课题的合作、教学的研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与家长进行网上交流,可以利用E-Mail、BBS、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工具等信息技术工具与教育理论工作者、远程专家、网上学伴等各类人员进行交流、协作与沟通。因此,教师应具备信息时代与他人协作与沟通的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教育教学研究有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显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的研究大都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科研能力:(1)问题意识。教师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他们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国家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学反思能力,教师还要捕捉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一方面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和丰富教育理论,同时又能突破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全面分析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文献法、实验法、历史法等,还需要教师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4)群体协作能力。不同的教师研究领域和问题也不尽相同,单个教师的知识、能力、技术、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都是从“自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难免带有一定的偏见。因此,只有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合作,对问题的研究才能做到更加深入、准确、客观和科学。在当前教育研究中,以合作为标志的行动研究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欢迎。

上述四方面的要求都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具有丰富的、扎实的知识底蕴,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与结论方式出现,而是充分展示知识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育人的全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