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际惯例,非处方药是从处方药转换而来的。当一种处方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其安全性高、药效明显、可由普通人自行掌握应用时,那么它就有可能被遴选为非处方药。另外,有少数药品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如抗炎药布洛芬,通常作为处方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每天最大剂量可达2400毫克;而作为非处方药则只限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和月经痛等,仅能短期应用,而且每日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0毫克。由此可见,非处方药的安全性是与处方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一些有可能划为非处方范围的药也会有潜在的不良后果。
最大的隐患是不对症用药。专家指出:现在人们乱吃胃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甚至胃癌,各类患者不分青红皂白都吃吗丁啉,很不妥当。曾有报道说,有的患者胃不舒服就吃吗丁啉,直到顶不过去了才去看病,结果已到胃癌晚期。
感冒药是最常用的、也是用起来最随便的药,大概正因如此,它的品种也是最繁多的。一位带孩子的妈妈对店员说:“孩子感冒了,发烧,有点咳嗽。”店员就从柜台里拿出扑热息痛片、鲁南贝特和散利痛、达宁等几种药让她选。她简单地问了一下药的作用就买了几盒,却根本不知道在她买的几种感冒药中有一种共同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目前大部分抗感冒药物都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其作用是解热镇痛。根据,95版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用量不宜超过2克,每个疗程不宜超过10天。超量,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多汗等症状,2~4天内出现肝脏损害,第4~6天可出现明显肝功能衰竭。这位妈妈如让孩子同时并多次服用她买回去的那些药,很可能会出问题。一些内服、外用的非处方药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在长期、过量使用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引起不良后果,对此消费者应该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