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塞上古史钩沉
18252900000019

第19章 成吉思汗征伐西夏始末

第一节

公元1205年(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元史·太祖本纪》)。这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进攻西夏,攻取了今宁夏中卫城,展现了他在西夏土地上的首次辉煌。

公元1225年(蒙古太祖二十年)“秋,帝亲征西夏。初,西夏主伪降,请纳质子,且言愿助兵西讨。及征兵于西夏,其大将阿沙敢卜对使者曰:俟大国兵败,吾师方出。帝怒,西夏主乃阴结漠北诸部酋,为拒守之计。至是,帝自将伐之,假道于畏兀儿……十一月,帝猎于阿儿不合之地,堕马,遂不豫。驻跸于搠斡儿合惕,遣使责西夏主拒命(《新元史·太祖本纪》)。”这是成吉思汗最后一次进攻西夏的理由与开始,预示了他终将陨落在宁夏中卫市的土地上。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沿着河西走廊的丝绸古道,二月份攻取了黑水等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三月份攻取了甘(今张掖市)、肃(今酒泉市),秋天攻取了西凉府(今武威市)、搠罗(今甘肃武威东境)、河罗(今甘肃景泰境)等县。蒙古兵翻越了沙陀(今宁夏中卫沙坡头),抵达了西夏应理县境内的黄河九渡(今宁夏中卫黄河两岸西夏蒙元时期的郭家渡、应理渡等九个渡口),夺取了应理(今宁夏中卫、中宁)等县。渡过黄河,继续攻占西夏城寨。冬十一月份,蒙古从黄河南面攻取灵州(今宁夏灵武境),成吉思汗驻跸盐州川(今宁夏盐池县境)过冬(《元史·太祖本纪》)。

公元1227年农历正月,成吉思汗留下一支部队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老城),他本人则从其驻跸的盐州川(今宁夏盐池县)向西南进军,前往攻取西夏的积石州(今青海省贵德境)。至五月份,成吉思汗已攻取了西夏的临洮府、洮州、河州、西宁县,“蒙古时尽克夏城邑”,西夏“全境被扰,不能复振,惟有乞降”。六月份,西夏末帝李晛请求投降。(《元史·太祖本纪》《元史·按竺迩传》《西夏纪》)。七月初五,成吉思汗病危(“不豫”),他还请西夏的“李氏汉人”医生给自己治病(《黄金史》:“可汗进军西夏,哈萨儿回宫请李氏汉人医治腿脚之痛风病,虽有好转,但浑身乏力,逐渐衰弱。于丙戍年冬季月殡天,享年六十三岁。)”七月初五左右,西夏末帝李晛“出城觐见成吉思汗”,七月初八左右,李晛被杀(《蒙古秘史》)。七月十二日上午,成吉思汗“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元史·太祖本纪》)。

从成吉思汗第一次在中卫进攻西夏到最后一次陨落在中卫市的西夏土地上,前后相距20年。

附录:成吉思汗征伐西夏史录

一、公元1205年:

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元史·太祖本纪》)

乙丑春,袭不亦鲁黑于兀鲁塔山莎合水上,禽之。乃蛮北部亡。帝以西夏纳我仇人桑昆,自将伐之。围力吉里城,又进攻乞邻古撒城,俱克之,大掠而还。(《新元史·太祖本纪》)

纵兵躏瓜、沙诸州,纯佑不敢拒(《西夏纪》引《西夏书事》《元史·太祖本纪》)。

二、公元1207年:

二年丁卯秋,再征西夏,克斡罗孩城……三年戊辰春,帝至自西夏(《元史·太祖本纪》)

二年丁卯秋,帝亲下西夏,入兀剌海城。遣阿勒坛、而剌二人往谕乞儿吉思部……三年戊辰春,帝至自西夏(《新元史·太祖本纪》)。

是秋,蒙古再来伐,克斡罗孩城(《西夏纪》引《元史·太祖本纪》)。

二月,蒙古兵还。蒙古兵驻斡罗孩城,四出侵掠,安全集右厢兵以拒。蒙古主见夏国兵势尚盛,不敢骤进。逾五月,粮匮,引还(《西夏纪》引《亲征录》及《西夏书事》)。

三、公元1209年:

春三月,蒙古主入河西……(安全)且请纳女称臣,蒙古主许之,始罢兵。

四年己巳春,畏吾兒国来归。帝入河西,夏主李安全遣其世子率师来战,败之,获其副元帅高令公。克兀剌海城,俘其太傅西壁氏。进至克夷门,复败夏师,获其将嵬名令公。薄中兴府,引河水灌之,堤决,水外溃,遂撤围还。遣太傅讹答入中兴,招谕夏主,夏主纳女请和。(《元史·太祖本纪》)。

五年,庚午秋,帝再伐西夏。西夏主李安全遣基世子遵顼拒战。败之,获其副元帅高令公。复入兀剌海城,获其太傅鲜卑讹答。至克夷门,又败夏师,获其将嵬名令公。进薄中兴府,引河水灌城。水决坏其堤,乃班师。遣讹答入城谕西夏主,西夏主纳女请和,师还(《新元史·太祖本纪》)。

四、公元1214年:

蒙古主三入国境,破威哈喇城(《多桑书》)

五、公元1217年:

十二年……是年,帝将征货勒自称,征兵于西夏,不应,遂伐之(《新元史·太祖本纪》)。

刘、公元1218年:

十三年……是年,伐西夏,围其王城,夏主李遵顼出走西凉(《元史·太祖本纪》)。

十三年戊宣春正月,围中兴府,西夏主李遵顼出走西凉,师还(《新元史·太祖本纪》)。

七、公元1222年:

是岁,蒙古来伐。及秦州,夏人撤桥梁为备,军阻不得前。蒙古将王楫夜督士卒运木石,比晓桥成,军乃得道。(《西夏纪》引《元史·王楫传》)。

八、公元1223年:

是春……蒙古来伐。(《西夏纪》引《金史·西夏传》)冬十月,蒙古兵围积石州,五日而解。

蒙古以凤翔之役,恶夏无礼,遣将攻积石州,四出抄掠。逾旬,闻金人图其后,解围去。(《西夏纪》引《西夏书事》)

九、公元1224年:

夏五月,蒙古兵围沙州,不克。

蒙古兵自西域还,闻夏国有异图,自将兵由河外攻沙州,逾月不下。遣部下兵夜穴城以入,守将籍辣思义纳火穴中,蒙古兵多死,思义城守如故(《西夏纪》引《西夏书事》)。

十九年……秋七月,嗣国王孛鲁伐西夏,克银州(《新元史·太祖本纪》》)。

孛鲁,通诸国语,善骑射。年二十七,觐太祖于行在。会遭父丧,东归嗣国王。时西夏主李德旺与金连和,密诏孛鲁讨之。太祖十九年九月,克银州,斩首数万级,获生口马驼牛羊数十万,俘监府塔海(《新元史·孛鲁传》)。

九月,蒙古取银州。蒙古久攻沙州,恐银、夏出兵赴援,遣大将军孛鲁、黑马等分兵攻银州。盐府塔海出战,兵败被俘。斩首数万级,获生口、牛、羊数十万。银州遂破(《西夏纪》引《元史·孛鲁传》及《黑马传》)。

十一月……沙州解围(《西夏纪》引《西夏书事》)。

十、公元1225年:

二十年……秋,帝亲征西夏。初,西夏主伪降,请纳质子,且言愿助兵西讨。及征兵于西夏,其大将阿沙敢卜对使者曰:“俟大国兵败,吾师方出。”帝怒,西夏主乃阴结漠北诸部酋,为拒守之计。至是,帝自将伐之,假道于畏兀儿……十一月,帝猎于阿儿不合之地,堕马,遂不豫。驻跸于搠斡儿合惕,遣使责西夏主拒命。(《新元史·太祖本纪》)。

十一、公元1226年:

二十一年丙戌春正月,帝以西夏纳仇人亦(赤)腊喝翔昆及不遣质子,自将伐之。二月,取黑水等城。夏,避暑于浑垂山。取甘、肃等州。秋,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冬十一月庚申,帝攻灵州,夏遣嵬名令公来援。丙寅,帝渡河击夏师,败之。丁丑,五星聚见于西南。驻跸盐州川。(《元史·太祖本纪》)。

二十一年三月,自将诸军,拔西夏黑水等城。败其将阿沙敢卜于贺兰山,获之。夏,避暑于浑垂山……克西夏、甘、肃等州。秋七月,西夏主李德旺卒,从子晛立。大军克西凉府及搠罗、河源等县,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拔应昌等县……冬十一月庚申,帝亲攻灵州,西夏主李晛率五十营来援。丙寅,逆击之。时河冰已合,诸将从冰上渡河。西夏主败遁。帝曰:“李晛经此败,不能复振矣。”丁丑,五星聚于西南。帝驻跸盐川州……西夏亦集乃路来降(《新元史·太祖本纪》)。

十二、公元1227年:

二十二年丁亥春,帝留兵攻夏王城,自率师渡河攻积石州。二月,破临洮府。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遣斡陈那颜攻信都府,拔之。夏四月,帝次龙德,拔德顺等州,德顺节度使爱申、进士马肩龙死焉。五月,遣唐庆等使金。闰月,避暑六盘山……是月,夏主李晛降。帝次清水县西江。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言讫而崩,寿六十六,葬起辇谷。至元三年冬十月,追谥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庚辰,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在位二十二年(《元史·太祖本纪》)。

二十二年丁亥春,帝留兵围中兴府,自率师渡河,攻积石州。三月,克洮、河二州及西宁县。分遣斡真那颜克信都府……夏四月,帝驻跸隆德县,进拔德顺等州。五月,克临洮府……闰月,避暑于六盘山……是后,西夏主上表乞降,贡黄金佛及童男女、驼马、金银器,备九九之礼。帝允之,赐西夏主名失都儿忽,译言正直也。西夏主乞展期一月后入朝。帝遣脱仑扯而必慰谕之。是时,帝已不豫,密谕左右:“我死,勿发丧,俟西夏主来,即杀之。”秋七月,帝驻跸清水县之西江。壬午,帝疾甚。已丑,崩于灵州。帝临崩,渭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途于宋,金,宋之世仇也,必许我,则由唐、邓直捣大梁。金虽撤潼关之兵以自救,然千里赴援,士马俱疲,吾破之必矣。”言乞而崩,年七十有三。西夏主来朝;托言帝有疾,不能见,令于帐外行礼。越三日,诸将遵遗命杀之。西夏亡。诸皇子奉梓宫还漠北,至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乃发丧,葬起辇谷。先是,帝道过起辇谷,见一大树,爱之,盘桓树下良久,谓从者曰:“异日必葬我于此。至是有述前命者,遂葬树下焉。”至元三年冬十月。追谥圣武皇帝,庙号太祖。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新元史·太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