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玄秘部落之谜
18252000000001

第1章 奇异部落大探索

侏儒部落之谜

矮人部落之谜

尼罗河流域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凉爽,原始森林中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而地面却是一片泥泞,就在这片莽原中,有一个“矮人国”。其实这是一个矮人游牧部落,整个部落的男男女女竟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2米。这个部落生活在这样一个经常见不到阳光的环境里,而且这里的毒蛇猛兽随时出现,该部落跟其他部落一样,他们在英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生活了50个年头,因而他们饱尝跟“高个子”打仗的滋味,因而总是回避着跟一切外来人和外族部落接触,甚至害怕跟附近的“高个子”部族来往,这就使得他们将自己完全封锁起来。他们跟东非国家的土著民族一样会讲斯瓦里语,在部落里,没有头目,也没有宗教信仰。

“矮人国”的矮人还有一个生理特点,就是从儿童到成人发育长高的过程很短。他们一般都赤身裸体,只有大人才在肚脐眼下几厘米的地方系上一条很短的围裙,或者缀有一块遮羞布。成年男子们长有稀少的几根胡须,他们的体型跟其他非洲黑人种族大体相似,只是这些矮种人身材过于矮小,高高的额头,深凹的眼眶,两片嘴唇显得特别厚而已微微噘起。他们大都举止稳重矜持,神情呆板严肃,只有那些年轻的矮人脸上才偶尔露出一丝笑意。

裸体小人族之谜

非洲中部刚果共和国、加蓬、喀麦隆3国边境的深山密林里,至今仍生活着一支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是筚格米人,世界上身体最矮的人种之一,俗称“小人族”。该族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只有1.42米~1.45米,女人一般比男人矮10厘米左右。他们的肤色较一般黑人浅,通常赤身裸体,只在腰部束一块很窄的布条,体重不超过40公斤。筚格米人社会分工非常明确,男人狩猎,女人采集野果。他们住房也很简陋,用树枝和一些蒿草搭成圆锥形房屋。由于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他们发育快,成熟早,寿命短,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男女双方在11岁左右就可以结婚。

矮小的阿格塔人

阿格塔人是最后的原始部落之一,他们居住在菲律宾吕宋岛的海边和马德雷山上,属于矮小黑色人种。阿格塔人身材矮小,具有黑人特征。他们靠捕猎动物为生,食物还包括鱼、蜂蜜和水果。营养不良和疾病使他们的人口下降,虽然他们是草药专家,但是三十年来人口减少了25%。

阿联酋的斗牛和赛驼

赛驼是海湾地区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但阿联酋东部的富查伊拉酋长国却以斗牛闻名于世。当人们走进富查伊拉的斗牛场,只见那里尘土飞扬,人声喧嚣,两头牛正斗得难解难分,围观者欢呼雀跃,热闹非凡,如果不看周围那些穿长袍、戴头巾的阿拉伯人,还以为自己到了斗牛之乡西班牙呢。

富查伊拉地处山区,濒临印度洋,多雨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耕牛在这里备受青睐,斗牛也成为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富查伊拉的斗牛与西班牙的斗牛不同,这里的斗牛士都将长长的绳索系在各自的牛头上,以控制牛的进攻和防守。

如一方的斗牛被推翻在地或企图逃跑,便被判为失败,另一方为胜利者。富查伊拉的斗牛士也佩带长剑,但不是用以刺杀斗牛,而是用来保护自己。另外,这里斗牛不带赌博色彩,胜者除了得到人们的赞誉外,别无好处。即使这样,阿联酋的舆论界对此仍议论纷纷。一是认为此项活动开支甚大,有的斗牛士为了获胜不惜重金从巴基斯坦等地购买牛而负债。

富查伊拉斗牛的来历已无法考证,但人们发现这里的斗牛同印度西部的斗牛有相似之处,因而推测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另有学者认为,古代曾盛行赛马活动,随着耕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赛马就被斗牛所取代。

“哞”的一声长鸣,比赛到了尾声。只见得胜的牛趾高气扬地在场内跑了几圈后,悠然吃起草来,斗败的牛瞪着恐惧的眼睛,缩在一边。人们欢呼着拥到胜者前面,表示祝贺。失败的斗牛士虽难免有几分沮丧,但他还是为能参加比赛感到高兴。人们从斗牛中获得一份欢快,也许就是富查伊拉这种文化现象赖以生存的条件。

当丰富的石油把豪华轿车带入海湾地区时,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就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了。骆驼的形态给人以笨拙迟钝的印象,在大沙漠中总是晃晃悠悠,慢慢腾腾地行走。殊不知在赛场上,骆驼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跑起来像离弦之箭,驰骋在浩瀚的沙漠上,速度不亚于骏马。骆驼被作为高贵的赛跑者而名声大振。

骆驼比赛是阿拉伯民族喜爱的传统活动项目,在海湾地区特别盛行,其中阿联酋的骆驼比赛尤其引人入胜。阿联酋男女老少都酷爱这种传统的骆驼比赛,他们每年都在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骆驼赛跑。作为海湾地区的一项主要赛事,各国的首脑们乘坐私人飞机争睹获最高奖的良种骆驼。其他政府官员也亲临观看,与民同乐。圆形的赛场距首都40多公里,参赛骆驼在起跑线上一字排开。赛场四周彩旗飘扬,场面十分壮观。观众身穿民族服装,兴致勃勃地等待比赛开始的枪声。当发令枪声一响,只见体格魁梧的骑士们使劲用棒抽打骆驼。平时看上去温顺的骆驼如离弦之箭,飞速奔跑,场地上顿时扬起阵阵尘土。观众欢呼雀跃为骑手们助威,喝彩声、鼓掌声、呼喊声同骆驼奔驰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当骑手冲到终点时,观众热烈鼓掌表示祝贺。优胜者可获得一份高额奖金。

阿联酋至少拥有4000峰骆驼,有的骆驼价值百万美元。今天,海湾地区把赛骆驼作为一种时髦,良种骆驼身价大增。阿联酋拥有海湾地区最出名的骆驼赛跑行业,营业额达数万美元,它计划把阿布扎比的比赛计划扩展到沙加,在那里举行投资为380万美元的骆驼竞赛。

开罗的开斋炮

开斋炮在开罗的出现纯属偶然,开罗人对此至今尚无明确的解释,倒有一些民间传说绘声绘色地向人们介绍它的来历。相传,在伊斯梅尔国王时代,有几名士兵在清理战炮准备试炮时,突然一发粉弹从战炮里射出,炮声响彻开罗的上空。未曾想那时适逢斋月里某一天的婚礼时分,人们以为政府采用新方法宣布开斋时间,纷纷奔走相告。不久此事传入了国王的女儿法蒂玛的耳中,并获得她的赞赏。于是,她颁布法令,决定以后在法定节日和开斋、封斋时间使用这门大炮,一直沿用至今。

从那时起,开斋炮就被称作“法蒂玛炮”,现摆放在萨拉丁城堡的上面,离地面170米,是1871年由英国制造的,厂家是英国著名的“科伦布公司”。炮身通体漆成黑色,钢制的炮管固定在铁座的中间,炮管两侧是两只固定在铁轴上的木轮。虽然大炮的结构极其简单,但是它的声音却可传到10公里以外,大部分开罗居民都能听得到。

开罗的开斋炮是一门19世纪的战炮,但它所用的炮弹与战场上用的截然不同。它所用的火药只是为了制造声响,而不具任何杀伤力。尽管如此,炮手在发炮时还是小心谨慎地拉住系在火药上的绳索,以防滑动。为了防止法蒂玛炮出现哑弹,在它的旁边原先还有一门开斋炮分担开斋的任务。后来,开罗政府将这门开斋炮搬移到与萨拉丁城堡相距很近的穆盖塔木山上,但其任务的性质不变。

开斋炮的炮手由内政部挑选,条件非常严格。他必须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有准尉军衔,嗓音洪亮。斋月期间,他终日驻守在开斋炮旁,仅有一名助手与他合作。他那句著名的发炮语“开斋炮,放!”伴随着开斋炮声通过广播电视传向千百万穆斯林大众。

开斋炮的时间通常与婚礼时间一致,有时略微提前,开斋炮声和清真寺的宣礼声曾是宣告开斋的惟一标志。现在,虽然人们大都借助家里的广播电视或钟表,但开罗的开斋炮依然不失往日的光彩和荣耀,它的炮声依然是穆斯林心中值得信赖的开斋之声,它依然定时回荡在斋月的开罗上空。

莫奇印第安人习俗之谜

如果一个匆匆路过的旅客来到秘鲁北部接近海岸的威鲁河流域,似乎只会看到一大片干旱贫瘠、尘土飞扬的土地。不过这个寸草不生的流域,却隐藏着2000年前在这里生息的一个民族某些令人惊异的史实。这些人对于人类行为有较不寻常的方面,例如以活人献祭、变态性欲和各式各样的体形扭曲、身体残缺等,颇有偏嗜。

我们称这个流域的史前时代居民为莫奇人或莫奇卡人,他们属一个印第安部族,比印加人早100多年兴起。全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北至厄瓜多尔边境,南及今天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内披纳河河谷。从迄今发现的遗物包括不少独特的陪葬陶器看来,他们显然文化发达,在性和宗教方面持有极奇怪的观念。

虽然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在秘鲁各地发现了不少莫奇人的文物,但要到1946年,哥伦比亚大学两位考古学家斯特朗和埃文斯发掘威鲁河流域遗址以后,莫奇陶器及其文化背景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斯特朗和埃文斯发掘到一座埋了五具尸骸的集体墓葬,死者中有两个女人、一个男孩、一个成年男人和一个身份可能是战士兼祭司的老人。发掘这座古墓揭露了许多莫奇人对死亡和死后再生的看法。例如,从两具女尸肢体扭曲的情况看来,她们可能是老人的妻妾,被活埋陪葬,以便来生服侍家主。男孩大概也是遭遇同一命运。那个成年男人则无疑是殉葬者,他双膝和双脚都被绳子捆住。此外,两位考古学家掘出别的一些大小器物,有珠子、布片、28个陶罐、一个镶金的红铜口罩。凡此种种,证明莫奇人极为注重来生,显然想把死者连同他的所有财物送进阴间。一些墓葬甚至有这种现象:一根空心藤插入死者口中伸出地面,让死者亲属能够继续给死者喂食物。

不过,使我们对莫奇印第安人有更深切了解的,还是那些在威鲁河流域遗址以及在秘鲁各地出土的陶器。莫奇人用陶器记述一个场面或一个故事,就如别的民族以绘画、雕塑和书籍去记述历史那样。莫奇人没有文字,不能凭书写记载事迹,他们的才能技艺都运用到制造陶器方面,大概因此而制成形制独特的陶器,如壶嘴造成锤形的水壶,上塑两人搀扶一名醉汉,或绘上精美图画,其题材从宗教仪式、战斗场面,以至猎狐、斩头莫不具备。考古学家仔细研究这些物证,拼缀出从公元前100年莫奇人兴起,到公元700年前后衰亡这段时间,日常生活的大致情况,外行人加以涉猎也感趣味盎然。

在莫奇人的社会中,宗教信仰及其仪式或类似的习俗,显然起过重大作用。许多莫奇陶罐都画上一种特别仪式:一群人向一个头顶、双肩发出亮光的人奉献一只大杯。这种仪式莫奇人认为非常重要,正如耶稣被钉十字架之于基督徒一样。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大杯里面盛的也许是人血,因为许多这种图画描绘从俘虏身上放血的场面。在此种仪式上出现的其他人物,似乎是些半人半鸟,或是具有人类形象的猫科动物,这些画面中奇形怪状的人物总是在进行各种活动,反映出莫奇人至为怪诞的趣味与偏嗜。一个在陶制器物上常见的形象是在吹笛子,或者在进行性行为。

扭曲的身体、奇形怪状的脑袋等形象出现次数之多,简直使人认为莫奇人着了魔,要不然就是迷上了这些反常事物。许多莫奇陶器本身就是状如死尸的盲者或身形古怪人物痛苦得死去活来的造型,这些形象有些模拟染上残疾(如麻疯)的人,侏儒或身体残缺的人也十分普遍。秘鲁考古学家霍伊尔认为莫奇人可能对犯错的族人施砍手砍足的刑罚。但这并不足以解释出土陶器上那许多怪异丑陋的形象。莫奇人显然崇拜扭歪变形的人或物,这无疑反映了这个部族相信事事与神秘魔力有关的传统。

除了偏嗜怪异丑陋的形象外,许多陶器还描绘了莫奇人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莫奇陶器描绘事物的范围,比起其他古民族所制器物描绘的更为广泛。各种职业和工作都在这些莫奇陶器上记录下来,既有妇人生孩子或梳洗头发、渔人捕鱼、战士在山中打猎,也有各式各样的动物的性行为动作画面。厨房、医师、纺织工人、制陶工人、士兵、祭司、奏乐者等人日常工作的情形,都可以在那些陶器上看到。不管是什么题材,这些画总是含有说故事的成分,无论是海狮吃鱼、莫奇人用吹箭管射雀鸟,或是男人女人在性交,莫不有故事。莫奇人生活的重要环节如食物、居室、等级制社会结构等,先后都在陶器上呈现。

莫奇印第安人令人诧异的特征之一:极沉迷于各种形式的性行为,多年来考古学家均迷惑不解。莫奇陶器很明显地表现阳具崇拜,有时更详细描绘出多种性事的方式。莫奇艺术只是不描绘可致怀孕的性行为。因此,一些考古学家相信莫奇人绝非存心淫秽,而是要利用图画宣传各种形式的节育方法。有些考古学家则不以为然,他们相信这些反常性行为对那些印第安人,也许具有某些宗教意义,但这尚待详细研究。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印加人征服莫奇人后裔时,发现莫奇人盛行同性恋,男女皆然。在印加人看来,任何反常的性行为都是可憎的,因为他们认为单进行性行为而不生育是极端浪费人类的种子。印加人如果发现有人搞同性恋,必毫不留情消灭这些人家的人口财物,以阻遏这种行为。但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局部得逞,根据历史记载,西班牙人初到秘鲁时,当地土人的反常性行为仍然十分盛行。

从发掘许多墓址所得零星文物材料,我们可以一步步准确地拼凑出这个民族与众不同的面貌,当然,目前资料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面貌。有许多工作仍然要学者去做,还有许多遗址尚待发掘,但一套奇怪的标准已开始露出了分明的轮廓。虽然莫奇人早已灭绝,其文化为取而代之的印加文化掩盖。但从他们留下来的陶器仍然可以看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些陶器上的图画就是千百万字写成的历史。

求爱舞、结婚舞、选妃舞、思夫舞之谜

求爱舞之谜

在太平洋群岛的一些土著部落,每当年轻酋长求婚时,总是由一群姑娘上场跳舞。然后酋长来到舞场上,挑中一个姑娘。最后,以姑娘跪在小伙子铺展的彩毯上手捧水罐,酋长狂饮罐中清水为允诺标志。

结婚舞之谜

非洲利比里亚的奔都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每一位少女都必须学会跳“结婚舞”,才能准许结婚。少女学舞时,必须躲在偏僻无人的地方练舞,忌讳别人瞧见,因为一旦被人发现是不吉利的。

选妃舞之谜

选妃舞是非洲南部的斯威士兰王国流行的传统民族舞蹈。年轻的国王兴致勃勃地加入由数千名袒胸露背地姑娘组成地行列中,必须从第一位姑娘开始和她们一个个地相拥跳舞,直至选到自己的妃子为止。

思夫舞之谜

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北部山区印第安部落的妇女,当丈夫出外寻猎或远行时,她们常常废寝忘食地狂跳思夫舞。她们相信:妻子狂舞可以使远在旅途的丈夫感到不疲倦,永保平安。

奇特“着装”的巴布亚部落

1999年春天,高级地质学家菲利浦·蒙大奇奥尼抓住了一个终生难觅的良机,出发前往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省份,探索在那里居住的Dani族人的遥远而又古老的文化底蕴。

菲利浦·蒙大奇奥尼说,他在Irian Jaya的Baliem山谷高地的长途旅行,是迄今为止他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段经历:是一段与人类史前文化的真正的亲密接触。Irian Jaya和新几内亚岛的其它地区是一些地球上仅存的地方,在那里仍可以见到人们过着如“石器时代”祖先般原始部落的生活。

Irian Jaya是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省份,面积约占整个新几内亚岛总面积的一半,另一半为独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葡萄牙人第一次发现这个岛时,他们将其命名为Ilhas dos Papuas(即“绒毛岛”),该名称源自马来语的一个单词papuwah。后来,荷兰探险家把它命名为“新几内亚”,因为岛上的黑皮肤居民使他们想起了非洲的几内亚人。

Irian是Biak语中的一个单词,意为“海上升起的热岛”。在荷兰人统治时期,Irian Jaya被冠以“荷兰新几内亚”的名称,其主权回归印度尼西亚后,又被改名为Irian Jaya(jaya的意思是“胜利”)。

1938年,第一批白人不经意间发现了Baliem山谷,这一发现,是对这个世界而言最后的也是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之一。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曾认为人类已到达了地球上所有最偏远的角落,并已为这些地方绘制了地图、进行了研究。直到1945年,一架飞机在山谷中失事坠毁,幸存者获救,才使其再次为世人所瞩目。1954年,第一批传教士抵达该岛,1956年,荷兰政府在Wamena设立了一个商埠,Baliem山谷的变迁也随之来临。如今的Wamena,已是一个地域不断扩张、各种文化交汇的印度尼西亚城镇,但本土文化已在许多方面证明了其强劲的生命力。

在Irian Jaya的数百个巴布亚部落中,最与众不同的是高地人,他们是惟一身着一种非常奇特“着装”(传统的keteka,即用葫芦制成的阴茎端鞘)的部落。koteka的形状、体积和长度视种族渊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佩戴位置都一样,即在“举枪敬礼”的位置上。

当国外游客走出机场时,会亲眼目睹赤身裸体的Dani族人走在前往城里的集市或从集市返回他们偏僻山村(往往要在山里走上好几天)的路上,也会看到“现代”的印度尼西亚人开着付出昂贵运费用飞机运抵的聒噪的摩托车或小巴招摇过市,这两者间形成的强烈反差是他们初来乍到所经历的第一次文化冲击。这些印度尼西亚移民大多是信奉穆斯林教的爪哇人,当地的商业和行政机构几乎都由他们控制。实际上,能讲印度尼西亚语的Dani族人寥寥无几,这是这两个世界的人如今仍然各自过着互不干涉、互不融合的生活(一种是几千年前原始部落的生活,一种是现代的生活)的又一证明。

裸体的雅马拉比底人

达都瓦拉村的印第安人叫“雅马拉比底人”,约200多人,分别居住在6个大茅草屋里,这些茅草屋环绕着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操场分布。操场中央有两个小茅草棚,是村里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村里的印第安人无论男女老幼全是裸体。男人们身上涂着自制的颜料,画着各种图案。

为你化妆

来到雅马拉比底人这里,好客的人们会为你化妆。他们请一位印第安妇女往你的脸上和胳膊上抹颜料。据说,这是全村最有本事的妇女,具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能让她化妆是客人的荣耀。她不但在你的脸上画了两个图形,而且还会在你的胳膊上画两条夸张的鱼。这些图案和中国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图案是如此相似,会使你仿佛觉得自己回到了原始社会。

不怕羞的姑娘

这里的辛古河是一条印第安人视其为神河的河流。河水不凉也不热,在这里洗澡,你会感到暖暖的很舒服。虽然河水很舒服,但是很可能遇到令你尴尬的事情:当你正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的时候,突然,通往村子方向的小路上会飘飘然走来几个姑娘,她们身材匀称,一丝不挂,头上顶着水桶,说说笑笑,全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游泳。即使看见了你以后,她们也没有回避的意思,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她们头顶水桶,大方地从你面前过河,然后把水桶放在岸上,开始嬉水、游泳和打闹。她们旁若无人地上岸往身上抹肥皂,上下搓着,然后再跳下水去冲洗。姑娘们闹够了,便每人打满一桶水,顶在头上向家里走去。

茅草棚

雅马拉比底人住在茅草棚里,当你走进了草棚,就会发现它其实有一个排球场那么大,五六根柱子上拴着七八个吊床。这里还有两根柱子是专门用来招待亲戚和朋友的。当然,来人须自带吊床。草棚的一角还有一个用白布遮挡的地方,那是一间密室,每个家庭都有,主要是给妇女分娩和9岁以上的女孩关禁闭用的,任何人不许入内。孕妇生第一胎时,产后要在里面呆6个月;生第二胎时,呆3个月;第三胎以上,只呆2个月。村子里凡9岁以上的女孩都要在密室里关上6年,不得外出,直到15岁才能自由活动。草棚里安安静静,虽然有人来回走动,但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

胡利部族的奇特风俗

土耳其人的婚姻习俗,有一种传统的独特的仪式,叫“新娘澡”。那就是在婚礼前一天,新娘或她母亲邀请一些女友女眷去澡堂洗澡。亲友到齐后,新娘由人领着在澡堂里转一圈,亲吻长辈们的手。新郎的母亲向新娘的头上撒钱或赠送表示吉祥如意的礼物,姑娘们在音乐伴奏下歌唱起舞。“新娘澡”有时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夜晚。仪式进行时,新娘脚趾要染成红褐色,并规定由婆婆染右脚趾,由媒婆染左脚趾。

举行“新娘澡”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洗澡时穿的服装,肥皂香料和染脚趾用的染料。有的还要给女方家里送去烤羊肉串等佳肴。举行“新娘澡”仪式时,新郎要在家里宴请男客;有些地区,也同时举行“新郎澡”,由新郎邀请小伙子们参加。在土耳其东部地区,举行“新娘澡”仪式至今仍被认为是一件大事,因为母亲们可在参加“新娘澡”的姑娘中给自己的孩子物色对象。

土耳其人结婚要举行的另一项仪式是“染指”。“染指”一般在晚上举行,由新郎的嫂子或媒婆把新娘的右手或双手的手心和手指染成石榴红色,以示吉庆。有的地方也为新郎染指,但只染左手小指。据说颜色染得好坏,预示婚后生活是否美满。新娘在“染指夜”要更换几套新衣和烧掉一件旧衣,表示新生活开始。参加染指仪式的女友们要边哭边唱有关“染指”的民歌,表示依依惜别之情。

每当新郎家到新娘家接亲,新娘的亲属总要同新郎的亲属“争吵”一番,不愿把姑娘嫁给对方,并且要求把新娘“赎”回来。及至迎亲车队载着新娘向新郎家出发,新娘的亲属们还要“百般阻拦”一番,把长条凳、垃圾箱等扔在路上,阻拦车队行进。这一切,都是表示对出嫁难舍难分之情。

新娘来到婆家门前,又有“进门”仪式。这时新郎家要在大门口宰羊或小牛,用牲口的鲜血点染新娘前额,以示福祥,同时向客人散发混杂着麦粒、糖块和钱的礼物。新娘踏进门槛,要踩着铺在地上的羊皮进房。据说,让新娘脚踩羊皮,一则可以使她的性格变得象羊羔那样温顺,二则是祈求婚后幸福多如羊毛。

婚俗仪式虽然不少,但土耳其人在举行这些仪式时是相当文雅的,并没有闹哄哄的现象。待到正式婚礼,为新人祝酒之后,一般是再举行简单的舞会,舞伴也都是直系亲属,能够和新娘共舞的,除新郎外,只有她的近亲。

奇特的挪威风俗

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北部延伸到欧洲最北端。南与丹麦隔海相望。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异常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达15万个,故被称为“万岛之国”。

挪威的风俗习惯很有些奇特之处。在挪威最流行的是红色,女孩的大衣、儿童的滑雪衫或是男人毡帽的镶边全是红色。

挪威人的饮食大都很简单,圣诞节的圣诞晚餐吃烤饼。平常日子多喜吃海鲜品、肉肠、熏鱼、酸菜及各种乳制品。

挪威人有一种奇特的礼节,即人与人谈话时要保持固定的距离。认为谈话双方相距1.2米左右是最佳的合乎习惯的距离。否则超越或不足该国人的习惯距离都要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动,会把谈话气氛冲淡或出现不愉快的拘谨。守时是挪威人的特殊习俗,不守时不但失礼,还视为不守信用,万一因某种原因不能守时,应先打电话,说明原因,取得谅解。

挪威忌讳“13”和星期五,故不要谈“13”和星期五的话和事。室内不要戴帽子,也是挪威的习俗。不要惊吓河鸟,因河鸟是挪威的国鸟。挪威人民非常爱这种鸟,政府规定不准捕捉或损害河鸟。

若第一次拜访或应邀出席家宴,客人如能带去一束花或糖果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那将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吃饭期间,客人应向主人祝酒,但这只限于客人在6位以下的时候,如果超过6位,就不可以向女主人祝酒,因为如果客人都向女主人祝酒,无疑会使她喝醉。散席时,务必向女主人正式道歉。

爱你就咬你的奇特风俗之谜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每当农忙时节一过,未婚的青年男女便分群结队外出做客“串情人”。不管到哪一个寨子,该寨的异性青年都会热情款待来客。他们摆起歌堂,互相对唱,通过对唱,互相交往,互相了解。在交往中情投意合者,总会通过眼色心领神会地双双对对离开歌堂,走出寨子,到幽静的山林中倾诉衷情。如果谈得情深意笃,双方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的时候,情哥哥就会捧起情妹妹的手,在情妹妹的右手背上咬一口,情妹妹也会捧起情哥哥的左手在情哥哥的手背上咬一口,以印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伤痕为恋情的见证。恋爱发展到“咬爱”,已是难舍难分,至死不移的程度了。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福建多山,素有“东南山国”之称。由于山的阻隔及不同区域历史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差异,形成了福建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景观。

奇特的惠女服饰

福建惠安沿海一带的妇女,素以吃苦、耐劳、俭朴、持家名闻遐迩,同时更以其奇异的服饰蜚声海内外。惠女虽属汉族,但其服饰却与汉族传统服饰迥然有别。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田间地头,采石场上,你总能看到惠女们披花头巾、戴金色竹笠,上穿胡蓝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勤劳、健美的身影。花头巾的花是小朵的蓝色花,衬以白底,显得活泼、亮丽;头巾紧捂双颊,只露眉眼和嘴鼻,衬出惠女含蓄和恬静的美;最奇特的是惠女的着装,胡蓝色的斜襟短衫短仅及肚,黑色裤则宽大飘逸,裤头只到脐下,令人风趣地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惠女服饰虽历千年略有衍化,但风格依旧,盛行不衰。因而引人注目,发人探研。随着闽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经济发达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惠女形象已走出八闽,蜚声海内外。

多姿多彩的畲族风情

福建是著名的畲乡,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40%以上。畲族妇女勤劳朴实,其装束打扮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喜在衣领、右襟、袖口和围裙上,刺绣花鸟及艳丽的花纹;腰束彩色条带;头发盘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发间束红绒线,配以银质头饰。这种独特的装束,称为“凤凰装”。随着年龄的变化,凤凰装在头饰,发型及服装上各不相同,可分为“小凤凰装”、“大凤凰装”和“老凤凰装”等。

畲族妇女不仅服饰俏丽,奇风异俗更是诱人神往。畲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认识后,男方托媒说亲,经媒人撮合,女方(称“少娘”)便要出嫁了。少娘出嫁不论其心情如何,都要以歌当哭,两天两夜的“哭嫁”之后,方举行各种传统风趣的仪式进轿,抬入男家。因传少娘是高辛帝的公主,故拜堂时行“男跪女不跪”之礼,更显畲族婚礼之独特。“闹新房”时男女盘歌,通霄达旦,欲罢不能,文明而不失诙谐,热烈而不失高雅,如同一场高潮叠起,引人入胜的赛歌会。

畲族有自己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煮“乌稔饭”祭祀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几乎所有畲村都有祠堂,各个宗族各有刻有龙头的祖杖,为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目前,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祭祀畲族始祖盘瓠王的中华畲族始祖宫已通过总体规划,正在兴建之中。妈祖宫位于宁德市畲乡金涵村,与霞浦赤岸、周宁鲤鱼溪、霍童支提寺、福鼎太姥山连成一气,形成独具特色的畲族风情旅游线。

蔚为奇观的福建土楼

用最古老的方式建造的规模庞大的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它不仅引起了建筑界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学者专家的浓厚兴趣。大批海外旅游者也乐于专程前往,一饱眼福。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有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早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土楼奏出的便是一曲气势恢宏、古风沉郁的旋律。土楼主要分圆楼、方楼、五凤楼三种。五凤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县一带,历史最悠久,是一种中原四合院式民居在福建特定环境下衍变的产物。“三堂两落”的五凤楼保持了明确的中轴线和规整、内向的传统布局。两侧横屋是四合院厢房的加高,后进的正房变成高大的主楼,这种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和谐统一的建筑构思,既显示了封建宗法制的尊严和古朴庄重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土楼与中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方楼是从五凤楼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加强了防卫性,建筑构造趋于简单,因而成了客家人广泛采用的住宅。现存方楼数量最多,仅永定一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

福建土楼中最为奇特壮观的要数圆楼。居高俯视,它依山傍水,环环相连,如神工造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外国友人将其形象地喻为“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天上降下的飞碟。”与高楼相比,圆楼对风的阻力要小得多,抗震能力要强得多,可获得最好的通风和采光,任何一个房间都是圆周上的普通一点,严格的平等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分配和均衡。

最大的圆楼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直径达73米,全楼三圈四层,共400个房间,住60余户,400余人。永定县的“如升楼”怕是圆楼中最小的了,共12层12间房,住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楼要数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有600多年的历史,此楼大门朝南曰“生门”,嫁娶由此进,西门曰“死门”,殡葬由此出,是一奇特风俗。

云霄县深土乡东平村,当地人称之为“八卦堡”,整个村子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客家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崇蛇护鱼的奇俗

漳州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至今还流传着古老的崇蛇习俗。三平村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大的长1米余,小的仅1尺多长。当地人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称蛇为“侍者公”。他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的象征,越多越吉利,因此蛇历来受保护。人不怕蛇,蛇不怕人,人蛇共处,习以为常。有时蛇会钻进被窝,卷曲在主人的脚旁,若夜间行路不小心踩到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一笑了之,决不报复。有蛇穿堂入室,主人亦会高兴地夸耀说:“侍者公到咱家巡平安了。”这种崇蛇习俗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1000多年前,这里的深山密林中,常有蛇妖出现,危害群众。到了唐代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杨义中用法刀制服了蛇妖,从此蛇妖改邪归正,成为义中和尚的随从侍者。另一种说法是,福建古代居住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加以崇拜的,三平村崇蛇是一种上古遗风。

闽东周宁县城西5公里的浦源村,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长不足半公里,宽仅3.4米,但却栖息着六七千尾五颜六色的鲤鱼,人称鲤鱼溪。这里居住着宋代从河南迁徙来的郑氏后代。千百年来,他们在溪中饲养鲁鱼,从不捕食。淳朴的民风,使鲤鱼习性与众不同,它们与人相亲,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出现溪中彩鳞翻飞、溪畔笑声琅琅的人鱼同乐的动人情景。若投以食物,鱼则欢腾跳跃,争相逐食,还会亲热地行吻手礼。每当山洪暴发,鲤鱼就会咬住溪边的蒲草,不愿随波逐流而去。每有死鱼,村民必捞起,将其安葬在鱼冢之中。

印度洋“黑色土著”部落

在浩瀚的印度洋中,有一片漂浮着的群岛,那就是安达曼群岛。在这个岛上的热带森林里,至今还生存着仍然过着原始生活的民族——雅拉瓦族(Jalawas),人们称他们是“黑色土著”。

大人也像十来岁的孩子

阿伦和西克是两位印度渔民,他们驾着独木舟带我们去找雅拉瓦人。由于雅拉瓦人凶猛好斗,与岛上的其他民族长期交恶,当地政府业已禁止人们再到那里去。几个世纪以来,安达曼就以“可怕的岛屿”著称。

有很多关于雅拉瓦人的传说。传说一些海上遇难者被他们杀害和吃掉,一些印度小孩被他们从家里掠走等等。总之,传说中的雅拉瓦人是个极其野蛮和落后的民族,去他们那里的外人很少能活着出来,连一些人类学家也不敢在他们那里长时间逗留。雅拉瓦人全都裸露着身子,只在腰间系条用树皮做的绳子。他们皮肤光滑、黝黑,身材瘦小,大人也像十来岁的孩子,表情腼腆、温和、热情,还有点淘气的样子。

他们的体温38度

就肤色和体形来看,雅拉瓦人很像非洲中部正在消亡的另一个民族俾格米人(人称“矮人”),由此可以推断他们的祖先在非洲。然而,乘坐独木舟是绝对来不了这个地方的,他们到底是怎么漂洋过海来到亚洲的呢?

一些人种学专家认为,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地球两极的冰冻现象,这里的海平面很低,非洲大陆和亚洲几乎是连在一起的,雅拉瓦人很可能是那个时候来的。后来海平面逐渐上升,印度洋上的群岛与非洲大陆分离,安达曼岛也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在大约7世纪时,有中国和阿拉伯的探险者在这里上岸,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外人到这个岛屿来过。

据人类学家艾尔弗雷德说,迄今为止,人们对雅拉瓦人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来源都知之甚少,他们38摄氏度高的正常体温完全是一个谜,因为这在世界上是极其特殊的。雅拉瓦人没有数的概念,不懂得耕作,也不会饲养,甚至不会用火,但他们个个都是优秀的射手,其技术不亚于奥林匹克的冠军。

为了不使这些稀有民族在地球上绝迹,一个专门拯救原始部落的民间组织已呼吁国际舆论关注他们的命运。印度警方已派警察去看守他们居住的地区,这既是为了保护这个濒临灭亡的民族,也是为了防止附近的农民与他们发生冲突。由于安达曼群岛有充足的阳光和沙滩,印度政府正在那里规划旅游区,还扩展了布莱尔港机场的跑道,以便使满载泰国和日本游客的大型飞机能在那里起降。大批国外游客的到来,对黑人土著是祸还是福,人们尚不得而知。

俳湾人敬百步蛇

图腾及其有关的制度、礼仪、崇拜、禁忌等等,是氏族社会的历史产物,并曾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许多原始部族社会中。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曾经普遍存在并且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占据重要地位、发生深刻影响的图腾制度、图腾观念,早已被汹涌的历史长河所淹没,被厚重的历史尘埃所封埋。然而,在各民族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节日活动和民间工艺中,却仍不时地有所显现。在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中,也不难发现其明显的遗迹。

俳湾人是高山族内部的一个族群,生活在台湾本岛最南部地区,其传统民居大多是以粘板岩为主要材料建盖的石板房。俳湾人的石板房令人注目的是立柱、板壁、檐桁、槛楣,它们多有形象生动、线条流畅、风格粗犷的雕刻装饰,尤其是村社头目、长老、司祭等社区头人的住宅,这类雕饰更不可或缺。

作为石板房重要构件之一的檐桁和槛楣,因为面积比较狭长,所雕刻的图纹大多做单行重复排列,内容有人头纹、蛇纹、几何纹等等,而以蛇纹最为多见。这些蛇纹,有的作双蛇反向卷曲,有的与人头图纹组合,或作半圆覆于人头之上,或作半圆环于人头之下。檐桁图纹的颜色,有用石灰、烟黑涂成白、黑,也有用红、黑两色。石灰烟黑涂彩,黑白格外分明;红黑两色上彩,颜色更加强烈。立柱、板壁的雕刻,则多以人物为主题。这些明显突出的人物,其头顶除了有的饰以兽角,更多的是饰以百步蛇一双,或者为卷蛇一对。

雕饰于俳湾人石板房檐桁、槛楣等房屋构件上面各种各样的蛇纹,很明显就是俳湾人蛇图腾崇拜观念依附于民居建筑的一种物化形式,是俳湾人蛇图腾崇拜意识在传统民居建筑上面的一种遗存,是俳湾人对蛇——尤其是百步蛇敬畏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

雕饰于檐桁、槛楣等等构件上的蛇纹,俳湾人称为“苏拉”(也有称“跨苦非”的);实际存在的百步蛇,俳湾人也称为“苏拉”(也有的称“弗罗弗罗伊”)。在俳湾语里,“苏拉”(或者“跨苦非”、“弗罗弗罗伊”)这个词,直译可译为“长老”或“蛇精”,引申即有“祖先”、“始祖”之含义。也就是说,不论是檐桁、槛楣上雕饰的百步蛇,或者是丛林、草地里爬行的百步蛇,俳湾人皆尊称为“蛇精”,并视为“祖先”或者祖先的化身。而广泛流传于俳湾人中的一些关于人类始祖的神话,正好是俳湾人蛇图腾崇拜观念形成的“合理”解释。其中一个神话说,远古的时候,在考加包根山的顶峰,太阳下临,生下了红、白两个卵。后来,一条名叫“宝龙”的百步蛇将这两个卵孵化,生出一男一女两位大神,这两位大神,就是俳湾人头目的祖先。而一般俳湾人的祖先,则是从青蛇卵里孵化出来的。另一个神话说,从前在皮那巴敖加桑地方,从一株竹子中生出一条灵蛇,灵蛇又化生为一男一女两蛇神,蛇神生下的人,就是人类的祖先,其中的一男一女,就是俳湾人的始祖。这些广泛流传于俳湾人中的蛇图腾始祖口碑传说,正是以“蛇生”始祖神话为内容的图腾艺术产生的基础,而俳湾人民居建筑上面的这些蛇纹,也正是以“蛇生”始祖神话为内容的图腾艺术的一种具体表现。

殉情之都之谜

玉龙雪山是纳西人一个生命的灵都,爱情的圣山。

1723年清朝在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在施行不少有益于当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措施的同时,也极端地实施“以夏变夷”的大民族文化沙文主义,蔑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自此,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的重压下,成千上万纳西族的年轻情侣沿袭了本族历史上刚直勇厉、崇勇尚武、重情义和“不畏死”的民风,“宁为玉碎,不作瓦全”,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去殉爱情的理想,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以死抵抗。迄至20世纪40年代末,无以数计的纳西情侣殉情而死。

让我们看几段前人充满感性色彩的记载:

光绪《续云南通志》一书,书中曰:“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的夷民,原因:未婚男女,野合有素,情隆胶漆,伉俪无缘,分袂难已,即私盟合葬,各机关报冠服,登悬崖之巅,尽日唱酬,饱餐酒已,则雍容就死,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至粉骨碎身,肝脑涂地,固所愿也。”

段绶滋于民国28年(1939年)纂修的《中甸县志》卷下中记曰:“摩些族男女最重恋爱,每因婚姻不称己意,辄于婚嫁之前,男女相偕入山,偎依自经(即自缢),或吞金仰药而自杀之,初必相对唱曲以自诉其苦痛。”该志书中还记载了作者翻译的“殉情曲”。

1932年7月,国民政府赴藏女密使刘曼卿女士到“茶马古道”重镇丽江,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派来的两个代表在丽江会晤。刘曼卿在丽江期间,对所见所闻的殉情习俗作了如下叙述:“是地男女社交极为公开,犹以青年男女歌颂恋爱为神圣,大有‘不自由,毋宁死’之慨。每当景色清和、夕阳西落,三三两两联袂乎龙潭之上,鬟雾鬓与水光山影相掩映,载歌载舞,乐不可支。此种风气乃其民族所固有,非受近代潮流之影响也。然有一奇特风俗,即凡为父母者,无不严守旧礼教,婚姻绝对不容许子女自由。热恋者,倘不能得父母之许可,又不能轻弃其爱心,往往相约于深山茂林之中盛装艳服,携带酒,作竟日欢,欢罢双双服毒,互相拥抱以离人世。故丽江之后山林中,常常发现为爱牺牲之青年尸体。即其父母发现,则引为家庭之羞,草草成殓,不欲外扬。然父母之青年时代,则固未尝非一情死之崇拜者。当其青年时代,则亲躬而力行之,及为父母,则深恶而痛绝之,谓出咄咄怪事欤?”

冰清玉洁的玉龙山作为纳西人心灵和精神的寄托,与当时那充满痛苦和非人性残酷因素的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苦难的情侣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它被纳西殉情者们视为青春生命的爱情的归宿。在这座雪山一个美丽绝伦的灵域净土“雾路游翠郭”(一般译为“玉龙第三国”),有一对爱神情侣,女的叫游祖阿主,男的叫构土西古。他们骑着红虎和白鹿,弹着口弦吹着竹笛,率领着无数的飞禽走兽,在云和风中不停地呼唤着人世上悲苦难脱的有情人。相传痴心相爱的情人在那里将永世不分离,生命在那里将永远年轻;那里没有蚊子苍蝇,没有如人世间那样的恶语毒语;那里晨雾流云做纱帐,绿草鲜花为地毯,日月星辰为明灯,五彩雉鸡当晨鸡,红虎当坐骑,白鹿当耕牛,獐子野驴当有狗……

东巴经所记载的殉情悲剧长诗《鲁般鲁饶》中的爱神游祖国阿主曾风里弄弦,云中作歌,这样呼唤痛苦的女主人公开美久命金来投奔她的乐土:开美久命金,在那人世间,终年苦到头,没有吃的粮;天天去放牧,没有喝的奶;扣着野兽了,却无吃的肉;剪下了羊毛,却无穿的衣。开美久命金,你那痛苦的两眼啊,快来踏高原美丽的好风光;你那痛苦的双脚啊,快来踏高原的青草和杜鹃花;你那痛苦的双手啊,快来挤牦牛的鲜奶浆;你的身子啊,快来栖息在高山云雾间。你渴了来喝高原上的清泉水,饿了来吃高原上的松柏蜜;让红虎当你的坐骑,让白鹿来当耕牛,让母鹿的乳汁滋润你,让你的身子翱翔于白云白风之中。

“生命回归自然”,这是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调,寿终正寝者之魂也将在东巴祭司的指引下回归那位于大自然怀抱、山高水长的“祖先故地”。“雾路游翠郭”这种“山中灵界”观与纳西族这传统的生死观密切相关。东巴教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是兄弟,视大自然为“生命的最后归宿”。这种生死观促成了人与各种野生动物和睦如一家,人与日月星辰、山水林莽、风云霓虹和融一体的“雪域山中灵界”信仰。

无数的纳西少男少女以自己的青春生命在这雪乡书写了举世罕见的情殇史,把众多凄怆哀婉、悲风泣月的至情绝唱留在人间,于是,丽江这个“纳西古王国”就又有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凄艳悲婉之名——“世界殉情之都”。

过去,玉龙雪山是一座殉情圣域,在山中,到处都有与殉情密切相关的地方。它背后那有“东方第一峡”之誉的万丈深峡虎峡也是一个著名的“情峡”,过去不少情侣来这里殉情。在20世纪70年代都还发生过受极“左”思潮戕害的情侣,慨然在下虎跳石上跳江殉情。女子殉情前按古规将伴随自己青春岁月多年、上面缀着日月星辰的羊皮披肩留在虎跳石上。峡谷中流传着无数的山川人物传奇,其中很多都是痴情者和殉情者的故事。如许多不同内容的金沙江姑娘百折不挠寻找远方情人的故事;东巴教“万神殿”中“风之女神”虎跳峡之女“阿昌伯堆咪”为爱情殉身,化作玉龙雪崖上的石人,永永远远呼唤着她的情人的故事。可谓人间情深,山川亦情浓。

纳西族的殉情不是简单地一死了之,而是在歌与诗中完成的人生悲剧,诗歌与音乐自始至终与殉情的整个过程相伴随,几片山中青竹制成的口弦和民间“骨润”歌调是殉情者之间一种神秘的音乐媒介。他们以“骨泣”调和口弦传递心声,表达爱意,倾诉内心的忧愤悲伤,表达要为爱情理想慨然赴死的决心。去殉情的恋人们在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都要尽情地在寂静美丽的山林怀抱中弹口弦。据不少目击殉情者的老人讲,在他们的遗体上和遗体旁都发现有口弦,在情侣喜爱的殉情地,常常可以发现经风雨剥蚀的口弦。由于口弦是殉情者最钟爱的东西,因此,在超度殉情者之魂的东巴教仪式“哈拉里肯”中,口弦是重要的祭器之一。反映殉情的文学作品中,也就有了很多青年男女受殉情精灵们口弦乐声的诱惹而殉情的情节。

情侣殉情前尽自己的经济能力置办好的衣服和装饰用品,特别如口弦等平素心爱之物是不可缺少的物件,不少地方的情侣互送口弦作为爱情信物。殉情调《游悲》中就详细描写了殉情男女主人公串街买红头绳、彩色脚带、象牙梳子、红青金圈帽、羊皮披肩、口弦、竹笛、长刀等纳西族青年男女平素喜爱的衣物用具的过程。很多殉情者还事先买好各种彩色布、丝绸等。因为他们到达殉情地点后,要用树枝搭起“游吉”(意为殉情之房),用这些布绸围饰“游吉”,还采来各种山花把它装饰得漂漂亮亮,象征新房。然后在里面弹口弦,唱歌,做爱,吃准备好的各种食品,直至粮绝水尽,才“雍容就死”。表示俩人在此结合了,生生世世将永远在一起。

很多殉情者死前都去供奉三多神的北岳庙烧香问卦和祭拜三多神,在那里吟唱传统歌调,挥泪向自己的民族之神告别。如当地有三多庙的,殉情者会就地去庙中祭祀拜别三多神。

纳西人殉情的地点有很多讲究,而玉龙山则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殉情地。离玉龙山较远地方的情侣则就地选择殉情地,但他们必定也要找一个风景美丽、树木苍苍、有花有草,能见到玉龙山的幽静之地。大多数殉情者都选择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在纳西语中叫“郭”,指高山上草深林密之地。如今的旅游胜地——玉龙山上风景秀丽的云杉坪是过去殉情者最喜欢选择的殉情地之一。

这个海拔3240米的雪山草甸的纳西原名是“达饶郭”,意为“地神下降的草甸”。纳西人认为天神是男性,地神是女性,纳西人的祭天最早是祭本族的母系祖先。相传“雾路游翠郭”这雪山爱情理想国之主也是女性,纳西人传说中第一个殉情者也是女性。我想,这里提到的地神与爱神可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她们都与纳西人生命长相依伴和灵魂最终回归的高山、森林、草场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是大地的母亲和精灵。

在这地神下降草场附近的峡谷里,两条发源于玉龙雪山高处的河流日夜奔流,纳西人称为“吉盘吉纳”,意为“白水与黑水”。其名起因于一条河的河床尽是白色鹅卵石,河水呈苍青色。河流两岸,云杉、冷杉林莽莽苍苍。一到春季,无数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开得灿烂如霞,到秋季又是层林尽染,宝蓝色的天空下一片燃烧的火树霞海的壮丽景象。黑水白水区域是不少地方的纳西人送死者灵魂回归北方祖先之地的必经之道,是一条圣道,纳西民歌和传说中常常提到这个地方。因此,它也就成了喜欢在美丽神圣的山林泉溪中告别人世的殉情者的神往之地。不少大东乡、白沙乡等地苦难的情侣们也喜欢在这黑水白水的峡谷深处了却俗尘生命。

没有丈夫就没有衣服穿之谜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喀麦隆北部的基尔迪族,就有一个世人罕见的奇特风俗、女人结婚前不穿衣服,只戴一两条自己制作的项链。由于基尔迪族是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自己解决。平时男女赤身露体,无遮无掩,习以为常。男人第一次穿衣服是结婚后由妻子亲手做给他的,因为女人结婚后必须从事农业劳动、第一次收棉花只能用来给自己的丈夫做一件长大褂,第二次收成才可用来做自己穿的衣服。

基尔迪族社会当然也有离婚现象,但离婚后女人又要赤身裸体,因为原先做的衣服不能从夫家带走,只有再婚后,丈夫有衣穿,她才有衣穿,所以当地有句俗话:“没有丈夫就没有衣服穿。”反映了该民族的婚俗特点。

奇特的彼拉鱼祭礼之谜

彼拉鱼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里的淡水鱼,以小鱼为食。虽然身体只有30厘米长,但千万别小瞧它,它可是凶猛异常的水中鱼类,曾袭击过向像牛那样大的哺乳动物。过河的牛遇到彼拉鱼,常不等到达对岸,因流血过多而沉入水中死亡。据记载:有一个人骑马过河,不幸遇到一群彼拉鱼,后来发现在这河里有人的衣服及人和马的骨头。

有一件奇怪的事,那是发生在南美洲,印第安人有一种奇特的风俗习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祭礼仪式:当他们的长辈去世后,既不埋葬也不火化,而是将尸体用丝绸带缠好,并在身体的两侧放满鲜花,然后高奏哀乐,在乐曲声中徐徐地将尸体投入河中。霎时间,只看一群小小彼拉鱼闻讯而来,把死者的身体吃个精光,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也有传说在古代的大暴君,大奴隶主也常常把触犯他们礼法的人,推入有彼拉鱼群聚的河里,作为一种酷刑。

神圣“血祭”的阿内特人

澳大利亚中部,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寸草不生,人迹罕见。但是狭小的阿利斯普林地区却有一块绿洲,那里居住的民族,人数不过几百人,分成十几个部落,以游牧为主,人们称之为“阿内特人”。

这儿的阿内特人劳动时都用石制农具,并且在田间劳动的都是女人,没有一个男人,女人身上穿的都是些树叶和草根或藤蔓的东西织成的衣服和裤子,她们都是赤脚。

阿内特人非常好客,当你走进阿内特人的家,主人首先端上来一盘野果请客人品尝。吃完野果,便是一些野味,当然是煮熟的野味。夜幕降临,阿内特人还会邀请你观看他们盛大的图腾仪式。大家围坐在一大堆火堆四周,火堆是用许多的整棵树木立着架起,如同小山,熊熊的烈火燃烧成一座座小火山,阿内特人排成队,一个个在火堆周围依次跪拜,表现出很虔诚的样子,据说这是一种拜火神的仪式,拜火神是为了驱寒,以便在夜间可以安然入睡,不会被冻死。

拜火仪式完后,阿内特人便进行盛大的祭祀图腾仪式了,许多的表演者在自己身上涂上动物脂肪,用炭粉等描上象征“图腾”的图案,然后再把山鹰的羽毛贴在图案的周边,并利用锋利的石块在手臂上割出口子,抽出血来,洒在羽毛上,然后进行跪拜。这种祭法就叫做神圣的“血祭”,在血祭期间,不吃食,不饮水,不言语,他们认为这对是对神的最大虔诚和崇拜。这种血祭,阿内特人认为取自自己身体内的血液,可以感动农神,令大地铺满绿草,可以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