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学全书
18250400000185

第185章 先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

环境就是你一生的土壤,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你可以随时随地从中不断汲取养分与能量。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因素,这些都是你成长的资本。

所谓天时,指的是时间环境。比如在现今时代,社会为经济人才科技人才提供了时间机遇,同是一个搞经济的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前,可能是一个备受批判的人,到90年代,则有了用武之地,成为风云人物。

所谓地利,是指地缘环境。比如你的居住环境,与你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你的居住环境甚至在暗中左右着你的健康。再比如足球比赛,有主场客场之分,主场打球就占有地利,因为对球场熟悉,气候适应,便增大了获胜的几率。同一个人,在一个偏狭的不开放的地方,可能被认为行为怪异而受指责,到了一个先进的领导潮流的地方,可能会如鱼得水,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所谓人和,则指的是人际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父母、亲属、同乡、同学、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网络,又有自我影响的一部分,一个个体在群体中的关系好,则评先有份,投票也多,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好人缘使事业顺畅,而一个人的人际环境不好,众人侧目,事业则岌岌可危了。

善于利用环境的人是明智的人,只要学会利用环境,从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发挥自己,你就会有所作为。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本来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不疑有假,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保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理,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化装成看门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

“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人海中。”

很多年轻人都被同一个问题困惑过:我的环境为何总是这样不理想、不顺心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境况感到“郁闷”。事实上,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就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悦。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就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辟出一片天地,站稳自己的脚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

有时候,环境的发展,与我们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发展是不合拍的,环境有时阻碍、限制我们欲望和能力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办法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我们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要,则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大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改变自己身边的小的生存环境。

某音乐学院的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一家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刚一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耽误,而且天长日久,自己的专业也可能被荒废。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终未成功。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他找到单位工会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为企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走出来,扭亏为盈,为谋求发展,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计划。这回他来了精神,跑基层、寻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办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团初具规模,两年以后,这个企业乐团的演奏水平在全市已是一流,而且堪与专业乐团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较高的乐队经理。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不但开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养了自己的领导管理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环境作用于人,人也反作用于环境。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也可以点化提升。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取得成功,里根决定举行临别答谢会。按照常例,临别答谢会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但刚开业不久的长城饭店决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他们说服了美方,承办了这次宴会。答谢会当天,500多名外国记者来到长城饭店现场采访,国内外数亿观众看到了长城饭店,不仅做成了生意,而且让里根总统为自己作了广告,转眼间闻名海内外。

长城饭店最初出世自是默默无闻,饭店的经营者做起事来自是束手束脚,鸿图无从展开。而一旦请了美国总统前来,并承办宴会,各路神仙自然飞来,有凤来兮,自然是名气漫天飞,身分倍增。搭好了这个舞台,提升了整个饭店的大环境,饭店的经营者又何愁大业不成?

是啊,人们不是都相信“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吗?如果不便于选择更好的环境,那么你又何妨自己奋斗成为“卧龙”、“凤雏”呢?即使没有这样的能耐,不是还可以请圣贤名人来为自己“蓬荜生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