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的生存与健康
18248200000014

第14章 注意防治疾病(3)

5、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防治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内分泌的腺体共同产生数十种化学物质-激素,作为体内的化学信使,传递调节腺体和其他器官功能活动的信息。激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反馈机制调节。当腺体分泌超出机体需要时,激素调节系统关闭阀门,使腺体停止活动;当机体需要腺体的分泌时,该系统又重新开始启动。

激素主要功能是协调各器官的活动,包括不断分解和合成化学物质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和机体应激反应时的神经调节。

松果体:调节睡眠和觉醒等身体节律。

垂体: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下丘脑:该激素有营养作用,能刺激其他内分泌腺分泌各自的激素。

甲状腺:调节新陈代谢,储存本身产生的激素。

甲状旁腺:释放骨钙,提高小肠的钙吸收能力,减少肾对钙的排泄,以升高血钙。

心房肽:降低血溶量和血压,调节体液平衡。

肾上腺:调节矿物质的潴留或丢失,还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代谢、生长和血糖浓度。

胰岛:升高血糖的α细胞,降低血糖的β细胞和调节其他胰腺激素的δ细胞。

胃和小肠激素:刺激消化酶的产生或释放。

性激素:刺激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的产生,还影响男性的面部须毛和女性的乳房与月经。

由于胰腺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或胰腺完全停止产生胰岛素,或机体对血液中的胰岛素不敏感时,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或糖尿,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机体消瘦;由于糖代谢的异常,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沉积于肝脏,肝细胞变性、肿大,而发生脂肪肝;重症患者会形成酮症酸中毒、乳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蛋白质代谢紊乱,高血糖造成肌肉及肝中蛋白质减少而分解增多,使机体抵抗力减退,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水电解质、维生素及酸碱平衡代谢紊乱,引发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损害;如胆固醇合成旺盛而形成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人体正常血糖值饭前小于6.4毫摩尔/升,饭后2小时小于7.6毫摩尔/升。由于进食热量过多,而体力活动又不足以消除过多的热量,造成脂肪代谢发生调节障碍而引起肥胖。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安排饮食,适量减少含糖食物,对食物的摄取与能量的支出进行合理调整。开水和蔬菜、水果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粗纤维食物可降低血糖、血脂,但应保证维持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二是坚持适度的运动和文体活动,经常到公园、山林、河海边吸收新鲜氧气;三是忌身心过劳,避免暴怒、恐惧、忧愁、紧张、激动、焦虑和用脑过度。四是忌服过期、失效药和过量用药;五是预防感染和意外伤害。糖尿病可引发心、脑、肝、肾和神经疾病,必须早检查、早预防、早控制,否则贻害无穷。

由于缺碘、用药不当和一些遗传因素而引发的甲状腺肿,主要应食用含碘食盐防治,严重的要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颅脑感染、炎症、外伤和肿痛、遗传因素引起的头痛、嗜睡、失眠、肥胖、内分泌功能亢进或减退、性功能障碍等下丘脑综合症,应用药物消炎或施行手术。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系统最高级的调节中枢,应用能缓解症状的方法治疗。

6、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防治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通过心脏和血管将血液运往身体各器官组织。血液由动脉从左心室运输出去,由静脉将血液运回右心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位于胸部中央偏左,三分之二心脏在胸骨左边。肺位于心脏两侧,右肺比左肺略大。

在左右肺之中,大约有3亿个肺泡,摊开其总面积有网球场大。

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运输和清洁系统,血液给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氧,同时带走其他代谢产生的废物,使细胞维持生存。

心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肌性器官,约有拳头大小。心脏和两个相互协调的动力泵,连续不断地将血液运往全身。

主动脉:从左心室将富含氧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主静脉:将头部和臂部的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

肺动脉:从右心室携带缺氧血进入肺。

肺静脉:将来自肺部的新鲜带氧血回流到左心房。

左右冠状动脉:给心脏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动脉。

动静脉毛细血管:长约10万公里,细约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厚约60克纸的1%,由于毛细血管长、细、薄,血液输出和收回流速慢,常易淤滞、堵塞。

心瓣膜:心的主动脉瓣、二三瓣和肺动脉瓣保证血液在心腔内以单一方向流动。瓣膜开放,血液正常流动;瓣膜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心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反映了血液流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

心脏作为一个动力泵,推动血液在血管网中循环。心的动力在心室,心室收缩将血液推入动脉,心泵活动是自动反复的,心率和泵出的血可随着人的情绪和活动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约占人体重量的8%左右。血液的红细胞接收和输送氧气;白细胞防御感染;血小板起凝血作用;血浆溶质中含有电解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和气体,水约占90%,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将血液运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并带走废物。血液的酸碱度,正常人恒定pΗ值为7.35~7.45。

血液主要是运输营养、氧气和激素到全身各组织,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抵抗感染,调节体温。

血液如果没有氧,人体内所有细胞将很快死亡。红细胞生命周期为80~120天,每秒钟有200万个红细胞死亡,同时由体内红骨髓以同等速度产生新的红细胞。氧从肺泡处进入红细胞,和铁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贫血时,红细胞减少,由于缺乏血红蛋白,红细胞呈苍白色,含氧量较正常细胞少。心脏泵出富氧血和营养物质沿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从毛细血管静脉收集缺氧的血液运回心脏,然后血液又从心脏被泵至肺脏,在那里获得新鲜氧后再循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就是日夜不断地在动脉血管内运出和在静脉血管内收回的。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血液流过动脉和静脉时可能受阻、堵塞造成的,常见的有高血压、低血压、高黏稠、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静脉栓塞、脑梗塞、脑溢血、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

由于心态不平衡或长期精神紧张、饮食过剩、缺少运动、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血液黏稠,血中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沉积物过多黏附在血管壁上,血内毒素没有及时有效地排泄至体外,造成血液酸性化越来越严重,血管壁变厚、变脆、迂曲、扭转、僵硬,血管管腔变窄,硬斑血毒沉积在血管壁,使血流速度减慢或受阻,血管失去弹性,一些脱落的脂肪形成血栓,像定时炸弹一样在血管中荡漾,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心肌梗塞、脑溢血、脑血栓、动脉硬化、静脉曲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营养过剩、钠盐过多、酗酒、遗传、肥胖、长期接触噪音等易患高血压病。而高血压是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会导致脑梗塞,使手足无力或不能动弹,言语困难,意识糊涂,头晕恶心,呕吐唇麻。如出现脑出血,会引起恶心、呕吐、呛食、呛水、眼震、流口水、嘴歪眼斜、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抽烟和胆固醇高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栓塞,使胸部剧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脸色苍白,大汗少尿,四肢湿凉,神志恍惚,意识丧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动脉硬化,会导致肾脏器质性病变,肾体积缩小,肾原性高血压和尿毒症。四肢动脉硬化,会导致手足发冷、麻木、无力和疼痛,间歇性跛行症、坏疽等。

日本名医春山茂雄教授说:“人在生气、发怒、压力下,大脑都会分泌一种物质,其毒性仅次于自然界中的毒蛇,它会随血液循环到人体各个角落,对人体进行攻击。”事实上,人体所有的毒素都会进入血液中,比如:污染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苯”类等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食物中的残留农药、激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水中毒菌、重金属、抗生素药物,大量的脂肪、蛋白质食物的摄取,抽烟、喝酒、熬夜、劳累、缺少运动、性生活频繁等不良生活习惯,会产生大量毒素经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人体正常的能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脂褐素、乳酸等大量的毒废物,它们主要存留在血液中。血液正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臭水沟,变成了暗黑黏稠,甚至烂泥状的血毒。正常情况下,血液会在肾小球的过滤下,以尿液形式清除有害物质和杂质排出体外。如果血液浑浊、黏稠、流速减慢、酸性增大,变成烂泥状的血毒,血管被堵塞,对人体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使人过早衰老,患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生命。

人的理想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低血压为收缩压<80~90mmHg,舒张压<60mmHg。持续的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严重高血压视网膜病、出血或渗出、乳头水肿等。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罪魁祸首,要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动脉硬化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据外国专家研究,满1岁的婴儿解剖尸体的动脉中就有脂点、脂纹,10岁以上儿童动脉约有10%的脂质,20~29岁青年动脉约有40%的脂质,41~49岁的人动脉粥样硬化占25.5%,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血管硬化率会越来越高,7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率占82%以上。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应从儿童和青年时期开始预防,尤其50岁以上的人更要从情绪、饮食、运动、睡眠、保健、防治等方面加以注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血管中的血凝块在静脉中形成血栓,会造成血栓性静脉炎,引起腿部、下腹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因为静脉血栓,腿部血液无法往上泵回心脏,静脉变得扭曲扩张,造成静脉被碰撞时疼痛,静脉皮肤和踝皮肤发痒。

由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二、三动脉瓣狭窄造成的心脏流入人体的血量减少,心肌工作量增大,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心室颤动及心搏停止。如果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致使血液流回左心室,会使左心室扩大,管壁变厚,容易受到感染性心膜炎的破坏,造成呼吸困难,还会出现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症状。

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易造成贫血。如果血液中白细胞异常增多,易引发白血病。

血液循环系统出现的病症主要有头痛、头晕、头重、头胀、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无力、心悸、心痛、胸闷、肢体麻木、行走不便。如果脑溢血、脑栓塞中风,则会头晕、肢麻,还会发展成偏瘫、流涎、失语、意识障碍。如心肌梗塞,会造成胸闷、气短、纳差、呕吐、恶心,随后恶化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心肌梗死。

防治方法:

一 是始终保持心态平衡,量力而行,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避免精神紧张,警惕心躁和过喜、过怒,不计较个人得失,遇事不急躁,使心境恬淡,性情温和,保持良好心态。

二 是合理膳食,荤素搭配、低盐少糖、多吃豆制品,控制热量,尽量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戒烟酒、浓茶、咖啡,晚餐七、八分饱,注意减肥。

三 是定期检查血压,专家提出,对心血管病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下8.59元,同时测算出它还能省下约100元的终末抢救费。避免噪音刺激,经常参加户外有氧适度运动,吸收新鲜氧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促进血液循环。

四 是加强四肢和足趾活动,多做深呼吸或咳嗽动作,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栓塞肺血管。必要时到医院用药物注射治疗或作静脉手术剥离。

五 是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长期注意养生保健,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黏、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等疾痛。

7、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防治

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由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组成。其作用为巡视并保卫机体免受内外界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害。免疫系统的淋巴管和淋巴器官网遍布全身,对体内异常细胞分裂产生警觉,可消灭早期潜在的癌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失常会攻击其自身组织,如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脾脏是位于腹腔左侧的淋巴器官,能制造淋巴细胞和分解、破坏衰老红细胞,并参与抗感染。健康人体内物理的和化学的防御体系,能防御传染性疾病,避免体内各系统功能失常,对抗各种危机。

胸腺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经胸腺增生并发育成Τ淋巴细胞。

淋巴由细胞间液形成,是一种水样液体。吞噬细菌和碎片。

扁桃体位于咽后部软腭两侧的卵形淋巴组织块,和腺样体产生抗体,可抵抗吞入或吸入的微生物感染。

皮肤起着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作用。

胃分泌的胃酸和胃酶可消灭吞入的微生物。

骨髓淋巴细胞由骨髓内的干细胞转化而来,最大的白细胞-单核细胞也在这里产生,这些细胞经血液迁移至结缔组织,并发育成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死亡的细胞。

免疫系统通过白细胞、淋巴细胞起到抗感染、抗肿瘤,避免损伤及毒物和腐蚀性化学物质引起的伤害。

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有淋巴结肿大;变态反应,如皮疹、哮喘;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腺防御系统太弱和红斑狼疮等。

由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增生,导致早期表现为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少数患者有胃肠道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从而出现乏力、消瘦、食欲丧失、夜间盗汗。如血常规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像常见异常组织细胞。如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晚期会出现黄疸。

由骨髓、胸腺组成的淋巴器官,包括扁桃体、脾脏、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盲肠组成的免疫系统,结构繁多而复杂,这个系统的任务是防堵入侵毒素及微生物,像国防军随时准备抵抗外敌入侵一样。来自骨髓中的T细胞形成于胸腺,其功能是吞噬外来侵略物。B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像军队中使用的武器抵御入侵物。

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一 是保护。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的攻击;

二 是清除。即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对抗产生的遗留物都由免疫细胞排除。

三 是修补。修补受损的组织器官,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

免疫系统疾病的防治方法为合理增加营养,加强体质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疾病。对病因不明的长期高热症状,应早检查,早治疗。

由于淋巴腺肿大(淋巴结)或白细胞恶性变形,引起的颈部、腋部、腹股沟部发生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导致发热、发汗、疲劳、无力、瘙痒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就要到医院对肿大的淋巴腺做活组织检查,以便作出准确的诊断,然后进行药物治疗。

由于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等造血组织内的细胞异常增生,并侵犯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周围血液里幼稚白细胞显著增多。正常的循环血液,中性粒细胞占50%~70%,是人体对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有强大的吞噬能力,消灭血中病毒。如果中性粒子缺乏,会导致高热、寒战、口腔及咽喉黏膜溃烂,引起头昏、乏力、感冒等,严重感染会出现败血症,甚至死亡。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的粒细胞缺乏症较为复杂,通常是由病毒或药物引起,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并用细胞毒素药物进行控制,严重患者要进行骨髓移植。

8、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防治

呼吸系统使空气进入肺中进行气体交换,经过心血管系统运输气体至全身各组织,供应新鲜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及化学污染物随之而入,免疫系统再抵御这些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血管、肺和呼吸肌组成,呼吸系统将新鲜的氧输送到血液,再由血液把氧分布到身体的其他组织,同时也清除二氧化碳等废物。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压力变化导致空气进出肺部。脑干控制呼吸。

呼吸道:当空气吸入鼻腔时,空气过滤,加温和湿润,并通过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继续过滤进入支气管树的肺泡空气囊,在肺泡处与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鼻腔:鼻腔内壁有一层湿热的黏膜,能将灰尘颗粒向外运送,黏膜在咽喉和气管上的灰尘颗粒向上移到口咽部咽下。

鼻旁窦:可减轻颅的重量,并与空腔中的声波产生共鸣。

咽部:鼻咽部允许空气通过,口咽、喉部允许食物和液体通过。

喉:产生声音,从肺部呼出的空气通过左右声带间隙,使两声带靠近并振动。

气管:空气经过左右主支气管进入左右肺。

肺血管:未氧合的血液从心脏经肺动脉流入肺,氧合血液经肺静脉回流心脏。

胸膜:胸膜分泌的液体使两层胸膜在呼收时易互相滑动。

膈:为呼吸肌,将胸腔与腹腔分隔开。

肋间内肌:肋间内肌吸气时舒张,呼气时收缩。

肺脏:位于膈肌上。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肺是呼吸系统的最大器官,肺组织的肺泡面积很大,全部推开约为身体表面积的40倍。

呼吸:人需要日夜不停地呼吸以使气体进出肺部。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可受意识控制,对呼吸的需要与否则由脑干中枢控制。外呼吸在肺部由氧和二氧化碳交接;内呼吸在身体各组织,血液携带来自肺中的氧为细胞提供燃料与二氧化碳相交换。细胞分解的营养物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经血液运到肺部后排出。

呼吸运动: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7次,吸入和呼出大约500毫升气体,如身体在运动时,呼吸的频率和容量会增大。

呼吸系统受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及微生物的感染,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肺水肿、肺脓肿、肺癌等疾病。

由于细菌和病毒侵入气管的内壁感染肺部支气管发炎、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长时间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头痛、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不适。防治方法有戒烟酒,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加强体质锻炼,抗菌药物要以控制感染、祛疾、镇咳和平喘为主。使用应及时、有效,感染控制后停用。

由于肺部易受风寒侵袭,尤其是春季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风邪与湿热邪气结合而引发感冒,常会咳嗽、发烧、头痛、头昏、流涕、痰多、出汗、鼻塞、身痛倦怠、咽喉痒痛、肺气多虚、卫外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