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18246300000015

第15章 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3)

3.当代科技革命使得当代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现了新动向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说,马克思当年所分析的主要是资本家私人所有制、资本家家族所有制。马克思晚年也看到了股份制,对股份制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他说,股份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应该说,马克思的分析是深刻的、富有远见的。但同时要看到,当时股份制还刚刚出现,而今天股份制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以至于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向股份制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演变。以经营管理来说,当时资本家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因此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不过,马克思后来也看到了管理权同所有权相分离的趋势,如他指出,“一个Epitmpos[古希腊的监督人]或封建法国所称的regisseur[管家]的工资,只要企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足以为这样一个经理(manager)支付报酬,就会完全同利润分离而采取熟练劳动的工资的形式,虽然我们的产业资本家远没有因此去‘从事政务或研究哲学’”。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分离的指挥劳动比比皆是。因此,这种指挥劳动就无须资本家亲自担任了。”应当指出,虽然马克思敏锐地论述了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趋势,但这种分离的普遍化毕竟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年月中发生的。以市场交换来说,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他说:“在不过是作为商品所有者互相对立的资本家自己中间,占统治地位的却是极端无政府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产的社会联系只是表现为一种不顾个人自由意志而压倒一切的自然规律。”马克思通过对这种无政府状态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认真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甚至讨论了自动化的发展怎样创造着交换价值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但马克思所看到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的工业技术,至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则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兴起和发展的。

总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及其所提出的问题,即使在西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虽然常常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实际上接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给予了回答和解决。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管理从把人作为机器附件到把人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演变,实际上都是在回答和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问题,也确实缓和了一些矛盾。在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中的发展,确实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估计,与他们生前所看到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比,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俄国、中国等国家的共产党人在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从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地讲,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在建立的初期,曾经显示过它的优越性,特别在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在当代科技革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面前,它的弊端就逐步地暴露了出来。这种用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体制取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完全适应不了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国际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的竞争。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失败之后,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原来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下台,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失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人民进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前者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后者的所有制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前者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而后者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前者是依靠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的配置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后者是不需要“价值”插手而由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消费;前者仍然存在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雇佣劳动者等等的社会分层结构,而后者被设想为消灭了阶级而只剩下脑体、城乡、工农三大差别;前者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而后者被设想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有鉴于此,国内外学术界在讨论当代社会形态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大的倾向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姓社姓资的划分标准,但这种观点在解释现实时出现了困难,往往不得不得出今天的资本主义不像资本主义、今天的社会主义也不像社会主义的观点,对于当代资本主义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的回答,也仍然停留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观点和论证;另一种观点则完全抛弃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划分姓社姓资的标准,于是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看法。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理论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讨论在当代科技革命影响下的社会形态问题,名目繁多,如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虚拟社会等等,这些观点大多偏重于对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即我们所说的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分析,但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市场经济问题都避而不谈,隐含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已经是历史的总结,人类社会再不会发展到新的社会形态了。这种观点的困难在于它不完全符合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实际,因为那里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天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20世纪中并没有完全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揭示的社会矛盾,而且还形成了若干突出的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人口、生态环境、资源能源、贫富悬殊、南北不平衡、民族冲突等等矛盾和社会问题。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已经不完全符合今天的实际,关于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道路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实现,他们当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从现在所达到的社会条件来看,实现起来也具有操作上的困难。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的社会形态理论完全过时了。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不管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始终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必然会从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判断一个社会不应该根据它自己宣称什么,今天无论是对当代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他国家处于改革中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心不应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去抽象地争论它们姓社还是姓资,而应该去分析它们自身中所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通过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去寻找它们前进的现实途径,从今天的现实条件出发,对未来社会的新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及其实现道路做出新的探索和论证。还是马克思说得好:“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科学而全面地阐述了社会形态理论,而且在五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即把历史活动的主体一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指示器,划分出三大社会形态。其实,三大社会形态和五大社会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应于五大社会形态,第一大社会形态一般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大社会形态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和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三大社会形态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两种划分在衡量事物的标准和角度上又是有所不同的,一是以所有制的性质、以生产方式作为区分标准,另一则是以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作为区分标准。从所有制到生产方式,再从生产方式到人的关系和人的发展。所有制是生产方式之本质特点,但它仅仅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蕴涵着所有制的性质,并在更深的层次上和从更概括的高度上把握着社会历史分期;而人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关系则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角,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因此,认真地研究并深入地把握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整体结构,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与发展趋势。

从根本上说,人类的历史是劳动者不断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争得自由的历史。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式来表示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在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上是:自然共同体→经济政治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在人的关系上是: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人对物的直接依赖关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关系。在人的发展上就是: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这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从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来看,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既取决于所有制形式,又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历史状况与客观进程。三大社会形态本质上说对应于三种经济类型。在第一大社会形态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产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类型,它不仅是第二大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而且同时又是自然经济向产品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它在人类社会三大形态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是社会经济发展无法逾越的阶段。

人类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不可能从局部范围的、有限的自然经济一步迈进世界范围的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恰恰相反,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中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造就充分发达的生产力,形成人们之间的普遍的世界联系和多方面的需求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因而形成完全的产品经济所需要的条件。未来阶段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也决不能直接从带有人身依赖关系的人中产生,同样也必须以商品经济为条件,正是商品经济创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说在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进化链条中,某些民族或国家在特定的内外合力作用的条件下,不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跨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那么,在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链条中,则没有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能够跨越第二阶段,即跨越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态而直接进入产品经济阶段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民族、国家或地区,必须走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实行的不是无政府的自由化商品经济,而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目的决定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不仅是一部被剥削阶级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链条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本主义与上品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当出现了社会主义之后,发展商品经济的任务便不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资本主义虽然与社会主义本质不同,但它们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商品经济得到相当充分的发展,客观上共同推进社会形态向产品经济迈进。因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客观上具有共存的基础。

在历史上,人类社会从完全的自然经济形态的原始社会发展到完全商品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其间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商品经济却逐渐发展起来。从完全商品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完全产品经济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其间也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因素长期共存的时期,是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计划经济因素逐渐增长的时期。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按照市场规律,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对资源、资本、商品、劳务诸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流通、消费有序化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1)国际贸易、商业资本的全球化;(2)借贷资本的全球化;(3)产业资本的全球化。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的上述三种资本形态较完备结合的经济全球化。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三形态的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向。在唯物史观看来,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其正面的、积极的意义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其负面的、消极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量的扩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产物。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动全球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量的扩张。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源、资本、商品、劳务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流通、消费有序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也反映了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当代资本主义在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下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容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量的扩张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现存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并孕育着新的生产关系的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是最基础、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这就要求服从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必须逐步改变其形式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新的生产关系的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也在进行。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制约和阻碍作用。生产力越是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是提高,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要性就越是明显,条件也越发成熟。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可以长期共存,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但随着生产力发展进程的拓展和加快,矛盾双方的地位会发生转化。在商品经济中,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因素会逐渐增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会逐渐衰减。待到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过渡到产品经济阶段,新的社会形态就会来临。

再次,经济全球化促使人类全球意识的出现,必然会逐步升华出更高形态的社会意识。经济全球化会使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大规模的和全方位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并会日益加深。全球合作与协调就成为全球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全球化所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体现的是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经济全球化不仅利于先进文化、科学、民主的意识的交流、碰撞、融合,还容易促使全球意识的普及,从而培养出世界公民。

第四,经济全球化在给发达国家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带来发展的良机。发达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目的是从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断攫取高额的利润,同时也给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的发展良机,比如,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超越;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正确地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应当承认它仍然有着许多消极的、负面的效应。经济全球化会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垄断资本、跨国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必然会积累起更多的财富。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处于劣势的公司、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充斥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原则。显而易见,国际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又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不利。

最后,不能简单地认定“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虽然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但也应当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作用,看到全球化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更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总方向具有更高程度的一致性。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起作用。

总之,经济全球化在社会形态演进上,促进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向产品经济的迈进。在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上,促进着经济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与完善,并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准备条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促进人对物的直接依赖关系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关系演进。在人的发展上,促进人的独立性的实现并向自由个性过渡。我们应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的进程中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