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18242500000007

第7章 读书是门技术活儿

为孩子选书,不要总想着一本书对孩子有什么“用”。把读书的快乐种在孩子心中更加重要。

为孩子选择有趣的书。什么样的书是有趣的?——有想象力、有故事、有智慧……

让孩子参与选书,相信孩子的眼光,孩子会对读书更有兴趣。

为孩子读一本书之前,家长应自己先读一读这本书,这样在为孩子读书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好阅读前的准备。

家长自己先读,才能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做到文通字顺、情感贴切。

提前解决书中的知识难点,不要把错误的知识告诉孩子。

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读给孩子,根据不同情况,提前进行适当的删减可能会提高读书的效果。

最重要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本书的阅读重点。

选书,不能只挑“有用”的

陪伴孩子阅读,首先要考虑的,是选书。无论是买,是借,是租,还是从网上下载电子书,都要经过一个选择的过程。说到选书这个事情,我眼前浮现出一些情景……

周末,阳光明媚,小区里边又摆出了用几张桌子拼成的长长的书摊。书摊上一本本砖头一样的盗版书赫然陈列。这些书中,畅销小说、经营宝典、股市秘籍、养生大全以及人生指导之类的书是大头,而且很实惠,正版书出一个系列好几本的书,在这里一本全解决,而且往往只需要10到20元不等。除此之外,地摊盗版书中也不乏看到各种儿童故事书、画册之类的。一些“很重视”子女教育的妈妈爸爸,在书摊前流连,如获至宝。翻翻捡捡之后,抱上一摞回家。

这样的情景同样也出现在大型超市中。大而全的大型超市一般都有几列书架和音像制品货架,夹在各种生熟食物味道和塑料拖鞋的味道之中。这些书架想必在一些家长那里很受好评,因为孩子可以留在书架边安静地看看书,家长则可以在周边转一转。不过,专注于食品保质期的家长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超市书架上那份儿杂呀。这里比地摊书好的地方在于有正版卖,除此之外,你不用指望这些架子上的书有专业化的布局和引导。导致的结果就是,各种书扎堆在一起,瑕瑜难辨。

上述情景,透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很多人的口味不够挑剔。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其他事情上越来越精致的取向——饭馆要挑口味地道的,衣服要挑款式时尚的,泡吧要有创意的……而在阅读这个事情上,特别是给孩子挑书这件事情上,不少父母倒是秉承了艰苦朴素能将就就将就的良好传统。

当然,热衷于“地摊童书”的家长还是不算多的。在这个“拼起跑线”的时代,子女教育“高投资”几乎成了一条定理,花点钱买书很多家长还是愿意的。但是,不够挑剔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以图画书为例,超市中最多的是那种开本不大、颜色鲜艳、书中形象看似可爱却无特点的东西。选题也多是集中在“中国古代名人故事”“世界名人励志故事”之类缺乏创新的内容。在这种书的封面,你找不到文字作者和图画绘制者,完全用电脑弄出来的所谓3D动画形象,悬浮在没有细节的草地上,缺乏人的温度和有亮点的细节。很多逛超市顺便给孩子买书的家长,买回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书。这样的出版物中,不太容易看到智慧、思想、创新、童趣和诚意,看到的更多是基于牟利驱动的跟风泛滥。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的眼睛应该更亮一些,在为孩子选书的时候应该更“挑剔”一些。如何“挑剔”呢?不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遵照孩子的成长规律选书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成长规律。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都会呈现出来的特征;特殊规律,是自己的孩子特有的成长路径。

我对于规律的认识,应该说是儿子丁丁“教”给我的,而他“教”我的方式,是用他作为小孩子特有的单纯而直接的好恶态度。

丁丁3岁之前,很享受阅读的氛围,而对读什么,并不是非常有倾向性。

因此,在阅读之初,我其实并没有非常用心于寻找所谓适合他的书。当时,选择绘本时还会考虑他的接受能力,但文字书方面,因为是我给他读,因此就有点“随手拿来”的意思。比如前文提到过,在丁丁还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我给他读过张洁的散文《拾麦穗》。我当然知道丁丁肯定是听不懂的,但小家伙还就真是趴在床上,认真而安静地听我声情并茂地朗读。在4岁之前,丁丁听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两部《魔法石》和《密室》,很喜欢。丁丁两岁的时候,有一次丁发烧,很难受,我说:“爸爸给你读《密室》吧。”于是,在那一天,丁丁愣是听完了还剩1/3篇幅的《密室》,一直读到了大结局。小孩子可不会“带病读书”的,这说明,这本书在当时真的成了丁丁的安慰。

可能正是有这样的经历,反而使我曾经有过忽视“规律”的情况,无意间放大了我拔苗助长的心态,结果丁丁4岁多之后,我在选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丁丁刚过5岁,我给他选的《时代广场的蟋蟀》和《宠物猫咪鲁杰克逊》就遭遇了他的消极对待。在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的时候,甚至还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后来读《宠物猫杰克逊》,当我发现相同的问题出现的时候,我赶紧进行了调整。从自己的经验中,我获得了两点感悟。

第一,在孩子并不能自主选择图书之前,更多偏重于父母阅读声音的影响和阅读行为习惯的巩固,选书上随意一点可能不会造成很大问题。但当进入自主选择期后,选书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弄不好会影响到孩子参与亲子阅读的兴趣。在选择阅读期前,最好是以优秀的图画书为主,这样更符合孩子内在的接受特点,能够收到更好的读书效果。

第二,如果在孩子不能自主选书的阶段有过“超龄”阅读——如丁丁这样的情况,那么,进入选择阅读阶段后,如果孩子总是闹着要看《猫和老鼠》这样的漫画书,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更不能表露出来这种想法。其实这正是孩子自主选择意识和阅读兴趣的体现。

还好,我在认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了调整,没有让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以我为中心的选书做法持续下去。甚至到了丁丁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有时候还会特意拿出图画书和丁丁一起读。因此,这里我想提醒一些有心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的家长,要经常反思反思,特别是出现小问题的时候,更要及时反思,不要把问题放过去。而我的反思方式,就是写亲子读书日记。在写文字的过程中,问题的根源和应对方式也就逐渐浮现出来了。而如果没有这些亲子读书日记,也就没有这本书了。因此,写亲子读书日记这种做法,我推荐家长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有用”不是唯一的标准。选书时要避免一种倾向——动不动就考虑有什么“用”,也就是读书的功能化倾向。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些配图粗糙、缺乏美感的名人励志故事、成语故事、古典名著故事等所谓的童书,其背后的潜台词是:多积累些知识,多灌输些道理。甚至不少家长推荐孩子看这样的书只有一个简单的动机,就是为写作文积累些材料。其实,这样的书往往导致两种后果:

一是,搞坏了孩子读书的口味和对阅读的兴趣;二是想达到的功能化目的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里,我想套用文艺美学中的一个观点:阅读与艺术一样,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条原理的意思是说,不要总是斤斤计较于读这个有什么“用”,读那个有什么“用”。当你放开了心胸,只是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时,那些有“用”的目的往往也是可以达到的,而且,可能超出你的期待。比如丁丁很喜欢“视觉大发现”系列图画书。这是一套从复杂画面中找出特定物品的书。对这种游戏性质的书,我是将其作为玩具的,因此,在我的亲子阅读选书中,往往忽视它们。但是,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丁丁竟然能够把这套书当作“看图说话”的对象,愣是把看着没有什么情节的画面编成了故事。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在为孩子选书这个事情上,想想当年庄周老先生那个关于大葫芦的故事吧:庄子和好朋友惠施抬杠,惠施说:“魏王给了我一些葫芦种子,我种下以后,结出的葫芦竟然可以容纳5石。可是葫芦太大,我用它们装水,一拿起来就漏了,太不结实;把它们剖开当瓢用,又大又笨还盛不了多少东西,很不适用。我一生气就把它们都打碎了。”庄子心里明白,惠施是在讽刺自己的理论大而无用,于是便说:“看来你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

你有这么大的葫芦,心里却只想着用它们盛东西。为何不考虑把它们制成腰舟(古代救生圈)?这样你在河里游泳戏水的时候,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呀。你既然认为葫芦太大盛不了东西,为什么不换个思路考虑问题?你的心智被草塞住了吧!”惠施哑口无言。

你看,看似无用的东西,换个角度,也许大有用处呢。对于孩子读书,也要谨慎!什么书有“用”,什么书没有“用”,最好是先不表态,看看再说。

对孩子多一些观察,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干预,我们很可能收获惊喜。

当然,我也不是排斥所有所谓“致用”之书,但选择这样的书,前提是孩子愿意接受。比如说很多家长都在让孩子背的《弟子规》,我也很喜欢,并且也带着丁丁读。而对这本书,我的想法是:索性就瞄着“有用”来!也就是说,让它在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是仅仅背背了事。丁丁不乐意做一件事情而又必须做的时候,我会适当地让他背出“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这样的话,背的时候,其实也是丁丁自省的过程,背过之后,往往也就不吵不闹了。当然,这种“致用”之书,使用频率不能太繁,否则就不管用了,使用的场合也要精准,得真的让孩子服气。

有童趣,才有兴趣

在西方,儿童阶段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年龄阶段,而不是作为“有待长大的人”。在漫长历史中,“童”仅仅是一个年龄阶段的叫法,而没有多少人认为儿童应该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中国传统中只有“童蒙教育”,而缺乏“童年呵护”。家长教育孩子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尽量缩短“孩子”的阶段,最好是一生下来就是“小大人”。以至于到今天,夸孩子最常用的话语还是“懂事”“听话”。懂事,当然是懂大人之事;听话,当然是听大人之话。因此,就出了很多像《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这样一个能自觉把儒家长幼尊卑的纲常伦理活用在日常生活小事上的孩子,当然是要被大人当作其他孩子的榜样的。

我当然对谦让、细心等普适性的美德是赞成的,现实中如果出现像孔融这样的孩子我也会夸赞。但是,当种行为被写成“儿童故事”,意义就不一样了。

好的儿童故事,首先带给孩子的,应该是快乐,而不是说教,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而《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有趣吗?孩子真的会喜欢吗?这个故事的源头是《世说新语笺疏》,是魏晋名士的教科书。

而且,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笺疏·言语》。“言语”这部分是教成年人怎么说话得体的,其中的故事,可没有想过是给孩子写的,更没有想到过表现真正的童心童趣呀。

而且,一个几岁的孩子,如果“得体”到了这个地步,我看是可怕的。这方面已经形成了讨论,网上也能够查到人们对中国“孔融让梨”与西方“约翰争梨”的思考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看看,这里我不对此多加讨论。我只是想说:给孩子选书,不要只选那些所谓的传统经典故事。

那么,什么样的书才算有童趣呢?我觉得应该考虑几方面。

第一,内容简单易懂但含义丰富。无论是对于故事而言还是对于画面而言,童书都应该足够简单,但是简单并不意味什么都没有。恰恰相反,一本优秀的绘本可能画面足够精致,但是它不讲大道理,不讲复杂的道理,至少不会在而儿童能够理解的层面上追求复杂道理,而把复杂的东西隐藏起来,成年人也可以从中体会丰富的内涵。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爱心树》这样的绘本,其内在的丰富性不亚于任何一部纯文学作品,但是,它们又简单到让孩子一下子就能亲近。

除了经典绘本外,我觉得家长还应重视传统童谣和民间故事。这些东西在民间经过时间的锤炼,那种语言的童趣和草根感觉往往是作家写不出来的。这方面,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金波编写的一套《中国传统童谣书系》非常有价值,洋洋洒洒10卷,2000首童谣。我的床头就经常摆着这套书中的某一本,晚上给丁丁读书的时候,经常会随便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作为读整本绘本或较长故事前的“饭前甜点”。丁丁非常喜欢,也乐于背诵里边那些有趣的段落。

第二,基于儿童视角。在这个小标题下,我实在不敢说我能说清楚儿童视角是怎样的,因为儿童视角下看到的事物是怎样的,只有儿童自己能够体会到。

就像《极地特快》中的那只圣诞老人的铃铛,孩子都可以听到它发出的声响,但是长大后,只有极少数还保有童心的人才能听到。但是,儿童看到的世界,他自己往往传达不出来。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想要体会儿童视角,从书本文字中是得不到指引的。那该怎么办呢?只有别嫌麻烦,悉心观察。丁丁在两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听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篇《葛隔和底迪》,听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听到妈妈(龙应台)的肚子像一个大西瓜就会哈哈笑。我曾经把为丁丁读这篇故事的情景写成文章传给龙应台教授,龙教授回复邮件说:“读过后来的《安德烈》和《目送》之后,您一定明白,丁丁的此刻,就是您和妻子为人父母最幸福的时刻。我很高兴《孩子慢慢来》这本书可以这样陪伴着你们一家人的幸福时光。”我觉得龙应台教授的文章能让一个两岁的孩子欲罢不能,就在于她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真的能够基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去体会,而不仅仅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

第三,想象力丰富。对于孩子而言,不是用动物写故事就算是有想象力了,也不是写出了故事就算是有想象力。对大人而言,想象力往往是需要特意去激发一下才会有的,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本身就在用想象来看待世界的。因此,成人作家想糊弄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保留着儿童的想象力,哪怕是部分的,才能写出儿童喜欢的东西。而这样的书,才是我们值得选来给孩子读的。

比如在丁丁5岁的时候,我给他读过儿童作家孙幼军的《小猪和蛇》。在读故事前,丁丁就对封面上小猪用蛇做裤带的情景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在故事中,蛇除了被用作裤带,还用作树枝和晾衣竿,既符合其生理特点,又是推动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关键之处。这是符合儿童特点的有想象力的作品。

从想象力的角度来说,一些看似不是童书的书,可能反而有吸引孩子的童趣。比如《山海经》,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动物和人,长的样子往往出人意料,丁丁非常感兴趣。我给他读的是有原文有译文的版本,因为对其中的形象有兴趣,丁丁还要我给他直接读文言文原文呢。为什么这么老的书能吸引一个5岁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童趣。这本书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书中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后来的人们难以企及的了,也正是这种满是童趣的想象力,才是最吸引孩子的。

第四,好玩。这也是童趣的最重要的体现。好玩有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充满想象,关键是不是能够把孩子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当回事,而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前文提到的童话作家孙幼军,他的一本童话集的代前言叫作《讲故事的故事》,里边讲到怪老头(也就是他自己的写照)抢小孩子的巧克力,坐地上哭,尿裤子等各种有趣的情节。这些情节在成年人看来是“不靠谱”的,但恰恰能够引发丁丁极大的兴趣。我抓住这个契机,为丁丁写了一篇童话。这里想强调的是:想要给孩子选对书,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至少在想法上“好玩”的人。

上边孙幼军作品中的“好玩”,是由反差带来的。“好玩”还可以来源于作品的动作性。什么叫动作性呢?就是说童书中的人物要有动感、有行动,而且他的动作要夸张、奇特,他的行为要比较刺激才好。比如《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之类的动画书,虽然只是画面,也能感觉到那是真的在“动”起来的,是用“动作”在讲故事。因为这些漫画的创作者懂得发挥想象力,把故事人物的形体动作画得非常夸张,还会用一些表示方向、速度的线条让孩子一看就知道人物是在干什么。相比较,我们的国产动画有待提升啊。有一次丁丁偶尔看了一个动画片,名字忘了,总之是各地都在盲目开发的那种脱胎于“圣斗士”动画模式的山寨之作。看到正邪双方对峙在旷野上,长达几分钟就是在讨论是爱能拯救世界还是强力才更重要。双方摆好了作战的架势,但最大的动作就是摊摊手、摇摇头。这种情况与制作成本、盲目跟风和制作水平都有关系,同时,也凸显了不善于用“动作”思维的问题。

第五,故事化。这一点更多是针对非故事类的童书而说的。例如科普童书,此类书传统的搞法一般就是就知识讲知识,最多是在语言上往孩子接受的特点上靠一靠。然而,孩子更倾向于用事件来思维。如果把科学知识放在情景中、故事中,往往效果更好。现在这样的好书不少。我给丁丁买过一套《幼儿百科全书》,把一个个散的知识点放在有人物有故事的情景当中,很有意思。又如美国国家地理策划的“野生动物大迁徙”系列,把精美的图片与动物迁徙的过程相结合,很能吸引孩子。再把视野放开一些,一些不错的手工书也有“故事化”的倾向。比如著名的纸模型设计师郑立凡的一些手工书,把一个一个的单件制作完成后,就会组成一组完整的立体手工情境,如海底世界、城市景观等,孩子获得是一种更高级、更具整体情景化的体验。

多门路寻好书

亲子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选书的第一主体是家长,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而在孩子渐渐成长,自己的判断和需要日益明显之后,更是如此。

先说家长。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泡在童书之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这种情况下,为孩子选书,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有一些做法是我实践过的,写在这里,抛砖引玉吧。

第一,通过网购网站看童书介绍、评论,特别是要正反面意见综合来看,通过自己的分析,觉得好就购买。

第二,参考各种社区网站和交流平台,豆瓣、QQ群等对于图书的选择,进行判断与选择。

第三,黑白线条为主的童书,又不容易买到的,可以想办法在网上找下载资源嘛。比如我通过这种方式给丁丁下载过现在不容易买到的小人书,打印了给他看。

第四,网上去问那些亲子阅读、儿童阅读的名家或达人。这些人找起来容易,上新浪随便搜索个“亲子阅读”,肯定出来一大堆,拣加“V”的去问嘛。

第五,一些讨论亲子阅读、儿童阅读的书籍,包括现在你手中这本,都会有一个推荐书目。本书后的推荐书目,会用最简单的文字提出一点阅读建议,可供参考。

第六,各种亲子阅读活动现在也很多,不妨参与参与,既能获得一些较为专业的引导,也能得到不少童书方面的建议。而且,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也多一些集体活动的机会。

第七……

渠道是没有穷尽,伸展开我们所有的触角吧!不过,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得到的荐书建议,作为家长都不可迷信,哪怕是名家。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有些所谓名家,不一定真的就很负责,推荐的不一定就是好书。当然,这种情况是少数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书本身可能是很不错的,但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只有你自己才最懂得自己的孩子会喜欢什么样的书。因此,选书的时候一定要从别人的评价和孩子的接受特点两方面来综合考虑。

同时,也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也参与到选书的过程中来。学龄前及低年级的孩子,不适合长时间上网,带着他们选书的方式,主要还是去书店、图书馆等,让他们亲自看,自己选。另外,也可以为孩子整理一些书籍资料,整理成纸质版,拿给孩子看,让孩子自己来选择读什么书。

还有些成套系的书,往往在书后印着此套书其他分册的封面。这种书,我们不要一次买齐,而是让孩子自己来选择。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一回我下班回到家,故意跟丁丁卖关子:“爸爸给你买回来一本新书,你一定想不到。”

正在认真充当超市收银员的丁丁说:“先给我看看吧。”我说:“一会儿你洗漱完上床后就告诉你。”这时候,丁丁忽然意识到:“是《风从哪里来》!”

这本《风从哪里来》就是此前几天他从我拿回的一本科普绘本的背后印着的小图中选定的。正是因为他自己选的,他不但记得牢、兴趣大,而且,阅读的效果也更好。

不要小看选书这件事,它可是一门技术活儿,在挑选故事书的时候,我们不妨注意以下小技巧。

第一,出版社相对专业,有一定声望。经常关注,不难发现哪些出版社出版什么样的书比较在行。这里我就不做广告了。当然,通过各种推荐书目,也可以比较集中了解哪些出版社出版童书比较多。

第二,有作者署名,最好有作者介绍。这一点不意味着一定要选权威或名家的作品,能够署名并提供作者介绍,是一种自信和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了解书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到正式的、专门的书店、图书销售中心去买书。有的大城市有专门的儿童书店,大多数书店都有专门的儿童区。这些都是带着孩子选书较好的地方。尽量少在书籍销售归类、陈列不清晰、货源不充足的超市图书区买书,更不要在地摊买童书。这些地方不仅买不到什么好书,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品味。

第四,尽量试读,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再给孩子读。不要盲目开始读一本书。盲目的开始读一本书之后,发现孩子不喜欢,可能就容易陷入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的情况。这一点后边还要专门谈到。

第五,慎选改写的故事。我主张以给孩子读书为主,而不是消化完再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好的作品,听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还有其写作风格。

这对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表达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本来就是不长的故事,那干脆不要读改写过的。如果是长篇故事的缩写和改写,要认真读读改写的是不是过得去。如果可能,可以把一本书的几种改写本放在一块,抽出故事中相同的、精彩的部分进行比较阅读,选择改写较好的给孩子读。

第六,翻译过来的书——特别是经典童话、儿童小说,要读就读经典译本,不要被书的装帧设计迷惑。在儿童翻译文学领域,有很多持久而可靠的名字,如巴金(王尔德童话)、叶君健(安徒生作品)、任溶溶(E·B·怀特作品)、杨能武、魏以新(格林童话)……我们应多了解这样的译者。

另外,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话题:一本时代很久的经典童书,如果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出名的译本,那么用哪一个?我的想法是,以现在的译本为主,但不排斥老的经典译本,因为一种话语风格,往往意味着对一个时代的感受和理解。这个层次孩子当然是感觉不到的,但是长大后,可能会获得不一样的认识。

比如同样一本《爱的教育》开篇,最早的夏丏尊先生译本翻译的是“始业日”,而现在会翻译成“开学第一天”。但我们能武断地说夏丏尊先生的译本是过时的吗?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学业,侧重一个“业”字,反而可能让孩子多一份郑重感。

第七,孩子喜欢的儿童文学作者,尽量选择其作品的插图单行本,不要选择一大堆作品集中在一本集子中并且没有插图的版本。这一点对于学龄前、需要家长主导亲子阅读的孩子尤其有意义。后者虽然比较省钱,但是对孩子来说,可能印象中这个作者只写过这一本书。而选择插图单行本,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对书籍也会形成一种比较精致的“口味”。我始终认为,生活可以简朴一些,但是手中的书可以“奢侈”一点。

读书之前老爸先备备课

我曾经当过几年老师。当老师就要讲课,讲课就要备课。对于教师来说,不备课就好像士兵上战场忘了带枪,难以应对。后来不当老师了,但是有的时候做梦还会因梦到没有备课而惊醒,这就是当教师的后遗症,同时也看得出来备课重要到什么程度。

如今我不当老师了,但是,和儿子一起读书之前,还是习惯于备课。当然,有的时候会因为“课”的意识不自觉突出而给丁丁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让他产生不耐烦的心理。其实这正是因为课“备”得不周到、不细致。备课,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要“备”得符合孩子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是“备”到了家。

作为教师,备课要“备”的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也就是说,讲课之前,教师要熟悉自己所要教的内容,课上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充分了解面对的学生。前两者,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但是对于“备学生”,却不是都能做得很好。我爱人是教师,有一次她参加一次借班上课的公开课活动,一名重点学校的教师课没有讲好。下课后,那位教师说他是按照他们学校学生的水平来教的,但借班授课的学生水平低,所以课程安排没有完成。就算是学生水平低,但是这位教师没有想:教师要做的,不就是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吗?要不怎么会有“因材施教”这句话呢?这就是没有“备学生”。

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读书的时候,我想也应该备备课,这样会比毫无准备,随便拿一本书就读效果要好。比如读一些人物较多的故事时,如果提前没做任何准备,很可能把哪句话是谁说的都搞乱了。试想一下,孩子正听得高兴,你却说:“呀,不对,讲错了,重来吧。”那多扫兴呀。而且,只有提前做了准备,你才会知道一本书到底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是精彩的,哪些地方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读外国儿童作品,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可能就更加重要,比如说提前了解一些人名、常识,这在读的过程中会起到很大作用。

其实,提前做点准备不会占用我们太多时间的。因为我们不是老师,每天也不用拿出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读书,并且学龄前后的儿童作品体量一般也都不大,随便挤点时间,就够我们做做为孩子读书的准备了。以我自己来说,每天朝八晚六的上班时间,前后还有各一个半小时上下班的路上时间,并且,来去的路程还有一个多小时是骑自行车的。因此,我用于为亲子阅读做准备的时间,一般也就是在上下班路上不骑自行车的时段了。所以,无论是在轻轨列车上,还是在公交汽车上,当很多人在打盹儿、玩手机、听音乐、看电影或者闲聊的时候,我常常是在看童书,有时候是一本童话小说,有时候是一摞绘本。

旁边的人经常会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可能是在想:哇,这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有童心呢?

用具体的例子可能更容易说清楚如何为亲子读书进行准备。有一次在网上为丁丁选书的时候,无意中在链接中看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当年只是看过动画片,但始终没有想过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快30年了,这次才知道,原来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任溶溶。我赶紧订购了这本书。书送到后,我没有马上拿回家,而是在第二天一大早,故作兴奋地对丁丁说:“今天晚上有新故事读给你哦。”小家伙很淡定地问:“什么故事?”我说:“《没头脑和不高兴》。”

上班的车上,我重温了这个儿童时代曾经熟悉而现在已经忘却情节的故事,深深被这本半个多世纪前的儿童文学作品吸引了。书中那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和风趣幽默的写作特点,即使是大人读起来,也会觉得很有意思。

我一边读,一边为晚上给丁丁朗读做准备。

一是设置了一些能够提起聆听兴趣的问题。比如,没头脑连着好几次把东西落在邻居(“我”)家,几次“嘭嘭嘭”敲门。到第三次出现敲门声之前,我标注了几个字“你猜怎么着?”我想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丁丁回答出下面的情节,从而引起他听故事的兴趣。又比如,没头脑怎么也找不到练习本,结果一坐,发现“屁股上是什么呀?”此处,我也进行了标注,写了“停顿,由丁丁自答”这样几个字。这些提示的内容,就是读书过程中要做的事情,如果不提前考虑,读书的过程中未必想得起来。

二是朗读的自我提示。比如一些地方要带着什么表情、什么样的语气等。

这些内容很杂,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如果翻看这本书,会发现我把一些书页上已经画的“面目全非”了。

三是个别删改。在《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修改最大的一处,我删掉了一段话。当不高兴遇到老神仙后,老神仙有一段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是这一方的仙人,皆因这儿的人都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够移山倒海,法术比我还大,本领比我还强,连几岁的孩子都比我聪明,我决定回到天上去。”我把这段话改成了“我是这一方的仙人,岁数大了,决定回天上养老去喽。”另外个别地方为了读起来顺口,做了个别改动,如“这不是一座房子,(倒)像一座一层层的城(市)”,括号中的字是我加的。

这一番准备,我在上班的轻轨车上完成了,从上车到下车,阅读了20多页,同时进行了上述准备,在书中相应位置做出标准,用时大约40分钟。有了这样的准备,当天晚上给丁丁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就很有信心了,因为我了解故事的发展走势和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那些提前设置的问题,也基本上发挥了应有的提示作用。你看,做做准备再陪孩子读书,效率是不是更高呢?

这只是随便举出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在为孩子做准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下面,就分别细说一下。

准备之一:熟悉要读的内容

备课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熟悉要读的内容,为朗读打好基础。上边这个实例中,就涉及在个别的语句上进行适当的变化,以适应朗读的需要。当然,像《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作品,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而且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口语特征,因此这样的变化不需要太多。而对于外国作品来说,就不是这样了。一方面,外国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作品是存在差异的;另一方面,翻译的水平有高有低。如果碰到翻译得不太好的作品,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改造。

说到这里,我想提示要为孩子读书的爸爸妈妈们,翻译的作品一定要注意翻译的质量,你不要只看装帧好看就买。有些翻译较差的作品,可能使孩子没法喜欢上一本很好的作品。好的翻译,是能够读起来不像外国人写的语言,同时还非常准确而有文采。像上边提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任溶溶先生,首先是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翻译大家而被广泛知晓的。他翻译的作品,读起来就不会觉得有那种别扭的“洋腔洋调”,非常传神。他翻译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读起来仿佛就是用汉语写的,一点都没有隔阂。

另外,为朗读进行提前准备的时候,我想特别提示要注意那些对话较多的作品。比如,我给丁丁读过一本叫作《爱上读书的妖怪》的书。这本书中有三个妖怪、世宗大王、读书人等等,人物不少,还经常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场景。

更让人抓狂的是,人物对话的段落还经常承前文而不标出谁说的,也没有分出段落。这种情况,如果不提前备备课,很容易读着读着就弄不清楚哪句话是谁说的了,孩子听的时候也就很容易满头雾水。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地方我就弄错了人物和对话的内容,结果读出来的人物的语气语调和声音就都不对了。再返回去改一次,就会使得阅读的气氛被打断了。后来再读这本书,我都提前进行准备,效果就比先前几天要好多了。所以说针对这样的段落,有必要在对话前标出来说话的人物。即便是这样,有些双引号中的话我也是依靠揣测才能大概确定某一句是谁说的话。不知道是原文就表述的不太清楚,还是翻译的问题。

另外,针对那种把说话者标在所说内容后边的情况也要注意。在我们看文字的时候,眼睛可以大体上照顾到前后的内容,而且有标点符号帮忙。因此,不大会出现不理解的情况。但是,当我们把这样的对话读给孩子听的时候,最好是先读“某某说”,然后再读他说了什么。因为用耳朵听的时候,是不可能提前知道某句话是谁说的。

最后,关于朗读的准备,很重要的就是要设计好每个人物不同的声音。比如小老鼠和大狗熊说的话,一律都读成了细声细气的,听起来肯定会觉得怪怪的。不过,这一方面,做到能够区分人物身份和性格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特别的夸张和表演。本书后边推荐的《图画书的讲读艺术》中,还特别就此进行过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其实不喜欢故事的讲读者过分夸张的声音和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更想尽快知道故事中讲了什么,而不会特别关注讲故事的人是怎样讲的。

准备之二:别告诉孩子错误知识

有一天晚上,我和丁丁一起泡脚的时候,提起了那几天正在读的童话小说《拉维尼娅的魔法指环》,回顾了一下情节。我问丁丁:“多维尔给拉维尼娅出的主意是把动物园的动物送到哪里去?”丁丁当然想得起来:“是非洲。”

于是,我又发散性地问丁丁:“你还在哪里看到读到过把动物送到非洲的情节?”

我是想让丁丁回忆起他曾经看过的电影《马达加斯加》和连环画《猫和老鼠之狮子莱奥》。可是啊,我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确定一下马达加斯加究竟是不是非洲,而且更没有意识到我对这个似乎应该是常识的问题其实还不确定。

当我问丁丁的时候,丁丁起先说“不知道”。我说:“想想看嘛。”于是丁丁想了一会儿,缓缓地说出了电影《马达加斯加》。但是随即又表示不对,因为他认为《马达加斯加》演的不是非洲的事情,理由是电影中有瀑布、大树等等(他还说了几样东西,我没有记住。这电影是老早看过的,可见小家伙记性之好)。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并不知道马达加斯加在哪里,而听5岁的儿子这么说,也就真的觉得马达加斯加不是非洲。于是我当时不求甚解的按照丁丁思路说那电影演的是雨林中的事情,但是我没有考虑,雨林中有狮子吗?

我知道我必须查阅资料了。一查,我的脸有点发烧:马达加斯加就是非洲!

这就是典型的想当然嘛。第二天,我赶紧告诉丁丁,马达加斯加就在非洲,以免在他的头脑中形成错误的记忆。

当然,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即使是提前做了准备,在为孩子读书的时候,也难免会遭遇孩子提出的新问题。这个时候,不可想当然地信口而说。当我们没法解释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就要老老实实地说:“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帮你去查一查,查到了再告诉你。”这种“求甚解”的态度,对孩子也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影响。

准备之三:进行适当删改

上边那个实例当中说到,《没头脑和不高兴》我非常喜欢。但是,我在给丁丁读的时候,还是把原文中的一段话删掉了,这句话是这样的:“皆因这儿的人都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够移山倒海,法术比我还大,本领比我还强,连几岁的孩子都比我聪明。”

为什么把它删掉呢?因为我觉得这段话与建国初期整个社会环境有关。

这部作品构思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人们普遍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因此,当时的孩子对这段话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今的丁丁恐怕不大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神仙老头愣头愣脑地说出这么一句话,解释起来会比较麻烦。

另外,儿童作品一般不是指儿童写的东西,而是适合孩子看的作品。但既然是成年人写的,就难免把成年作者的一些非儿童化的东西“夹带”进作品当中,导致作品会无意中形成文化隔阂和成人化倾向。

比如丁丁刚到5岁的时候,我曾经给他读《精灵鼠小弟》。起先是挺喜欢听的。但是读到鼠小弟做代课教师的那一章,就有一定问题了。这一章是讲鼠小弟如何通过解决课堂矛盾,来向学生灌输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宣扬的是平等思想。这一情节内涵的犀利和深刻不言而喻,与作者作为《纽约时报》撰稿人的特点可能有关,但已经超越了年龄较低儿童的理解范围,而且是不是一定要在一本童书中出现,我觉得也是值得讨论的。现在想来,我给丁丁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一章其实是应该略去的,但当时觉得还是把内容完整地读给丁丁吧,结果,读完后就感觉丁丁起初对这本书饱满的情绪似乎就是因为这一章而被冲淡了。第二天,丁丁对这故事的兴趣,似乎就不像前几天那么充足了。因此,在给孩子读书前一定要先审读书中的内容是否适合让孩子了解。

准备之四:考虑孩子的接受度

以上几个方面的准备,其实还都是针对要读的书籍本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到孩子。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同一个孩子每天的情绪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准备为孩子读书,要充分考虑孩子是不是有兴趣,愿不愿接受。

有的时候,大人喜欢的、觉得好的书,孩子不一定接受。

丁丁刚上大班的时候,我曾经给丁丁买了一本叫作《宠物猫咪鲁杰克逊》的童话书。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介绍人物表的时候丁丁还是挺感兴趣的,他还对封面进行了很精彩的分析呢。于是,我当时就觉得这本书一定会很顺利地读下去。那几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在读这本《宠物猫咪鲁杰克逊》,还在书上圈圈点点划了一大堆。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读下去的。其中那些出于表现“文学手法”为目的的表述,实在不容易在朗读的时候体现出来,并且往往也不是5岁的孩子能够理解的。但纠结于“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的想法,我当时想还是尽量坚持读下去吧。但某一个晚上和丁妈散步,丁妈说白天她问了丁丁关于这本书的看法,丁丁说不喜欢。丁妈对丁丁说她认为《宠物猫咪鲁杰克逊》挺好的,为什么不喜欢呢?丁妈转述丁丁的想法:“一来,这本书啰唆;二来,这本书听起来像是大人读的,不像是他这个年龄读的。”听了丁妈这样说,我想,是到了该暂停的时候了。

于是,当天晚上睡下后,我问丁丁:“儿子,你是不是觉得《宠物猫咪鲁杰克逊》有点成人化?”丁丁说:“是。”我说:“那好吧,我们先暂停这本书吧。等你长大了,能看懂这本书的时候再看。”暂停了《宠物猫咪鲁杰克逊》,那天晚上就基本上没有安排了。我决定以“自习”为主吧,因此就没有提出读什么书的意见,把选书的权利交给了丁丁。于是,丁丁那么自然地就把《猫和老鼠之超级英雄》给我,说:“放到大床上去。”

这次临时决定的“自习”使我体会到:为亲子阅读做充分的准备当然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准备都要以孩子为出发点。如果准备的内容确实无法唤起孩子的兴趣,那还不如这样“自习”一下的好,让孩子自己去选自己喜欢看的书。

能够让孩子保持对读书的兴趣还是最重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