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18242500000005

第5章 爷儿俩一起成长的幸福

读书,不仅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也会让家长从中收获惊喜和幸福:

当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一起读书的时候,浓浓的亲子之爱也在不断生长。孩子会渐渐长大、会走到很远的地方,但共同的读书记忆,会把孩子和父母牢牢地系在一起。

陪伴孩子读书,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书,可以成为父母教育孩子好帮手。

投入纯真、美好的童书中,父母同样可以找到久违的乐趣、获得更多的启迪。

当我们读童书的时候,是不是仅仅为给孩子读才读?如果是这样,说明我们低估了童书。

童书中藏着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童年的秘密、丰富的智慧和有趣的想象力,能够为我们带来回忆和乐趣。

热爱童书吧。热爱童书,让我们返璞归真,在喧嚣的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愉悦!

字里行间传递浓浓的父爱

过去我当老师的时候,不少家长常会要我和他们的孩子聊聊,他们说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没有话说,也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父母,更愿意同朋友去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我很能理解家长的那种无奈而又焦急的心境。然而,我想说:当家长在孩子已经成为少年的时候才意识到孩子和自己没有话,应该检讨的是家长自己。当孩子幼小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是不是和孩子有过频繁且充分的交流呢?

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很缠家长的,所有或淘气或乖巧的举动都希望爸爸妈妈看到,并表现出足够的兴趣。丁丁在基本会说话之后,每天看到我回家,几乎从来不变的问话就是:“爸爸,你有没有给我带好东西?”我当然不会天天带他所想要的“好东西”,比如小孩喜欢的食品、玩具等等。但是,我不会就此觉得丁丁是个只喜欢“要东西”的孩子。其实,平时只要和他讲明道理,他并不是什么都非要得到的。在我看来,每天他一开门就问我“有没有带好东西”,其实是对爸爸想念和依赖的另一种表现。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抱抱他,亲亲他,送他新租借的绘本或是新的故事书。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我也会给他带一点他喜欢的“好东西”——一块小蛋糕,或是新的建筑纸模型。这时候,丁丁会“哇”一声感叹,很满足的样子。

总之,要重视孩子的感受,懂得陪伴他们,理解他们的想法。可惜,我发现不少父母不善于欣赏孩子,也没有耐心陪在孩子身边。面对孩子一起玩儿的要求,往往简单地说一句“自己玩儿去吧”就算了事。如果是这样,就不要怪孩子大了之后不理自己。

不过还好,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爱孩子,还理解陪伴对于培养爱的重要作用。现在有很多教爸爸妈妈如何陪伴孩子的书,比如说各种各样的亲子游戏类的书,着实很有用处,这会让父母从中找到许多方法,和孩子在一起玩儿。不过,现在的爸爸妈妈们都很忙,上班也不轻松,要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玩上一阵子,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何况,孩子从幼儿园或是学校回家来,精力也已经消耗了一大半,即使家长愿意陪着孩子一起玩儿,孩子也未必有那么高的兴致了。

而陪伴孩子读书,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而且不费体力的事情。陪孩子读书,从形式上很简单,简单到对于家长来说不用学。只要一个动作就好,那就是让孩子依偎在我们的身边,听我们读书。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习惯在妈妈和爸爸的怀中听故事,看图画书,这个孩子获得的爱是充盈的,饱满的,充满安全感的。当孩子依偎在妈妈或爸爸的怀中一起看书的时候,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声音,还有体温,这些感觉上渗透的,就是爱。

如今很多东西则是要把孩子从父母身边“拉开”,最可怕的就是电脑游戏或智能手机。据我了解,不少爸爸会陪伴孩子玩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以为这样自己过了瘾,还尽了做父亲的责任,两全其美。真的是这样吗?不妨认真想想,在孩子身边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孩子和爸爸有深入的交流吗?孩子除了需要爸爸在游戏方面支招之外,是否有兴趣在玩兴正酣的时候和爸爸推心置腹地聊上几句呢?而有朝一日,当孩子玩得比爸爸还好的时候,他还那么有兴趣和爸爸一起玩电脑游戏吗?所以说,陪孩子玩电脑游戏或手机游戏,真正在“交流”的其实是人机之间,而亲子之间其实没有实现有效的交流。

而读书不是这样。读书可以让孩子安静地依偎在我们身边,听我们读书中的故事,和我们看美丽的画面,一起聊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交流建立起的是稳固的纽带,把孩子和父母紧紧地连在一起。而且,对于爸爸来说,我觉得意义更加重要。以我来说,丁丁4岁半之后,和他妈妈依旧黏在一起,从不觉得厌,但可能出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吧,他却不怎么喜欢让我抱,除非是在外边玩累了,才会缠着我抱。不过每天晚上读书的时候却是例外。读书的时候,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丁丁就愿意让我搂着他,一起靠在枕头上,看着书页。这样的时候,丁丁甚至会很“慷慨”地钻到我的被窝中和我读书,那感觉幸福极了。

当孩子长大后,虽然不会再依偎在我们的怀中,但我相信,那些温情脉脉的感觉是扎根在心中的,孩子的心灵是长久地“依偎”在父母这里的。所以,在我的意识当中,并不是我为丁丁读书,而是我陪着丁丁读书,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的并不只是孩子,我从中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可能更多。

悄悄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年的孩子,看似简单天真,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了解的。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作《哲学与幼童》(【美】 加雷斯·皮·马修斯),就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说明在儿童看似幼稚的想法中,其实包含着成人思维所没有的奇特的哲学智慧。可见,不能小看孩子的想法,他们可不简单呢。孩子的精神世界虽然丰富,但他们还不会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就需要父母更加细心地关注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了解他们。

于是,我发现,书往往可以成为一扇窗户,帮助我们悄悄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读书就是我走进丁丁心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比如有的书,我猜丁丁未必喜欢看,但为了扩展阅读视野,也就试着给他看看,反而能引起他的兴趣。

还有的书则恰恰相反,我自认为他会喜欢,但却可能没有引起他很大兴趣。每当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对孩子其实还有许多不太了解的地方呢。

印象比较深的是读《亲爱的小鱼》的情形。

带回这本绘本的晚上,丁妈先自己陶醉地看了一遍。正在旁边玩耍的丁丁,虽然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玩具,没有正式跟着丁妈细细看,眼光却始终在书上面,并且听着丁妈朗读上面的文字。我吃完饭后,正式给丁丁读这本书。这本绘本的页数和文字都很少,一会儿就看完一遍,我就给丁丁读了两遍。书中以小猫独语的方式讲到,小猫养了条鱼,非常喜欢它,每天照顾它。后来小鱼越养越大,鱼缸不再装得下,小猫就把它放归海中,从此日夜等候,最终等来了长大的鱼带着它到小岛上,一起快乐地生活玩耍。最后一幅图,是岸上体形依旧的小猫和水中的大鱼亲吻的样子,非常可爱。我想,也只有法国人这么喜欢描绘接吻吧。

丁丁听我读这绘本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和举动,似乎没有受到什么触动。但是第二天晚上我回到家,看到当时刚过5岁,还不喜欢认字的丁丁竟然很开心地和丁妈一起认字呢,而“教材”就是《亲爱的小鱼》。可见丁丁对这本绘本印象之好。吃饭的时候,我问丁丁在这一次拿回的四本绘本中,最喜欢哪一本。丁丁先说的是《石头汤》。这倒是和我起先的想法是一致的。

但是,又改口说,最喜欢的还是《亲爱的小鱼》。当晚睡觉前,我问丁丁今天晚上读什么书,丁丁还要听《亲爱的小鱼》。我说这本书很短,要不要再读点其他的。丁丁说:“那就读两遍。”

又过一天,晚上睡前丁丁要看的还是《亲爱的小鱼》。于是我把《亲爱的小鱼》放在他的面前,丁丁就自己翻看。我说:“你不是已经会读了吗?给爸爸读一读听。”同时我还拿来了录音笔。丁丁对这个电子设备感兴趣,就念了一页,然后就吵着要听听。我也没有要求他接着读,而是给他回放。丁丁一听自己的声音,感觉很新鲜,就表示要全本读一遍录下来。于是,他真的就完整地读了一遍,只有个别地方我进行了提醒。读完再回放,丁丁听得饶有兴致。

丁丁读完,一再嘱咐我不要把这个录音删去,想听就能听。后来,我还把丁丁读《亲爱的小鱼》的录音配了音乐放给他听,小家伙的眼中亮亮的。

如果没有《亲爱的小鱼》,我这个自以为了解孩子的爸爸不会如此真切地体会到丁丁的内心其实还有如此安静、如此细腻的一面。他自己读《亲爱的小鱼》时候的那轻柔、动听、纯真的声音,着实把我打动了。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在为丁丁读书的过程中,丁丁经常会让我感到这样的意外:哦,原来这小家伙还会喜欢这样的书呢。慢慢的,我终于认识到,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好书,都有吸引他们的可能。反倒是大人,可能会存有认识上的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暗示,觉得自己只能是某种类型的人,而不具备其他的可能性。

通过为丁丁读书,我本来不好的脾气也渐渐转变过来。我这个人的性格表面上看起来不温不火,其实也有比较急躁的一面。丁丁小的时候,我曾经对丁丁有过很缺乏耐心的举动,甚至也打过他。是每天的读书时间提醒了我:要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要冲动。当孩子让你不解甚至令你发火时,很可能蕴含着你并不了解的另一面呢。发火、甚至举巴掌,只能让孩子关上本来向你打开着的心灵之门。

成为孩子心中的“Superman”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能够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种权威的形象,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偶像。但是,不少家长选择树立自己形象的方法却是有问题的——高分贝的训斥,甚至是拳脚相加。更有一些虎妈狼爸,干脆把体罚作为教育手段,信奉所谓“好孩子是打出来”的信条。有一则报道就很令人震惊:一位“狼爸”让犯了点错误的6岁的女儿连续跑了几个小时,结果把孩子活活累死了。这位爸爸最终要面对虐待儿童的法律指控。

有一些爸爸妈妈,很有耐心,经常会拿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这当然是很不错的,只不过父母陪伴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只是在玩儿,安静而深入的交流还是要有的。如果只是玩耍,家长同样无法在孩子心中树立足够持久有魅力的形象。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对“家长”的认识将会立体丰富起来。他们不会满足于每天回到家看到的只是另一个大玩伴。

除了和孩子一起玩儿,和孩子一起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读书是有趣的,和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的快乐不亚于和孩子痛痛快快地一起玩耍一场。同时,书又是充满智慧的。当父母能够经常为孩子挑选来让孩子爱不释手的书籍时,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就会形成一个认识:爸爸妈妈带回的书那么有趣,他们看过的书真的好多啊,他们真的好棒!

这种作用对于做爸爸的来说可能更加重要。因为孩子和妈妈有一种天然的密切联系,怀胎十月形成的那种内在的相互吸引和相互依赖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包括爸爸。相比较之下,孩子接纳爸爸则是一个由“陌生人”到“熟人”再到“亲人”的渐进过程。对一些爸爸来讲,可能直到孩子大了,也依然只是“熟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人”。甚至,连“熟人”都算不上。

所以,做爸爸的其实更需要向孩子“介绍”自己,宣传自己,才能获得孩子与自己的亲近。可是,很多年轻的爸爸虽然在社会上很是风光,朋友一大堆,跟谁都能侃侃而谈,面对自己的孩子却寡言少语,找不到共同话题。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呢?也许很多年轻的爸爸都会说“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情,男人就要为家庭打拼”,姑且不论这种想法多么有问题,只需设想一下:在孩子成长中做爸爸的总是“缺席”,那么,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做爸爸的想要跟孩子聊一聊,谈谈心,那时可能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灵之门已经很难打开了。

因此,无论多么忙,无论事业多么成功,作为父母——特别是爸爸,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才能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真正成功的、有魅力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对较小的孩子来说——对爸爸在社会上多有地位多么有钱往往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在乎的只是爸爸是不是爱自己,是不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愿意陪伴自己。我原来当老师的时候,曾经被一个男生的一篇作文感动过。那篇作文从文采的角度看并不出色,但是,那孩子用简单朴素的文字所记述的童年最深的记忆,是他的爸爸骑着摩托带着他和妈妈时,他夹在爸爸双臂之间的那种温暖。你看,在一个孩子心中,爸爸的重要不在于他是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而在于是不是能够给予孩子爱、温暖和力量。

而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的最佳方式,在我看来就是读书。

通过一本本有趣而又美好的童书,父母把孩子吸引在自己身边。在由父母主导的读书时间里,无形中也对孩子形成了正面的影响,传递的是一种潜在的正能量,树立的是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那种为孩子读书的生动有趣的声调,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无形的说服力。当孩子在生活中犯了什么错误而受到父母的责备时,他们不会轻易对父母的训斥产生逆反,因为这声音陪伴他读过了那么多美好的读书时间,孩子会反思:也许是我错了,才会让这每天在我耳边讲故事的声音变成训斥的声音。

以上这些话,看起来只是说道理,但都是我在为丁丁读书的每一个夜晚的真切感受。

在我键入这几行字之前的一个小时,我和丁丁还靠在枕头上,丁丁把他虎头虎脑的圆脸蛋儿紧紧地贴在我的脸上,挤得我右边的眼角都变了形,看不清书上的字。我对丁妈说:“也就这个时候,他会跟我这么亲密。”丁丁听到我这话,就把他的脸和我的脸贴得更紧了一些,我想是在附和我的话吧。又想起早上送丁丁去幼儿园,他看到他们班已经在做操了,就跑到队伍中,我上楼帮他把学习用书放到教室。下楼的时候,正好赶上丁丁所在班的小娃娃们上楼。

一串“叔叔好”过后,一个小男孩问我:“听说你得中耳炎了?”我睁大了眼睛,吃惊地说:“你连这都知道?”这当然是丁丁跟小伙伴们说的。

想象到丁丁向同学讲起他的爸爸如何得中耳炎的情景,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每个工作日里,我和丁丁接触的有效时间不过晚上的两个多小时,如果不是陪伴他读书,共度那么多有趣而美好的时光,我想是不容易把我这个爸爸的形象印在丁丁心中的。如果真的是那样,恐怕他不会想到在小伙伴中聊到我的中耳炎吧。

悟“小人书”中的“大智慧”

从表现形式来看,童书是给孩子看的,但内容却可以包罗万象。好的童书,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会启迪孩子去感悟和思考。

丁丁比较喜欢李欧·李奥尼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就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最具代表性的应属《小黑鱼》。一群小红鱼害怕被大鱼吃掉,只好躲在水草和石头中间。一只小黑鱼游到这里,认为这样躲躲藏藏可不是办法,于是他教小红鱼排成队形,组成一条水中最大的、没有其他动物敢进犯的大鱼造型,而他自己,就做这条“大鱼”的眼睛。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对于大人来说,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我看到这个故事,想到的不仅仅是“团结就是力量”的老主题,而是感叹于发现这种力量的智慧。你看,那么大的一群小红鱼,却没有一只想出这样的办法,因为他们的经历和见识有关。而小黑鱼自己曾经所在的鱼群被大鱼吃掉,只有小黑鱼幸存。而且,在遇到小红鱼鱼群之前,还用几页篇幅讲述了小黑鱼一路而来的所见所闻。可以说,是经历让小黑鱼学会了思考。于是,这本书的内容就不单单是讲一只聪明的小鱼的故事了,而是一个阐述如何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人生智慧的主题。

这样的故事,其价值往往不是一时的,而是持久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甚至惨痛经历的时刻是可能遇到的。此时,幼年时代的一本书、一个故事都会影响一个人成长。

童书一般都是有文有图的。除了文字内容反映出的智慧外,有时候童书的画面蕴含的智慧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有一本叫作《七只瞎老鼠》的绘本就很有意思。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只不过把盲人换成了7只老鼠。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在于7只老鼠的颜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7只老鼠的颜色分配上,都容易让人联想到彩虹与阳光的关系。任意一种单色都不是阳光的颜色,只有把七种颜色聚合到一起,才是阳光的光芒。这与“盲人摸象”的主题是不是挺像呢?这都能说明事物的局部(组成成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道理。

还有的在书籍本身的设计上,也在向孩子渗透着智慧的理念。比如绘本《约瑟夫邮件旧外套》,每一页上都有一个洞洞。这个洞洞的形状是本页中约瑟夫穿着的一件衣物。随着故事的进行,每页的洞洞在缩小,形状由外套变成坎肩,从坎肩变成围巾,又从围巾变成手帕,最后直至纽扣。有了这些小洞洞,孩子马上就明白:后边的那间衣物,用的还是原来的料子,从而生动地感受到约瑟夫是如何想尽办法不浪费这件旧外套的。这是个外国民间故事,有不少变体,故事本身就挺有意思,再与这种富于巧思的书籍设计形式配合,更显出一种难得的智慧。

做个有童心的成年人

童书很多是图文并茂的,因此,一本优秀的童书,不仅仅在文字的内容上是精彩的,在美术的创作和设计上,也是一般以文字见长的成人作品所没有的。

这也会给成年人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

以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为例。这部系列绘本初看起来很像是纯粹的儿童画,但是对人物外形、动作、神态以及比例的刻画,却又绝不是一个孩子能够把握的。这当然是香农高超的美术表现能力的体现。但是,这部系列作品中,香农确实是以自己童年时代的涂鸦为蓝本的,那种充满天然童趣的表现手法,是经过训练的成年人表现不出来的。

此类类似儿童涂鸦的作品,往往也能够获得孩子的认同。孩子会觉得,哦,这种感觉我也能够画出来了。于是,这样的作品可以直接作为孩子临摹的对象呢。此类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还有荷兰的维尔修思的“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系列。书中的那些造型,可以作为儿童简笔画的教材来用的,作者对动作和神态的把握是那么丰富,富于表现力。

当然,有简就有繁。那些特别工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的童书绘画,也照样让孩子和成人爱不释手。在丁丁一岁左右的时候,我曾经为他买回来一套英国沃尔特的“小熊奥菲”系列的书。作者把小熊的每一根绒毛都描绘得惟妙惟肖,仿佛伸手就能抚摸到那种暖暖的感觉。当时,倒是丁妈捧着这套书看了又看,喜爱得不行呢。

童书创作的高明之处,更在于文字和图画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绘本中,更集中体现了童书这种特有的艺术特色。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部分只是简单叙述散步的母鸡萝丝走过了哪里,而故事的精彩的之处其实是图画所表现的另一个主角——狐狸。狐狸一路跟踪母鸡想要抓住它,但阴差阳错地每次都有狼狈的遭遇。而母鸡萝丝对这一切却浑然不觉。文字部分的简单,正准确地表现了母鸡全不知晓狐狸跟踪的情况。这恰恰与狐狸夸张的狼狈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不断感到惊喜。我给丁丁看这本绘本的时候,丁丁看到狐狸的种种遭遇,咯咯直乐呢。

儿童的想象力是最天然的,天马行空,甚至莫名其妙,但往往像是天上的云朵,瞬息万变,难以把握。而拥有着童心的成年人则能够驾驭自己的想象力,用有条理、有层次的故事把想象的内容呈现出来。这种想象力一方面当然会吸引孩子,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孩子既保留自己天然的想象力,又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童书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之一。如果你是一个想保有一份童年的想象力的成年人,不妨也经常看看童书,会感觉很美好哟!

之所以说童书中的想象力是缜密的,最重要的在于童书中是把想象贯穿于完整的故事之中,这是孩子、特别是低幼的孩子难以做到的。孩子可能会把某个东西想象成另一个东西,但是往往还不会把丰富的想象编织到有头有尾的完成的故事中。而好的童书中的故事,则可以把想象合理而又出人意料地安排在一个故事的各个环节当中。

以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来感受一下这种想象力的有趣之处。书中的文字内容如下: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

豆芽菜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拉上了阵。

黄瓜甩出扫堂腿,踢得韭菜来回奔。

莲藕斗得劲儿头足,胡萝卜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轰隆炮三声。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过,一头钻进烂泥坑!

出了正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这本绘本的文字内容是根据民间童谣改编。你看,故事中的那些瓜兵菜将,都没有脱掉其本身的特点,但又无不被赋予奇特的想象成分,让我们读来充满乐趣。而且,这些想象又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体现出来的。每一种蔬菜进攻或败退的方式,与它们的特点结合得是那么贴切。比如:“韭菜使出双刃锋”,让我们一下就看到韭菜的形状;“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虽然有点粗俗,但不得不佩服这样的描写在充分表现豆腐和凉粉的狼狈样的同时,也细致地反映出它们本身的特有物性。

这种有着比较久远历史的童谣作品,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儿童作品在想象力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这种想象力是充满童趣的。像上面的这首童谣作品,让我们感觉到那就是一个孩子,看着满园挨挨挤挤的蔬菜,风一吹,好像看到它们真的相互打闹起来一样。另一方面,这样完整、连续而又高潮迭起的想象,又不是孩子能够达到的。可以看出,它在流传的过程中,是经过成人参与加工的,因而才有了现在完整成熟的样貌。

读懂故事背后的故事

可能很多成人觉得童书的表现形式简单,因此书中的内容也是简单的。其实不然。童书大多是成年人创作的,成年人往往会在童书中“夹带”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深刻体会,这些内容,孩子并不容易理解(也没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就是大人,也可能体会到了,但不一定说得清楚呢。

比如经典绘本《石头汤》,讲三个人路过一个村子,发现这里的人相互之间以及对外来的陌生人都充满戒备,也很冷淡。他们借宿不得,想找点吃的就更不容易。于是,三个人不动声色地向村人放话:他们要做一锅石头汤。村民当然好奇,于是纷纷围观。三人相互对答中,谈论石头汤加入些什么东西会更美味。急切想看到石头怎么煮汤的村民,于是纷纷拿出家中的各种蔬菜、佐料等等。最后,集合了全村各家原料的汤煮好了,自然是美味的。三人还不甘心,继续讨论这汤就什么喝更有感觉,于是,各家的好吃的继续被“忽悠”出来。

一大锅汤,三人自然喝不完,于是,全村一起围着锅搞了一次聚餐,并且欢歌舞蹈,好不热闹。最后,各家竞相邀请三人到自己过夜。

这个故事自然会得到孩子的喜欢。哪个孩子不会对拿石头煮汤这件事情产生兴趣呢?但同时,这故事对大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两句话说清楚的。比如这个故事的主题究竟如何确定呢?是批评人与人冷淡的关系吗?初看似乎有这个意思,但仔细想又不是。故事中的人们其实有着强烈的相互沟通的愿望,但是现实生活让他们没有机会相互表达,缺乏这样的契机。那么,什么样的现实背景会让人如此相互隔离呢?是战争。在1948年马西娅·布朗的原版中,当村民知道路过村子的是三个士兵,他们费尽心机藏匿自家的物资,就很能说明问题。而在近年琼·穆特的新版本中,是直接交代了战争的背景。而新版本中路过的三个人则成了和尚。于是,这三个人煮石头汤的用意,并不像三个士兵那样主要为得到食物补给,这很好地启发了村民的心灵。

进一步,“石头”本身的寓意也就很明显了——如果没有相互的沟通、理解、信任和互助,人的心灵就会成为石头。所以,这个故事无论是新版还是旧版,当你读下去的时候,你明明知道,石头煮不出美味的汤,但你不愿说破。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份渴望,希望这锅汤能煮成。同样,故事中的村民也没有傻到真的以为石头能煮成汤。他们其实也是在等待这样一个契机。

你看,童书的内涵与成年人的作品在丰富性上其实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石头汤》,像这样含义丰富而深刻的儿童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已经成为成语的“皇帝的新装”,就远远超越了一部简单的儿童故事的范围;还有像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那些充满幽默感的作品中不乏丰富的感悟;比如《失落的一角》,那种关于生命的“缺憾”和“圆满”的辩证思考,实在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李欧·李奥尼《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简直就是一则非常精彩的关于君主权力如何自我神话从而愚弄人民的寓言。

童书中浓浓的情感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这本书前边提到过一本叫作《亲爱的小鱼》的绘本,让丁丁挺着迷,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来。当他用稚嫩的声音背诵那些柔柔的句子的时候,我和妻子静静听着,静静地被感动。在这样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怎能不懂得爱呢?

优秀童书中的情感表达,往往也有很深沉的,甚至是渗透着作者人生痛苦体验的。比如玛丽·霍尔·伊特斯的《在森林里》,看似只是讲述了一群动物跟着一个吹着喇叭的小男孩在森林中走了一趟的故事。然而,对这部作者近50岁时创作于第二任丈夫病逝前后的作品,历来的研究者进行了许多探索,对书中的各种动物指代的对象也进行了不少猜测,比如认为衰老的灰鹳是作者病逝的丈夫的象征,而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但受到小男孩特殊照顾的白兔是作者自喻,而那片森林,则是作者心灵的园地。小孩子可能会对故事中行进的队伍表示感兴趣,但这部作品其实是寂寞的,惟其如此,它在成年人看来,才是一部值得深入感受的作品。正因如此,它成为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最欣赏的作品。

有很多童书,可能只有几十页,但其中蕴蓄的情感力量可能是很多长篇小说都未必能达到的。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一只活了100万次,死了100万次的虎斑猫,在100万次的生生死死过程中,他曾是很多不同人的猫,那些人都曾经为猫的死而伤心落泪。但是虎斑猫却无动于衷,他只是把100万次的生死作为个人魅力的资本,换取母猫们的崇拜,但从未感到过真正的满足。

直到有一天,一只对他的100万次生死毫无态度的白色母猫吸引了他。虎斑猫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要吸引白猫的注意,但白猫始终是不卑不亢的一声“哦”。

最终,毫无办法的虎斑猫表示要和白猫在一起,白猫依然只是一声“哦”。于是他们安静地生活在一起,还养育了很多小猫。直到一天,白猫安静地在虎斑猫怀中逝去,虎斑猫100万年来第一次痛哭不已。哭完,自己和白猫一同躺在草丛中,再也没有醒来。这个看似并不复杂的故事,把真爱对于生命的意义表达得多么淋漓尽致!整个故事中的白猫几乎没有语言,但是那种无言的力量却荡气回肠。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来,童书中的情感往往不仅能够感动孩子,也可以感动成人,可以召唤我们心灵深处那些温柔而原初的单纯记忆。这往往是成人作品所不具备的特点。

永远不要丢掉童书

在第一章中,我聊到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其实,在我为丁丁读书的过程中,我倒是觉得是我这个做爸爸的,获得了更多的快乐。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很晚,我和丁丁待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丁丁已经比较疲劳了,陪着他阅读,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为他读书,对他来说可能只是这一天若干有趣的事情之一,而对我来说,则是这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

有的朋友听说我每天为孩子读书,往往会说:“真不简单,能够一直坚持下来。”

但对我来说,为孩子读书是一种享受,这样的事情,是用不着费力“坚持”就能做到的。

享受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也使我仿佛回到了充满童真的往昔岁月。有很多个晚上,我把自己小时候读过的一套《365夜故事》读给丁丁听,并跟丁丁讲到当年很多孩子都有这样一套两本的故事集。我这一套不知道翻阅了多少次,边角早就卷了,破旧了。丁丁睁大了眼睛安静地看了一会儿这套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大的书,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本书上岁月的痕迹。

如今,很多人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像是上了发条的玩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放松自己。怎样才算放松呢?和朋友吃吃饭喝喝酒?交出价格不菲的学费练练瑜伽?到K歌房喊上几嗓子?当然都可以。这样的业余生活我偶尔也会有。但是,只有和丁丁靠在一起,沉浸在有趣的童书中的时候,我才感觉到那种放松是彻底的,那种快乐是纯粹的。

那些童书带给我的美好体验,并不亚于给成年人看的书。我想这是因为童书虽然是给孩子们创作的,但是它们的作者却是成年人,而且往往是很有想法、很有才华的成年人。通过陪伴孩子读书,通过那些可爱的童书,我常常思考:

作为成年人,我们离童真是不是太远了?

于是,我常常想到《小房子》这本绘本。

看过这本书,丁丁注意到的是,书中那栋小房子一开始笑着,后来乡村变成了都市,小房子在喧嚣和污染中撅起了嘴巴,后来回归乡村,终于又露出了笑脸。虽然5岁的孩子还不能深刻地领会那小房子为什么撅嘴,但是,他对小房子“撅嘴”却是敏感的。后来我问丁丁:“小房子虽然又搬到了乡下,但是如果城市又建到了这个乡村怎么办?”5岁的男孩显然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愣了一下。然后,他看着画面中画的很远很小的一点点城市的轮廓,放心地说:“不会的,城市在那么远的地方,用不着再扩到这里了。”这同样是童真的想法,而成人往往不是这个思路,他们急切地要把城市扩大再扩大,建更多的写字楼和商场。丁丁不知道,他眼中还很遥远、模糊的城市边界,其实很快就会欺近到小房子周围的。

不少人觉得,童书也好,孩子也罢,都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我觉得,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既不了解孩子,更不了解童书。这让我想到工作中发生的情景。记得曾经参与一个解决交通拥堵的会议,会上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很多议题,包括要建设好慢行路系统等。我当时脑子里就浮现出《小房子》中的那些情景。我就想,如果我们城市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多一点童真,可能就不会很急切地把路都加宽改造成供汽车使用的大马路,然后再想方设法为行人能安全漫步、自行车能悠闲来去而重新设计道路。再结合丁丁关于《小房子》的想法,如果所有的成人管理和建设者都能像一个孩子一样没有那么强烈的扩张欲望,我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更好呢。

当然,把童书和城市建设联系在一起,可能真的显得幼稚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从童书中重拾快乐和天真,却不是一件幼稚的事情。记得看过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自己的访谈节目《小崔说事》中曾经采访过作家王树增。节目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环节:大屏幕播放了一段诸多皮克斯动画的镜头的剪辑,王树增一边看一边露出会心的笑。播放完毕,创作有《长征》等重大历史战争题材小说的王树增说:“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打听到我有看动画片的嗜好。”继而,面对主持人的好奇,王树增说:“动画片不矫情,真诚。”

这一期节目让我很有感触。当很多成年人再也无法回归童话的时候,究竟是成熟还是倒退呢?

想想看,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呢?——在书店中,当你七八岁的孩子拿起一本页数不多、图画可爱的书时,你不屑地说:“这不是小孩儿看的吗?多幼稚啊。”于是,孩子可能真的就不好意思地把书放回原处,然后去找那些能显得自己比较“成熟”的书去了。这样的情景我在书店中见过不止一次呢。每当听到家长说出类似的话,我真想过去说:“朋友,你要是真的把自己变回一个孩子,抱着这些童书好好看看,会发现他们原来是那么有趣,而且,这些可爱的书不仅仅属于孩子,它们也属于成年人。”当然,出于礼貌,我没有真的去把这些话说出来过。但是,我要把这些话写在这里,希望看到这本书的朋友能够体会到:童书的乐趣,不仅仅属于孩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从童书中一样可以收获许多。

童书,是那些在成年后依然能够保有一颗珍贵的童心的人们创作出来的。

同于儿童自然的涂鸦或语言表达,童书的内容和画面是建立在专业训练基础上的。但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童年的气息却不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所以,当你爱上童书,就会发现获得了一张通往童年的回程票,让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到纯真的童年,感受久违的单纯和快乐。

童书之所以叫作童书,在一般的意义上,说是给儿童看的。但是,我更愿意赋予“童书”新的解释:童书,是指充满童趣的书!也就是说,童趣是童书的首要价值。那么,什么又是童趣呢?《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为“童趣”设立一个专门的词条,大概是觉得这个词一望便知,无须解释。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真的了解什么是童趣吗?

我对“童趣”的理解是:看到什么都觉得有趣。这才是孩子和大多数成年人之间的差别。一般人成年后,往往觉得一切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总觉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但在孩子的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对孩子的童心缺乏理解能力却又不愿意承认的大人,往往会对孩子细小的发现不屑一顾。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发现是没有价值的。久而久之,孩子慢慢会失去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而童书可以教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如何去理解童趣,并且激发自己内心埋藏已久的童趣。

在这本书中我会多次提到一套丁丁非常喜欢的“14只老鼠”系列绘本,讲的是生活在一棵大树根中的老鼠一家春种秋收、寒来暑往中的生活点滴。仔细想想,这套书的内容有什么新奇呢?除了主人公是老鼠之外,其他的内容似乎与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没有区别。但是,再仔细想想却又不是这样:我们大多数的家庭,会生活得这样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吗?会事无巨细地一起盖房子、种南瓜、挖山药、蒸豆包、做游戏棋吗?

这就是童趣啊。在孩子看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意思的,都可以成为关注的对象和游戏的资源。而好的童书,也是对生活充满兴趣的。有了兴趣,就会关注,并且把自己的感受注入关注的生活细节之中。于是,生活的细节也就焕发了新的光彩。

还有一本绘本也是丁丁挺喜欢的,叫作《荷花镇的早市》,没有任何离奇的情节,讲的是一个住在上海的小男孩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给奶奶过寿,和小姑一起逛早市购物的过程。为什么这本书吸引人呢?因为它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用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南方水乡小镇的风貌,那么细致,又处处充满新鲜感。因此,虽然这本书整体上偏向于文艺范儿,但也是很能吸引孩子的。孩子会随着书中的阳阳,去观察那些做小买卖的船只(丁丁甚至注意到有的船有棚,有的则没有),去看小巷两边的人们,会流连于那些毛茸茸的小鸡以及锣鼓喧天的戏台……如果没有这份童趣之心,哪怕我们真的去这样的江南水乡旅行,大概也只能囫囵而匆忙地拍几张全景照片了事吧。

以上从几个方面来展现童书的美好。这不仅仅是为了提示其他的父母朋友们从哪些角度去欣赏童书,从而更好地为孩子讲读童书。我更想说的是:童书那么美好,那么有趣,我们永远也不要丢掉童书吧。

童书,是永远的回程票。很多人都喜欢回忆童年,希望从童年的简单快乐中寻求安慰。而童书正是我们回到童年的回程票。如今,很多老版小人书非常走红,购买他们的往往是当年在童年时代看着这些小人书长大的成年人。这不就是对童年的一种追寻和保留吗?

有一位在新浪微博中以推荐绘本而出名的爸爸杨政,曾经在采访中讲述他第一次给3岁的女儿买回几百元的绘本,回家的途中坐在路边就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这个爸爸不禁流下了眼泪。他是感慨自己的童年竟然那样苍白。如果当年有这样美丽的书,他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因此,留住童年的书吧,这既能留给我们的孩子看,也能为我们自己找回童年的记忆。有了那些童年时代读过的书,我们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童年,就会随时回归并停靠在那片让我们心灵安静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