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8233900000051

第51章 世界文明奇迹(3)

虽然后来古埃及文明结束了,但是如何运送和竖立方尖碑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它们奇特的外形与它们的象征意义得到了罗马统治者的青睐。奥古斯都在约公元前10世纪时,把第一批方尖碑运入罗马。后来的皇帝也不断地收集方尖碑,这样使罗马的方尖碑越来越多。其中几个方尖碑在16~18世纪被从古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罗马教皇将其作为重建市区计划的一部分,把它们重新竖好。在19世纪,又有三座方尖碑从埃及运入巴黎,并先后在伦敦和纽约竖立起来。今天,在罗马竖有13座埃及方尖碑,而埃及却只剩下了四座。

每一座方尖碑从埃及被运走时,都采用了许多办法,包括使用脚手架、滑轮和枢轴。然而,这些复杂的工程方案没有哪个能与古埃及人在建造、树立这些方尖碑所取得的成就相匹故。

他们在制造这些异常精美的纪念碑的过程中,只使用了石制工具,而且在运碑和竖碑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任何现代机械工具。

方尖碑的体积与重量多数庞大无比,这意味着最终将它们竖立到稳定垂直的位置,是古埃及人最有雄心也最惊险的工艺成就之一。由于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树立方尖碑的明确考古记录,所以埃及考古学家与工程师们对竖立方尖碑的方式意见仍非常分歧。有人推测古埃及人是利用杠杆原理,并在底座下填满石块,再逐渐移走石块,以绳索将方尖碑的最后几个角度调整成垂直的位置,但此法只在少数的例子中才真正可行。就较大的方尖碑而言,有一说法认为,碑体是逐渐滑进一个很深的人造斜坡的,而方尖碑底座有一个旋转沟槽,碑在竖立起来前可以调整、对齐。不过此说的不足在于,当方尖碑的底座下降时,用这种方式几乎很难控制这块巨石的平衡。1999年,有一组考古学家和工程师使用一个重25吨,新采来的方尖碑,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立碑,可惜都未获成功。

最新说法认为,方尖碑可能是滑入一个填满沙子的漏斗型坑洞,然后被竖起的。具体做法是,当碑体滑入坑洞后,小心地让沙子流掉,使方尖碑逐渐被调整到正确的垂直位置。该理论的灵感来自于第十九王朝阿纳斯塔西一世的纸莎草文献,内容是以一位书记官学徒问答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有以下的命令:“你的群主由红山运来纪念碑……由河岸运来的沙填满了100个房间,沙子堆积在碑下。把填满沙子的沙坑清光。”有一位工程师遵照此法将一新碑成功地树起,或许当年的古埃及人正是采用此法立碑的。

帝王谷

帝王谷史话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在尼罗河东部的底比斯,但新王国的大多数法老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穆鲁克帝王谷。几千年前的埃及人视日出为生命之象征,视日落为死亡之象征。因此,他们把神庙建在象征日出的尼罗河东岸,后人称为“活人城”,而把坟墓建在象征日落的尼罗河西岸,后人称为“死人城”。帝王谷与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隔河相望。在这片世界上最壮观的墓地附近,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庙,依然显露着昔日的威严气象。

公元前16世纪中叶,法老图坦蒙斯一世选中这里作为他的重生之地。他下令在尼罗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凿洞室,建造了一条陡峻的隧道作为墓穴,用来安葬遗体。此后的500年里,历代法老和王室显贵都沿用这种方法在这里构筑陵墓。这些陵墓皆为人工开凿而成,类似中国的窑洞,但数千年来也不倒塌。

墓穴之上也不像中国的帝王陵墓外加封树,而是以乱石堵住洞口,外面不留痕迹。墓室里堆放着各种随葬品。

陵墓的建造

在帝王谷里建墓选址一般十分慎重,早期国王的陵墓建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但后来的国王,包括赛蒂一世,都安葬在靠近谷底的地方。有些陵墓和它们的地形图纸现在都保存完好,这可能是为了保证以后修建新墓时不会碰到旧墓。安全是选择帝王谷这个偏僻山谷作为皇家墓地的首要原因。

出于同样原因,刚修建陵墓时,古人们为遮住陵墓的大门而煞费苦心。但在赛蒂统治之后,墓的入口处修得越来越华丽。

人们在帝王谷的许多墓坑外都发现了祭品和工具模型的残骸,这说明陵墓修建之前首先要进行奠基仪式。

仪式结束后开始清理墓地表面的碎石,石匠也开始工作。陵墓在山谷中柔软的,大小不一的石灰岩上开凿,石头的裂缝常常迫使计划改变。有时很难将极硬的岩块从凿成的墙面上挖掉。石匠们用铜和青铜制的锛子、凿子和槌棒工作。工头对工程的进程和工具的归还都做了认真的记录,以防止小偷小摸。金属制的凿子特别容易变钝,所以经常要送去磨尖。石匠们开山凿石,凿下的碎石用筐子盛着,肩挑背负,运出陵墓。当开挖工程第一阶段结束之后,泥水匠开始平整四壁准备装饰。壁面平整的地方,只要涂上薄薄一层石膏即可,但在壁面存有裂缝和凸石的地方,则需要用大量的石膏才能填平裂缝和粗糙的表面。

四壁平整之后,绘图匠就进到墓中描出装饰画的轮廓。选定的文字及插图先用红颜料画在涂平的每面墙壁上。由于装饰壁画经常是好几种图案画在一起,所以文字和物体的大小便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壁画草图用红色线条勾勒奸后,绘图负责人就会仔细检查文字和物体的图案内容与布局,并用黑色墨水作出最后的修改。许多国王去世时,陵墓都还未修好,因为在许多墓中都留下了已经画好而未雕刻的图案。接着,技艺高超的石匠进到墓中把草图刻成凸出的浮雕。首先,一位水平稍低一点的工匠把文字及图案周围的墙壁挖下并理平;然后,高级工匠把凸出的图案细部刻画出来;最后,由画匠进来着色。古埃及的画匠用刷子在小罐子里蘸上鲜艳的固体颜料,然后涂在图案上。图案外廓用黑色、红色或白色勾边。陵墓有些部分,比如天花板,不大用雕饰,而是直接把图案画上去。

图坦卡蒙之墓

在帝王谷众多陵墓中,以1925年发现的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陵墓最为完整有名。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者和发掘者是霍华德·卡特。开始时,卡特经过十年的艰苦发掘工作之后,陵墓始终没有被找到,在卡特规划的发掘地中,只有一处没有响起过考古人员鹤嘴锄的丁当声,那就是古代修建陵墓的工人留下的一座简易工棚。

简易工棚拆除后露出了岩石凿成的台阶,当台阶清理干净之后,盖着封戳的墓门出现了。那个封戳证明这就是图坦卡蒙的墓穴。卡特把墓口封好,然后给他的考古行动支持人卡那冯勋爵发了电报。接到电报的勋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他和卡特一起站在第二扇墓门前。墓门被打开一点点,走在前面的卡特首先看到了这样惊人的景象:几张金色的躺椅、一张包金宝座、两尊巨大的黑色雕像、几座形态奇异的神龛,其中的一座神龛的门开着,一条金蛇从里面探出头……接着第三道墓室门和一侧室被找到了,卡特小心翼翼地才丁开那个具有很高科研价值的封戳,一座金光闪闪的壁龛几乎占满了整个墓室,其他的地方则塞满了各种物品。

“龛上的金光闪闪的罩布使我确信这是一块3000年来没人打扰的冥地,我们已经来到了死去的古代君主面前”,卡特在事后回忆说。

金龛共有四层,人们用了80多天的时间才把它移出来。法老的棺椁在金龛的第一层,一尊女神像张开双臂和双翅托着棺脚。棺盖上仰卧着年轻法老的金像,他的双手交又在胸前,紧紧握着象征王权的蛇钩和鞭,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严峻。棺盖上的一件东西引起了人们许多感慨,那是一个小小的花环,也许是年轻的王后献给死去丈夫的最后的爱情表白。而根据这些花,专家们推断图坦卡蒙安葬的时间应当是4月底到5月中旬之间。三层棺椁中的最里边的一层是纯金制作的,它反射着墓穴壁画的影子,它的里面就是帝王谷唯一没有被触动过的、3000年前的法老木乃伊。木乃伊的裹布被一层层剪开,一块块宝石被从中拿出来。法老的尸体在油脂的浸泡下已经变黑,肩部和头部是一副黄金面罩。这副面罩是根据死者的面容打造的,年轻而尊严的面庞上,似乎有淡淡的说不出的惆怅。在木乃伊头部下面的垫枕中,发现了一块纯铁。铁在古埃及极为罕见,是十分贵重的装饰品。而且,这块铁是在埃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一块。

赛蒂一世王陵

帝王谷墓群绝对可以称作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群之一。最著名的墓无疑当属于被霍华德·卡特发现的图坦卡蒙的陵墓。尽管墓内的东西的确不同寻常,但这座坟墓的规模其实是山谷中最小的,也是最不起眼的。而墓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属于赛蒂国王的陵墓。它是整个山谷中保存最完好、建筑最辉煌、雕饰最精美,同时也是从古至今保存下来的此类陵墓中最为壮观的一座。

在帝王谷中修建陵墓只是皇家殡葬仪式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国王的遗体及其随葬品,而殡葬仪式的另一部分内容则是在庙中举行葬礼。赛蒂一世的葬礼是在尼罗河边库尔纳神庙中举行的,神庙在安葬他的帝王谷的东面2000米处。此外,他在阿比杜斯还修建了一座塔和一座庙。赛蒂一世的陵墓由一组建筑组成:逐级下降的台阶,擎天巨柱支撑的大厅,一道保护墙,这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早先的贺伦海勃陵墓的规格修建而成。

现在人们发现了这座皇家陵墓的图纸,其中有一些是完工后的记录而并非陵墓的设计图。

人们之所以保存完工后的记录,是因为它将作为后世国王修建陵墓时的参照。赛蒂一世陵墓的装饰工程也经过认真的设计,雕饰的大部分内容取自宗教经文中关于太阳的黑夜旅程以及相关的阴间主题,除此之外,还雕有赛蒂与神仙们在一起的场景以及一些宇宙星座。

漫话木乃伊

帝王谷的陵墓石棺中停放的都是保存至今的国王的木乃伊。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农民不愿意将原本不太够用的肥沃田地当作墓地使用。人们将死去的亲人光着身体埋在附近的沙漠边缘。尸体通常只埋入地下一米深左右,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流沙的移动,一些尸体暴露在阳光下。人们发现这些尸体早已被滚烫无比的沙子炙得干透,通常的腐败作用根本没有进行。

有些已经埋了几百年的尸体,竟连头发、指甲和皮肤都完好无损,跟生前毫无两样。

自此以后,社会兴起对死人崇拜的风尚。为了让死者得享永生,妥善地保存尸体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大事。古埃及人根深蒂固地认为,如果尸体在下葬后烂掉任何一部分,这部分即会永远丧失。因此,后人在处理尸体时,无不小心翼翼,唯恐稍有不慎使先人无法得享永生。在这种情况下,人死后就不再埋在不太保险的沙中,而更多埋于坚固无比的石造坟墓里。既然尸体不再埋于炙热的干沙里,少了一道自然的脱水过程,那么便需要以人为的防腐方式来取代干沙的作用,木乃伊于是就诞生了。

最初,人们所做的只限于以布条重重地缠裹尸体,比较进步的摘除内脏的防腐方式到了第三王朝时代才出现。这时,替尸体进行防腐工作的新行业也应运而生,许多防腐师更将独门的防腐技术视为祖传秘方,代代相传,不肯轻易示人。

防腐师首先以燧石刀在尸体的腹部切开一道10厘米长的切口,将所有的内脏一一掏出,只留下被他们认为属于感情根源的心脏。接着把掏出的内脏以酒混杂药品、香料清洗一番,并且以香柏油彻底冲洗腹腔。然后以一种带钩的工具,从死者的鼻孔探入头颅,钩出里面的脑髓,再灌入香柏油和香料,将里面残余的脑部组织冲出来。

当尸体里里外外清洗过后,连同内脏放入一种叫泡碱的天然岩盐粉末里,这种东西有如海绵一般,能将尸体的水分抽干,干燥过程需时一个月。每一道流程,防腐师都必须十分小心谨慎,不能稍有疏忽,即使只是脱落一根指甲,也很可能使死者无法得到永生。接下来,防腐师将干透的内脏逐一用麻布包好,放回腹腔,或者个别放在雪花石膏罐里。这时还要为死者整容,把干瘪的尸身恢复生前的外观,最后以抹过松香油的麻布一层一层地密实包裹。

曾经有几具木乃伊被人解开,麻布的长度竟然超过2000米,可以想见防腐师是如何慎重行事了。

完成一具木乃伊大约需要花上70天的时间,之后即可送交丧主。富有的人家在殡硷已被制成木乃伊的亲人时,为了使木乃伊保存得更为完好,常将一口棺材放进另一口棺材中,再把这口棺材放进第三口棺材里。

这些棺材的盖子上都刻上死者的容貌,棺材本身则按木乃伊的形状、大小,以木材或石材制成,称之为“三重人形棺”。有些贵族的人形棺上刻有双手,容貌和姿态也都刻得安详无比,表示死者不过是暂时休息一下,他的灵魂终将使躯体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