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18211300000004

第4章 韬光养晦是制胜的玄机(3)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一再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深藏不露”的假象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嫉,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等要职。

安禄山的计策得手,唐玄宗对他已只有宠信毫不设防,便,紧接着采取“乘疏击懈”的办法,搞突然袭击,燃起了“安史之乱”的大火。他的战略部署是倾全力取道河北,直扑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

这样,安禄山虽然只有10余万兵力,不及唐军一半,但唐的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对安禄山毫不防备,广大内地包括两京只有8万人,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将寡。且和平已久,武备废弛,面对安禄山一路进兵,步骑精锐沿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平原进逼两京,自然是惊慌失措,毫无抵抗能力。因而,安禄山从北京起程到袭占洛阳只花了33天时间。

不过,唐朝毕竟比安禄山实力雄厚,惊恐之余的仓促应变,也在潼关阻挡了叛军锋锐,又在河北一举切断了叛军与大本营的联系。然而无比宠信的大臣竟突然反叛,唐玄宗无比震怒,又被深深地刺伤自尊心,变得十分急躁。而孙玄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安禄山的计谋已足以使唐宗失去了指挥战争所必须的客观冷静,愤怒焦急之中,忘记了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先求稳住阵脚,赢得时间,待“勤王”之师到达后一举聚歼叛军之要义,草率地斩杀防守得当的封常青、高仙芝,并强令哥舒翰放弃握关天险出击叛军,哪有不全军覆灭一溃千里的呢?

安军占领潼关后曾止军十日,进入长安后也不组织追击,使唐玄宗安然脱逃。可见安禄山目光短浅,他只想巩固所占领的两京并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财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并无彻底捣碎唐朝政权的雄图大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溃退千里,足见其韬光养晦的巨大功效了。

心有城府之人非常善于伪装,其技之高绝对能以假乱真。今之成大事者不妨琢磨琢磨,必有一定收获。

感悟:

通过自贬来抬高别人,特别是抬高自己的上司,来获取对方的好感,往往效果奇佳。当然,必要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装傻充愣”,即使受到羞辱,脸上也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满流露,甚至还要作出满心欢喜的样子。安禄山数十年如一日装出憨直和笃忠的样子,其野心非但丝毫不露,还能获得唐玄宗如此的信任,足见其已把韬光养晦修炼到何等境界了!

5.表面光明磊落,暗中设计下套儿

为达目的不惜栽赃陷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了,用此计来铲除对手,却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不过在栽赃陷害的时候,必须运用韬晦之策,注意拿捏儿好分寸,不可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究竟什么样的分寸才算是恰到好处呢?那就是当你所栽之赃,所诬之告,能让人宁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让对方百口莫辩,甚至越描越黑,那就是了。

春秋时期,晋献公征服骊戎,骊戎献出二女,年纪大的叫骊姬,年纪小的叫少姬。骊姬长得非常漂亮,多机智,把晋献公给迷住了,两人日夜形影不离。不足一年,骊姬就生下一子,起名奚齐。

晋献公因受惑于骊姬,爱妻及子,便想立奚齐为太子,他把此意对骊姬说了,她心里很高兴,又想到晋献公已立申生为太子,而且太子与另外两个兄弟重耳、夷吾又那样友爱,这三人虽然不是亲生的,在名义上也是母子关系。今一旦无故变更,恐群臣不服。不仅自己的儿子当不成太子,还说不定会遭到不测之祸,乃跪在晋献公面前哭起来:“太子申生并无大过,据说诸侯没有一人说他的坏话,若是为了我母子而将他废了,人家必说我迷惑于你,我宁可死了也不负这个罪名!”晋献公听她说得通情达理,大赞其贤淑美德。

骊姬表面上做得光明磊落,暗地里却日夜想着如何陷害申生等兄弟,夺取太子之位。不久,骊姬便对晋献公说:“申生是我挺心爱的儿子,他在曲沃几年了,我也挺惦念他的,还是把他请回来吧!”

晋献公是个色迷心窍的人,还以为骊姬是真心,便派人往曲沃叫太子立即回来。

申生是个知书达理的孝子,他回来拜见过父亲,又入宫参见骊姬。骊姬设宴摆酒招待,言谈甚欢。第二天申生入宫叩谢,骊姬又留他吃了饭。没想到,当晚她便跑到献公面前哭哭啼啼编起谎话来。

“怎么了,是谁侮辱了我的美人儿?”

“都是你的好儿子!”

“是申生?他怎么啦?”

“不是他能是谁?”她哭得声音更大了,哭着说着,“我一片好心叫他回来见见面,留他吃一顿饭。没想到他喝了几杯酒就开始调戏起我来,还说:‘我爸年老了,你又年轻!’我当时很生气,本想教训他一顿,可他嘻皮笑脸地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先例了。我祖父去世的时候,我爸爸就接受了他的小妾,现在我爸爸老了,不久就要归天了,按照常理你不归我又归谁呢?’说着还想把我搂住亲嘴,幸亏我躲得快,不然的话……我不想做人了!”说罢,扑到晋献公怀里乱捶乱打撒起娇来。

“岂有此理,这畜生竟如此无礼,真是可恶至极!”晋献公怒气不打一处来。

“唉!他还说明天约我去花园呢。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到时去看看一下就明白了?”

第二天,骊姬又召申生入宫,带他去花园看花。她打扮得格外漂亮,全身香喷喷的,把香糖沾满头发,一路上引来许多蜜蜂、蝴蝶,在她头上飞绕。骊姬叫申生过来帮她驱散这些狂蜂浪蝶。申生从命,在她后面手挥袖舞。

此情此景,晋献公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他怒不可遏,立即叫人绑起申生推出斩首,吓得申生满头冷汗,莫名其妙。

骊姬又跪在晋献公面前说:“你明白真相就行,切不可处决他,因为他是我叫回来见面的,若杀了他,骊臣定会说我下的毒手。何况这是家事,家丑不可外扬,传出去多不好听。请您饶他这一回吧!”

晋献公无可奈何,下令:“赶这畜生回曲沃去!”还派人跟踪侦察他的所作所为。

没过多久,晋献公出城打猎去了。骊姬派人对申生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妈妈齐姜向我哭诉,说她正在地府里挨冻受饿,十分凄凉,你做儿子的应该去祭奠她一番。”

申生是位孝子,自然听话。齐姜的礼词在曲沃,他前去拜祭,并且照例把胙肉和礼酒送给他的父亲晋献公,以尽人子之礼。晋献公打猎还未回来,这些胙肉和礼酒全都留在宫中。

过了六天,晋献公才回来。骊姬在酒肉里早加上了毒药,送给晋献公,告诉他:“我曾梦齐姜在地府受苦,现在申生把胙肉,礼酒送来了,给你尝尝!”

晋献公拿起酒要喝,骊姬却说:“酒肉是外来的,不可大意,试一试才可!”

“对!”晋献公顺手把酒泼在地上,地上顿时冒起一股白烟。

“咦!怎么回事?”骊姬假装不信,又割了一块肉给狗吃,狗吃了连叫都没有叫出一声,就四脚朝天死了。又拉过来一个小内侍,要他喝酒,小内侍不肯,硬灌下去,顿时七窍流血而死。

“天呀!天呀!”骊姬呼起冤来,“谁料到太子这么狠心,要毒杀父亲了。国君的位置早晚是要传给太子的,多等一两年都不行了。”说着说着跪在献公面前,泪流满面,呜咽着说:“太子此举,无非是针对我和奚齐,请把此酒肉给我吧,我宁可替你去死。”说完,一把抢过酒来,做出倒进口的姿势。晋献公立即把酒抢过来,愤然摔落在地上,气得说不出话来。

晋献公即刻升殿,告诉群臣,大数申生罪状。并派大批军队,威风凛凛地杀奔曲沃。申生闻讯,不听群臣功谏,即不拥兵抗拒,又不逃往外国,吊颈而死。接着,骊姬又故技重施,加祸于重耳、夷吾,逼他们逃往他方。就这样,骊姬通过一步步厚黑计策的实施,将亲生儿子奚齐推到了晋国太子的宝座。

骊姬表面上做得光明磊落,暗底里却使尽了黑招,伪装之精妙让人叹眼。

感悟:

从对人性的分析可以知道,世上之人大多数都有两大弱点;对爱的专有权和对权的迷恋。人们在自己专宠的东西遭到侵害时,往往会失去理智,缺乏思考,其结果也往往会不堪设想。这就为人们在待人处世中大行厚黑之道,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在厚黑之士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该做的事。那么,如果你的对手并没有差错,就可以暗中设计下套儿,嫁祸于人,当然,表面上一定要不露声色,最好让对方什么也看不出来。

6.隐藏锋芒,暗中夺权

在中国的历史上,韬晦是一门学问,很多胸怀大志之人都是靠此招玲珑于人世,游刃于官场的。而在权力的明争暗斗中,任何不小心的锋芒错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明白之人关键时刻善于隐藏自己,这不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夺得更大的胜利。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惟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析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假装看了后才明白,笑着说:“不想我耳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洒了满床,司马懿对李胜说:“我不行了,可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

司马懿的韬晦之策彻底迷惑了李胜。

李胜走后,司马懿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他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于他。等局势稳定了,司马懿就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司马懿装病夺权是一则有名的故事,目的在于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暗中图事,一俟机会成熟,便谋定而动,结果肯定是志在必得。

感悟:

谋权之术,下者以力夺取,中者徐后图之,上者韬光养晦,匿壮显弱,一俟时机成熟,快速下手,水到渠成。韬光养晦、匿壮显弱,需要很大的忍耐力,争强好胜者是绝对做不到的。如今的官场上,这一招仍然有着很大的存在空间,对后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