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18211300000033

第33章 退一步与进一步(2)

善于思考的陈子昂决心借这把胡琴为自己引路,邀请了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东市。陈子昂拿起胡琴,上下打量了一番,大声说:“好琴,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好琴。”然后对卖主说:“就依你这个价,这把琴,我买下了!”而且说得十分干脆。

围观的人没有人不向陈子昂投以惊异、羡慕的眼光,口中发出了一片“啧啧”之声。同来的朋友对陈子昂说:“你疯了吗?你也不仔细地想一想这100万是多少钱!花这么昂贵的价钱买一把胡琴,值得吗?你要干什么呢?”

陈子昂大声对朋友说:“我喜爱音乐,精通琴艺,买回去,当然是用它来演奏。我还没有见到过这么好的胡琴,既然是好琴,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呀。”

这时,人群之中有人高声说:“买琴的这位先生,既然你有高超的演奏艺术,买到的又是一把天下无双的好琴,何不当众演奏一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呢?”

陈子昂微微地笑了笑,说:“当然可以。不过,弹琴要有一定的气氛和条件,譬如说,要焚上一柱香,要有琴童侍立,这样弹起琴来才会更加富于情趣,随随便便地演奏一曲,岂不是辜负了这把价值连城的好琴吗?”说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那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说:“那里是宣阳里,我就住在那里,你们有雅兴听琴的,欢迎明天上午到寒舍去,我恭候你们大驾光临,同时也期待一切才高名重的朋友一起亲临指教。”

于是,这样一个精通琴艺、慷慨好客的人立即成了长安城中街头巷尾的议论话题。

第二天上午,宣阳里陈子昂家中热闹异常,一二百个嘉宾把家里挤得满满的。

神采飞扬的陈子昂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地说:“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我来自巴蜀地区,胸怀大志,腹有文才。我写的诗文,虽然算不上是字字珠玉,但也绝非平庸之作。我曾经把诗文投献给一些知名学者,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他们来不及了解我。”

看见周围的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话,陈子昂非常高兴,便伸手从书童手中接过琴,激昂慷慨地转了话题:“我会操琴演奏,而且技艺不凡,但我不想把全部时间耗费在弹琴上,因为那毕竟是梨园弟子做的事。”话音未落,举起手中的胡琴,使劲摔在地上,耗费百万钱买回的一把琴竟被他摔碎了。众宾客顿时哗然不止,不知陈子昂究竟是何用意。

陈子昂以自信的口气说:“我要做的事是写文章。你们看,我已经写好了上百篇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今天,我请诸位来,是想请各位帮我鉴定一下文章的质量。如果不好,我马上放火把它们一烧了之。如果还有那么一点价值的话,就请各位多美言几句吧。”

这时,小书童捧出一卷卷誊抄工整的文章,陈子昂依次送给每位来宾一卷。

陈子昂的文才确实属于上乘,他的文章刚劲质朴,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的风格,诗歌格调清新,明朗刚劲,有汉末“三曹”、“七子”的风骨。人们透过陈子昂的非凡之举,进而真正认识了他。一天之内,他的名声传遍了帝京长安。陈子昂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而成为众口宣扬的新闻人物。自此,陈子昂的身价倍增。

感悟:

人怀才不遇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忍受一时的不得志,退一步再作打算。当然更不能为了眼前的功名利禄,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要记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要慢慢等候时机,就像西汉的颜益蜀一样,头发眉毛全白时才得以提升,正是因为他耐得住寂寞才得以实现的。在这里告诫怀才不遇者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可急燥冒进,要时刻准备伺机而行。

5.不与人争长论短

与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共事最好的办法是退一步,不与之争长论短。当然这并不是怕他,而是不屑与之争论,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

刘秀手下的颍川郡,太守寇恂是个很懂得顾全大局而又非常聪明的人。

有一次,执金吾贾复从京城洛阳去汝南郡,他手下的一个小军官在颍川郡杀了人,寇恂派人把这军官抓来,在大街上砍头示众。贾复在汝南郡听到这件事,认为这是寇恂故意扫他的面子,气得骂着说:“真是岂有此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寇恂这小子,我决饶不了他!”不久,贾复从汝南回洛阳,快到颍川郡时,对左右的人说:“我见到寇恂,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寇恂知道贾复不会放过他,就决定躲开,不跟贾复见面。他手下的一个武官对他说:“您怕贾复干嘛?我带着剑跟在您身边,他要动手,我就对他不客气!”寇恂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吗?蔺相如那么有勇有谋,连秦王都怕他,可廉颇要为难他时,他却让着廉颇。为什么呢?他是为国家着想啊!他能做到的,我寇恂难道做不到吗?”

可是,贾复是京城来的大官,他从颍川郡路过,太守完全避开不见面也是不行的。寇恂想了想,吩咐手下人备下丰盛的酒饭,等贾复和他的随从们来了,给他们每人送上两份酒食。贾复的队伍一进颍川郡地界,郡里的官员们就按照寇恂的安排,热情地迎上前去,献上好酒好饭,一个劲儿地劝他们多吃多喝。等他们吃饱了,喝足了,寇恂突然赶来,表示欢迎,然后推说有病,匆匆忙忙地走了。贾复急忙叫人去追,但手下人一个个喝得醉醺醺的,吃得饱饱的,爬不起,跑不动,只好眼看着寇恂走远了。

寇恂是一个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他能够清醒地对待别人对于自己的仇视,不与他人去争长论短,而是机智避退,并不是他软弱无能,正是一个忠直之臣过人之处。寇恂忍仇不争、不斗,是心胸博大,为国家着想,如若不忍,与贾复刀对刀,枪对枪地争斗起来,只能是仇更深,怨更大,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退一步,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正是海阔天也空。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嫉妒心强,小肚鸡肠,尤其是当你不小心得罪了他的时候。面对这类人最好的办法是以宽容待之,向后退一步,于人于己都有利。当然如果他仍然步步紧逼,毫不自省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感悟:

该退一步的时候不要强行进一步,其实退仍然是为了进。适时的退一步可以收到进十步的效果。

坚持秉公执法,因而得罪权贵,结下怨仇,按理来说,寇恂没有任何过错。面对对方的寻衅,寇恂顾全大局,以忍为大,才得以避开祸端。试想寇恂如果没有退一步的胸怀,那么结果必会引来祸患。所以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宁可退一步不可进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生死难料。

6.退有时就是最好的进

退是为了进,有时候只有退才能更好地进,适当时机的退是成大事的一种眼光和魄力。

“退避三舍”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的成语,也是当时一个谋略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时,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国君一样的贵宾对待。一天,成王在为重耳举行的宴会上问道:“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当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晋文公当时答道:“玉石、美女和绫罗丝绸你们都有,珍奇的鸟羽、名贵的象牙就产在你们国土上,流落到我们晋国去的,不过是你们剩余的物资,我不和道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楚成王还是抓住这个话题不放,继续说:“即使就像你说的那样,你总得给我们一点报答吧!”重耳考虑了一下说道:“如果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有朝一日不幸两国军队在中原相遇,我将后退三舍回避您,以报答今日的盛情。若这样做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也就只有驱马搭箭与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离间了楚国与齐、秦的关系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楚国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军北上,征伐晋同。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后撤三舍(古时一日行军30里为一舍,90里即为三舍)。晋军后撤引起将士不解,他们认为,晋国之君躲避楚国之臣,这是一种耻辱,何况楚军在外转战多时,攻宋国一直不能克,士气已经衰竭,晋军不应后退。晋臣狐偃向大家解释说,国君这样做,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国的恩惠,兑现“两国若交兵,退避三舍相报”的诺言。如果国君以前说的话不算数,我们就理屈了。

其实,晋文公下令退兵90里,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诺言,更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需要,想以此法来激励晋军将士,同时也使晋军避开楚军的锋芒,进一步纵容楚令尹子玉的骄横情绪,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势同楚军会战。

果然,晋军撤到城濮后,宋、齐、秦等国也分别派来了军队,支持晋文公的行动。而在楚军中,一些将士见晋军撤退90里,也主张就此撤军返楚。但是,子玉却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晋军的后撤是惧怕楚军的表现,于是率领楚军紧迫不舍,一直到城濮的一个山头下驻扎下来。结果,城濮一战,楚军被晋文公率领的联军大败。

感悟:

“退避三舍”,其中包含着多层谋略,如借守信用,实现诺言,以争取舆论的支持,掌握战争主动权;欲擒故纵,借以纵敌骄傲;避敌之锋芒,消耗敌兵士气;以退为进,寻找破敌最佳突破口等等。这一谋略是最基本的,应该说是晋文公动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

7.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那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权力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所以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很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一定要低头”,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感悟:

在待人处世中,“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磨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是待人处世经常遇到的情况,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当然,“一定要低头”,脖子也会酸,但揉一揉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