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称呼
1.对于认识的人
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a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那么一定会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
2.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在头衔之前加上他(她)的全名或姓氏称呼,千万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大使、博士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会被视为羞辱。
3.对于不认识的人
对于陌生人可以Mr(先生)和Madam(女士)称呼之,有不少人一见到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才适用。另外,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示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4.对于年青人
对于年青人可以称之为Young Man,年青女孩则可称之为Young Lady,小孩子可以呢称为Kid(s),较礼貌地称之为Young Master,在此Master并非主人之意,有点类似汉语的“小王子”之类的称呼。
◆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就是误读或是误会。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若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如果对其中某个字的读音没有十足把握,最好查一查字典或是向对方咨询,以免读错了令双方尴尬不悦,让对方有不被尊重的感觉。
你认识这字吗?
这些字在姓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你认识它们吗?
曼(min)、毓(yu)、珏(jue)、块(jue)、鼐(nai)、单(作姓氏时读shan)、荽(sui)、睿(rui)、珩(heng)、获(di)、姆(lao)、芾(fu)、瞿(qu)、翟(zhai)、桀(jie)、钰(yu)、好(yu)、婧(jing)、璟(jing)、菁(jing)、靓(这个字是多音字,两个读音在姓名中都有应用,所以当你碰到这个字时,最好问一下对方:“请问,您的名字应该读作jing还是liang?)……
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做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女子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可以通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在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的意思;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但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情人”、“第三者”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入乡随俗,但在正常的社交场合,还是要尽量使用标准的称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使用不当的称谓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社交场合中,如果称谓使用不当,不仅有可能会造成歧义,还有可能会令对方产生受到了贬低的感觉。例如,在北京,人们常把各类工人、服务人员等广泛地称呼为“师傅”,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师傅二字也是对道士、和尚、尼姑等出家人的称谓。你如果称呼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师傅,肯定是不合礼仪的,即使对方并不在意,这也是一种不礼貌的称谓。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由于是口语中用词,在正式场合要避免使用。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这些行为都是不礼貌的。
握手的礼仪
握手礼源自于西方,它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并且已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见面礼节,也是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官方礼节。
但是,握手不单是把手伸出去那么简单。握手的方式与力度会间接地反映出握手者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通常,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的人,手掌宽厚、温热,握手的力度会比较大;而性格相对内向、不太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则手较凉,且握手的力度会比较轻,常常会给人以疏离的感觉。当然,更多的是介于两种类型中间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你与对方初次见面,握手的那一刹那,彼此对对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而有礼的最初形象,握手这个环节是不容忽视的。
正确、有礼的握手会为我们在交往中赢得最初的一分,为后续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错误、无礼的握手则会给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为后续交往埋下“隐患”。例如:有的人为了刻意显示自己的热情而用力地与对方长时间握手,这是很不礼貌的方式,尤其是在与女性交往的过程中;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凡而与人握手时草草为之;更有甚者,其在与陌生人握手之后,会公然或是偷偷地擦拭自己的手,这更是极端不礼貌的行为……凡此种种,都是我们一定要尽力去避免的。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礼节的国度,而握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行握手礼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吧。
握手的次序
行握手礼时也要遵循一定的“礼数”,才不致使双方感到唐突或尴尬。通常,握手时可遵循如下原则:1.主客之间,主人先伸手;2.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年长者先伸手;3.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4.女性与男性之间,女性先伸手。
握手的时间与力度
握手时必须掌握好力度,不要抓住对方的手使劲摆动或抓住人家的手长时间不放(尤其是男性与女性握手时)。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热情而有力地握住对方的手5秒钟左右。与女性握手时,力度要轻些,时间也相应的要短些。
握手时的注意事项
◆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当你与对方握手时,按照普通惯例,在握手时应该用你的右手,如果你用左手,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尤其在一些宗教国家,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若你用左手与之握手,会被认为是对他的侮辱。
◆不要戴着手套与他人握手。戴着手套与他人握手,是对对方有失尊重的一种行为。因此,当你与对方握手时,不要戴手套,如果带着手套,也要取下后再与对方相握。
◆不要心不在焉地与他人握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专心与专注是对对方最基本的尊重。如果你在与别人握手时,目光飘忽或左顾右盼,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握手时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并微笑致意或问好。
◆不要坐着与他人握手。在与对方握手时,如果你没有特殊的原因,一定要起身与对方握手,切忌坐着与对方握手,那会令对方感到被轻慢,而难于将后续的交流良好地进行下去。
握手的魅力
玛丽·凯女士(1919~2001)是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如今,她的公司已拥有员工20余万人。在其成功之前,她曾是一名推销员。
在她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有着难以尽数的失落与艰辛,婚变、失业、被冷落……但恰恰是这些磨难,也成为了她日后成功的原动力。作为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位新加入玛丽?凯的员工都会得到一块刻有玛丽·凯“金科玉律”的大理石,上面刻着: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与她的一次难忘的握手经历不无关系:
有一次,销售经理召集所有销售人员开会,经理在会上发表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言论。会议结束时,大家都希望同经理握握手以示敬意。
于是玛丽排队等了3个小时,终于轮到她与经理见面。经理在同她握手时,甚至连瞧都没瞧她一眼,而是用眼睛去瞅她身后的队伍还有多长,甚至都没意识到他是在与谁握手。善良的玛丽理解他一定很累,可是,自己也等了3个小时,同样很累呀!
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的玛丽暗下决心:如果有那么一天,有人排队等着同自己握手,自己将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她面前同自己握手的人身上——不管自己多累!
正是凭着这样的决心,玛丽虽是化妆品行业的门外汉,但她不断去握化妆品专家的手,去握广大美容顾问的手……终于创建了玛丽·凯化妆品公司,逐渐在世界上声名鹊起。玛丽也赢得了她心中那种握手的机会。
她多次站在队伍的前头,同数百人握手,常常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无论多累,她总是牢记当年自己排那么长的队等候同那位销售经理握手时所受到的冷遇,她总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如有可能,总是设法同对方说点什么。也许只同对方说一句话,如“我喜欢你的发型”或“你穿的衣服多好看啊”,等等。她在同每一个人握手时,总是全神贯注,不允许任何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这样的握手,会使数百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因此,她的公司就这样成为了全世界重要的公司之一。
见面时常见的礼节拱手礼
拱手礼即中国旧时的作揖。亲朋好友聚会、聚餐或祝贺、登门拜访、开会发言等,见面时相互都会施以此礼。拱手礼的行法,是行礼者首先立正,两手合抱前伸,然后弯身,并将合抱的双手上下稍作晃动。行礼时,可向受礼者致以祝福或祈愿,如“恭喜发财”、“请多关照”,等等。自己握住自己的手摇,代替握别人的一只手摇。
来华的外国人认为这种礼节东方气息浓厚,既文明又有趣。现在一般用在非正式场合或气氛比较融洽时,如春节拜会、宴会、晚会等。
吻手礼
吻手礼是欧美男士在较为正规的社交场合以亲吻女士手背或手指的方式,表示敬意的一种隆重的见面礼。
做法是:男士行至女士面前,首先立正欠身致敬,然后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时俯首躬腰以自己的双唇靠近女士的手,最后用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轻触及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行吻手礼通常仅限于室内,在街道上或是车站、商店等公共场合均不适用。对未婚少女是不行此礼的,它主要被男士用于向自己敬爱的已婚妇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吻手礼的吻只是一种象征,故要求干净利索、不发声响、不留“遗迹”,否则就显得无礼。
在波兰、法国和拉美的一些国家里,向已婚女士行吻手礼是男士有教养的一种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中方女士遇到外方男士在社交场合向自己行吻手礼,是可以接受的。若推辞逃避,或是面红耳赤地不知所措,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合掌礼
合掌礼在东南亚和南亚笃信佛教的国家里十分流行。
做法是:面对受礼者,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五指并拢向上,手掌向外侧稍许有些倾斜,然后欠身低头,并口中祝福。
通常合掌礼的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程度越高。向一般人行合掌礼,合掌的掌尖与胸部持平即可,若是掌尖高至鼻尖,那就意味着行礼者给予了对方特别的礼遇。唯有面对尊长时,行礼者的掌尖才允许高至前额。
在以合掌礼作为见面礼的国家里,人们认为合掌礼比握手礼高雅,而且要卫生得多。因此,当别人向我们施以这种礼时,应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同样的礼节还礼。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见面礼外,还有缅甸人常用的跪拜礼,尼泊尔、斯里兰卡、也门及波利尼亚等地盛行的吻足礼,以及盛行于西亚与北非沙漠地区和新西兰毛利人的碰鼻礼。见面礼虽多种多样,且各自的讲究也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行礼者要做到心中有底,真诚热情,用心专一。
介绍的礼仪
随着各种媒体、资讯的日益发达,我们的生活圈子也变得越来越大了,如今,我们交往的圈子早已突破了家人、亲戚、邻居、老师、同学、笔友等的界限,网友、会友、车友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参加各类聚会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了。相信你一定深有体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介绍与自我介绍是何等的重要。一个精彩的、幽默的、恰如其分的介绍或是自我介绍,不仅会将自己或自己的朋友出色地展示在众人面前,而且也会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啊。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介绍与自我介绍的方法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自我介绍
在聚会上或是其他公共场合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结识某一个人,却又找不到适当的人介绍,这个时候,自我介绍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有时候,我们会通过电话邀约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比如:电话邀请某位学者来校讲座;打电话给服务人员要求送餐、维修等;打电话给朋友,恰是他(她)的父母亲接听……这时也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演讲、发言前,面对听众时;到了新的学校、团体,面对新的同学、朋友时,更是要作自我介绍,而且最好既简明扼要,又彰显特色,利用“首因效应”,给听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那么,怎样才算是完美的自我介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