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18110100000030

第30章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12)

方子里薛立斋加的木香是调气的,而肉桂我给大家讲过了,是暖下焦的,可以引火归原。

这个方子老朱同志只服用了一服,所有的症状就立刻减轻了,吃饭也感觉特香,几服药以后,就痊愈了。

老朱同志很是感慨,还得是真正的猎手啊,一枪就解决了问题。

顺便说一句,现在有些人,白天没有什么事情,一到傍晚的时候,就觉得肚子胀,有的人肚子甚至鼓起来像孕妇似的,这很有可能就是脾胃气虚的症状。我曾经用补中益气丸治疗过这样的患者,疗效特别好。但是有的老中医提醒,说如果肾虚,要加上补肾的药物,否则会“提脱”,因为补中益气丸是向上提的,如果下焦虚,那么有时人会受不了,所以最好先补补肾,这是人家的经验,我没有试过。

写给未来的书

如果您仔细读薛立斋的书,就会觉得他是中医历史上最有趣的人物之一了,不是他的性格有趣,而是他记载的医案太有特点了。他记载了三千多个医案,里面患者范围之广前所未见,从皇帝到满朝文武,再到普通的老百姓,简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整个儿一明朝医学界的《清明上河图》。再说这些患者的身份吧,什么都有,工作单位也多了去了,什么阁老、给事、判官、上舍、光禄、太守的,什么刑部、吏部、工部、户部、兵部、礼部的,这些生病的政府官员被薛立斋治好了以后,都很感激他。

所以,在薛立斋从太医院退下来之后,许多官员还和他有来往。当时的官员调动频繁,有的人在调动途中路过薛立斋家乡苏州的时候,就会特意到薛立斋的家里来看看,聊聊天。

在离休后的这些日子里,薛立斋诊治了大量的患者,而且还经常到外地出诊。我们可以想象,他此时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但是,母亲的去世给薛立斋很大的精神打击,他此时开始思考很多问题,比如说死亡的问题、人可以留给这个世界什么等问题。我们从他写的书籍的时间表可以看出,他的母亲是在公元1542年去世的,这一年薛立斋56岁,我估计母亲去世没多久他就开始加快写书的进度了,公元1545年,他撰成《女科撮要》《外科枢要》两本书,从此他从未停下手中的笔,整整写了十年,直到公元1555年写完《保婴撮要》,这期间他整整撰写和校注了八本书。

其实人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轻松的生活方式,每天喝点儿茶,周末唱唱歌,没人拦着你。但是薛立斋的生活显然不是这样的,他除了给人看病,还要埋头写书。我们前面说过了,当时的苏州知府到薛立斋的家里去拜访他,看见他蓬头垢面地在那里批注书呢,见有人来了,才回到内室换上正式的衣服,其实这位知府看到的就是薛立斋的日常生活状态。

在这个社会里,有的人希望过上正常的、轻松的生活,但是,有的人注定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这样的人,轻松的时光就非常少。

其实,薛立斋写了这么多的书,对他自己来说,只是带来了疲劳,没有什么大的利益,那年头也没有什么稿酬版税的。他也不是为了名气,论名气,当年他的名气够大的了,太医院院使,这官还不够大吗?

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他的写作动机,他的这些书,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写给未来能看到这些书的医生们。

他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全都总结了出来,治疗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最有效、用法如何,包括很多死亡的病例,都记录下来,留给了未来的医生。

那么,薛立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儒者,不重外表,非常廉洁。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评价他诊病时特别从容,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诊病还能体现出医生的性格?

有位叫沈谧的人在写《校注妇人良方》的序言时说道,薛立斋诊病是“优游容与,俟其自然,不示功,不计程,期在必起。时精绝技,医者不能及”。也就是说,薛立斋诊病是通盘考虑患者的身体状态,然后周密地计划,从根本论治,并不炫耀疗效,也不非算着几天能治好,而是让患者在自然的状态里真正地恢复健康。

另一位叫沈启原的人在《疬疡机要》的序言中说薛立斋“视病不问大小,必以治本为第一义。无急效,无近期,纾徐从容,不劳而病自愈”。可见薛立斋治病确实是从根本考虑的,他的治疗思路是调理你的身体,使你的身体状态恢复正常,这样你自己就会把病邪排出去了。

薛立斋是个外科大家,一般人在外科用解毒的药比较多,薛立斋也用,比如他就记载了金银花治疗疮痈的效果。但是,薛立斋更重视患者身体的状态,如果患者的身体存在问题,他一定会在外科用药的同时,调理患者身体内部的平衡。

对于薛立斋的治病风格,沈启原是深有体会的,在《外科枢要》的序言里,沈启原叙述了自己妻子患病的经过。那时候沈启原刚刚认识薛立斋,因为妻子患了疮疡,当时病得很重,几乎快要死了,薛立斋来了以后,从容治疗,很快就给治好了,沈启原描述:“当是时,诸医抱药囊环立,咸愕吐舌,不敢出一语。而先生率意信手,日剂一二,不动声色,坐而收功……先生之医,殆所谓神解者。”

如果你翻看薛立斋留下的医书,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生动的治疗医案,在这些医案中,患者从痛苦到痊愈,从绝望到欢愉,你一定会感慨,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治病呢!

就在这样写书、诊病的过程中,岁月不断地流逝。

薛立斋慢慢地老去了,当年意气风发地进入北京太医院的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一位老者。

悲剧,在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发生了。

治了一辈子病,尤其擅长外科的薛立斋,在73岁的时候,患上了背疮,而且最后因此病去世了。

当时大家都不相信,薛立斋是此中高手,最后竟然死于此病?

当时就有很多人讽刺薛立斋,看到了吧,还从根本论治呢,最后自己栽了吧?

后世也有很多人,看薛立斋的书看得热血沸腾的,最后一看到他是患疮疡死的,就泄气了,这些方法能行吗?如果能行,他自己怎么救不了自己啊?

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但是我知道,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的悲哀!人的身体都是肉长的,哪儿有不患病的呢?医生也是人,每天接触病患的机会最多,每天都会遇到感染的机会,所以医生比普通人更容易患病,比如“非典”期间就有许多医务人员献出了生命。搞医的同行都知道,每年体检都会检出许多医生患了恶性肿瘤等疾病,有的大医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千分之几,比普通人群高了许多倍。

这就好比是一个战士,你整天在战场上厮杀,中箭的机会一定比坐在家里的普通人多。

能够像一些老中医那样,在看病的同时颐养天年,活到八九十岁,当然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是我觉得像薛立斋这样的人似乎不大可能有这种结局,因为他太辛苦了,除了看病,还为我们留下了十三部著作,而这些著作,都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写出的。

他没有闲庭信步的时间,没有静坐品茗的时间,也没有吐纳导引的时间。他的时间,都用来救人,或者是奋笔疾书。

用手掂量一下薛立斋留下的书的分量就知道了,那可都是用毛笔逐字逐句写完的啊。

所以,厚道一些吧,也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献身的医生吧。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是很悲凉的,我甚至可以想象到,薛立斋在最后的日子里的情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个一生中成功治疗了无数患者的医生,孤独地拿着铜镜,吃力地想看清自己后背的疮疡的情况,然而,镜中的影像却是那么的模糊……

写到这里,在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多情景:在去居庸关的路上,一个年轻人在抢救着车祸的伤员;在太医院严肃的考场上,他凝神答卷;在离开太医院的时候,他的心里一片淡然;在平常百姓的家里,他在细心帮助患者敷药。

这些场景在慢慢地更换着,最后,一切都渐渐凝聚在了我面前的书里。

我把面前的书缓缓地合上。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幼承家学,青年时期就进入太医院,最后官至太医院院使。薛立斋一生勤学不倦,以救人济世为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勇往直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薛立斋为人简朴,不善言辞,却在钻研学术的同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临床记录。他继承了金元时期的易水学派的医学思想,创立了温补学派,虽然其中温补的思想被清代的温病学家广为诟病,但是我们知道,薛立斋的医学思想是我们中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临床经验值得我们下工夫去整理研究,他的关于治疗虚损疾病的经验在今天也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在所有的这些事情之外,是他那种淡泊名利,一心救赴的精神。

我们一直谈论的医道,就在这里。

最后,我再多说一句:让清代那些温病学家们讽刺薛立斋的言论见鬼去吧!对一个一生中不停地救人,不停地为我们留下宝贵经验记录的医生,让我们献上发自心底的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