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边宠边吼育英才
18107100000012

第12章 关键时刻不要“嘴软”——批评管教也是门艺术(1)

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微妙的教育艺术,关键时刻不“嘴软”,用好了也能像赏识教育一样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惩罚孩子要“罚”出点艺术

出于对孩子的爱,很多父母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往往听之任之,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其实这种爱是不可取的,只是在借着爱的名义逃避责任。反倒是,适当的惩罚才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问题行为”和错误倾向,如果听之任之,让他自由发展的话,无异于对小树不加剪枝修理,将来也不会成材。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家长往往会单纯地理解为惩罚就是打孩子的小屁屁几下,其实,批评管教孩子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而惩罚孩子也要“罚”出点艺术来。

不久前,我收到这样一封焦急父亲的来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我的孩子念初二,前些天学校考试后,我看他的样子,好像是没考好。几天后,当我问他考试结果时,孩子当即告诉我,还没出结果,可是,就在昨天晚上,饭后散步的时候,我刚好碰到他的一位同学,一问才知道,考试结果早就出来了,而且我还知道我的孩子考得非常不好。当时,我就很生气,不是因为考试结果,而是因为我的孩子竟然和我说谎,这是我不能容忍的,回到家,不容分说,我就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事后,我想了想,觉得自己当时是有些冲动,应该好好和孩子谈,可是,等我冷静下来,想找儿子谈的时候,他却回避着我,到现在,我们父子俩已经一周多不说话了,看样子,我的孩子是一句话也不想和我这个当爸爸的多说,你说我该怎么做呢?

看过这封信,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孩子的教育不是简单通过打、骂、说、教的手段就可以完成的。案例中,这位父亲对孩子的批评、训斥,甚至是毒打,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而且气头上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就更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摧残了。另外,初二的孩子在心理上相对来讲已经比较成熟了,如果父母还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对待孩子,我想孩子在内心上是无法接受的,自然也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结果。

也许,有些家长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了,“我们谁小时候没挨过打呢?那时候打就对,今天打就不对了,为什么?”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在工业时代,大家都在关注物质方面,“不打不成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自然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更关注的是内心需求,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注重个人感受,注重个人潜能的提升,注重个人需求的全面满足,这时候家长如果再打孩子,孩子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不能打。我平时总对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用昨天的观念教育今天的孩子从事明天的事业,这怎么能行得通呢?”

然而,打孩子实质上反映的是家长的暴怒情绪与对教育的无知。本来是想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是失败的,最终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打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适应现象。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的话,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适应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打皮了”。二来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很容易让他们过度关注家长的暴怒情绪,忽视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认识。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很少对孩子细细讲错在哪儿,会造成什么后果,孩子是否受到皮肉之苦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再者,经常打孩子很容易给他们带来伤害,比如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迫使孩子说谎,引起孩子反抗和抵触的情绪,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等等。

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如果父母能够真诚地承认自己在事情发生时的错误,再去和孩子沟通,进而指导孩子,那么,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很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的。要知道,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在这方面,我认为对于有错误的孩子,家长应对其进行“轻微的惩罚”。怎样才算轻微呢?一是要采取批评的手段,配合一定的带有惩处性质的行动,比如剥夺一次看电视的权利,禁止一次游戏等等,当然,这种时候一定要注意惩罚的尺度,尽量少触及皮肉,尽量少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强调的是,父母在遇到孩子出现错误时,应先忍一忍,等自己冷静后再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一些好胜或是倔犟的孩子,有时不妨故意冷淡一下,使之感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别乱给孩子贴标签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叫“贴标签效应”的心理效应。讲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由于兵力不足,为了战争急需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决定把关在监狱里的犯人组织起来,准备让他们上前线去战斗。为此,美国政府还特派了几位心理学专家,命令他们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没有对这些犯人进行过多地说教,而是特别强调犯人要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而信的内容早已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讲述他们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得好,如何改过自新等,并且专家还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这些犯人开赴前线,心理专家又安排他们给亲人的信中写明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作战等。结果,这些犯人在战场上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丝毫不逊色于正规军,这一现象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贴标签效应”。

同样的道理,家长管教孩子时,多给他们贴些正向积极的标签,少贴或者不贴那些负向消极的标签,这样的话,“懒孩子”很可能就会变成“勤孩子”,“差学生”很可能就会变成“优等生”。

“我的孩子很懒”,“我的孩子不爱学习”,“我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看看这些评价吧,都是我们的家长评价孩子时,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对于家长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时情绪的发泄,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气话,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无意间给他们贴上了一个个不好的标签。贴标签,是将对孩子的评价固定化,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这些“标签”就像是魔咒一样,让孩子终生都难以摆脱。要知道,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你给他贴上“笨蛋”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笨;你给他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你给他贴上“丢三落四”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丢三落四……

一天晚饭后,我在小区附近超市买东西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妈妈在超市里购物,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小男孩显得很淘气,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碰碰那个,而我注意到此时超市保安正以一种警惕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这个小男孩。大概男孩爸爸无法忍受保安的这种目光吧,只见他急不可耐地催促孩子离开货架。男孩正玩得来劲儿呢,哪里听得进去,照样在货架边磨蹭着,爸爸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笨蛋,你没看到别人在盯着你吗?”

听到这句话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翻滚的情绪,眼前这位小男孩是如此的可爱而有趣,他正在探索这个世界,他正在琢磨眼前的一切,作为家长,怎么能随随便便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呢?要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小男孩摸摸碰碰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是他探究兴趣之使然。当孩子的兴趣都集中在商品上时,又哪里会关注保安的目光呢?家长出于成人的思维,给根本读不懂世俗目光的孩子,贴上了“笨蛋”这样一个标签,实在是种不智之举。也许,家长是顾于自己的面子,但是,这种做法反倒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暗示:你的行为是不被大人认可的,如果你继续这样做,我们就不会喜欢你。

事实上,当孩子处于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家长无意间地给他们贴上的负面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让孩子不断重复感受这种评价,进而将其内化为自我评价。久而久之,这些标签就会像魔咒一样牢牢地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而且家长把对保安的不满情绪一股脑地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而言,这种管教方式也是极其不公平的。

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儿子来咨询课程,刚一见面,这位妈妈就当着她儿子的面,无奈地对我说:“老师,这孩子厌学。”这位妈妈的话音未落,眼前这位男孩当即反对,抬眼看了一下他的妈妈,又看了一眼我,说:“谁说我厌学!”这时,我马上笑着对男孩的妈妈说:“你看,孩子不厌学。”很显然,这位妈妈想给孩子贴上“厌学”的负面标签,而孩子又对此极力反对,我及时根据孩子的意愿贴上“不厌学”的正面标签,如此一来,既赢得了这位妈妈的信赖,又激发了男孩学习的动机。

还有一次,我领着笑笑在小区散步,碰见熟人,我就会停下来主动打声招呼,而笑笑并没有学着我的样子向我认识的熟人打招呼。那时,我没有批评笑笑什么,而是换了个角度,换了种方式引导他,并用耐心又亲切的口吻说:“笑笑,这位阿姨你还记得吗?在你很小的时候,阿姨还抱过你哩。”笑笑听了我的话,甜甜地说了句:“阿姨晚上好!”这时我也又夸他:“嗯,笑笑真懂事,妈妈真为有你这样懂礼貌的孩子感到骄傲!”看到这一幕,眼前这位邻居疑惑不已,但是言辞中,我又能感受到她的期待和渴望,原来这种情景,在她的孩子身上也经常会遇到,不同的是,每次她只会说“孩子不长记性”,“不乖”之类的话,和我聊过之后,她恍然醒悟,原来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不要给孩子随便乱贴标签,就能很好地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啊。是啊,一句“我真为有你这样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感到骄傲”就有如此大的威力,它甚至还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孩子积极的个性。

总之,作为家长,请你重视语言的力量,重视你对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评价。学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评价我们的孩子,他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而用消极负面的语言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做任何界定的做法,势必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给孩子一个正面评价,不乱给孩子贴标签,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孩子犯错千万别揪住不放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孩子犯错后家长千万不要揪住不放,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未必能真正理会,每当孩子犯错误时,他们常常会这样批评:“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不长记性呢?”这种家长一旦抓住孩子的过错,就会一提再提,即便孩子已经改正了,他们在以后的言语中还是会常常提起。

一次下班后,我去亲戚家办点事,刚进门时,恰好遇到亲戚小孩放学回家,小男孩一进门,就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沙发旁边边柜上的一瓶感冒药被碰了下来,药丸撒了一地。我的这位亲戚,男孩妈妈立即朝孩子呵斥道:“你这个没规矩的孩子,你看看,药都撒了一地,你着什么急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书包要放在哪里,怎么脑子里不装事呢?”听了妈妈的这顿训斥,男孩赶忙蹲下身,一声不响地把药丸一颗一颗地拾了起来,然后垂头丧气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吃晚饭的时候,我的这位亲戚才发现儿子一声不响、闷闷不乐的,这时才意识到刚刚对他的呵斥有点儿过分了。

看到这一幕,让我不由得想起心理学中的这样一个现象——“超限效应”。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他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好,让人听得很感动,准备捐笔款。但是,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显然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又改了主意,决定一分钱也不捐。最后,当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此时的马克·吐温由于一肚子的气,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很显然,马克·吐温由于之前受到过多、过强的刺激,再加上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才会做出如此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