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行即修心
18105700000023

第23章 精进:坚定执着,自强不息(1)

修身是一种由心到身的实践,没有自身的勤奋,就算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力求精进,就算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渺小的燕雀也能壮志凌云。成功不是单纯依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自己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那些有勇气挑战别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人是不会错过机会的。

1

路要自己走,修行靠自己

有一个高僧每天都会给众人讲法,有位年轻人每天晚上都会来听讲,如此过了多年,年轻人却从未将高僧的教导付诸实践。

数年后的某个晚上,年轻人提早到了,发现只有高僧一人,便走向高僧说:“师父,我心中常常生起一个疑问!”

高僧点头道:“哦,你有什么问题说出来,让我们来理清它们吧。”

年轻人说:“师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会到这里来听您说法,我注意到在您的周围有许多出家人,还有更多的在家人。我可以看出,有些人确实已经得到了解脱,有些人的生活确实获得了改善。但是师父,我也看到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得到解脱,生活没有改善,有时甚至更糟。”

年轻人说到自己时,沮丧地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师父,您是一位伟大、全然觉悟、如此有力量又慈悲的人,为什么不用您的法力与慈悲,让大家全都解脱呢?”

听了年轻人的话,高僧笑了:“年轻人啊!你住哪儿?你打哪儿来的啊?”年轻人恭敬地答道:“我就住在贵寺附近。”

高僧点点头道:“是吗,可是你的样子看起来不像这里的人。那么请问你的故乡在哪儿呢?”

年轻人答道:“师父,我的确是从另一个城市来的。但是,在几年前我就来到这里定居了。”

高僧又问:“那你是否断绝了和故乡的联系呢?”

年轻人摇摇头道:“没有,我在那里还有亲友,还有生意往来。”

高僧说:“原来你还有生意啊,那么你一定要时常往来这两个城市之间了?”

年轻人点头道:“不错,我每年都要往返于这两个城市好几次。”

高僧说:“既然如此,那么你应该很清楚从你故乡到这个城市之间的那条路吧?”

年轻人想了想说:“是啊,对这条路,我很熟悉,甚至即使蒙上我的眼睛,我都能找到回故乡的路。”

高僧说:“那么一定有人会来向你请教到你故乡的路,你会不会隐瞒一些不说呢?”

年轻人道:“有什么好隐瞒的呢?我会尽我所知,非常明白地告诉他们。”

高僧说:“很好,那么你给了他们详细的解释之后,这些人是否都到了那个地方呢?”

年轻人笑道:“除非他没有打算去,仅仅只是打听路程而已,否则,按照我指明的道路走,他们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高僧也笑了:“很好,年轻人,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事实。人们来听我说法,因为他们知道,我已经觉悟解脱,对觉悟解脱的方法非常熟悉。他们想要达到觉悟解脱的境地,我也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把自己所知道的方法都告诉了大家。但是大家仅仅知道方法还是不行的,若自己不去付诸实施,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这就好像路线一样,知道归知道,若不自己去走一趟,终究到不了终点。”

年轻人若有所悟,听着高僧的话,不住地点头。

高僧继续说:“我不会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带他到最终的目标。没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背到最终的目标,每个人都得自己走。就是这条路,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你也这样做,也这样走,你就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年轻人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解脱烦恼。

路是要靠自己走的,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谁也不能为你负责。别人可以帮你指明方向,但是不能代替你的脚步。别人可以传授给你人生的经验,但不能代替你去生活。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寄托于老天,你将失去美好的前途。

一个学生读书求学,如果完全依靠老师,自己不用心,绝不会有太大的长进。自己用心,才能有所长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智闲禅师在沩山禅师处参学,久久没有开悟。沩山禅师便指点他:“听说你在先师百丈处,闻一知十,闻十知百,聪明伶俐,很了不起。那么请问未出娘胎前,什么是你的本分事?请试说一句看看,我为你印证。”

智闲听了,茫然不知应对,沉思半晌才说:“请禅师替我解说!”沩山禅师摇头道:“我说是我的见解,对你有何益处呢?”

智闲便苦苦思索,但始终未有所得,只好回到僧堂,把所有语录经卷搬出来,左翻右翻,竟然没有一句合乎应对的话。

于是,他叹息道:“说食不能当饱,画饼岂可充饥?”然后就所有典籍付之一炬,并发誓道,“此生再不研义学,此生只做粥饭僧!”

智闲发誓之后,便辞别了沩山禅师,到慧忠国师昔日住过的地方禁足潜修。某日,智闲除草时,无意中抛掷一块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一声响,“得!”智闲蓦然身心脱落,豁然大悟,继而信口说了首偈语:“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偈语传到沩山禅师耳中,沩山禅师还不放心,便派了弟子仰山来考智闲禅师。仰山对智闲禅师说:“听说师弟你已经悟道了,不过有时候光从字面上去知解是不算的,你如何从心的法门体悟自性,请道一句。”

智闲禅师就说:“过去穷,我还有立锥之地;现在穷,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仰山把话带回去禀告沩山禅师,沩山禅师一听,说:“他是真的悟道了!”

人生的修行,三分靠指点,七分靠自己。《菜根谭》中有云:“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别人的指点和经验始终是别人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总不如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那般刻骨铭心。不要指望别人提点自己,人只有“自性自度”,能够觉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度。

自己悟来的,才真正算是自己的。别人告诉我们的,若没有体验,终究不是自己的。就如佛子悟道,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在借鉴和吸纳别人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处处留心、处处用心,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才能使我们成长得更快,才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感悟人生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

2

自强自立,求人不如求己

有一位佛教信徒躲在屋檐下面避雨,看到一位禅师撑着雨伞从自己的面前走过,便喊道:“禅师!佛法不是教我们要普度众生吗?你度我一程如何呢?”

禅师停下来,说道:“我走在雨里,你却躲在屋檐下面,而檐下又无雨,你何必需要我去度你呢?”

信徒听到禅师如此这样说,便立刻走出屋檐,站在大雨中说:“我现在已经在雨中了,你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了伞了,而你淋雨是因为你没有带伞。确切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在度我。如果你要度,不必找我,请你自己找伞吧!”

那信徒在雨中被淋得浑身难受,便说道:“不愿意度我就早说呀!何必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呢?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到此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想要不淋雨,就必须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所干扰的。雨天不带雨伞,一心只想着别人一定会带,自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想法是害人的。总想依赖别人,自己又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什么也得不到。每个人都有本性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也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的潜在资源,仅将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如此怎么能够得到成功呢?”

信徒听罢恍然大悟……

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求助于父母、朋友、同事……我们以为他们都是生命中长长的路,认为他们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人,一旦得不到帮助,便心存抱怨,万分沮丧。殊不知,他们只是生命中短短的一座桥,甚至一个过客,不是自己可以长久依靠的肩膀。

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凡事皆是自作自受,唯有自己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未来的一切。凡事也要靠自己,别人是替代不得的。

康德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内心,并无须别人替自己做主!一个人内在的自主权是不受任何人的影响的,一旦你要别人顺从你的价值或信念,或者顺从别人的观念,你便削弱了这些价值与信念在你生活中的力量。如果你还需要得到别人的赞同才能够快乐地生活,表示你已经遗忘了自己内在的自主权。所以,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尽量靠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而无须掺杂别人的任何意念或要求。

一天,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垃圾坑里。它努力地往上爬,但因为垃圾坑太深,它总是爬到一半就滑了下来,最后它累得筋疲力尽,只好颓然地放弃了。整个白天过去了,依然没有人来救它,夜幕降临,驴子在黑暗的坑底悲哀地鸣叫着,然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驴子被上面砸下来的东西弄醒了,它一看是垃圾,它抖落身上的垃圾,把它踩在了脚下,它发现它把自己垫高了一点,于是,它想到了自救的办法。一整天都有人陆陆续续地往垃圾坑里倒垃圾,驴子都把它们垫到了脚下。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驴子每天都把垃圾垫在脚下,饿了就找能吃的垃圾。几天过后,这头驴终于踩着垃圾跳出了垃圾坑。

对于身陷垃圾坑的驴来说,如果它只是悲哀地等待,那么它将最终被垃圾掩埋。但是,聪明的驴却及时将垃圾踩在了脚下,并且成功地利用它们,走出了黑暗的深坑,完成了自救。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困难。很多人一遇到困难时,就想求助于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提携和赐予,所以,当求不到的时候,必然会灰心失望。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们自己内心就有无尽的宝藏,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出路,自己多想办法,根本不应将希望寄托于他人。为什么不自己去主宰命运,却要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呢?

正所谓“求人不当,不如求己”。自明自救,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才是真正的人生警醒和生命彻悟。坚强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是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大无畏精神。

常言道:“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金玉良言。来自外在的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而来自内在的帮助则必定使自救者日益发达,获得难以想象的成果。

当你坚强了自己的内心,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自己的能量排除万难,去创造生命的奇迹时,你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感悟人生

想要不淋雨,就必须自己找伞,用自己的双手撑起的天空才最晴朗。

3

坚定信念,让自己走得更远

在一座名山中,有甲乙两块石头。有一天,甲石头对乙石头说:“山上实在太闷了,咱们出去闯一闯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乙石头并不同意:“何苦呢?我每天都被周围的花草簇拥着,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样的日子太惬意了!那路途的艰险磨难,肯定会让我粉身碎骨的,我可熬不住!”

见到乙石头这么说,甲石头摇了摇头,准备一个人离去。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它随着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依然执着地在自己的路途上不停奔波。乙石头嘲笑它的行为,每天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在它看来,甲石头就是个疯子。

一转眼,多年的时光过去了。甲石头历尽磨难,成了世间少有的珍品,被千万人赞美。乙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劝告。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甲石头那样拥有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它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熬下去的勇气,于是又退缩了。

又过了几年,人们为了更好地珍藏石艺的奇葩,准备为甲石头修建一座精美别致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工匠们来到山上把乙石头砸得粉碎,给甲石头盖起了房子。

对于荣耀,甲乙两块石头都有向往,不过,甲石头选择了艰难坎坷,情愿在恶劣的环境下煎熬,所以它成了石艺中的珍品;而乙石头却不敢经历痛苦,最后只得落个粉身碎骨。

甲乙两块石头,不正是现实中的我们吗?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心态:渴望美好,但不愿坚持;身在窘境,但丝毫没有熬下去的勇气。这样的你自然与成功绝缘。

人生于世,路途坎坷,如果没有勇猛、精进的心,遇到危险与障碍,就裹足不前,那么人生的路必定越走越狭窄。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为前路上的艰难险阻而担惊受怕,该来的总要来,既来之则安之,勇敢地面对要比逃避、退缩好得多最起码你经历了、体验了,这才会有长进。

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它要流向浩瀚的大海,它每天就这样想:“过了今天,也许明天我就会融进大海的怀抱了吧。”于是,它揣着这个梦想,唱着歌,欢快地流着。

经过了许多个村庄和森林、原野和小溪,最后它却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历经了这么多艰辛,穿越了重重障碍,才来到这里,这次,我也一定可以越过沙漠吧。”

于是,它决定穿过这个沙漠,去它梦中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