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魔鬼搭讪学:瞬间与陌生人成为朋友
18105500000004

第4章

现代社会,如果不会搭讪,就一定会失去开启人际关系之门的钥匙,而一个人没有了人际关系,他的事业生活也是脆弱的。我们说搭讪是社交中的一种正常途径,不仅非常之“正经”,而且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可爱与可贵之处是喜欢搭讪,他曾经总结说,他的人脉资源基本来自主动搭讪。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搭讪的最大功能就是社会交往,因此无意间断了自己的后路,放弃了搭讪这一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传统的人际交往是在社群中进行的,邻居、同学、同事、朋友圈、生意圈,等等。我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每天能跟无数人擦身而过。社群的人生如同火车、轮船的交通,我们被分配在一节节车厢、一个个船舱里;而搭讪,却是我们自己在驾驶汽车。既然做司机,当然需要懂交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交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也就是对个人空间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比如“我想认识你”跟“留个联系方式吧”这两句话,就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实手机号码属于安全级别比较高的个人信息,只有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才有交换的必要。所以,“我想认识你”只是表明来意,为接下来的聊天明确方向,就好像告诉对方你不是推销人员一样;而“留个联系方式吧”是聊过之后彼此感觉还不错的一个结果。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么,搭讪就成了“讨”号码,就很有点儿让人讨厌的味道。

再举个例子,搭讪就像是敲门,“当当当”之后,主人心里自然会问“那是谁呀”。这时候,直接表明来意是最起码的规矩,只有傻子才会说“你出来瞧吧”。而即使在主人微笑着开门之后,你也不能就直奔人家炕头。前院后院,登堂入室,你应该要一步一步来。

搭讪在社会交往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体现在谈话上。讲话要去听对方的言外之意,这是环境从小就教导我们的,但那是对付熟人的套路。跟陌生人交往,其实没那么复杂。中国人不擅搭讪,可能与严格的社群经验有关。曾几何时,人们就连恋爱结婚都是父母领导说了算,组织提供所有的安全,个人空间在集体生活中是被淡化的意识。所以,一旦与没有任何来往的陌生人交往,多数人就变得不知所措了,因为失去了圈子的庇护,没有个人空间的个人就像裸体一样尴尬和鲁莽。而真正让大家接受搭讪行为,我们自己首先就要给个人空间的存在予以足够的认可。

与人搭讪,最重要的就是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个体。平等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你有提要求的机会,人家也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死气白赖、死缠烂打都是跟真正的搭讪背道而驰的行为,即便用一见钟情当做理由也不应该。从平等的意义出发,我们还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聊天”或“话术”这些概念。搭讪交谈的本质应该是表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操控”对方。我们可以向每一个见到的感兴趣的人搭讪,却没必要让每一个搭讪的人都接受自己。所以,除非你是连搭了一百个对象,跟人家都没话说,这时候也许应当反思一下,去提升自己。

社交活动中的搭讪要稳健,切忌在“求快”上栽跟头。你不要以为表现出着急的样子,就能给对方你很在乎他的印象,第一次搭讪绝对不是你应该证明这一点的时候。

这里以男搭女为例:说开场白时,不宜在她背后,更不宜挡住她的去路。假如你是从她身后接近她,可以稳健地走到她的左前方或右前方。还可以加上手势,比如,对着她伸出手,手的高度与腰部相同,手心向下。这时再开始你的开场白。最好能让她停下来跟你交谈,而且,最好能让她转离她原来的方向一些角度。比如你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绕着她迈一两步,让她自然而然地转身面对你。身体语言的改变,有助于她改变角色:从原本赶着去做那件事改变为做这件事(认识你)。否则,即使她对你不反感,但她原来就计划着要去做某事,你这一出现,她的思路还没换过来,她已经走离你几步了。若你们是迎着面,不要完全正面对着她走向她,要错位斜对着她,大概是肩膀对着她,慢慢走着接近她。这些身体语言的处理都是为了减少女性对陌生男性的恐慌,让她更有安全感。最好你能让她觉得你随时可能要离开,这样她就会更相信你没什么不良企图。交谈时,如果她往后仰甚至是往后退,你不要向前逼近,保持静立,一边说话一边上身慢慢往后仰一点点。只有当她倾过来时,你才能靠近她。并且你要注意,搭讪时,不要去碰触她身上的任何部位。要是她明显不愿意听你说话,甚至摆摆手转身就走,你还是放弃吧。

上述这些细节都说明,搭讪与其说是一项技巧,倒不如说是一门与陌生人交往的礼节。也就是说,在社交活动中,搭讪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礼仪上。在搭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不断吸取经验、提升个人魅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把握人际交往心理的能力,通过礼仪搭讪,把搭讪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总之,只有按照一定的社交礼仪去搭讪,你才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以后,你的选择范围就会大大地扩展。唯有这样,才能对今后的生活和事业都有帮助。

延伸阅读:个人魅力

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魅的意思是引诱、吸引,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用语,如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等等。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美丽经不起太多的风吹雨打,只有魅力之花才能永远盛开!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培养自己的个人魅力。

(1)表达力。当你在众多人面前,你的想法或许很多、很巧妙,但是如果你不能把它说出来,又有谁会知道呢?如果你的表达能够抑扬顿挫、轻松愉快,让客户觉得很喜欢,这就是你的魅力。

(2)聆听力。对于那些受教育较少,甚至疏于训练的人来说,多听一听也是一把交流的钥匙,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很重视他,你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多听就是你的聆听的技巧。

(3)说服力。这是一项鼓励人们接受你的领导,或是采纳你意见的一种技巧。一个观点,无论它有多么伟大,倘若不被采纳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需要具备一种说服的魅力。

(4)见识力。无论你是一个多强而有力的雄辩者,在建立人际关系上有多大的能耐,你的形象有多好,甚至于你利用的天时地利方面也都做得很好,但你总得有很多东西可说才对,否则你就是一个空架子,所以你要不断地充实你自己。

(5)人际力。不了解他人的风格,却想建立某种联系是不可能的。只有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要适应他人,才能提高你行为的适应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时空力。这一点时常被大家所疏忽,事实上时空能力既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调和,又能够打破关系。不同的时间、地点,你能与每个人都相处得非常愉快,这也就是适应他人的能力。

并不是每个单一的因素都能构成个人魅力,实际上一个拔尖高手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他有着这样一个连成一体的方法或技巧。一个人的魅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建立在智商或遗传基因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你有多少钱和财产或多幸运多么高的社会地位上,最重要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你的个人努力而获得的。

06.新搭讪主义:请再直接一些

简单、直接、真诚、礼貌是新搭讪主义的交往理念。所谓新搭讪主义,是相对于传统、保守的人际交往观念而言的,其宗旨是把搭讪当成人与人交流的一个最直接而迅速的手段。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搭讪主义有着自己的理念。能否正确理解这些理念,决定了我们对待搭讪的基本态度。

新搭讪主义追求摒弃一切多余的套话、假话和废话。举例来说,“你好,在那边看到你,觉得你气质不错,所以过来认识一下”,这种问候加赞美加表明来意的组合从来不是新搭讪主义的套路。新搭讪主义的开场白是“你好,我想认识你”,最多再加点儿善良和无辜的微笑。

问候加表明来意根本不需要另外赞美;或者说,直接表明来意本身就是一种赞美。而“觉得你气质不错”,这句话太像各种推销员了,并且,你真的是因为对方的气质好才来搭讪的吗?

新搭讪主义主张用有趣的方式说真话。上面那个开场白可以变为如下两种方式:

“你好,刚才在那边看到你,突然特别想认识一下,所以我脸皮一厚就来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认识你,脑袋一热就跑过来了。”

说自己的脸皮厚、脑袋热绝对要比说对方气质好更接近实情,也更容易令人尤其是女孩子接受。这其实也符合“做人要做回自己”的励志哲学。

跟陌生人搭讪,被拒绝是不可回避的一种可能,旧有的成见所倡导的方法和技巧从实质上说,无非是把被拒绝的可能性往后拖而已,而新搭讪主义则是上来就坦然面对被拒。但是一旦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往往会变得很轻松。

事实上,在不做任何自我介绍,没有任何情景话题的前提下,以“裸”的姿态直接表达意图,正好也可以考察对方对你的第一反应,无眼缘则打住,有眼缘则继续,省时省力,还顺便锻炼了心理素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新搭讪主义比较注重自身的仪表,比如把鞋擦干净了比学会几个魔术更有用。

新搭讪主义注重观察对方的状态。因为培养出的好感往往是有限的,而发掘出的好感却常常充满惊喜。在短暂的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懂得欣赏我们的人会擦肩而过,不去错过她们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有人喜欢在开口之前通过观察对方的穿着神态来推断搭讪的成功率,或者通过眼神交流来提高搭讪的成功率,但根据大量实践证明,这些其实都属于“以意为之”。成与不成,开口才见分晓,所以,新搭讪主义只注意观察开口之后对方的反应。在搭讪之前,我们唯一要关注的是对方的行进状态以确定出手时机,而出手则是肯定的。

新搭讪主义遵循保护自身安全以及尊重对方意愿的原则。如果开口之后对方表现出拒绝交流的意思,那么不管对方的回答是什么,咱就一个字“撤”,不解释,不劝导,甚至连再见也不说。有些人的做法是“宁可纠缠一千也不错过一个”,而新搭讪主义的做法则是“宁可错过一千也不纠缠一个”!认识到这点,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拿得起放得下的新搭讪主义者。

有些人为了避免搭讪时的唐突,喜欢先用情景话题开场,然后再过渡到想要认识的真实目的。我们并不反对自然开场,但“自然”二字必须是真的自然才好。就是说正好有那么一个话题摆在那里,你信手拈来当然不错。但如果你想搭一个步履匆匆的人,最自然的方式应该就是诚实地直抒来意。“我想认识你”比“我常见到你”要有效得多。这也正是新搭讪主义所一贯倡导的“直接而迅速”。

有人认为,先建立吸引再表明来意,其实很不现实。三五句话,除非你是刻意显摆,否则很难展示什么高价值。至于幽默智慧的语言,即使是幽默大师钱钟书也不可能张嘴就来。所以,搭讪就是搭讪,凭着第一印象的好感为以后的了解留个机会,仅此而已。

总之,以简单、直接、真诚、礼貌为理念的新搭讪主义是一种新的交友方式,而这正是人际交往的真谛。如果还需要一个注解的话,那就是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尴尬留给自己。

当然,新搭讪主义的理念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结识他人的机会,想完全通过技巧来制造别人对你的好感是不可能的。它只是纠正大家的一些错误,能否成功结识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最终还要看人的性格等种种因素。在与人搭讪过程中,只要能够真正做到简单、直接、真诚、礼貌,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搭讪高手。

延伸阅读:如何有效寒暄

寒暄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而意思说白了,就是问寒问暖。寒暄是双向的感情交流,其基本功能是联络感情。与生人第一次接触,它是为展开交往活动建立感情联络的良好开端。那么,如何做好有效“寒暄”呢?

(1)采取积极姿态。一般说来,外出办事的人应主动问候,售货员对顾客应主动打招呼,晚辈遇上长辈应主动问候,上级对下级最好采取积极态度,主动打招呼,这样能表现出上级对下级的热情关怀,也是领导者优良作风的表现。

(2)留心照顾周到。应酬不仅仅是双项的,有时是多项的。因此,遇到多人寒暄时,不能只顾及其中一两个人,而把其他人撇在一边。

(3)善于选择话题。寒喧的话题应该是既表现对于他人及其亲人的关心,使对方感到温暖,又能使对方乐予谈及又较易回答的问题。如:“你的工作忙吧”,“老人家身体可好”等等。避免涉及三言两语无法谈完的话题,绝对不能触及对方的隐痛。

(4)注意灵活变通。要区分对象,根据对象的亲疏、生熟,变化寒暄的言语;要根据时间的早晚,变换寒暄的言语,如“早上好”,“晚安”等;还应视自己的闲忙决定寒暄语往返次数的多少。

(5)讲究方式。与陌生人初次见面的寒暄,一般须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熟人间的寒暄,往往只需一句话、一个招呼。如果久不见面,则宜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