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18104300000036

第36章 日常生活篇 工薪族面对的几件大事(5)

由于老年人不再以通常的劳动形式直接创造财富,他们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钱生钱”。而老年人理财,不仅对老年人自己及家庭有好处,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理财切记不能让情绪左右,必须时时刻刻理智清醒地理财,而且无论采取哪种理财方式,都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稳”为上策。

洪先生和老伴都已经退休在家1年了。老两口的身体都还不错,只有一些常见的老年病,没有大的疾病,而子女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基本上不需要他们操心。老洪工作了一辈子,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银行也存了10万块。最近电视报纸上理财的文章一篇又一篇,老洪打算着自己也应该理理财了。

平时只知道喝茶、看报的老洪,上房产中介一打听,自己住的房子已经值50万了。于是,老洪打算着像自己的情况该如何理财。老洪以前是个会计,退休后也闲得自在,开始迷上理财之后,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而快乐起来。

老洪从报纸和电视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财知识和技巧。他知道了理财从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开始。

目前,洪老先生夫妇月收入1800元左右,自住的房子价值约50万元,给自己养老储备了10万元的存款,除去每月伙食与日常生活的水、电、煤气等费用,一般每月还能节余600元,到年底会节余下来10200元。除日常支出外,老两口没有别的开销,所以他们的资产就相当于他们的净资产,除了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增加储蓄或者投资,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理财。

老洪知道如果不懂得理财,自己身体虽然目前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意外。一旦意外出现,自己可能就会连累子女和家庭。

于是老洪开始了自己的理财计划:

第一,准备紧急备用金。

从财务安全的角度出发,家庭中应当持有最低现金金额,根据老洪家庭的实际情况,他们需要一定数量的现金来保证满足例如疾病等现金支出的需求。作为一个高龄家庭的应急准备金不可低于可投资资产的30%左右,以应不时之需。参考了各方意见他最后把应急资金定为3万元。

第二,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

老洪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决定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实现较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并使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

老洪非常谨慎,研究后发现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者信托产品有着“本金安全,收益有保障”的特点,老洪就去银行买了,类似的还有国债,货币性基金。老洪知道这些理财方式,虽然非常稳健,但是收益不高。

他决定还要拿出一部分钱去买收益高但风险高的股票型基金。老洪买基金有他的考虑,买多少基金,“保本”是首要的,“创收”在其次。伴随着一轮牛市中的基金热,不少人对基金的赚钱能力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似乎只要买基金,就一定能赚钱。不少人倾其所有投入基金中,其中也不乏退休老人。基金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通常来说,退休老年人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的比例,应该不大于100减自身的年龄。比如一位65岁的退休老年人,最多只能投资35%的资金用于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

医疗保险方面,除了单位提供一定金额的医疗金外,洪老先生和妻子没有任何其他保险。老洪决定将老两口每年的结余的5%~8%用来购买一些特别针对老年人的险种,如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等。有了这样的资产配置,基本上可以做到能攻善守,也可以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从老洪退休的那年算起,已有5年时间了。和老洪一起退休的同事,经常在他面前叹苦。物价上涨的压力已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有的甚至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和儿女产生了矛盾。相比之下,老洪的生活却非常充实。由于赶上了大牛市,老洪的基金翻了好几倍。而其他的投资也让他收益颇丰。儿子买房,他还资助了20万。老洪暗自得意,这5年的时间里,自己的资产增值了4倍。

这就是老洪“钱生钱”的故事。

晚年生活的保护伞

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则令人心酸的报道:一个拾荒老太太,每日食不果腹,过着形同乞丐般的生活,在悲惨中结束了生命。在人们整理其遗物时却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位穷老太太竟然有一张六万元的存折。

这则新闻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一部分老年人知道要在经济上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去安排和处理自己的财产。就像新闻中的这位老太太的这笔钱可能要留给自己生病的时候用,或者当自己连拾荒的能力都没有的时候靠这笔钱养老,却不知道平时的生活却基本上毁了自己的晚年。这就说明了这位老人只知道要理财和积蓄,却不知道如何理财。

家庭的生命周期处于衰老期,情况属于支出大于收入,所以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老年人已退休或者即将退休,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理论上应该获得了充足的养老金及医疗准备金。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所以老年人的理财也很重要,老年人理财与中青年比起来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那就是资金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时间的因素,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目前,老年人理财大多采取银行储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更多的理财方式,但是相对而言,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安全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养老金或医疗金一旦有问题发生,则会对家庭产生重大影响。

这里对于老年人的理财方式不做具体的分析,而主要讲一讲被老年人所忽视的理财方式。一部分原因是保险公司针对老年人的险种少一些。更主要是老年人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老年人买保险费率相对较高,不划算。

从老年人保险的功用来看:

第一,资产管理及合理分配,保证在每一年都有合理的钱使用,不是最多,而是合理。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60岁退休,假设正好再活20年,给出两个养老方案选择,除此之外不能获得任何生活来源。第一个方案,每月用3000元,一共给足20年,共72万元。第二种方案,每月4000元,给足16年,共76.8万元,虽然第二种方案多给了4.8万元,但最后四年没费用,没有一个人选择第二套方案,即便再多给14.4万元,只是最后一年没费用,人们也不愿意选择第二种方案。足见老年理财,资产管理及合理分配比收益来得更重要。

第二,把普通医疗及大病的费用与养老金做区分,看似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来应付医疗,其实不然,可以避免因为疾病占用养老费用。现实生活中,影响养老品质往往不是生活费用,而是医疗费用,当我们有一个详尽的规划,生活品质会大大提高。

第三,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产,想传承给下一代,保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以上功能,通过其他渠道很难做到。走出老年保险理财的误区,保险只是一种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果用好这种工具,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如何做退休规划

越早开始越轻松

如果你现在的收入并不高,但是每月能把很少的一部分收入做定期定额的投资,日积月累,这份投资的增长率则会随着资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专家建议我们一个人最晚应该从40岁开始,以还有20年的工作收入储蓄来准备60岁退休后20年的生活。否则即使你的每月投资已经做最佳运用,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够让退休基金积累到足够供你晚年享受舒适悠闲的生活。

经过专家研究,定期存款利率扣掉通货膨胀率后,只能提供2%~3%的实质收益,若用定期存款累积退休金,无论在什么年龄开始准备,都要留下一半以上的收入为退休做准备,你就必须大幅度地降低工作期间的生活水平。

如果采取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报酬率可达到12%,以平均储蓄率20%~30%计算,大体可以满足晚年生活需求。进行退休规划时,当然也不应该假设退休金报酬率能达到20%以上的超级报酬率,这会过高估计投资回报率,使得自己认为每期的投资额可以很低,从而不易达到退休金的累积目标。

保障基本生活,兼顾生活品质

养老险或退休金的优点是具有保证的性质,可以降低退休规划的不确定性;缺点是报酬率偏低,需要有较高的储蓄能力,才能获得退休需求的保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将退休需求一分为二,第一部分是基本生活支出,第二部分是生活品质支出。

一旦退休后的收入低于基本生活支出水平,就需要依赖他人救济才能维生。而生活品质支出是实现退休后理想生活所需的额外支出,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对投资性格保守、安全感需求高的人来说,以保证给付养老险或退休金来满足基本生活支出,另以股票或者基金等高报酬、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来满足生活品质支出,是一种以兼顾退休生活保障和充分发展退休后兴趣爱好的资产配置方式。

假如工作期为40年,退休后养老期为20年,退休后基本生活支出占工作收入40%的话,那么在工作期的40年中,需要将收入的20%投资定期定额基金,其投资成果作为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支出;若投资绩效较好,退休后的支出可能比工作期还多,可用于旅游等实现自己梦想的生活品质支出,富裕的资金还可以成为遗产留给后代,为他们保持一个理想的生活水平。

老年人理财的误区

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尤为重要。但是,除了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还要走出各种误区。一般,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的能力比年轻人要迟钝一些。再加上防范意识薄弱,很多骗子都会选择老年人为欺骗的对象。老年人在理财的过程,一定要走出以下的误区,对于老年人来说,考虑投资的风险大小比投资收益多少更为重要。

1.轻信他人

电视台不止一次地报道了类似的新闻。骗子利用过期作废、不可兑换或伪造的外币,采用串通表演的手法进行诱骗。老年人成为了他们主要的作案目标。遇到以上情况,一定要先到银行进行鉴定后才可兑换,千万不要因贪小利而被迷惑,以免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遇到自己不能确定的事情,千万要多加小心,宁可错失机会也不能上当受骗。

2.贪图高利

近些年来,非法集资案屡屡发生,许多求财心切的老年人因此倾家荡产。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形势下,一些非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贪图高利的心理,有的声称利率高达20%~30%,以引诱个人资金入股。这多半是陷阱,要小心为上。

3.盲目为他人担保

有些老人常碍于面子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把储蓄存单、债券等有价证券借给别人到银行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殊不知,一旦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就会依法冻结你的有价证券用于收回债权。

4.涉足高风险投资

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最好不要选择风险性高的投资方式,如股市、汇市、房地产等,最好还是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

5.消费无计划

进入老年阶段,消费支出有很大变化,有些可削减。例如住房,孩子们长大了可能离家,尽量不要去购买住房,以免负担太重。可以让子女们自己去买房,哪怕赞助他们一部分。老年人还可减少的费用有,交际、交通等费用。但不要在消费方面因小失大,例如不舍得买水果、蔬菜等食物,这样造成营养不良,反而增加医药费支出,得不偿失。

6.忌讳立财产遗嘱

生前早点立好遗嘱,这是老年人应该做的。既可避免去世后出现遗产纠纷,又可避免将一笔钱流入参与分配遗产的律师与法庭。不要有心理上的负担,可以把立遗嘱当成是一生理财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