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18103100000023

第23章 警惕!孩子有怪行——小事儿就是大事儿(4)

就在前不久,思远妈妈还以讲卫生为由,直接把思远的小包被给丢到了垃圾站。后来,思远为了这件事整整哭了一天。

在美国留过学的爸爸还为此事责怪妻子,说她伤害了孩子的心,还说:“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从小也有恋物瘾,有的物件甚至会陪伴到小学毕业,而那些孩子长大了不也很正常嘛,教养要顺其自然,既然孩子觉得抱着被子安心,就让他抱着吧。”

听了丈夫的这番话,虽说思远妈妈也承认有几分道理,但是她仍然觉得不舒服,除了这条包被以外,儿子似乎没有对任何其他的人和事表现得如此依恋。他也似乎很难适应新环境,遇事总退缩。让思远妈妈担心的是,这样的孩子,再过几年,如何如鱼入水般融入群体中去呢?

读懂孩子的行为

思远的例子绝非个别,而思远妈妈的担忧在年轻父母中也不是个别。那么,在儿童的世界里,为什么会有恋物行为呢?虽说儿童的“恋物癖”有轻有重,但是大抵是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引起的。

1.对依恋的需要

亲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孩子会依恋一直照顾他的人,而这个依恋对象通常是妈妈。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能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可以使他不会因独自一人而磕破弄破;也能让他在害怕时,从妈妈那里找到安全。但是,很多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忙,孩子无法从他们那里找到安全,得到依恋。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便会转移注意力,既然不能时时刻刻恋“人”,那只能转而求其次——“恋物”。也就是说,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会把某些物件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是替代品,从而从中获得安慰。

2.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心理学家曾用两个假母猴代替真母猴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其中一个假母猴是由金属丝组成的“金属母猴”,另一个是由柔软毛巾组成的“布母猴”。结果发现小猴子与布母猴产生了依恋关系,而金属母猴却没有得到小猴子的依恋。这就告诉我们:身体接触是否舒适决定着孩子是否产生依恋。由此看来,动物也需要舒适的身体接触,动物也有“皮肤饥渴”。动物如此,而人也亦然,尤其是处于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更存在着这种身体接触的需要。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不仅能得到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说,孩子所“恋”之物是那些比较柔软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么看来,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和愉快时,父母的替代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得到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更进一步说,这种依恋的替代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不过,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甚至是听之任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恋物程度重的话,孩子会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意外导致所恋之物无法复原的话,孩子心理的成长便会遭遇重大考验。更严重的话,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这种恋物行为还会发展成恋物癖。

换种方式爱孩子

既然孩子的“恋物行为”是由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引起的,那么,作为父母,又该如何预防或逐步戒除孩子的“恋物行为”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父母不要羞辱、打骂和歧视孩子。当孩子已经有恋物行为时,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而羞辱、打骂,甚至是歧视孩子并不能够改变他们的恋物行为,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他们带来耻辱感和负罪感。

2.父母要审视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留意是否满足了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否满足孩子内在发展的需求。平时要多拥抱孩子,多抚摸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注意你的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要及时拥抱他,不要等孩子画了一幅好画或是弹了一首好曲时再去拥抱他。那些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是玩具熊视为他的“精神保险带”。

3.尽量减少孩子与可唤醒性反应的刺激物接触。比如,如果孩子迷恋绒布熊,那么就要减少他与绒布熊接触的机会,而且准备一些更具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来逐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父母不要强制孩子不再恋物,在大人的高压下,虽说孩子表面上会减少这样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强烈的恋物欲望与父母的压力会形成更加激烈的冲突,一旦有机会,孩子的恋物行为就会反弹,甚至更为严重。

此外,父母要适当减少孩子的独处时间,因为孩子在一个人的时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恋物的陪伴。孩子睡觉前,用舒缓的音乐使其获得平静及心灵的安抚,从而减少对特定物品的依恋。平时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多交好朋友,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性格开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减少。

难免会遇到的问题

喜欢探寻小角落,是怎么回事?

Q:我的儿子2岁多了,越来越喜欢探寻小角落:喜欢在墙上的洞眼儿塞东西;喜欢探头去看看马桶里的下水道;喜欢拿着钥匙去插锁孔……孩子的行为,让我们很是疑惑。

A:孩子的这些行为说明他们正在体验空间的存在,因为他正处于空间的敏感期。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行为,这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灵活性,这样做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动作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而且这对构建他们的专注力也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尽可能地做一个沉默的欣赏者,而不是呵斥、约束“捣乱”的孩子。

喜欢收集头发丝,这是为什么呢?

Q:有段时间,女儿喜欢上了头发丝,不管是我的、爸爸的,还是她自己的,都像宝贝一样捡起来,然后藏在自己的小枕头下面。有一次,我把这堆头发给扔掉了,女儿发现了,“哇哇”直哭。不仅如此,女儿还喜欢小线头、纸屑这些小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A:这是因为孩子正处于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而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就是孩子掌中的宝贝。当你发现孩子有怪异行为时,只需耐着性子,学会欣赏孩子的这些可爱举动,随他自由处理就好。要知道,这种行为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需要,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时,只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身上,甚至还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因此,家长发现这一行为时,应该试着去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事事都要完美,孩子是不是太“事多”了?

Q:我的孩子对东西总有一种特殊的要求:水果上带了一点疤痕,就会拒绝吃;蛋糕缺了一个角,就是不肯吃;买回来的画纸,只要有一点撕裂了,非得重换一张不行。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太事多了呢?

A:这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逐渐进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种时候,一旦有谁破坏了物体的形式,或是没有达到他们对事物形式的要求,他们就会拒绝做事情,甚至为此而发脾气、大哭大闹。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法则,尊重孩子的爱美之心。要知道,孩子有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美的概念,这是孩子审美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这种变化感到高兴才是。

总是爱扔东西,这样的孩子正常吗?

Q:有段时间,2岁半的女儿特别喜欢乱扔东西。看到书桌上摆放的书,会“哗啦”一下推到地下;看到床头柜上的小物体,会专往床与墙角的空隙处扔。很多时候,当家人把女儿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后,她又会继续往下扔,扔得一件也不剩。女儿的行为让我们很无奈,到底是怎么回事?

A:孩子的这些“壮举”说明他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事实上,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喜欢扔东西,行为的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当孩子发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是分离的时候,他们就喜欢把手中所能拿到的物体都扔出去,以此来体验“物与物分离”这一重大发现给他带来的快感,而且这一行为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力,逐步建构孩子的空间智能,而且还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家长不妨多陪孩子玩一玩“你扔我捡”的游戏。

孩子喜欢蒙枕巾睡觉,好不好?

Q:很长一段时间,儿子睡觉总喜欢蒙枕巾或是被子,有时候还会抱着枕头睡觉,我们都觉得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A:心理学认为,孩子的这种表现是缺乏心理安全感造成的,这可能跟孩子小的时候某一次较大的情绪波动或是心理创伤有关。一般来说,孩子5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或是心理创伤,都会导致孩子缺乏心理安全感。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也会使孩子感觉到爱的缺失,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是不安全的。于是,只好用某一种物品来替代缺失的安全感。因为,为了帮孩子建立起健全的心理,父母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时间久了,获得了爱与安全感的孩子就会慢慢改掉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