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18103100000018

第18章 与难缠的孩子过招——轻松引导孩子培养好习惯(3)

这时,笑薇的眼泪都要出来了,看得出对她来说,这是个难题:别人的床不能睡,我们又没有地方睡。不管外婆怎么解释,笑薇仍然坚持要睡沙发,还带着哭腔对妈妈说,我们不能睡别人的床。

后来,笑薇妈妈说:“你说得对,我们不能睡别人的床,我们再去看看别的地方是不是还有床。”就这样,她们来到那张摆放着没铺过的床的卧室,果然,笑薇看到这张床就破涕为笑。

读懂孩子的行为

看到这样的孩子,或许很多家长只有苦笑的份儿,不能偷懒了,只得“服从”了。其实,这是孩子的秩序感在“搞怪”。

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天生都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他们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他们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石。蒙台梭利曾说:“儿童需要秩序就如动物离不开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

其实,早在襁褓中的孩子,已经开始要求周围事物有固定的秩序,而一旦这种秩序被打破。比如,原先放在床头柜上的照片被挪到柜子上,孩子就会感到惶恐不安,甚至莫名奇妙地哭闹。

而孩子1岁之后,他们对于秩序的完美,更有着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

有的时候,他们坚持要求拿到手里的食物或是其他物品必须是完整的。比如,画画的纸如果破了一点点,他们就会伤心不已,非要换一张全新的完整的不可。比如,给孩子买来冰激凌,如果大人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咬了一口,孩子就会撒泼打滚,一定要大人把吃进去的冰激凌吐出来,或是干脆把咬过的冰激凌扔掉。有的时候,他们坚持每个举动必须按照一定程序,或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完成。比如,如果大人忽略了他们的要求,或是没有准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导致事件过程的偏差,他们就会固执地要求“重新来一遍”。有的时候,他们还会坚持每件东西必须归其“主人”所有,别人不许乱用。而且他们不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就连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随意交换使用。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原有秩序,生活有序了,孩子才会感到安全。而一旦这个秩序有所变动,孩子对未来感到未卜,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不了解儿童在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为,于是偏执地给孩子贴上“小气”、“惯坏了”、“成心找碴儿”这些标签,甚至批评、斥责孩子的情绪反应,这种做法只会破坏孩子的秩序感,阻挠孩子对标准和完美的追求,而且也会在无形中扼杀孩子的自律感萌芽,导致孩子将来在遵守规则和发展道德感方面,出现障碍与问题。

试想一想,如果孩子为了咬了一口的冰激凌而大哭时,那是因为他认为整齐、完整是“对”的,而凌乱、两瓣则是“错”的。实际上,在孩子的意识里,当其对事物有了“对错”之分时,行为自然便会有“好坏”、“正误”之分,时间久了,孩子的自律感便会应运而生。所以说,秩序感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

所以说,在儿童的秩序敏感期(0~4岁),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们的特殊要求,并且尽量满足孩子对事物固定秩序与完美无缺的追求,要知道,孩子远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换种方式爱孩子

既然秩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意味深远,那么,父母们又该如何保护好他们的秩序敏感性,并抓住他们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呢?

1.给孩子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前提。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安排一个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他们遵照执行,这一做法不仅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为其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打好基础。其次,为孩子提供一个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比如说,家中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用后物归原处;父母耐心培养孩子归置秩序的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收拾玩具、图书,即使孩子“笨手笨脚”、越帮越忙,也不要斥责,而是耐心指导、积极表扬。此外,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关爱、长幼有序,才能培养孩子追求文明、秩序的好心态。

2.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父母可以要求孩子进门换鞋,并将鞋子摆放整齐,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秩序。而且父母还要经常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比如,在游乐场,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自觉排队,玩耍要注意有先有后、不推不挤。

3.注意在公共场所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但凡公共场所都有其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乘坐公共汽车要先下后上、文明礼让;观看电影不可乱扔果核、大声喧哗;游览公园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等。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孩子也不例外。每到一处,父母一来要向孩子讲解相关的规定,二来更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的秩序规则,遵守是光荣的,而违反则是不道德的。

其实,保护孩子的秩序敏感性、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还远不止这些,父母只有记住这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且更需要我们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这样孩子今后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行为33:孩子总是“慢半拍”——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这天,黎黎妈早上起床后,就不停地催促女儿黎黎赶快去洗脸、刷牙,可是黎黎却赖着不起,还拽着爸爸要讲故事,好不容易说服黎黎进了卫生间,可是她又玩起了水。

总算洗漱干净该换衣服了,黎黎又为穿哪件衣服而发愁。左挑右选半天后,才坐到餐凳上。

开始的时候,黎黎的表现还不错,可是没吃几口就闹着要玩,无论大人怎么说也不听。

黎黎妈看了看挂钟,眼看上班要迟到了,火气就蹭蹭蹭地上来了,看到妈妈对自己大呼小叫,黎黎生气地说:“我不吃了,我吃饱了。”

看到女儿不吃了,黎黎妈又担心她是故意怄气,怕饿着了,于是对黎黎是又哄又骗希望她再吃几口,可是无论怎样黎黎就是不肯再吃,自顾自地玩了起来。

结果幼儿园关门了,黎黎妈上班也迟到了。

读懂孩子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什么事都是“慢半拍”。在这个时时处处“讲究效益”的时代,这些“慢半拍”的孩子时常让家长一筹莫展,而家长又免不了对孩子进行督促,但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孩子为何总是“慢半拍”呢?

1.孩子的时间观念远没有成人详细确切

一般来说,在孩子3岁以前,几乎都是活在“当下”,对于时间的流逝没有什么感觉,而且孩子的话语中也很少提到过去或未来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时间的知觉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时钟”来提供时间的讯息。比如说,孩子肚子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这种对喝奶的时间所产生的条件性反应,就是由“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形成的。

从孩子3岁开始,他们的时间概念才逐渐形成,此时,在他们的言谈中会经常使用与时间有关的字眼,而他们总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或周围现象作为判断时间的指标。比如说,通过感知日夜和季节的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他们会对时间有一个理解。在孩子眼里,“早晨”就是“起床或是天亮的时候”,“白天”就是“上学的时间”,“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之后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时间的判断标准才会逐渐发生变化。

2.孩子做事磨蹭与家长的娇惯和溺爱有关

现如今,很多家庭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也是越来越不够用,尤其是职场爸妈们,每天不仅要处理繁忙又劳累的日常工作,而且还要尽己所能地照顾好孩子,甚至还要照顾上了年纪的祖辈,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急躁心态的影响下,有些父母就希望,自己一个指令,孩子马上便做出回应。就如故事中的黎黎妈妈一样,早上一起床,就争分夺秒地催促女儿赶快完成“任务”。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孩子老是慢慢腾腾,干什么都要慢半拍,怎么也急不起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要知道,家长和孩子各有其标准,这样就会直接造成家长认为孩子老是慢吞吞,总是“慢半拍”。

而孩子越是慢吞吞,家长心里就会越抓狂。于是,在家长这种操之过急的后续行为之后,不是批评指责孩子,就是干脆大包大揽,在他们看来,这样倒也图个省事省心。然而结果呢?批评容易让孩子渐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最好是少做少错;大包大揽容易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做好”,这是当下不少孩子的普遍心理。毫无疑问,这两种结果都会让孩子做事情的动作更加迟缓。

如此这样,教子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一切的根源却在家长自身。所以,请家长朋友们记住这样一句话:没有出错的孩子,只有出错的家长。孩子慢吞吞,家长还是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操之过急,要求太高,或是对孩子过分代劳了。

换种方式爱孩子

那么,面对“慢半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又该如何才能让孩子跟上节奏呢?

1.采取后果自负的办法

对于孩子磨蹭问题,家长不妨采取后果自负的办法。比如说,孩子磨蹭的时候,爸妈先别急,而是让孩子自己急。也不要帮他穿衣、洗脸,而是站在一边说:“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我可不帮你。”而且类似的话不要反复唠叨,说一遍就可以。要知道,孩子一旦迟到了,老师肯定会问他原因。如果孩子说“妈妈没帮我穿衣服”,老师肯定会说“为什么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还要大人帮忙”。孩子挨了批评,尝到耽误时间的后果,下次自然便会从中吸取教训,相比家长单纯的说教,这样做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2.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穿鞋、整理玩具、收拾碗筷等。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做事情的熟悉度和速度,还能帮助孩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家长应该适时适宜地教孩子认识时间

通常,3~4岁的孩子分得清白天、黑夜、早上、晚上;4~5岁的孩子分得清昨天、今天和明天;而5~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具体的几点钟。因此,家长可以借助日出、日落这样的自然现象,或是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这样的时间单位以及钟表的滴答声,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比如说,告诉孩子“下午3点钟我们去科技馆”,他可能无法理解,但是换成“睡完午觉后我们去科技馆”,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