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18101600000005

第5章 学前儿童的发展(1)

学习目标

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4.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5.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9.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心理方面如认知结构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儿童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发展变化表现为: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的内容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领域

儿童发展可分为四个发展领域:

生理发展———研究躯体尺寸、比例的变化,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与发展,身体运动与行为的变化,以及生理健康。

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变化。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

文化性发展———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

二、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视角,对儿童发展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划分。尽管视角各不相同,但划分的基本准则却是有共识的。儿童发展学界普遍认为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个体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表现出身体、生理、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文化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特殊矛盾或本质特点总和。我国学者根据各种划分标准和我国儿童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儿童发展划分标准:①新生儿期(出生到1个月);②婴儿期(1岁以内);③先学前期(1—3岁);④学前期或幼儿期(3—6岁);⑤学龄期(6—18岁)。

三、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幼儿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是上肢,然后是下肢;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同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依存性和制约性。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同时心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生理的发展。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表现为从不齐全到齐全和从笼统到分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

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出生时并非都已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比如,儿童最初的注意只是定向性注意,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才开始发展;1岁半以前的儿童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到人类特有的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是分化的,无论是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比如,孩子最初的情感反应是笼统的,对所有引起他感受的刺激都做出反应,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儿童的语言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儿童的发音并不是先元音后辅音,而是先混合音,再向元音或辅音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例如,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和儿童不同,成人的动作思维往往已经具有抽象思维的成分。最初引起儿童情绪活动的,都是具体形象性的事物,以后才是越来越抽象的事物。

(三)从无意到有意

尽管关于儿童最初发展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儿童的发展的意识性是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儿童最初的反应都是根据原始的本能,是不随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开始出现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学前期儿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社会性等方面的飞速发展都与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小班幼儿玩娃娃家往往只是重复一个简单动作,而中大班幼儿就能有意识地提取有关的生活经验,使娃娃家的角色和内容都丰富许多。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比如,儿童早期情绪的表现是不稳定的,随着刺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到幼儿中晚期,情绪的表现逐渐稳定化,我们形容幼小儿童的情绪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些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没有形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就出现了各人特有的个性。

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的高速度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对于儿童而言,其变化是日新月异。六、七个月之前的婴儿被陌生人逗弄马上就会笑,而六、七个月之后的婴儿却已经对母亲产生了依恋。拿儿童语言发展来说,一岁左右就能发出简单的带有意义性的语音,到一岁半至两岁的样子,就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表示,两岁半以后就开始出现有修饰词的句子。儿童的发展速度是成人无法企及的,正因如此,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研究也表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如布鲁姆提出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假设:假定17岁时发展到最高点,4 岁已经达到50%,8岁则已达到80%。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儿童身心发展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而量变又是和质变处于辩证的统一过程之中。例如,儿童开始牙牙学语,模仿发音,似乎一开始只能理解成人的语言,并不能和表达语言联系起来,但到了两岁以后,儿童就开口说话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虽然从整体来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质的变化表明儿童发展具有的阶段性。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采取渐变的形式,在原有的质的特征占主要地位时,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特征的萌芽,而当新的特征占主要地位之后,往往仍有旧的特征的表现,发展之间一般不出现突然的中断,阶段之间具有交叉性。

(三)发展的不均衡

儿童身心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人的一生的发展不是等速的,在不同时期变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学前期和青春期是发展的两大加速期。即使同是学前期,不同时间发展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2.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比如,感知觉在出生后发展迅速,其能力很快就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而思维的发生则要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两岁左右才真正发生发展起来,到学前末期,仍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只有逻辑思维的萌芽。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相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往往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孩子刚刚1 岁零2 个月就会说话,有的孩子已经2 岁多了,还没有开口。我们说,这些都是正常儿童,而且早晚会具备基本的心理活动能力,只不过是发展速度上有个别差异而已。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要了解人的成熟期,掌握关键期进行教育。由于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环境及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根据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指的是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教育、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儿童主体标准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特点的影响。

一、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其中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性,主要指那此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产生最重要意义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不同于其他生物体的特性,这些遗传素质是儿童形成人类心理的物质前提,是儿童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在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心理发展一定会受到局限。而非人类物种,如大猩猩,即使在很好地环境中接受训练,其智力发展水平最多只能达到幼儿的水平。

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心理机能的差异性。对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以及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最小,同卵双生子的智商则有很高的相关。除智力外,个性的发展受到儿童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认知方式、情绪表达以及心理活动的方向。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理成熟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

第一,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儿童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和发展方向都明显的表现,儿童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是坐、爬,最后才是会走路。儿童各大系统的发育顺序是:先神经系统,再是运动系统,最后是生殖系统,而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成熟程序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