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18101600000042

第42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学习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撰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3.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4.能根据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涵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儿童发展

1.活动与儿童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只有通过自身的活动,感知和操作,实践和体验,交流和分享,才能充分获得环境所提供的教育元素的主观映像,进而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整体而协调的发展。

2.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儿童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既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性和幼儿主动参与性,还强调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教师的作用。教育不能代替儿童的发展,但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要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反思、改进都应是教师在科学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有意行为。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但活动对象多种多样,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各种类型:

1.以幼儿的活动性质划分

依据幼儿活动的性质,幼儿园教育活动有运动活动、交往活动、认知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等。

2.以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划分

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各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

3.以教育内容划分

包括健康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数学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和社会活动。

4.以组织形式划分

包括集体教育活动、幼儿自主活动、个别教育活动等。

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类型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时时处处;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把握教育的契机,而不是仅仅把视野局限于集体教育活动之中。

然而,在当今我国学前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学活动仍然是一种重要且十分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正规性教育活动的途径,是完成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手段。因为教学活动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发展水平向高一层次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这里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主要针对集体教学。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原则

(一)教育活动目标体现整体性和领域性的结合

1.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教育活动应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任何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反映幼儿身体、认知、情感、态度等发展的整体性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为教育目标建立一个较为规范、清晰的划分标准,依次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

认知:包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认知能力的形成过程等。

情感:包括兴趣、爱好、倾向、态度、习惯养成、价值观等。

动作技能:包括大小肌肉的协调、模仿、操作、行动、动作等。

我国《纲要(试行)》倡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所谓的渗透与联系,不仅指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相互整合,还意味着在一个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有效整合。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教育活动都必须生硬地将三大类的目标整合在一起,而是根据教育活动内容有选择地反映相应的目标。

例如,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树叶》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幼儿的采集、分类等活动,使幼儿发现周围世界有多种多样的叶子,引起幼儿观赏大自然的兴趣,热爱自然的情感,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分类的方法。上述目标反映了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但各部分内容都非常宽泛、笼统,并不能真正体现该活动的价值。通过挖掘教育内容中对幼儿最有帮助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将目标调整为:观察比较树叶的形、色、结构等特征,学习分类;体验发现的乐趣,喜欢探索。这样的目标既体现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又有明确的聚焦。

2.领域性

《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都明确划分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范畴,各领域教育内容承载的教育价值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幼儿文学作品活动中,语言文学作品中规范优美的语言,是幼儿学习的最佳范例,有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因而“欣赏作品,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词句及特殊的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活动中应着重突出的目标。科学实验类活动中则应突出“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获得尝试、体验、发现、总结等科学思维方法”。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因而,教育活动应能体现各领域的特殊性。教师也只有领悟了各类活动的特殊性,才能清楚教育活动究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在设计具体的活动目标时,心中要有框架,但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为了目标而目标,目标是为儿童服务的。

各个领域的教育都有其自身的教育目标,每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设计、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有必要介绍各领域教育的目标(见附录),以使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章可循,做到心中有目标。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生成和预设的辩证统一

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我们要考虑这些问题:“这个活动是孩子需要的吗?”“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体验和其他活动是否有不同?”在活动后,我们该思考“这个活动孩子们喜欢吗?”“孩子们是否获得了某些方面的发展?”“什么是孩子需要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关于内容选择的生成性和预设性的思考。

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它的教育价值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要使得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就必须注意生成和预设的辩证统一。生成性是指活动设计要从儿童学习经验的角度出发,要针对儿童发展的原有水平。预设性则是指从各领域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出发,考虑儿童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儿童感知数量的感知中,先是理解一一对应,才能知道数数的意义,然后是理解数群的概念,最后才能掌握数的加减。

如果一味强调生成,教育则有可能陷于儿童琐碎的、零乱的、感性的生活经验中;而如果一味强调预设,则可能使得教育脱离幼儿,教与学只能隔江而望。而事实上只有两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思路清晰起来,那就是从教育内容系统性的角度审视儿童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水平,筛选掉那些儿童在日常生活或自主游戏中就能够发展的内容,发现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帮助其发展的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是幼儿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就好像打拳,孩子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是力量的积聚,而教育活动则是那最后一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有先导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具有丰富见识的成人需辨明儿童经验的走向,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帮助儿童获得更有价值的连续性经验。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关注各年龄阶段内每个幼儿的具体差别,他们的学习方式、思想、接受方式、最近发展区的差异等,另一方面,要掌握各领域知识体系的架构,懂得各领域内容的价值所在。

(三)教师的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相结合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的指导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全体幼儿的身心得到协调的发展,这也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幼儿自发活动的实质性区别。在任何情况下,教师放弃指导、放任自流都是错误的。

但是,教学活动仍然是幼儿自身的活动,知识经验是幼儿活动的产物,不是教师活动的结果。因此,教师不能取代幼儿的活动或严格控制或过多干预幼儿的活动,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不能使幼儿的活动自生自灭。

教师的指导有直接指导和间接影响两种。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必须结合运用。

教师的直接指导是由教师根据幼儿教学活动的目标,直接向幼儿提出进行活动的要求,发出指令,传递某些知识、技能,教以一定的行为方法,提出需遵守的某些行为规则,诸如动作、语法、行为规则的示范讲解,概念的定名,范例的解释,等等,都属于直接指导。从角色的角度看,直接指导就是教师直接以“教师”的角色身份出现。

教师的间接影响(间接指导)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环境、物质材料,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和参与活动的愿望,教师通过参与活动,以情感、态度感染幼儿,从而影响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从角色角度看,间接指导中教师所扮演的则是幼儿的活动伙伴、合作者、材料提供者、甚至有时是旁观者。

教师在活动中的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都有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但不同的活动,两种指导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同一活动中,两者并存,有时是直接指导,有时则间接影响,相互交替。

最后,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处理好两种指导的关系,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个别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和各种经验的直接获得。教师要尽力避免过多干预幼儿的活动,以免造成幼儿思维的中断和活动的停止。

(四)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1.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学活动形式一般有:班级、小组和个别三种。哪一种形式最好没有定论,而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需要灵活使用。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说小组活动的形式较好。但是,有一点要明确,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是受教育思想支配的。用好适当的活动形式先要弄清楚这种活动形式的教育作用是什么。如要让幼儿学习交往,就适合用集体或小组的方式;如要让幼儿仔细探索,则适合个别的方式。选择活动方式,不能单求形式,而是要考虑幼儿实际、班级实际、教学内容和效果。鉴于我国目前师幼比例较高的情况,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应讲求教学的效益,可多用集体教学的形式。

2.方法

方法是完成活动的重要途径,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学习的兴趣、智力的发展,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和目标的完成。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学科的特点,还要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要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手脑并用、动静结合,要能充分调动儿童各种感官的参与。各领域的活动有比较通用的方法,如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也有适合本领域的特殊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适用于科学活动,视、听、讲结合法适用于语言活动等。即使是通用的方法,在不同领域的使用过程中,其呈现形式、作用、组织等都是有区别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五)提供适宜的良好环境和材料

幼儿活动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由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形成的环境气氛,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要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充满爱意和温情的亲密、和谐的环境气氛。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感受到被爱、被接受、被尊重,可以产生相互信赖、安全感、放松和舒畅的心情,幼儿就会轻松、愉快、集中注意地活动,尽情地与人、与物质材料接触,充分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取广泛的经验。

教学活动的物质环境是指室内外幼儿活动的场地、设备和材料等。如体育活动所需运动场地、运动器械;音乐活动所需的各种打击乐器;美术活动所需的各种绘画、泥工、纸工等的材料和必要的范例,以及其他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实物、玩具、教具、学具等。

物质环境和材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柱。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的目的是在于组织幼儿参与活动。给予幼儿以体力的、智力的、社会和情感等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如一盒蜡笔,一张纸,将会激起幼儿绘画的愿望;一面放大镜会激起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等),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与环境、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得到各方面的经验和情绪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该从为教学活动目标和内容服务出发;从符合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出发;从有利于幼儿操作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数量和形式。而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形式越丰富越好。盲目追求花样翻新,只能使教师手忙脚乱;幼儿眼花缭乱,严重分散幼儿的注意、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