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52

第52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8)

(三)社会整合

广播电视如今已经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又在人们的生活中长期深刻地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已经直接介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监督着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并指导着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及立场态度。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主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判断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念,达到社会整合的作用。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新闻评论也要坚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即以事实为基础,传播现实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通过对主流思想的传播,期望促成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形成特定的集体意识。受众在长期接受到此思想后会产生潜意识,从而形成小到社区集团、大到家国民族的共同社会心理。这样的传播形式可以很好地平衡社会成员的心理,凝聚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上文已经分析了新闻评论所具备的舆论引导功能,而正是在此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整合功能才得以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大众行为的引导。新闻评论中实现了对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的同时传播,其对新闻事实的判断会影响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因此,大众可以通过新闻评论找到在现实中行动的参照标准。如在青海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引导作用,使得大众的救灾热情被充分激发。献血、捐款、捐物等已经成为人们表现对地震灾区关心的一种主要行为方式,新闻评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案例

《玉树不孤独———玉树 我们在一起》

玉树地震发生后,一位香港义工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他就是46岁的黄福荣,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朋友们都亲切地称他“阿福”。热衷公益事业的他今年4月8号来到玉树的一个孤儿院做义工。这个孤儿院没有图书和玩具,黄福荣就想办法募集资金给孩子们添置。

4月14号,就在黄福荣到达玉树的第7天,地震发生了。当时,黄福荣和孩子们都在孤儿院的四层教学楼内。当时教学楼的右边这一部分完全坍塌了,而在这个教学楼左边,也就是黄福荣所在的教学区域内并没有坍塌。黄福荣跑到了这个院子的空地上,当他得知坍塌的教学楼里面还困着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冲进了这个教学楼里。

据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后来讲,当时幸免于难的黄福荣曾给远方的家人用电话报了个平安,但是他并没有马上撤离险境。

黄福荣在教室里面把老师和孩子推了出来,这时发生了余震,三个孩子和老师得救了,黄福荣却被压在了厚厚的楼板下面。这时候,他关心的是孩子和老师救出来了没有。半个小时以后,黄福荣停止了呼吸,而22名孤儿和所有的老师全部获救。

黄福荣曾经是香港一位普通的货车司机,身患糖尿病的他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但是仍然不断帮助有需要的人。汶川地震后,黄福荣不顾身体患病,执意从香港赶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他先是在成都,后来又到了重灾区什邡,协助搬运物资和帮助清理瓦砾。

黄福荣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这些志愿者为做公益死在路上的话,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

4月18号晚上9点,阿福从高原青海回到了故土香港。在阿福的灵车驶入香港时,香港警察仪仗队在他的灵柩上盖上了一面香港特区的区旗,这是香港特区给予他的最高褒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把他称作“香港的光辉榜样”,香港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

四川出租车司机组成车队支援玉树

在玉树,除了黄福荣,还有不少热心人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4月16号中午,记者张泉灵在结古镇遇到了由30辆川V牌照的出租车组成的车队。这些出租车司机来自四川甘孜,他们从电视中了解到玉树地震的消息后,就自发组成志愿者车队,行程830 多公里,翻越几座海拔5 000多米的山脉,于4月16日凌晨一点半到达玉树。

他们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后,在结古镇待命,等待调遣,帮助抢救伤员和转移人员。这群司机志愿者为了不给抗震救灾添麻烦,打算睡在车上,吃方便面。

一位出租车司机志愿者说,他们从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大爱。今天,他们将这份爱传递给玉树的父老乡亲们,用他们的行动温暖那里的受灾群众。

玉树受灾群众争当志愿者

除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热心人士以外,玉树当地的一些受灾群众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在古镇格萨尔王广场上,尕松才仁和他的几名同学正在帮助看不懂汉字说明书的藏族群众搭帐篷。尕松才仁是当地民族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家里有一栋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了,他幸运地跑了出来,也受了些伤。尕松才仁说:“现在受伤的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很多,所以他们在这里帮忙,帮助人家。”

在当地灾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中,记者还见到了只有十岁的才仁旦舟。小才仁虽然刚上小学三年级,但在这个临时救护点里做起翻译来却非常称职。

小才仁的家在这次地震中全部倒塌了,从15号开始,他和父母就住进了当地政府在体育场建立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这些天,小才仁一直在这些临时救护点里做志愿者。除了帮着医生和患者做翻译、沟通病情以外,他还会给患者送水,跟他们聊天,安慰他们等。

就在此刻,在玉树这片经历灾难的土地上,志愿者、义工和来自各方的救援人员一起全力以赴抢险救灾。他们在生活条件、自然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灾区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爱心。

就在此刻,在玉树之外的许多地方,还有更多的人们在牵挂着玉树,在尽心尽力地帮助着玉树。

就在此刻,玉树并不孤独!

(《焦点访谈》2010年4月20日。)

《焦点访谈》的这期节目选取了多个抗震救灾的事例,在讲述的同时给人以启示。整期节目情感丰富,论述富于理性,字里行间都表现了呼吁大众参与到抗震救灾中的强烈愿望。受众在看完节目后,必定会思考自己该做些什么,这些在节目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即尽自己所能的奉献力量和爱心。可以说这期新闻评论节目对受众的抗震救灾行动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

第二,对大众思想的整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并对大众的心理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大众在这样的社会中必须要确定自己的身份,寻求自身的社会平衡点。如青海玉树大地震的发生给每个中国人民都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众的心理一定要找到一个社会平衡点才能够稳定下来。尤其是亲身经历灾难的人,虽然自己在灾难中生存了下来,但是其内心的伤口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平复的。灾难过后我们应当怎样做?

案例

《悼念中铸就坚强———玉树 我们在一起》

今天,玉树飘雪,西宁飘雪,北京细雨。在这肃穆的日子,国旗为玉树地震遇难者低垂。这是以国家的名义向遇难者致哀,这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2 000多人在地震中遇难,他们是我们骨肉相连的亲人、血脉相通的同胞。在这个举国哀悼的时刻,四面八方为逝者燃灯,愿他们安息。

今天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青海西宁、玉树、四川、西藏、上海世博馆园区等地方,全国人民都在用各种方式表达哀思。

玉树结古镇举行悼念活动

今天上午9点多钟,志愿者、救援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等3 000多人自发来到玉树结古镇镇政府,悼念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人们,所有参加悼念活动的人胸前都戴着小白花。

在活动正式开始前,记者采访了一些前来参加悼念的人,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他们14日当天由北京出发,到达震中玉树。一到玉树他们顾不得休整,就争分夺秒地救人,直至今天他们还坚持在搜救幸存者的第一线。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前几天采访过的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他拄着拐杖前来参加哀悼。从地震发生后,尼玛扎西和很多当地的党员干部一样,顾不得回家,甚至顾不得吃饭睡觉,一直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上午10时整,在玉树街巷中、倒塌民居旁,许多汽车、救援车辆停靠路边,人们长时间鸣响喇叭,表达哀思。

中央民大各民族师生哀悼遇难同胞

中央民族大学有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师生,其中藏族学生500多名,他们当中有些人家乡就在玉树。4月21日上午10点,各族师生在学校操场上集体为玉树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学生桑央拉毛的家就在玉树,她在参加默哀后一直沉默着。地震后她不停地给家里打电话,但都联系不上家人。两天后她终于跟父母联系上了,父母平安,但家里其他的一些亲人至今都没有找到。桑央拉毛说短短的几天她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她说她曾经是个只会被人关心的人,现在她开始注意不让家人为自己担心,同时还越来越关心别人。她很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因为担心占用通信资源,也怕影响父母参与救灾。

现在,桑央拉毛和同学们一起为玉树募捐。她说她要认真学习,毕业后回到玉树做老师。

跟桑央拉毛一样,中央民族大学不少各族学生们在寄托哀思的同时,对玉树的未来,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这样的时刻,不光有眼泪,有哀伤,更有坚韧。人们说得最多的话是:“玉树不倒!”“玉树,我们在一起!”这是国人想对玉树人民倾诉的真情实感。灾难无法避免,灾难,总是让中国人民更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玉树,离我们很近,不论是藏是汉,不论是俗是僧,不论是民是军,我们在一起。

(《焦点访谈》2010年4月20日。)

《焦点访谈》的这期节目简单阐述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创作者并没有在节目中直接告诉受众应该怎样做,而是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党和政府为抗震救灾所作出的努力上。这样的安排使受众看到灾难虽然可怕,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我们的政府正在为抢救灾民做出最大的努力。“大难兴邦”“玉树不倒”,就是这种不屈的精神的支撑,减轻甚至消除了人们内心对灾难的恐惧和悲痛。这样的新闻评论可以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让大众有信息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之中。

以上论述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社会功能,即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影响与控制功能。这些功能均是从正面角度出发,以新闻评论节目成功传播为前提论证的。然而如果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差错那则有可能使得其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如新闻评论节目对新闻事实把握不当则有可能对受众产生负面的错误引导。如节目的记者、主持人或编导可能因为自身学识、文化背景、能力等所限,对新闻事实本身难以理解透彻,从而产生错误的推测或评论。还有部分出现在评论节目中的评论者将自身的价值判断加入新闻评论中,有时因其价值与社会的主流价值有差异,使得受众在看完节目后感到不知所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大众对主流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水平上来看参差不齐。有些评论节目只是一味地在节目中陈述新闻信息,评论不痛不痒,并没有实现新闻评论节目的传播目的。还有一些评论节目虽然在节目中有对新闻事实的相关评论,发表了一些观点,但却缺少理论根据,或人云亦云,对信息没有深入精辟的见解,更加不可能透过新闻事实让受众了解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存在。新闻评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从本质上说其实是有利于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的,但是要看创作者如何对节目进行把握和操作。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你对舆论引导和舆论组织的理解。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评论有哪些变化?

3.新闻记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信息的定义。

5.影响新闻从业者进行信息编码的因素有哪些?

6.受众是如何解读信息的。

7.请用案例论述新闻舆论的各项社会功能。

注释

[1].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