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20

第20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模式(2)

从北京到广州,20年圣火依旧,20年成就辉煌。从北京奥运会的荣耀与成功,转战到广州亚运会的璀璨揭幕,让人不禁展望到了又一个辉煌即将诞生,一种盛世接力的氛围油然而生。

从“熊猫盼盼”到“祥和如意乐羊羊”,从全民募捐到市场运筹,从“市政建设”到“民生优先”,从“金牌至上”到“平常之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古老国度经济上的奇迹,更记载着国家发展理念和民众心态的提升与成熟。

20年,亚运与中国重逢或许是一种巧合,却深刻而鲜活地见证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文明的历史进程。感谢亚运,它让我们视野更加广阔,脚步更加坚定,在民族复兴成长的道路中开启新的征程!

(三)本台评论员评论

评论员文章分为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所论述的内容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介于本台评论和本台短评之间,属于中型的评论武器。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来说,常用的评论员评论以本台评论员评论(不署名)为主,它一般代表了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意见,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并不代表个人;而署名评论员评论又大致分为“特约评论员”和“评论员专栏”两类。

冠以“特约”或“专栏”二字,意在加重作者的身份,他们往往都是党政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权威人士,评论的议题大都是举足轻重、关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所以相对来说比不署名的本台评论员评论更加郑重,专题性和理论性尤为突出,政论性也更鲜明。在这些特定的前提下,编辑部采用这样的形式来发表意见时,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当然,“特约”或“专栏”在形式上有了更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可以带有作者的个人色彩和风格,善于多角度地展开论述,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本台评论员评论在写法上特点是“论”重于“评”,需要更深入地阐明道理,篇幅稍长。通常不会像特约评论员评论那样系统全面地论述一个问题或现象,而是针对当前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某项政策或活动贯彻过程中,选定一个重要的侧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评论,一般带有专门性、部门性,且又具有普遍意义。例如,青岛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新闻快评”播出的评论节目《南雁北飞》,节目针对“原厦门大学副校长王小茹教授带着他所在的厦门大学某重点实验室的原班人马共17人整体搬迁到青岛”这一人才流动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节目评论过程中,就专门请出本台评论员进行具体问题的点评。

案例

评论内容节选

……

(主持人)接下来,请出本台新闻评论员祝洪珍,由她代表本台编辑就这一话题发表评论。……为什么今天的“南雁北飞”还是会受到这么强烈的关注呢?

(祝洪珍)之所以引起关注,从表面上看,至少有两种原因。一是王小茹的到来带来了他所在的厦门大学现代分析重点实验室的原班人马,这和以前学术界单枪匹马的人才流动不一样,来的是一个17人的高层次团队。青岛和厦门虽然同属于沿海城市,但是厦门毕竟是特区,经济发展一直很快,而且在海洋科研领域,许多方面厦门和青岛也是实力相当,两强相遇较量的结果当然会令人关注。

……

(祝洪珍)好的,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人才调动到“星期六工程师”的出现,可以看到人才流动经历了由“刚性”流动到“柔性”流动,再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由“刚性”流动向“柔性”流动的转变。这种新的“柔性”流动,砍掉了束缚人才施展才能的明枷暗锁。厦门和青岛的一放一收之间不仅顺应了人才流动的必然规律,更折射出站在改革潮头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所应有的人才观念。正所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讲人才强国就要形成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科学的人才观是非常重要的,在全国上下对人才问题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这次“南雁北飞”所捎来的,正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尽快更新人才流动观念、创新人才使用模式的新春的消息。

(四)编前/后语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编前/后语”也是来源于报刊评论形式中的“编者按”。

“编者按”的评论形式在报纸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河南日报》2007年7月25日发表的“走进卢氏土坯房”系列报道,正文前的编者按这样写道,卢氏县委坚持土坯房办公50年不变,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为进一步落实省委书记徐光春重要批示的精神,深入报道卢氏县牢固确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的作风、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推动发展上,走进县委土坯房,深入乡村企业,走访干部群众,采写了这组深度报道。即日起刊发,敬请关注。通过编者按的形式,不仅强调的新闻报道的重要思想,而且对读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者或编者附加的说明或判断。那么,也就是编者为了让读者看得更明白或者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增加的一些特别的说明,写在前面(文中、或后面)的话,也被称作“案”。

所以说,编者按是编者在获取新闻信息后连同稿件一起发表的说明、批注或考证性文字,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单独运用的文体,而是在编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方式,是最简短、最轻便的言论形式之一,编前/后同出一辙。如2009年2月26日《新京报》发表的一篇编者按全文如下,“‘圆明园铜兽首拍卖’已经超出了文物范畴,演变为一起媒体事件。在情绪日趋激昂的情景下,我们更需要倾听多样的声音。两位评论者的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作为一家之言,则具有参考的价值。”

编前/后语通常控制在百字左右,甚至更短,有时仅三言两语,但力求能够切中要点。它没有独立的标题,位置也较自由。在今天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编前/后语一般有两种编法。一是可以作为编前语附在新闻正文之前做引言提示、交代背景;二是可以作为编后语放在最后做点评或引申、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起到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编后语的具体应用更加广泛一些。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编者按采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形式更加灵活。因为有评论员、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出现,他们在的编者按传播得更加自然和流畅。例如,中央电视台2001年1月4日播出的《跑了题的研讨会》,节目报道了2000年底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一个经济全球化与科技成果转化学术成果研讨会,会议8天的日程,集中研讨的时间仅有1天,其余时间都是购物和游玩,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评论道,“到此,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就是主办者巧立名目,实际上他们就是在公款旅游这瓶老酒外贴上了‘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崭新的商标;第二,他们挖空心思,钻了政策的空子。尽管这些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在国内风景名胜区借开会名义行公款旅游之实,但是,不让在国内开会,我就把地点放在国外。如果这种趋势不赶紧加以制止的话,说不定真的会像那位会议代表所畅想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在新马泰、在欧洲会再一次看到他们这些人的身影。”[6]

三、口播评论的特殊形式

(一)广播述评

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指的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叙述与评论。它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也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

20世纪30年代我国知名新闻记者郭步陶先生在他的专著《编辑与评论》中写道:“述评不一定天天有,每经过一星期,将国内外重大事件,综合叙出,缀以简要评语。”[7]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述评这种体裁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述评的一个特点是评论散文化。新闻评论散文化有其历史渊源,在我国报刊评论发展史上,报刊评论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立足之始就与夹叙夹议的散文体裁相融合,“形成了述评式言论的胚胎”[8]。散文化的报刊评论就是早期多样化的评论中的一种,通过散文生动形象的意境美以及松散自由的结构形式引入到评论中,可以使受众一边联想一边产生思维的视觉,弥补生硬评论的形象缺失。散文化的述评体现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语调和寓情于理的感化,述说式的交流为受众传达了一种媒体对个体的尊重,和以往严肃、教化、居高临下的评论相比更显亲和力。

总体来说,新闻述评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叙与议、事与理相融合的体裁,不仅报道新闻事实,必要情况下还需把新闻背景或来龙去脉加以描述,不同于其他评论中的不完整性引用,新闻述评中的事实材料结构完整独立,照顾到了事件的源流和背景,但也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与评论结合的时候还需注意两者的内部结构,将它们合理的整合;在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对某种形式、某个当下的普遍性问题发表看法时,还需及时剖析事件来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趋向,达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那么,总结起来述评的主要特点是,述评结合,以评为主;以评带述,以述推评。

述评这种独具个性的新闻体裁,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不仅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讲述,还要在叙述具体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述与评两者的功能虽然各有侧重,但这种模式并不意味两者在篇幅比例上是均等的,确切地说是以评为主,评论才是通篇的重心。叙述的目的在于评论,叙述功能服务于评论功能,叙述是评论的基础,评论是叙述升华的途径。

通常情况下叙述内容多过于评论内容,叙述是手段,评论才是目的。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0年2月28日发表的述评: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称,发现相关的问题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曝光这些问题豇豆在他们看来“于国于民都无益”。武汉市农业局曝光“毒豇豆”,破坏了“内部通告”的业内“潜规则”?更荒唐的是,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也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人员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他们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门留面子。……在播音员或主持人叙述新闻内容的同时,其所选择的新闻事实报道角度,已经透露出了媒体或评论员对该事件的倾向和态度了,评论性语言在恰当的字里行间进一步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完成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二)电视主持人评论

电视主持人评论是指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阐述对某一问题的意见或看法,在形式上极具个人话语风格的隐性署名评论。

其部分特征类似于广播述评,可以由主持人单独对事件进行犀利尖锐的批判,或在新闻播报的间隙插入只言片语的点评,也可以由主持人参与嘉宾谈话,夹叙夹议地开展评说。譬如,2009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播报新闻“英国经济学大师、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 波茨以及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约尔延· 埃尔梅斯诃夫在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的复苏很脆弱,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未到。他还表示,中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播完这则新闻后,主持人邱启明直接作出以下评论:“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这句话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主持人评论这一形式与其他电视口播评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主持人直接代表自我对话观众,而不是代表媒体发声或代替评论员播音,“我口表我心”的表达方式为新闻评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它对主持人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需要主持人在新闻叙述的关键点处加入恰如其分的评论,帮助观众理解和思考;还需在叙述和评论中注入情感,吸引观众参与到整个新闻过程中来,消除观众在接收视听信息上产生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