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18100200000002

第2章

家庭业余养花爱好者,大都把花当做自己的宝贝来精心照料。同样是养花,有的人养得花繁叶茂,有的人养的花却常常不开花或生长不健壮。于是人们就说养花要有“花气”。其实,所谓的“花气”就是适合花卉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及养分5个方面。每一种花卉植物对这些环境条件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只有了解它们的习性,按照它们原产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去尽量地创造一个人为的、适合其生长的小环境,才能使花卉植物茁壮地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最理想的观赏效果。

1 影响室内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1 温度条件

温度是花卉植物栽培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它直接控制着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常见花卉植物在3~40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并且每种花卉植物都有它的最适生长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可以良好地生长发育;还有一个最低生长温度,低于这个温度就可能受冻害或冻死;此外还有一个最高生长温度,高于这个温度花卉植物也可能死亡。根据花卉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情况,花卉植物可以分为不耐寒性花卉植物、半耐寒性花卉植物、耐寒性花卉植物三大类,了解花卉植物这方面的性质以后,遇到寒冷季节,我们就可以对不同的花卉植物采取各种防寒防冻措施。

(1)不耐寒性花卉植物 不耐寒性花卉植物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当土壤温度低于5 ℃时即可能冻死。因此在早春或露地栽植时,必须考虑到低温的问题,要采取一定升温措施或延期栽种,否则会栽培失败。这些花卉植物不能在有霜季节中露地生长发育,一年生花卉植物就属于这一类。为了经济或观赏目的,要解决不耐寒花卉植物的生长温度限制问题,采用温室栽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甚至可以把一些一年生植物变成多年生植物,也可以把春夏开花的植物变成冬天也能开花的植物。采用温室栽培的花卉植物称为温室花卉植物,如茶花、瓜叶菊、天竺葵、一品红等。

(2)半耐寒性花卉植物 半耐寒性花卉植物多原产于温带较暖地区,在冬季适当防寒即能越冬,如采取覆土、加风障或移入室内等方法即可以解决越冬问题,如雏菊、三色堇、金盏花、郁金香、风信子等。

(3)耐寒性花卉植物 耐寒性花卉植物多原产于温带及寒带,多年生露地宿根花卉植物即耐寒性花卉植物。当低温到来之前地上部分即枯死,地下部分贮藏了大量营养之后处于休眠状态,第二年春天又可以萌芽生长。

在实际花卉植物栽培过程中,环境温度包括气温、水温和土温3个方面,同一天同一时这3种温度可能不同,三者又相互影响。

(1)气温 气温是地球表面空气的温度,它直接影响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也直接限制土温和水温,人们一般比较注意气温的高低,通常天气预报预测的和人们使用室内空气温度计测量的都是气温。

(2)土温 土温是地球表面土壤的温度或花盆土壤的温度,它有自己的变化规律,也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对于花卉植物而言,白天土壤温度高、夜间土温低更利植物生长。因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土温较高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而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土温低就可以减轻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营养的消耗。有句农谚“夜间下雨白天睛,打的粮食没处盛”就是这个道理。在炎热的夏季,傍晚对花卉植物浇水就可以降低夜间的土温,对花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很有利,也是花卉植物栽培行家的窍门之一。

(3)水温 水温是指浇灌花卉植物所用水的温度。 在浇灌以后,水的温度直接影响了土温,从而使花卉植物的根系受影响,白天尤其是夏季的白天气温偏高,而浇入土壤中的水温过低时,植物根部的吸收性能就降低,使地上部分枝叶水分供应不足造成叶片枯萎,甚至被太阳晒焦,称作“日灼病”。如果出现“日灼病”,植物叶片就不能再恢复原状。因此,花卉植物培养场地一般都有水缸或水池将水暴露在太阳下,用以提高水温。家庭养花在夏天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浇花(尤其是中午、下午太阳强烈的时候),如果要浇也要把水用盆子盛着晒一晒,提高水温,最好是早上或傍晚时分浇水。

1.2 光照条件

阳光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和能量源泉。光照对花卉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谱成分3 个方面。

1)光照强度

不同花卉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同。多数露地草花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着花多且大。而有些花卉植物如玉簪、铃兰、万年青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极为不良,在半阴条件下才健康生长。

(1)阳性花卉植物 自然界的一些阳性花卉植物,必须在完全的光照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不能忍受荫蔽。原产于热带及温带平原上、高原南坡以及高山阳面岩石的花卉植物均为阳性花卉植物,如多数露地1~2年生花卉植物及宿根花卉植物、仙人掌科、景天科及番杏科等多浆植物。

(2)荫性花卉植物 这类花卉植物要求在适度荫蔽下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多数生于热带雨林下或分布于林下及荫坡的花卉植物,如蕨类植物、兰科植物、苦苣苔科、凤梨科、姜科、天南星科以及秋海棠科等植物都为荫性花卉植物。许多观叶植物也属于荫性花卉植物。荫性花卉植物生长期间一般要求有50%~80%荫蔽度的环境条件,在花卉植物应用方面多作室内花卉植物。

(3)中性花卉植物 这类植物既不耐荫又怕夏季烈日照射,对于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荫下生长也良好。此类花卉植物中多数种类在2 000~4 000勒克斯已可达到生长和开花的光照要求了。夏季里光强的一半照度即可达到中性花卉植物的要求,过强的光照会使植物的同化作用缓慢。当日光不足时,这类花卉植物也会因同化和蒸发作用减弱而导致徒长、花色及花香不足,分蘖力减小,且易感染病虫害。

光照强度对花蕾开放时间有很大影响。有些花卉植物必须在强光下才开花多,如半支莲、酢浆草等。有些花卉植物需在傍晚时盛开香气更浓,如紫茉莉、月见草、晚香玉等。昙花更需在夜间开放,牵牛与亚麻只盛开于每日的晨曦中,还有相当多的花卉植物则晨开夜闭。

光照强度对花色也有影响,特别是对花青素的形成影响较大。花青素吸收紫外线,高山植物体中花青素含量较平地植物多,花色更艳丽。花青素是各种花卉植物的主要色素,必须在强光下才能产生,在散射光下不易产生。在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的实验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增大,矮牵牛花白蓝复合色花朵上蓝色部分变大。彩叶草、枫叶、秋海棠的叶片在强光下叶黄素合成得多,在弱光下胡萝卜素合成得多,显现出由黄到橙到红等不同颜色。

2)光照长度

光照长度对花卉植物的开花和其他发育过程都有一定的关系。各种花卉植物都依赖于一定的日照长度和相应的黑夜长度的相互交替,才能诱导花的发育和开放。

(1)长日照花卉植物 有些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花芽并开花,一般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在12小时以上。若在昼夜不间断的光照下,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开花或延迟开花。唐菖蒲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花卉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短于12 小时的光照才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开花,如一品红和菊花。它们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入秋以后当日照减少到10~11 小时,才开始进行花芽分化。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于短日照植物。

(3)日中性花卉植物 这类植物对日照反应不敏感,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下都能开花,对于光照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0~16小时光照下温度适宜各季均能开花,称为日中性花卉植物,如月季、扶桑、天竺葵、美人蕉、大丽花、香石竹、非洲菊,等等。

日照长度还能促进某些植物的营养繁殖,如某些落地生根的种类,其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只能在长日照下产生,长日照还能促进禾本科植物的分蘖。短日照能促进某些植物块茎、块根的形成和生长,如菊芋茎的发育是在短日照中发生的,在长日照下只在土层下产生匍匐茎,并不加粗。相反,在短日照下匍匐茎是短的,膨大起来形成块茎。短日照也促进具有块茎类的秋海棠其块茎的发育。日照长度对温带植物的冬季休眠有重要的影响。

3)光谱成分

光的组成包含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成分。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实验证明,红光、橙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相反,蓝光、紫光能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而短光波的蓝光、紫光和紫外线能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紫外光还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由于高山上和热带地区接受的紫外线较多,所以高山花卉植物和热带花卉植物的花色较温带平原植物的花色更为浓艳。

1.3 水分条件

水分是植物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理活动的必备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物质营养吸收及运转,都必须有水分的参与才能完成。不同的环境,也造就了不同的植物类群,它们的生理现象已经适应当地的水分环境。旱生花卉植物和水生花卉植物已经分别从器官方面发生变化来适应生存环境,长期以来,形成自身的适应稳定性。目前,南北方交流异地栽培的花卉植物种类比较多,我们要了解它们的生理对水分的要求,在栽培中调节好水分条件,才能达到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的目的。

花卉植物原产地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主要有4 种类型。

(1)旱生花卉植物 旱生花卉植物原产于干旱或沙漠地区,耐旱能力强,在长期发育过程中已从生理方面形成固有的耐旱特性。植物茎变肥厚储存水分和营养,叶片变小为针刺状,或叶片表皮角质层加厚呈革质状以减少水分蒸发,使植物细胞浓度大,渗透压大,减少水分的蒸腾,生长速度慢。同时,地下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植物等。

(2)中生花卉植物 中生花卉植物原产温带地区,既能适应干旱环境,也能适应多湿环境。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适应于干旱环境;叶片薄而伸展,适应于多湿环境。例如月季、菊花、唐菖蒲、非洲菊、郁金香、山茶花、牡丹、芍药等。在栽培过程中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在50%~60%,空气湿度在70%~80%。

(3)湿生花卉植物 湿生花卉植物原产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喜欢土壤疏松和空气多湿的环境。根系小而无主根,须根多,水平状伸展。地上附生气生根。地下根系吸收水分少,地上叶片蒸发少,通过多湿环境补充植株水分,保持体内平衡。例如杜鹃花、兰花、桂花、栀子花、茉莉花、马蹄莲、竹芋,等等。在栽培过程中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在60%~70%,空气湿度在80%~90%。

(4)水生花卉植物 水生花卉植物常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上。植物体内已经形成发达的通气器官组织,通过叶柄或叶片直接呼吸氧气,须根吸收水分和营养。它们无主根而且须根短小,必须依附水中或者在沼泽地中生存。例如荷花的横生茎(藕),内有多条通气道直接连接叶柄,通过伸出水面的叶片来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常见的水生花卉植物有睡莲、千屈菜、慈姑、凤眼莲等。

花卉植物生长旺盛期需水量最多,增加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以及各个组织器官的形成。生殖生长期需水偏少,控制生长速度和顶端优势,有利于花芽分化。孕蕾期和开花期需水偏少,延长观花期。坐果期和种子成熟期需水偏少,延长挂果观赏期和种子成熟。

栽培中如果空气湿度过大,如超过90%,往往使花卉植物的枝叶徒长,容易造成落蕾、落花、落果。如果空气湿度过小,也容易造成“哑花”现象,花蕾在发育期逐渐萎缩、发黄,不能开花。观花花卉植物空气湿度一般控制在75%~85%,观叶植物则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在90%以上能增加枝叶的亮度和色泽。

1.4 土壤及营养条件

土壤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场所,是花卉植物栽培的重要介质。土壤质地、物理性能和酸碱度都能影响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肥料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不同的,必须按需求配给。生物肥料与土壤结合,产生更佳的效果。土壤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更容易将土壤内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达到容易吸收的离子状态,有利于花卉植物的吸收。应了解土壤、肥料的性能,调节好土壤中的水分、营养、氧气和酸碱度,满足花卉植物的生长要求。

1)土质

花卉植物栽培的土壤要求质地疏松,含大量腐殖质,物理性状透气性好,有保肥、保水和排水性能,无病虫害和杂草种子。

①露地花卉植物:根系能够自由伸展,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只要求土壤深厚,并且通气和排水良好,有一定的肥力。

②盆栽花卉植物:由于花盆的容量有限,根系受到伸展的限制。不同的花卉植物种类需不同的栽培基质。所以,在栽培中必须人工配制培养土,以满足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