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18099800000061

第61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

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领导和指导全校的学科建设和各类研究生教育工作。各二级学院要成立学科建设工作组,具体负责规划和组织本单位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学院学科建设的责任人,对本单位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负全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管理工作责任制,将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到科室、到人,做好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使用效益

通过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各单位积极争取校外各级各类项目经费等方式多渠道筹资方式加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实施。同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投资效益。强调资源整合和多项投入的捆绑使用,避免重复投资,注重提高经费投资效益。

(三)采用项目管理,落实任务责任

本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组织实施。本规划确定建设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在单位,在制订本单位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填报枟重庆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计划任务书枠,经学校论证批准后实施。经学校批准的项目建设任务书作任务指标下达、划拨经费、实施管理和考核的依据。

(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提供建设工作的制度保障,规范相关管理。严格执行落实相关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建设工作年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和日常督察制度,确保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严格建设任务年度考核,建设绩效与单位领导政绩考核、与单位奖励经费划拨等挂钩,奖惩兑现。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动态管理,根据中期检查结果,确定后期支持建设重点。结合学校分配体制改革,设立专项奖励项目,加强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作者:郭跃)

师范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划分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发展趋势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的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农业推广相关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农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它突出体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做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科学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这在枟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枠(教研[ 2009 ] 1号)文件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立,是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师范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是农林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非农高校,由于缺少农林相关学科的支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农业产业化转型时期,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现有的农林院校又有限,其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求条件。这就为非农高校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创造了条件。而对于非农高校来说,开展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潜力,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就师范大学而言,除了传统的师范专业和基础学科外,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一方面注重基础专业(如生命科学、地理科学)适应社会需求的改造,另一方面也设置经济管理类和工学类专业,学校学科基础较为宽广,具备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的基本条件。因此,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对师范大学来说是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好机会。

三、师范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伴随着新的发展趋势,农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体制上甚至是观念上都发生着根本性的改革。21世纪的农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有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历层次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学历的农业推广人才需求比重将逐步增加。二是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农业服务综合化趋势加强,对农业推广人才的要求已突破传统的专业范畴。既精通农业种植业务又熟练运用计算机、英语和网络等现代工具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更受青睐。三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性和灵活性是关键。涉农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对顾客的多样化产品需求的满足来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只有创新,用创造性的思维才能根据顾客特定的需要,通过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来提供适应顾客需求的农业产品。农产品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相对应,对农业推广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保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面对社会对农业推广人才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能胜任现代农业推广的优秀专业人才就成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而探索出一套既顺应国际潮流又适合中国国情、既博采众家之长又体现自身特色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成为农业推广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努力探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构成:新的教育理念的树立;课程体系的更新;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师素质的提高。

(一)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这种高层次要求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能够掌握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农业推广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技术或农业推广管理工作的能力,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以及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深远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推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高校与实际生产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也为地方高校强化“三农”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也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形成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是新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念的精髓。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和国情,在模式定位方面,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也不能继续沿袭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培养模式,要找到新的定位,培养理论型与应用型兼顾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农业推广人才。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系统的调查、总结、研究,立足国际平台来把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步骤。具体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面向“大农业”,培养高层次的市场型、国际型人才,这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又是提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毕业生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教学内容必须跟上农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时代接轨。因此,必须启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拟订新的培养计划,紧跟农业推广专业发展的前沿。提倡“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时代对农业推广专业人才创造力与创新精神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的生存空间已经狭小。因此,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开放式教学手段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应提倡学生“自我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第三,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然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

农业推广是一门应用学科,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本专业微观实务的专门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农业推广基础理论,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各类现实问题。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应用型专业知识的深入和拓展,以及对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和方法的研究与分析。为了实现复合型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可与地方政府、企业等联合,共同研究、开发项目,走“产、学、研”共同发展之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验中心等实践场所。引导研究生进行实习、调研和座谈,这是检验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研究生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最后再用研究结果去指导新一轮的实践,从而实现“学习———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合理调整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我国受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外相关学科课程设置相比,我们的课程体系还存在较大的缺陷:①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研究,而有关实务操作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重偏低。这样不适应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②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存在内容交叉和重叠现象,面向微观实务的专业课程偏少。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学时,造成授课教师之间互相掣肘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的构筑和知识面的拓展;③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农业推广人才必须具备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与之有关的课程比重偏低,受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