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18099800000020

第20章 研究生招生工作与管理(8)

第四,注重培养过程的优化。许多高校对于研究生的评价主要看论文,并不注重研究生素养的形成,研究生以论文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兴趣,也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景,这种重视学术的短期效益,反映出来的是中国整个教育的功利化和浮躁化,而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只能日益拉大我国同发达国家教育的距离。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过快和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研究生教育较之本科教育没有体现出更大的专业性,研究生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生成,而实践中研究生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不太注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稍显不足。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并重。培养单位应实施全面教育质量管理,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好关,各个环节都应该符合预定目标,重视预防的积极意义,而非仅重视最终评价的作用。

第五,促进导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加强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要求导师既要具备专业化知识、广博的其他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专业理想、专业道德,让研究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取学位,从而让研究生获得必要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人格发展,并以自己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很大程度是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是否具有科研能力是遴选导师的重要前提,是否有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重要基础。全面实行导师组制度,根据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导师组,集体负责研究生培养。通过定期组织汇报会,对学生的科研情况进行检查,不仅是导师间的相互监督和借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

第六,完善研究生管理体制问题。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不严,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些研究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和迫于经济压力外出兼职,并没有根据导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常规管理,明确教育管理的目的。由于研究生的群体特点,研究生管理不可能像本科生管理那样面面俱到,能做到自我管理主要是要启动研究生认知内驱力,将知识的学习变成提高自我充实自我的一种过程。同时要实行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由于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及科研经费严重依附于导师,而不同的导师拥有的科研项目的大小和科研经费的多少差异很大,这样部分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就得不到保证。学校要把研究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多少与学院的科研考核、导师的科研考核结合起来,确保训练的质与量。用好经费保障激励措施、实施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计划,支持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第七,要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过程,不仅关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更要注重研究生毕业时的质量和研究生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督导队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点在研究生教学、科研方面下工夫,尤为重视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科研论文、学位论文等的质量和水平方面。

(作者:郝明君)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途径探微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枠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枟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枠也要求,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坚持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探寻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为研究生教育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了黄金发展期。但同时,高层次人才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快速增长积累的诸如规模结构与质量效益、社会需求和经费投入等的协调发展,也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矛盾凸显。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如今面临着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历史发展新时期,而且各种矛盾的根源均指向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

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

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和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为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其主要途径包括。

(一)宏观途径———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首要的任务是要确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新的需求,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面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家化新趋势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

(二)内部途径———建立健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1.进一步改进招生工作,建立选拔优秀生源的保障机制

优秀生源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源头保障,改革研究生招生机制,做到“事前保障”,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改革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方式,在部分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安全和特殊需求的学科专业,从硕士研究生层面即参照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办法,为国家特殊行业和领域重点选拔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或者具备优势特长的优质生源,打破单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形式,不拘一格选拔特色人才。其次,探索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新途径,在目前学科目录调整和更新的背景下,探索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以及促进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自主科目设置,引导本科生改变学习方式,拓展求知领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再者,对专业学位招生建设适应其实践特点的招生考试新模式,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和特长。

2.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要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稳定培养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又要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动态性和稳定性结合,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研究生提供优质师资保障

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明确了研究生教育的导师负责制度,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成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因素。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适宜的导师队伍建设规划,重视导师队伍的前期培养培育;二是要确立科学的导师遴选条件,选拔优质师资;三是要健全动态的导师管理机制,防止研究生导师“事业低谷期”的形成;四是要加强导师定期培训,提升导师的业务素质;五是要强化导师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导师的学术规范度和精力投入度;六是要建立合理的导师考评标准,将导师的注意力从职称评定、课题研究转移到研究生培养上来。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4.完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完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在研究生论文选题、研究生论文跟踪检查、论文送审及答辩等环节加强管理,引入预答辩、双盲送审、导师指导记录跟踪等措施,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质量。

(三)外部途径———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表现。然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的封闭环节,还应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首先,应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外部手段,创新能力源于实践,并产生于实践。现今的研究生实践环节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探索和构建更为稳定和广泛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平台。导师指导中应加强社会实践的指导和服务,让研究生能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一方面将所学付诸实践,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探索新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将极大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其次,应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更多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加大研究生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机会和跨专业合作研究的锻炼。学校应加大与相关行业领域的研发合作,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结束语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影响因素涉及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在正确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引导下,理清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采取内外兼修的措施和方法,做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先行,才可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作者: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