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18099500000006

第6章 导引篇(6)

教师为互动创造必要条件。首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民主意识,和学生平等相处,吹胡子瞪眼睛的教师,学生是和他们动不起来的。其次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鼓励学生向我“开炮”,增加课堂教学活力。

互动成课堂教学评估的内容。为了推进这种互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把学生在课堂能否产生互动作为一条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师生互动,还要有生师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生生互动(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研究解决)。经过这种特殊的评价内容的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程度和效果自然会不断提高。

转换教师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界的革命、教师角色的转换则是其中的一项革命内容。特别是在课改的推动下,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以教师的角色转换作为前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双方,其共同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自我展示,也不单是为了让学生给教师考取分数。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理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平等了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立场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且时刻地配合学生,真正地为学生着想。教师真正地做了学生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时学生才能和你积极地配合,平等对话,产生理想的教学互动。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无论是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中,教师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许多已经成为学生能够和他们说真话的人,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内心体验的人。教师已经成了能够理解、支持学生的人。有些教师说:教师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人,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服务,因为离开了为学生的服务,教师本身的岗位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种服务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服务地位决定的。大部分教师已经从学生学习的指挥者,变成了现在的学生学习和今后学习服务的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必然的,有些问题即使是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不能领悟的,有些涉及生活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不能解决的。此时,教师的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十多年实践表明,不少教师,尤其是一些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自悟的同时,能够给予学生以多渠道多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一些寄宿制学校或者针对一些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教师的这种角色和身份体现得更充分。

从文本到体验,注重情感态度评价

文本是这次课改所提出来的用于教学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广义概念上的阅读材料。事实上,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在教师引导下的阅读是极其有限的,最终都是离开教师独立阅读的。如何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受到情感的教育和陶冶,是基础教育的共同话题。

实现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在教学前,让学生阅读,一般通行的办法是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这些题目的引导下读书,学生是独立阅读了,实际上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在课改的推进下,许多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带任何框子,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倡导学生边读、边想、边体验。学生通过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从中有了个人特殊的体验。见解。

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思考探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把精力放到让学生读书和体验上去。不少学校还把教室专门设置成学生阅读、理解、思考成果的展示、交流的场所。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对于在与文本直接对话中遇到的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解决。

改革旧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和体验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如何评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果,如果作为标准去评价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标准答案到体验是一大变革。

从分离到统一,整合知识能力体系

分科教学是我们国家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的一种传统的做法,由于学科间的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的作用,相互之间很少沟通,给国家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轮课改为了解决这种现象,不仅重视学科间的沟通,还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同时还在中小学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课程列上课表。高中还专门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规定的学分要求学生来修。

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为更多的人所认识。知识和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关注的角度不同,常常把它们摆到不恰当的甚至是对立的位置。平常我们所讲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积累多了,能力则可能发展得更快些,相反,能力强了又可能增加学习获得知识的量。

知识和能力体系得到整合。知识和能力之间各有各的体系,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增加,需要不断地整合。例如,低年级的识字、写字、说话、词语、句子知识及有关能力,到了中年级进入习作训练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些知识和能力就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运用,又形成了一种低年级所没有的习作能力。

课堂教学策略发生了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有了改变,学科间的渗透使得教师不得不考虑本学科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使得教师又不得考虑如何通过这些综合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预设到生成,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课前要预设教学方案是必然的,也是上课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但是,课改后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互动,出现了许多即时性因素,不少是教师事先预设教学方案时所没有料到的,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花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来解决问题。

从预设到生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有一位教师在开学初的课堂上发放新作文本时,意外地发现有一本面子和芯没有粘好,被分成两半。这位教师特意把这个本子夹在那个组的第二本位置,然后让学生往后传,发现同学都暗暗地把那个破本子放到下面而拿一本好的。但奇怪的是最后一位同学居然没有拿到那本有问题的本子。于是教师向全班同学介绍了刚才发生的事,要求同学们以枟破本子到哪去了枠为题对他们小组进行采访,并以此为题目写成一篇文章。采访中,大家都认为应该拿这个本子的是班长,他是获得省、市表彰的三好学生,全国少代会代表,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的表现都很好。但面对采访他说:“我们交的是买好本子的钱,应该拿的是好本子!”那个拿了不好本的学生说:“这本子反正得有人拿,与其让别人推来推去,还不如我把它留下来。”由于现场感强,学生感触深,每个人的文章都写得很生动、精彩。

开展自主性学习,增加学生主动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也就是规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教育部,2001 )

强化能动性。自主性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基础上。以教师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为前提,真正地做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也就从根本上摆脱了以前教学中强迫学习的沼泽地。从课改的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为越来越多人所认可。

强调独立性。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大背景下,不让学校组织学生补课,不让教师加班加点,更具有现实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的基础上,不仅要求学习者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还要求教师为学生松绑。学生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像给学生设计的暑假习作就改变传统的习惯,只给学生规定大致的写作范围,像家务劳动类、自我服务类、游戏活动类、采访调查类、参观访问类、文娱体育类,等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和谐的空间,也为提高写作质量提供条件。

注意异步性。所谓异步性,是针对过去教学中的传统意义上的齐步走。在自主性学习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要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许可的前提下为自己的自主性学习定位,发挥自己的长项,花工夫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获得长足的发展。教者要能够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原则,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得。

开展合作性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是课改带给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性的变化。它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还能通过课内外的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合理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为了让合作性学习对于学生的训练更具有立体性,不少教师在实践中注意混合编组。根据学生构成的比较复杂的情况,首先是要保证一个合作小组中的成员有好中差三个方面的成分,以保证合作的活力。其次是学生的性别要有所兼顾。男女生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等方面往往都有所差异,不同的性别可以让他们做到优势互补。第三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性格特点、思维方法等因素,力求能使相互间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强化小组内部的依赖性。一是目标互相依赖,以共同学习目标统一合作学习的行为,保证实现既定的学习效果。二是奖励互相依赖,要求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小组负责任,让每一个合作小组的成员明确学习成绩好坏都是大家所有的脸面。三是角色互相依赖,组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四是资源共享,为了合作小组的学习任务互相为对方提供方便。

强化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要求每个角色要尽职:明确自己在所负责的合作学习任务中的角色,以及自己在充当这些合作学习的角色时应该干些什么。责任实行承包:合作学习课题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再由合作小组的成员分别来完成。全程评价调控:随机地提问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们的回答情况来评价该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由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测试,也可以由合作小组学习组长对组员、或组员对组员之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