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18099500000014

第14章 策略篇(7)

预习学案的检测

预习学案有检测因为形式的多样化而采取不同的题目类型进行检测。像活动单、预习卡等,应该采取配套的方式进行检测。一是让学生把根据学案预习的结果,抄写在教室前后左右的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逐题进行评判。二是把学案收起来,让小组间运用推磨的形式进行批阅,再在全班交流批阅的结果,让教师和同学一起获取预习情况的反馈。三是组成若干的学习小组,对学案进行研究性批阅,可以互相研究、互相讨论、共同提高。然后再根据课堂的要求把小组内的同学的情况集中汇报给教师。四是由教师直接收取后,全面批阅或按一定的规律从中抽取一定的比例进行批阅,在分析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在讲评的同时,调整或修改课堂教学的方案。

整体内容预习的检测

无论是语文的课文,还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预习检测时一般都要涉及对于整体内容的把握。一是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有针对性地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重点把握的情况,考查学生预习时对于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因素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可以通过预习本的检查来进行。有些教师已经让他的学生养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预习程序,并把预习的结果写到预习本子上,这里面对于整体内容的把握是其核心内容,通过对预习本的检查则可以检测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可以设计专门的检测作业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结合预习的要求完成预习这种经过教师挑选过的作业,然后根据这些有关于整体理解的检测结果,分析学生的预习效果。

研究性活动预习的检测

研究性活动的预习可以是研究性学习、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某一种观察活动、可以是某项实验、可以是一次实践操作,还可以是完成某一项制作项目。检测时可以让小组长分别汇报该小组研究课题探究的情况;可以通过探究做成的成果展示,像图片、报告、成品、数据等;可以是在班级让各个探究小组相互交流。可针对课堂教学的需要,让学生选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中的某一点或某一个侧面进行汇报,不强调面面俱到,一是为了控制时间,二是可以让检测的内容更集中。

预习检测的方式方法,因检测的内容、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除了上述的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形式也是为人们所尝试运用的:系列问题提问,可以比较系统地检测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朗读,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预习的熟悉和理解、体验程度;通过尝试发现,检测学生在预习中观察、实验、探索、分析、归纳情况;通过分析归纳练习,检测学生在预习中对于所预习内容的研究深度这些检测方式方法,都有一定适应性,对于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积极意义,重要的是如何针对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检测形式。

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课堂讲授的策略

课堂讲授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讲述、讲解、讲读、分析、解说、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方式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传达信息、传播思想、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授课策略。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教师要将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以系统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被人们公认为是教学效率最高的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策略基本要求

组织好讲授内容

组织好讲授内容,是取得良好的讲授效果的必要条件。讲授内容也不完全等同于教材,课堂讲授并非简单重复教材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处理,将其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就像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从讲授策略的要求看,教材内容可分成三部分:一是必讲的,是教材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教材前后左右内在的联系,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所在,针对难点,研究如何突破;要考虑如何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并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讲授。二是可以不讲的,大都属于叙述性的内容,是学生已知的或自己能看得懂的,可在课堂上或课后留给学生自己阅读。三是可讲可不讲的,视讲授对象而定。

组织好讲授语言

语言是讲授策略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讲授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讲授语言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直接影响到讲授策略的使用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再把教案语言转化为适应学生听觉形象的口头语言。经过教师重新组织和转化后的口头语言应具有:科学性,一是指教师必须准确地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教学术语,二是指教师都必须用普通话讲课,三是指语言要准确无误;启发性,是指语言要含蓄、耐人寻味,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形象性,是指教师能善于运用生动直观的言语,化远为近,化静为动,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情感性,是指语言要有感情色彩,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引起共鸣:虽然课堂讲授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口头语言,但还要自然大方,和谐得体,恰当适度,简洁明快,以取得最佳讲授效果。(李铨宁,1998 )

集中学生注意力

课堂讲授是以学生听讲为主要方式,自始至终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讲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一是要设计精彩的课堂讲授导入,通过这种让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讲授导入,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二是要通过有趣的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不失时机地设置一些有趣的并且与讲授内容密切相关的提问来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三是要采用多种手段营造提升讲授效果的氛围,用富有幽默感、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也可通过增加态势语言来配合讲授,像设计和使用表情、动作、表演等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授。三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讲授活动,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像设问、出示教具、展示多媒体画面等。

运用板书来配合

板书在课堂讲授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教师使用讲授策略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的重点、结构、体系,帮助学生边听讲授边做好笔记,就需要科学而又合理地用好板书。不过帮助提高讲授效果的板书和其他情况下的板书要有所区别,就是要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板书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进行讲授内容的理解。具有这种配合讲授功用的板书在设计时应注意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提纲挈领,引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联想,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教师的讲授策略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既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从讲授策略的特殊需要出发。研究讲授内容、语言、学生、板书、课件等方面的因素,并在讲授过程灵活各种手段,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讲授效果。

课堂讲授有效性的策略

古今中外的教学人员在使用讲授策略的实践中,探索、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用之有效的讲授方法,在使用讲授策略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时,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讲授方法,是可以收到提升讲授质量的效果的。

讨论式讲授法

讨论式讲授法是一种无既定程序的非规范性的讲授。它是讲授者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课前教学设计时所确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后或布置学生结合某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待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以后,再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讲授。这种讲授不是从一开头到结尾一直讲授的那种长时间的讲解,而是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以插话、解疑、争辩、归纳等方式,有意识地阐述某一理论、观点和问题,及时处理讨论中的问题。这种讲授的使用看起来似乎是零乱的,不系统的,但是,实际上它是教师紧紧围绕主题把讲授和讨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证式讲授法

论证讲授法的使用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通过论证、证明、推导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使用这种讲授策略需要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设问,或者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运用明确的概念、正确的理论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说明解答问题。教师的讲授应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之中。教师在论证式讲授过程中,要将观点和材料紧紧联系在一起,借助逻辑的力量,以明确的解答和围绕问题所作出的有力论证,一环扣一环地演绎出必然的结论,使讲授成为一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论证式讲授策略还可以运用归纳论证法,从若干个别事物或事理中推出一般结论;也可以运用演绎推理法,以一般的事物为前提来论证个别事物,从而推导出新结论。(傅恩来,2011 )

形象直观式讲授法

这是课程改革中使用比较多的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使用讲授策略的过程中,尽可能增强讲授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通过形象直观的讲授,让讲授内容中的抽象与形象相结合,提高讲授教学的理想效果。使用形象直观式讲授法的方法和途径比较多:可以通过在讲授过程中引用古今中外的行动有趣的故事、富有生活哲理的典故来阐述某一个道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可以运用实物、挂图、图片、模型、幻灯、录像及多媒体等手段,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学生在视与听的结合中,获得深刻印象,加深记忆。可以运用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实现语言的讲授与生动鲜活的画面、丰富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这种课件的推动和作用下,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归纳演绎讲授法

所谓归纳演绎法,是指教师在讲授采用根据逻辑思维规律所设计的讲授策略。使用这种讲授方法,要求讲授者通过讲授引导学生从个别现象出发,归纳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然后通过演绎,运用概念和推理揭示出事物发展的本质与趋势,使课堂讲授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过程。要保证归纳演绎讲授法的教学质量,需要讲授者研究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中归纳与演绎的对象间的必然联系,真正掌握归纳与演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知道演绎只有依靠归纳才能具有可靠的出发点和前提,而它又为归纳提供了论证工具和方向,这样才能摆脱那种程序化的死板状况,使课堂讲授真正进入充满着逻辑力量和独创精神的艺术境界。

双向参与讲授法

该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和客体,通过提问、回答、讲解、讨论等途径,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学生以认识者的身份直接参与课堂讲授,使课堂讲授成为师生双向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这种策略的使用是建立在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前提下,一方面由教师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讲授该节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由学生根据听讲授、思考、讨论中所发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教师再结合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达到深化理解的目标。讲授者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同学间合作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讲述学习的结果,同样可以对其他同学产生讲授策略所要求达到的效果。

情感投入讲授法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讲授中不仅要理性地去探求真理,而且要投入情感来学习探索,使课堂讲授活动成为充满生机的学习过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特别重视发挥情感在讲授中的作用。要学会运用情感因素,并把它有效地投入到讲授之中去。讲授教学内容时,要自然地运用情感,适度地控制情感,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把学生的情感调节到恰到好处。要细心地培养情感,使学生原有的需要满足后,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并通过对这些需要的满足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有力地激发情感,通过提问、解答、检验等几个环节,使学生的期望出乎意料地得到满足,从而引发学生高度愉悦的学习情绪。讲授时的情感投入一定要真诚、恰当。真诚、恰当地表达情感是教师课堂讲授的一种高超艺术。(任辉,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