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8099400000004

第4章 思想文化建设篇(3)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内涵丰富的“文”和“化”对举始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其文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含义是“以文教化”,指以与武力征服相对的“人文”即人伦仪则、道德秩序去规范和化异人于“野蛮”,使之文明化的活动。孔颖达疏:“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文”指礼乐、法则或制度,“化”指教育化成。“文”与“化”联结起来,就有了“文化”的基本含义。[1]

综合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文化的定义无外乎是从三个角度展开:静态、动态以及动静态相结合。静态上的文化被视为一种与自然、天然相对立的人为的、人造的东西或人存在的状态及方式。动态上的文化定义沿着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将文化理解为一种合工具性的对象化的活动或过程,具体表现为将文化视为对人的教化、训练、加工的社会化活动或过程,其目的与旨趣在于塑造人,使人适应实存的社会,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二是将文化理解为一种合目的性的对象化活动或过程,具体表现为将文化视为一种人化活动或过程,其目的与旨趣在于生成人,使人作为人能成为人。动静态结合的定义,视文化既是动态的过程活动,又是静态的实践成果。在我国,普遍认可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文化是社会在其物质和精神发展中所得到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2]

2.学校文化的含义

为了使学校文化的构建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有必要明晰学校文化的要素,进行全局性的学校文化建设。

从广义的角度讲,所谓学校文化,大而言之,是学校全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环境资源条件,更包括学校成员群体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3]。

本文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其核心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念。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文化学和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亚文化;第二,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学术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第三,从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宿舍文化,等等。

3.高校学校文化的特征

高校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多元文化的激荡交融、自身的努力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其主要特征是[4]:

第一,学校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其存在的组织文化基础。作为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其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大学。大学主要是由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学术人员组成的,他们以知识的传承、研究、应用和创新为己任,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索是他们的崇高使命。他们尊重客观规律,崇敬学术权威,以学术自由作为维持其活力的源泉,以理性和学术价值作为其追求的基本价值。大学主要通过共享价值和信念系统以及规范权力来调控大学人的行为,促使他们向着大学的整体目标自觉努力。

第二,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以人文和科学的相互融合为核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高校拥有的以人文和科学的相互融合为核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既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要有深厚的科学底蕴,并努力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

第三,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学术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

第四,学校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一个国家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在当代,以大学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点。由此可见,大学要求生存、求发展、办好学,要全面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创建众多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最根本的是必须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大学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水平和品位,不断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把大学建设成为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二、以人文精神为生长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人文”在中国旧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现象。《易·贲》中讲:“文明以止,人文也。”在汉语中,人文可以指人事,此外人文还与人道相通,而人道是与“天道”相对照的概念,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礼记·丧服小记》有这样的一段话:“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5]

就人文一词所对应的西方文字来说,则有下面的一些内涵:首先是来源于拉丁词humanities(人性、教养)的英文词 humanity,其语义有四:①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②人性,人间的属性。③人文学(又称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的研究。它最早是在中世纪的“世俗学校”中开设的同基督教神学或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有关世俗文化方面的课程。它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对古希腊罗马学术和语言、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后来演变为仅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广义的人文学科,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学科的研究。④人类。其次是由humanity衍生的humanism,其主要含义包括:①对人文学科的热衷,如对文学修养、美学修养的强调等。②人文主义,特指欧洲16—17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对古典文学、个人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复兴,以及对于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非宗教内容的强调。后来它逐渐演变为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做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并扬弃。[6]

“人文精神”(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曾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作为高校学校文化要素之一的学校精神文化,在当代,主要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文精神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人文精神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和尊严;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人文精神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高校学术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研究中心的学科总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对应而构成的当代人类三大类型科学,是高校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底蕴和生长源泉。高校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学术文化的保证。在以人为本的人文校园中,每个人都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校园中充满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校园物质环境体现了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高校的环境建设应浓厚人文校园氛围,致力于建设一个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整洁、舒适、优良的校园物质环境,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调适激发学生爱校意识和自豪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营造生态育人环境,构建人文学校文化

1.以人文精神引导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高度凝练结晶形成的一种办学理念,这种理念支撑和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每个阶段,塑造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个学校要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首先要明确办学理念,引导全体师生的精神航向。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即教育制度和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教育应该促进人生的价值,即帮助每个人聪明地、愉快地、像样地活着。校训校风即是办学理念的良好载体。因此,领导者需要对学校精神深入的挖掘和发扬光大,通过校训校风使学校的这种个性和潜能得到张扬,形成优秀的人文氛围。

2.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引领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更应该是学校文化的代表与缔造者,应做好引领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领头羊”,引导师生员工充分挖掘学校发展史,剖析学校自身已形成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多元的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和创新,生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3.精心营造人文环境,推进学术文化建设

学术研究是现代大学校园的重要支撑。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一是应大力引进人才,壮大队伍力量,提高学校科研实力。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探索建立起学术主导、民主人文管理的机制。提倡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兼容并包,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三是促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融,丰富学校课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科教学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跨度,从而达到知识交流、思想互融、方向协调的目的。四是树立培养人文素养的课程观。学校课程应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高尚情操,具有坚定的意志、良好的社会心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帮助人、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品质,具有在实践中自觉反思的悟性。

4.优化学校物质环境,浓厚人文校园氛围

在高校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需要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校园建筑透射着人文精神,大学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内核,所以在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上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要注重在硬件设施和自然景观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高雅怡人的生态育人环境,融校园建设的实用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通过优化学校的自然环境,挖掘传统历史底蕴,培植人文景观来无声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陶冶,养成美的行为,形成美的品质,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34.

[2]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3355 .

[3]石鸥.学校文化学引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2122.

[4]王冀生.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 ).

[5][6]李建军,邵统亮.建设人文校园的理论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4 ).

(李霞,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宿管中心讲师)

试析先进文化的开放性

王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