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董振堂传
18054700000017

第17章 宁都起义(9)

15日上午9点,红艳艳的太阳照耀着梅江两岸,岸边那座古老的白塔下,汇集着从各处涌来的起义队伍,边章五不负众望,成功地带出了第75旅全旅官兵。李锦亭在27师参谋处长王鸿章的配合下,不仅带来了自己的那个团,还把第79旅另一个团也拉了过来。大家不停地欢呼跳跃。经清点,除第25师逃跑的师长李松崑从城外带走了一个团外,整个第26路军全军1个总部、2个师部、6个旅部、11个团部、4个独立营、1个总部直属队,共计17000多人,携20000多件武器全部参加了起义。

这时,赵博生走在队伍前面,高声宣布宁都起义成功了。宁都城宣布临时戒严,重新颁布口令,赵博生亲手写了“解放”两个字。

董振堂站在前面高声喊道:“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受蒋介石的欺骗了。”并和赵博生带头把军服上的国民党领章、帽徽、胸章等撕了下来,又把国民党的一面青天白日旗撕碎踩在脚下:“从现在起,我们和这些东西永别了!我们马上开到红军那边去,与红军并肩战斗……”转眼间,河滩上抛满了被撕毁的国民党旗子和徽章。宁都上空飘起了鲜红的锤镰旗帜,墙壁上到处是刷写、张贴的新标语,队伍里立即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打倒蒋介石!”

“打倒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反动派!”

“打倒军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时,还可以听到士兵兄弟公开地唱过去秘密传唱的歌词:

红军来了,缴枪吧!

每人三块大洋,回家吧!

红军来了都欢迎,

打倒卖国奸臣回北方。

红军来了齐欢唱,

打倒日本军阀,得解放。

这首歌是由甘肃高台籍战士、共产党员、特支宣传委员、第74旅副连长王铭五编写的。这首歌当时在第26路军中广为传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董振堂情不自禁,也跟着哼了起来。他平时不善唱歌,又不熟悉曲调,唱得拐腔拐调的,身边的小高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董振堂问小高笑什么,小高说:“我跟你这么多年,从没有见你这样高兴过。”

董振堂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些天来紧张、繁忙、严肃、谨慎的起义工作造成的劳累与疲惫,一下子都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参谋长赵博生宣布:由董旅长率第73旅为前锋,出东门,过梅江,开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其他各旅依次跟进,季振同的第74旅殿后,最后离开宁都城的是黄中岳、苏进率领的第1团。

此时最忙的要数卫生队长姬鹏飞了,一台X光机连包装箱,有好几百斤重,靠几个瘦弱的医护人员抬,显然不行,丢下又觉可惜。于是姬鹏飞一路小跑赶到团部,苏进问他:“收拾完了没有?要出发了。”姬鹏飞喘着粗气回答道:“副团长,帮个忙,把X光机带走吧!”苏进一听,明白了,那台机子是从德国进口的,是个宝贝。于是立即吩咐警卫排战士,无论如何,也要把机子扛到苏区。

依照命令,那几个被扣押的旅、团长在部队离开后每人发了300大洋路费,就地释放。第26路军离开宁都后,红12师开进宁都,鲜艳的红旗在宁都上空飘扬。

靖卫团长严维绅见温肇祥被召谈话未回,便带着靖卫团逃跑,上了翠微峰。后来红军围困他,才捉到。

据董振堂《二十六路军举行暴动的行动部署与情况》一文中说,暴动时刻之所以定在午后6时,主要是利用薄暮后,人容易起恐怖心,反动的就不敢动了。

后据时在第74旅的士兵徐国珍回忆,说那架空投蒋介石手令的飞机在宁都城外的机场降落后,“就没有上去,陷在跑道里,飞不起来了,起义后,把它拆卸搬到瑞金去了。”

九、开赴苏区

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于傍晚到达固厚墟,沿途受到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儿童团、赤卫队、红军和老百姓有的打着火把,有的举着三角小红旗,有的敲锣打鼓。热茶、煮鸡蛋送到每一个起义战士手里,使每一位起义官兵深深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第26路军官兵戎马生涯,替军阀卖命,出生入死,但以前无论走到哪里,那里的老百姓都像见了瘟神一样躲起来。而今,他们刚刚踏上苏维埃这片红土地,就感受到了苏区的温暖,感受到了能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是多么的光荣。

站在墟口等候的王稼祥、刘伯坚、左权等人热情地迎上前,紧紧地握住先期到达的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的手,相互祝贺。久别重逢,刘伯坚激动地对赵博生说:“我昨晚一夜没睡,焦心你们啊!”赵博生说道:“我们也挺紧张的。”季振同高兴地喊道:“刘主任,又相逢了,这回咱们当红军,死也不回头了!”

刘伯坚又紧紧握住董振堂的手感慨道:“绍仲呀,我们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了……”这是董振堂与刘伯坚的第二次历史性握手。处在兴奋中的董振堂惊奇地发现,与自己紧握着双手的人正是他日思夜盼的刘伯坚主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两人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又见面了!是的,是的!”

董振堂激动地说道:“刘主任,真想你啊!你可是我走向光明的引路人啊。”

王稼祥拍着赵博生的肩膀笑道:“让你赵参谋长严缉共党分子,你却把部队带到共产党这边来了,蒋介石要气得吐血!要通缉你这个参谋长哟!”

赵博生挥挥手说:“让他通缉去吧!我这把骨头是属于苏维埃的了。”

固厚军民杀猪宰羊,慰劳起义部队,好不热闹。

晚上,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王稼祥、刘伯坚等人一起研究讨论由刘伯坚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

获得一致通过后,这份起义宣言当晚便在电台播发了。无线电波载着原第26路军17000余名官兵的肺腑之言,正式向全国广播。宣言说:

全国工人们、农人们、白军的士兵们:

我们在军阀队伍里,反革命长官同蒋介石勾结在一起,逼迫着我们到江西“剿共”,逼迫着我们进攻我们最亲爱的兄弟——为全国劳苦群众谋解放的工农红军。用各种诬蔑造谣的话来欺骗我们,使我们自相屠杀。可是半年以来,我们在苏区亲眼看见的事实,把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地主资产阶级,一切对于共产党和红军的造谣欺骗宣传,完全看穿了。眼看苏区工农确实得了解放,农民得了土地,工人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法的保护,士兵得到了解放,为自己为工农阶级的利益打仗。眼看见共产党和红军确实受着革命区域千百万劳苦工农热烈的拥护。帝国主义唆使国民党军阀三次进攻苏维埃区域。就在共产党的领导、红军的英勇、群众的拥护之下,一次一次的遭受着极大的惨败。我们明白地看见,在中国有新旧两个世界:一个是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旧世界,这个充满了灾祸、死亡和封建式的压迫剥削;另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红军工农群众开辟出来的新世界,这个世界消灭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封建地主的统治,实行了土地革命,工农兵掌握着政权,取得他们自己的利益和一切的政治自由。在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现在正闹着全国规模的大水灾,有一万万灾民,死亡无日。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东三省,法国帝国主义出兵云南、广西,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在向西藏、四川进攻,国际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并准备向帮助中国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苏联进攻,最可恨最可耻的国民党对帝国主义就用“不抵抗主义”的投降政策,对反帝国主义运动用尽欺骗屠杀的方法,来压迫反帝高潮,掩饰他们出卖中国民族的行为,让帝国主义一步步瓜分中国。

起来,我们要打倒帝国主义,就首先要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军阀。起来,一切和我们过去一样受痛苦,一样受压迫的白军弟兄们,国民党军阀一切什么“护党救国”、“爱国家爱百姓”的口号,都是欺骗你们为他送死,你们再也不要受他们欺骗与压迫了。你们的出路只有和我们一样,掉转枪头,杀死压迫你们的反革命长官,扯起红旗来干工农革命,这样才能消灭军阀混战,消灭军阀压迫革命,才能打倒帝国主义,才能取得全中国的独立与和平统一。起来,不为地主资产阶级打仗,而为解放全中国千百万被压迫的工农兵打仗,不替军阀争地盘,不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打仗,而为中国真正的独立与和平统一打仗。

我们高举着工农革命的旗织,高声呼喊你们站在苏维埃的新世界这边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已于11月7号正式成立,通过了宪法、劳动保护法、土地问题、民族问题、红军问题和红军优待条例等等,保护工农兵利益的决议案,并已在实行了。

看啊,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国民党改组派的广东政府以及一切反动军阀的统治,都迅速的崩溃日趋灭亡。工农民主政府却日益巩固和扩大。这两个政权的对立与消长,明白的指示出我们全国工农兵的出路,只有在苏维埃红旗下奋斗,明白的指示出苏维埃是解放全国工农兵唯一的政权,也就是工农兵自己的政权。我们高呼……(口号略)

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总指挥季振同

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董振堂

参谋长兼第14军军长赵博生

第15军军长黄中岳

全体指挥战斗员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于江西彭湃县

宣言像漆黑的夜空中一道耀眼的闪电,象沉闷宇宙中一声震耳的惊雷,向全中国的人民庄严宣告:原第26路军官兵不堪忍受国民党军阀头子蒋介石的压迫,集体起义加入到红军当中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宁都起义胜利了!光荣的红5军团诞生了!

起义部队当晚在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固村住宿,第二天早上,董振堂起得很早,他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渐渐地,太阳跃上了树梢,天空一碧如洗。董振堂贪婪地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习惯地活动了一阵腰腿,转过身来,让通讯员通知集合部队去了。

一大早,部队在村头一个空阔的场地上集合。在中革军委政治部工作、继续兼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首先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革军委向起义官兵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随后讲道:“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革军委决定,授予起义部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的番号,下辖第13军、第14军、第15军;任命季振同为红5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红5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下辖第37师,第38师;赵博生为红5军团参谋长兼第14军军长,下辖第40师,第41师;黄中岳为第15军军长,下辖第43师,第44师。希望同志们紧密团结起来,高举革命红旗,为解放全中国,为几万万被压迫的工农群众,为中国的真正独立和统一英勇奋斗。”

话音刚落,起义官兵就兴奋地欢呼起来,掌声、口号声响彻大地。

宁都兵暴的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气急败坏,他立即召见尚在养病的孙连仲,孙此时已是空头司令,羞愧万分,蒋令其速回江西收拾残部,孙胆怯地说道:“队伍已成这样,我就在这儿接受处理吧,不必回去了。”蒋很会笼络人心,他嘱咐孙道:“去吧,只要还有一个兵,你就还是总指挥。”孙见蒋如此厚待,万分感激,后半生便死心塌地地追随蒋介石了。第27师师长高树勋兵暴时不在宁都,蒋介石以渎职罪将其撤职查办。原第25师师长李松崑在起义时逃跑,并拉走驻宁都石上的一个团,孙连仲赶回抚州后,以该军设在抚州的新兵训练大队和宜黄的炮兵营,李松崑带回来的第79旅侯象麟团和两旅骑兵为基础,重新编组。仍委李为第25师师长,并给予嘉奖,孙则自兼第27师师长。重建后的这支国民党部队仍留在江西,与红军为敌。

十、改编整训

17日,红5军团开往石城县的秋溪、龙岗等地整编,尔后陆续开到瑞金附近。红第13军进驻石城的龙岗、秋溪一带,红第14军进驻沿坝一带,红第15军和军团部驻九堡一带。

这天,刘伯坚陪同朱总司令来到龙岗。董振堂第一次见到朱总司令:身穿灰军装,头戴八角帽,脚上穿着布鞋,说话热情,待人和气,和普通士兵没有什么两样。朱总司令握着董振堂的手说:“当红军好啊,红军是穷苦人民的军队!”

董振堂陪同朱德、刘伯坚来到第13军所在的一座农家宅院里。朱德关切地问了董振堂宁都起义的经过后,又问起了董振堂的家庭情况。董振堂都一一作了回答。朱德听后笑着说:“那好嘛,咱们是一条线的人啦。我家里也是一个农民嘛,33岁那年,抱着救国从戎的志向,跑到云南投考陆军讲武堂,结果,失望了……”

董振堂说:“大革命失败后,苦于没有出路,我很想念刘主任,总是找不着。”

朱总司令笑着说:“今天,你们不是又走到一起来了吗?”

接着,董振堂陪朱总司令、刘伯坚同志去临时医院看望起义官兵的伤病员。董振堂激动地说:“同志们,朱总司令、刘主任看望你们来了。”

伤病员们都很激动,有的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朱总司令、刘主任一一和他们握手,问寒问暖。一个伤病员拉着刘伯坚的手,泣不成声地说:“在宁都时,弟兄们害疟疾、痢疾,还没断气就被抬出去给埋了。孙肉头还用假药害我们。如今,一到苏区,老百姓欢迎我们,红军给咱们看病吃药,真是两重天呀。共产党、红军是咱再生父母,我们跟着共产党走,死也不回头了。”

部队驻扎下来,即开始按照中革军委的指示进行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