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
18053200000002

第2章 当众讲话的基本法则(1)

当众讲话的人如果口若悬河、思维敏捷,无疑会充分展示令人心悦诚服的能力。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天生演说家,那些口才出众的人都是经历过最初的恐惧和窘迫,而后不断历练才蜕变成现在的样子。

1.每个人都是天生演说家

当我们羡慕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时,总是会说“他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这句话里当然有对他人的夸奖,然而更多是对自己没有做出一番成就的安慰——“谁让我天生不是那块料呢”。但是对于演讲这件事,我想说的是,除了哑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说家。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上帝给我们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换句话说,上帝给了我们嘴巴,就是让我们来表达、沟通并进行演说的。然而,为什么许多人不善演讲,恐惧演说呢?这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所以首先要明确一点,你天生就是演说家,不要被后天的环境所胁迫而丧失优秀的演说能力。

我帮助过很多人,在演讲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我更加地确定,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在教过的学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根特。在数千人的学习队伍中,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所以,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不得不提到他。

很多年以前,根特住在费城,是一个颇为成功的生意人。他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到我的课堂,我不得而知,在上了几次课之后,根特主动提出来请我吃午餐。吃饭的时候,根特有些内敛,不怎么说话,又想要说话,最后他前倾着身体,小声地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避开所有在公众场所讲话的机会,但这是不可能的。如今,我又被选为了所在大学董事会的主席,必须由我主持会议。我想请教您,在迟暮之年,我是否还可以学会当众演讲?”听了根特的话,我斩钉截铁地说,“可以”!

这之后,我并没有给根特上过什么特别培训班,他也上了几节课之后就没有再上过课了。我们再次见面,已经是三年后了。那是在厂商俱乐部共进午餐的时候,我碰到了根特,向他询问我的预言是否成真。根特微微一笑,从口袋中拿出一个红色的小笔记本,我看到上面是他拟定的演说日程表。他骄傲地告诉我:“我现在有突出的演讲能力,在演讲中获得的快乐,以及对我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我以前所不曾感受过的。”

根特的突变是因为中了什么魔法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是原有的自卑心理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固定了他的想法,一度认为自己不是演说的料,对于在众人面前演讲极度缺乏信心。然而,一旦他能够认清自己天生就是演说家,那么就冲破了顽固的旧思想,重新审视自己,重塑信心,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

在我众多的学员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寇蒂斯的医生,他来自布鲁克林。在刚来我的课堂时,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当时他去佛罗里达度假,度假的地点正好距离巨人队的训练场不远,而这个寇蒂斯是一个十足的帮球迷,因此他常常去看他们打球。时间长了,他就和那些队员们成为了朋友,这些球员们还邀请他参加一次球队的宴会。

宴会上,不时地有人上台发言,上台的人都是落落大方,幽默风趣,演说效果都很不错。寇蒂斯在台下安静地听着,看着,但是不曾想,宴会的主持人突然向大家宣布说:“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在场,我们有请寇蒂斯先生上台来讲讲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

寇蒂斯听到之后,当场就愣住了。没有任何准备的他,显得局促不安,心跳加速,脸颊发红。这倒真的不是因为寇蒂斯对自己的医学水平没信心,行医30多年,对于健康问题,他当然有资格,也非常在行。然而对于演讲,却是他这一辈子还不曾做过的事。因此,如今让他在这么多人的注目下登台演说,他是紧张到腿发软的。

可是台下的呼声越来越大,大家都非常想听寇蒂斯的演说。起先,寇蒂斯向主持人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能演讲,但是台下的人可不吃这一套,呼声反而更大了。但是寇蒂斯的心里非常尴尬和紧张,他知道自己肯定说不出三五句完整的话,所以他决定与其在台下出丑,不如就离开吧。于是,寇蒂斯没有说一句话,起身就离开了餐桌,大家错愕地目送着他灰溜溜的背影。寇蒂斯再一次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感觉那是一件莫大的耻辱。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寇蒂斯回到布鲁克林之后,就马上参加了我的演讲培训班。

寇蒂斯非常刻苦,进步飞速,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显然,他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是有演讲天赋的,进步这么迅速让他重拾了信心。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寇蒂斯的演讲才能突飞猛进,人前大大方方,成了班上的演讲明星了。还经常受邀去发表演说。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演说的天赋,只不过由于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原因,没有机会演说,这就造成了没有机会说,以为自己不会说的自卑心理。结果,越不说越自卑,越自卑越不说。事实上,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敢于说出口,对自己有信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演说得非常棒,自己原来有这么大的潜能。

像寇蒂斯和根特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演说并不难,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权,只要你肯打开自己的心扉,勇敢地说出来,就能准确地表达自我。如果再加上后天的一些学习,比如演说的技巧,那么天才演说家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2.充满自信地当众讲话

一个人当众讲话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可是就在这不多的机会中,还是会有不少人浪费它,唯唯诺诺,羞羞怯怯,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有数据显示,即便是在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中,也有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患有所谓的“登台恐惧症”。可是当众讲话这种机会并不多,而每一次当众讲话都是自我表现的一次机会,它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工作,甚至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当众讲话,要学会充满自信地当众讲话,展示一个有魅力的自己。

很多人也都知道,当众讲话是一个很好地表现自我的机会,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面对着那么多人的时候,手足无措,说错话,或者说的不到位,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给别人留下糟糕的印象。

有这些担心的人大多都是爱面子的人,一方面,他们想要在众人面前演说,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自己发挥不好,使自己颜面扫地。其实当众演说的时候,你只需专心致志地说自己想说的,不要去考虑其他和演说无关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非常轻松,然后自信地演说。

一场自信的演说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它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呢?史怀博的经历应该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1900年12月12日的晚上,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接近八十位金融大亨聚集在大学俱乐部的会厅里,史怀博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的史怀博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些金融大鳄们根本就不认识他。但是史怀博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希望能够借助当众演讲来说服这些金融届的大亨们为自己投资,从而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在朋友的推荐下,史怀博获得了当晚当众演讲的机会,朋友告诫他一定不要演讲太长时间,台下这些人可没什么耐心。

但是史怀博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为了这次演讲,他准备了太多太久。台下坐着的有翰·摩根,他如帝王般的威严使得整个会场看起来很压抑,但是史怀博没有丝毫的胆怯,他带着自信和勇气走上台,开始了演说。

史怀博究竟说了什么,历史上没有留下具体的记录,但是我们知道的是这场演说持续了九十分钟。宴会还未结束,史怀博就征服了所有人,就连威严的摩根也被他降服。最后,史怀博得到了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催动了美国钢铁公司的诞生。

史怀博说了什么对于大家来说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态度,他的心态。他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当众演讲机会,懂得抓住机会;更重要的是,他明白,面对那么多的金融大鳄,自己没有退路,想要有所收获必须自信、勇敢地前行。也许很多人都想要找到投资,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没有足够的自信,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呢?

我的一位学员曾经坦诚地跟我说:“卡耐基先生,5年前我曾想去参加你的讲习班。当时,我走到你举办讲习班的饭店门口就停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走进去就必定要演讲。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僵在了门口。最后,我不得不转身走回了家。如果我当时知道你能帮助人们克服恐惧的心理,那种面对群众便会瘫痪的恐惧心理,我这5年的时间就不会白白错过。”

这段话,是这位学员当着200个人的面对我说的。和大家一样,我被他大方得体的仪态和流利的口才吸引折服。一个能够从容地说起自己曾经的不堪的人,内心是无比强大和自信的,而他的这种自信是会感染到每一个人的,是会影响你的生活态度和质量的。

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恐惧的心理,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演讲前适度的紧张是有利的,但是过度的紧张则常常误了大事。一般人过度紧张的表现就是呼吸急促,手心冒汗,想上卫生间等生理反应。这个时候,大家不必慌张,可以一边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能行”、“我可以的”、“我真棒”等等。另一边可以做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吐气,让自己的心跳速度放慢。或者可以听听音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都有助于克服我们恐惧的心理,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从心理学上来看,一定程度的恐惧是必须的,所以大家也就不必因为自己的恐惧而感到自卑怯懦。事实上,恐惧可能正是来自于你登台演说的机会太少。恐惧皆从不确定和无知当众衍生。而当我们对一样事物熟悉了之后,便不会再感到恐惧,因此,只要我们反复练习,多在公开场合说话,慢慢地,信心有了,恐惧没了,演讲的功夫就到家了。

除了恐惧还有就是担心自己当众演讲会出丑,这也是大家的一大通病。既然怕出丑,那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你准备的越多,就越不容易紧张。其实,紧张大多来自于自己准备的不充分。丹尼尔·韦伯斯特曾经说过:“我如果不做好准备就出现在听众面前,那么就如同没有穿衣服一样尴尬。”无论是在大场合还是在小场合,如果你已经事先知道了要当众演讲,那就请一定要对自己负责,认真的准备。仔细地演练对你在演说现场出色发挥,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自信,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我们对自己都缺乏信心,那么凭什么指望别人相信自己呢?

一次成功的当众演说绝对少不了演讲者的自信,它会使你的头上自带光环,会让你的语言充满吸引力,会让你的身上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所以,大胆地走入人群,大胆地展示你自己,大胆地说出来,你会发现当众讲话并没有那么困难。

3.努力消除恐惧心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我们对于周围的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了恐惧,这就正像罗宾教授在《思想的酝酿》中所说的那样:“恐惧皆从不确定和无知当中衍生。”由此看来,恐惧并不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物,只要了解了我们所恐惧的事物,那么恐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教授曾经写过一本叫做《克服恐惧》的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读过它之后,我便一直将书中的名言作为人生指南。艾伯特的例子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艾伯特在读中学的时候,班级上经常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当众演讲。当时,艾伯特一想到要站起来当众演讲五分钟,就立刻头疼、紧张,他回忆说:“每次快要到演讲的日子时,我就会佯装生病,然后倒在床上,不去学校。后来只要一想到我曾经装病不上台演讲的经历,就会觉得两颊如火烧一般滚烫发红,以至于不得不走到学校后墙边,把脸颊贴到冰冷的墙面上,设法平复脸上的潮红。”

这样胆怯恐惧的心理一直伴随艾伯特到大学。有一次演讲的时候,本来艾伯特已经把演讲稿都背的滚瓜烂熟了,一直到上台前,他都在认认真真的练习。可是,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向台下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头时,艾伯特的脑海顿时一片空白,似乎忘记了身在何处。最后,他勉强地挤出来几句磕磕巴巴的开场白,至于下面的演讲内容,也想不起来了。结果,艾伯特在台上足足站了五分钟,最终不得不在如雷般的倒彩声中尴尬地鞠躬下台。

下台后,校长还来说一些安慰的话,虽然他也没有想到艾伯特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还是有必要的。这件事对艾伯特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对演讲厌恶至极。

大学毕业后,艾伯特赶上了动荡、改革的1896年,当时,上层统治阶级正在激烈地讨论“自由银币铸造”事件。偶然的机会,让艾伯特看到了一本关于“自由银币人士”建议的宣传小册子。看过之后,他发现里面漏洞百出,内容空洞,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健全的币制。显然,这免不了要当众演讲,向大家宣传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