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通往智慧之路
18048800000002

第2章 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

一、何谓“当代哲学热点问题”?

这个层面又包括四个问题:首先是“什么是哲学”?其次是“什么是哲学问题”?再次是“什么是哲学热点问题”?如果不对这三个问题作出回答,那么对第四个问题,也就是“什么是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所作的任何解释都是缺乏根据的。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日本学者西周1861年翻译成汉字的概念,19世纪80年代由黄遵宪传入中国。通常认为,哲学产生于2600年前的古希腊,它的希腊语是“Philosophia”,“sophia”是智慧,“Philos”意思是“趋向于”,我们之所以趋向于某个事物,往往是因为对这个事物的“爱”,因此,哲学就是“爱智慧”。它并非智慧的别名,而是始终“趋向于智慧”的动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将哲学理解为名词乃是重大的误会。那么,哲学家如何“爱智慧”呢?什么是“爱”呢?

二、怎样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

阿里斯托芬

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雅典公民,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雅典度过,同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有交往。相传写有四十多部喜剧,现存《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有“喜剧之父”之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诗人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了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他说远古时代的人们与现今是不同的,那时人们长着四只胳膊、四条腿,头上有方向相反的两副面孔,是能够自我繁殖的圆形动物,他们敢于挑战神的权威。面对这种挑战,宙斯决定惩罚他们。宙斯既想要他们活着,又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于是采取一分为二的方式,将他们从中间剖为两部分,从此他们只有两只胳膊、两条腿,并让阿波罗分别缝合这两部分的伤口,而被分开的两部分强烈渴望复合在一起,这就是爱情。柏拉图讲的是爱情,想要说明的是哲学问题,他看到对智慧的爱是人本性的要求,但这种爱永远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哲学研究永远在路上。

中国先秦时代的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童年时代”既有差别,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以思想的方式呈现在诸子百家的言说中,随时移世易。因而,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也是动态的。当时的中西哲学都是包罗万象的普遍性存在,很多学科尚未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去,但深入思考各种问题已经是当时哲学家的基本生活方式。可是,哲学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什么是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因为对智慧的爱是没有止境的。这不同于科学,科学往往都有标准答案,它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哲学要为科学确立价值目标,它是以提问和反思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与解答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本质特征。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体现了哲学的工作方式,因为哲学是以提问的方式展开的,它对常识性的问题加以追问,思考事物何以如此与应该如何,因此,哲学通常以批判的方式在场。哲学批判不同于科学归纳,哲学要对科学问题加以分辨,可以说,“哲学问题”是科学问题中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系列思想的链条,从中呈现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哲学家们的理论学说就其内容而言都已经过时了,其理论贡献不在于他们说了些什么,而在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回答问题的”,“任何一种哲学都仅仅代表着哲学问题的一种解答方式”。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不停地忙碌奔波,有时候忘记思考生活的目的,往往因为缺乏人文精神而感到茫然。确立人文精神,要通过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而哲学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它通过反思来呈现生活的意义,以“爱智慧”的方式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可以说,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是在反思中凝结的,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批判生活中的实践误区,言说人类的思想何以引导实践,继而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改变世界。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热点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的问题往往不是哲学热点问题,但是,当这些问题经过哲学审视,以理性的方式展开自身的逻辑框架时,就开始具有哲学问题的独特属性。卡尔·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马克思的墓碑上。马克思告诉我们,“改变世界”是思想者的重要使命。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工变得越来越明确,“解释世界”的工作逐渐由各门具体科学完成,哲学要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确定生活的价值目标。马克思致力于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而改变世界的前提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探求改变世界的路径,继而使之成为实践中的活动。因此,理解哲学热点问题非常重要。哲学热点问题探究社会热点问题的意义,它是哲学问题中引人关注的领域,对热点问题的深刻诠释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哲学热点问题处于流变之中,首先是潜在的热点,继而成为准热点,然后成为热点,人们对热点的关注是多元的,原有的热点慢慢降温,此后留有余热,直至被人们渐渐淡忘。“热点”反映了时代变迁与人们关注点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被人们淡忘的哲学热点问题并没有消失,它们回到过去抵达今天,形成完整的哲学思路,构成人类的思想历程。哲学热点问题基于生活世界的流变,却不为生活实际所束缚,即其致力于超越不理想的生活而抵达可能的生活。当然,哲学热点问题也有当代性,同样要经由生活实践的检验。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四个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前面曾经提到,如果不对前三个问题作出回答,那么对第四个问题所作的全部解释都缺乏根据。我们已经思考了前三个问题并从中看到,哲学热点问题要还原到日常生活世界中来,这个日常生活世界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代社会。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将哲学热点问题引入具体的时空背景,即对哲学热点问题作时代性规定,使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是,当代(contemporary)哲学并不容易界定。西方哲学界通常将当代哲学理解为现代后期(later modern)哲学,这个时间范围确实宽泛,囊括了黑格尔之后的全部哲学,而国内学界指称的当代哲学是20世纪后半叶的哲学,两者相差很多年。为了避免对“当代”指称的误解,很多学者以“现时代”来指称目前的哲学问题。其实,现时代的很多事情是随着20世纪中叶爆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发生变化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当今时代,哲学家致力于审视科技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提醒人们摆脱科技的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应该指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与哲学紧密相关并引起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通过深入反思被赋予哲学规定,成为我们理解当代日常生活的哲学范畴。

当我们了解了何谓“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之后,就可以用哲学的方式来探究怎样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了。

理解任何哲学问题都应当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思路深入把握问题的本质,通过提问、探究、解答等途径来加深认识,但解答未必能得出确切的答案,能得出确切答案的往往不是哲学问题。对哲学问题的解答一般都不是确定的,有的解答甚至是新问题的提出,理解哲学问题的困难就在这里。在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时,我们不难罗列“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很多层面,但难度在于探究其中的深层意蕴及其相互关联,把握的难度与哲学的深度是一致的。

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有很多角度,比如地域、学派、阶段,各种角度都可以呈现当代哲学的热点景观。深长思之,有两个角度更为清晰地概括了当代哲学的特质:一个是引起哲学关注的当代现实问题,也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思考的热点问题,比如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科学问题、人生问题、宗教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使哲学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分支学科,比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人生哲学、宗教哲学,这些分支学科使哲学得到细化,哲学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审视因而更加具体,以哲学的方式审视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人们的实践自觉;另一个是哲学生成的诸多层面,比如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应用问题、公共性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当代获得深入的挖掘。上述两个角度相互渗透,哲学的分支学科在审视具体问题的同时,必然以哲学的方式提问、探究与解答,同时,哲学生成的很多层面也借鉴哲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两者都要在哲学的当代视界中理解热点问题及其意义。

哲学的分支学科得到重视,反映了人们对宏大叙事的质疑,从微观角度审视问题被认为是哲学发展的新路,哲学的分支学科都是从相对微观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比如关注政治问题,从人性与正义的内在关联层面探究国家治理方式与社会发展的良序,为解决问题确立价值规范;比如关注文化问题,从文化与人的一体性存在角度着眼,扬弃非文化现象对人类文明的侵扰,提升人文教化的境界;比如关注宗教问题,审视当代宗教发展的特点,思索人类生成的精神皈依,考量宗教对人类向善的指引,探究宗教冲突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同时,各分支学科都要追溯思想发展的源流,从古希腊或春秋战国的典籍中探求思想支持,确认哲学成因,但是,这种努力的落脚点却是当代社会发展与当代人生成的实际问题。当代哲学热点问题超越了哲学僵化、静止的思维方式,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具体问题出发,致力于解决困扰人类生成的现实问题。哲学分支学科的关注点是确定的,而且实现了学术性与现实性的融通,与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的时间分类方式比较而言,当代哲学注重从空间角度把握问题,注重实现哲学在不同领域可能发挥的现实作用。

哲学生成的很多层面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它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体现为“元批判”(metacritique),以反思的方式把握事物的内在根据。我们小时候可能都看过教学楼的墙壁上挂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照片。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问她的妈妈:“这个老爷爷为什么哭呢?”孩子的话让大人感到震撼。“这个老爷爷为什么哭呢?”为爱因斯坦拍照的摄影师曾写文章回忆这段往事,原来,爱因斯坦是不愿意拍照的,这个摄影师费了很多周折才得以进入他的工作室。那天,工作中的爱因斯坦忘记了拍照,摄影师提醒他:我们之间曾有这个约定。当他们谈到E=MC2 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时,爱因斯坦悲伤的眼神近乎绝望,他问摄影师:“你相信将来会没有战争吗?”摄影师被他的目光震撼了,站在那里默默按动了快门。这张照片拍出了爱因斯坦的灵魂,这个发现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没有想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被人利用,发明了原子弹,他要为此承担道德层面的责任。大家知道,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造成了很多无辜平民毕生的创伤,那两朵蘑菇云让人们陷入沉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此,爱因斯坦在逝世前两天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号召全世界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起来,抵制核武器对人类和平造成的威胁。

爱因斯坦看到物理学背后的意义世界,这个思路让我们感知哲学的别名:形而上学。我们生活在有形的物理学世界,哲学要在有形的世界之上探求生活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黑格尔告诉我们,“没有形而上学的哲学等同于没有神像的庙”。值得注意的是,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世界内在一致。当代哲学为此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这种回归是以批判的方式进入的,它提醒人们坚持个性思考。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哲学“真正的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哲学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而不为流行的规范所限制,真正体现了哲学的超越能力,反映了哲学的批判精神。

当代哲学生成的诸多层面使人们重释哲学“终结”之类的问题,无论是“科学革命”与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还是结构主义与精神分析理论对传统哲学的格式化,都不能否认哲学的价值规范对公共生活的引导作用,不能无视哲学思维对民族复兴的积极意义。马克思对“未来的哲学”与世界一体性存在的论述不乏启示,既然“未来的世界”以哲学为主调,“未来的哲学”具有世界视野,那么,哲学的“终结”就仅仅意味着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终结”乃是一种新的开始,而确认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与价值规范仍然是思想者重要的理论努力。

哲学思考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漫游,哲学回归生活,如同游子返回家园,无论具备多么富有时代感的知识,它的回忆都无法抹去母乳与眠歌的画面。哲学境界为人类提供超越的启示,但不会忘却成长的历程,它的超越无法离开生活的基点,人们对哲学的青睐正缘于此。当战争的阴影使人们遭受生命威胁时,当生态的破坏令人们产生忧虑时,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冲击了价值底线时,哲学思考不应该缺席。哲学研究固然不同于时事评论,但哲学家不应在书斋中貌似安静地思考生活之外的世界,沉湎于“白马非马”之类诡辩的游戏,而应在关键事件面前体现智慧地把握时代的能力。

哲学在当代生活中始终在场。在当今时代,数字化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们十分熟悉“@”这个符号,它时常让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一首题为《生活》的朦胧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生动地说明我们现今的生活状态,我们生活在网络化社会,网络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技术使人们增进了对地球以外世界的了解,大家知道,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凝结着几代航天人的智慧,为人们了解宇宙打开了新的窗口。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观哲学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与后现代理论家倡导的微观哲学构成我们理解世界的两种思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观念解放的方式作为实践的先导,学界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著名论断,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改革需要哲学,哲学需要改革,哲学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必须重视上面提到的两个角度,各分支学科呈现哲学审视问题的微观路径;哲学生成的诸多层面则体现了实践批判的宏观世界。通过思考“怎样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如何在此过程中深入思考哲学的当代性?

三、如何思考哲学的当代性?

“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正如一道代数方程式只要题目出得非常精确周密就能解出来一样,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因此,每个时代的谜语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语都是该时代的迫切问题,如果说在答案中个人的意图和见识起着很大作用,因此,需要用老练的眼光才能区别什么属于个人,什么属于时代,那么相反,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842年5月,青年马克思撰写了《集权问题》一文,其中这段充满激情的哲学话语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哲学的当代性反映了哲学“批判”的方式,并在“批判”的过程中确认理想生活的价值。哲学家提醒人们超越生存的境遇而抵达生活的境界,生存是人生无意义的自然存在状态,而生活是追寻意义的存在方式。李大钊先生说:“哲学者,笼统地说,就是论理想的东西。”哲学确认的理想体现为不满意当前的生活,希望在当前生活的基础上抵达“可能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为当代生活提供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境界,当代哲学问题从批判现实的角度确立可能的生活世界。这个理想反映了以哲学审视当代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惊异”,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惊异”使问题得以成立并期待解答,暂时的答案可能引发新的“惊异”,“惊异”使原本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使“常识”层面的事物得到重新理解,哲学的当代性是在“惊异”与追问中得到揭示的。

哲学的当代性生动地体现了“爱智慧”的求索之路。罗蒂有些无奈地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五分钟的明星”。哲学的发展与思想的超越并非当代特有。黑格尔借《新约》的话来说明哲学更新的速度:“使徒彼得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很久不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不去一样。”当代哲学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上帝之死、主体之死、人之死、哲学之死、后现代之死……耀眼的概念转瞬即逝,其实,所有的概念都没有“死”,只是哲学的提问与解答方式发生了变化,即以往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与范式得到人们的扬弃。

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是在对日常生活实践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后起飞”来说明哲学这种反思的特征。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突出当代性而不乏历史感,纷繁多元却并非杂乱无章。“离开历史感的所谓现实感,只能是一种外在的、浅薄的、时髦的赝品,同样地,离开现实感的所谓历史感,也只能是一种烦琐的、经院的、教条的说教,它只能作为学究式的自我欣赏,也不能构成‘思想中的时代’或‘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冷静沉思不乏“必要的张力”。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历史感与现实感交汇,反映了哲学的超越特质,“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它从不认为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它觉得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每个解答都不是确定或足够确定的。它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头做起”。

密涅瓦的猫头鹰

密涅瓦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黑格尔说,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上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时才悄然起飞。在这里,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后起飞”来比喻哲学,旨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而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而孤独的。

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不缺乏“从头做起”的努力,问题属于当代,对问题的解答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当代。艾耶尔曾说:“哲学的进步不在于任何古老问题的消失,也不在于那些有冲突的派别中一方或另一方的优势增长,而是在于提出各种问题的方式的变化,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特点不断增长的一致性程度。”当代哲学既有体现时代精神的理论质感,又有贯穿历史的文化眼界。正像黑格尔所说的,“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是必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灭了,而所有各派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存在哲学里”。当代哲学不缺乏“断裂”之思,但所有“断裂”之思都不能脱离哲学史的背景,即使对哲学史加以批判性反思,也必然以之为着力点,提出并解答当代问题。

对当代问题的思考,犹如观察阳光中的万花筒,总会有新奇、曼妙的变幻令人惊异。万花筒中的丰富变幻源于阳光对彩色纸屑的照射,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彩色纸屑在我们的眼中就无法闪现色泽。思考一旦离开生活,就会在假设中追问永恒的道理,这样的道理能否被认可,还得经过历史的检验,从而证明其有用或无用。梁惠王赠给惠施大瓠之种,惠施用心种植,待其长成,瓠硕大而质地松软,做酒壶提不起,做水瓢盛水少,实乃大而无用。惠施怒而击碎之。庄子说:你没打算以之为“腰舟”,与你一同浮浪于江湖,开始美好的逍遥游?浮浪于江湖而开始逍遥游,实乃无用之大用。当然,这种“大用”是因为其彰显的内在价值与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息息相关,毫无意义的思考从来都是要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古往今来,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图景,但大抵可归纳为“超验”与“经验”两种视角,前者自信地张扬形而上的智慧,认为日常生活镌刻的全然是思想的路标;后者对这种自信产生怀疑,因而更愿意从身边寻找实在的道理,却可能限制了思考的眼界。

哲学不能缺失超验视角,平庸地诠释生活没有高度可言,任何哲学都不是头脑中凭空的思考,即使思考看似漫无边际的玄境,也要靠日常生活的经验来支撑。哲学的超验视角不能离开经验世界,人们的思考有时候游离于生活之外,如同上课或开会的时候走神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可能忘记走神时想了什么,毫无疑问,生活的现实不会因为走神而有丝毫改变。人们对哲学的思考就有过类似走神的经历,比如脱离或者不屑于思考日常生活的具体环节,或者将生活抽象为思想的标签,继而夸大思想的能力,从而“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样的努力固然可能讲清楚各种道理,呈现出或洒脱或聪颖的人生境界,却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哲学的超验视角应深入浅出,其深刻源于对生活常识的合理超越,其浅显意味着具有使人们轻松接受的能量,关乎经验与超验两种视角的融合,在两种视角内在融通的过程中,感性描述与理性沉思得以对话。

哲学也不能缺失经验视角,因为任何哲学都有自己关注的对象,都要围绕相关的问题发言。哲学思考固然不应沉湎于功利目的,但漫无目的的思考绝非明智之举,特别是我们的思考应该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中体现责任意识。哲学沉思不能离开日常生活,即使思考超验的神话也是如此,尽管超验的神话中的场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不可能经历的奇境,但所有的场景都能够为人们所感知。无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神话蕴含的道理都是人类能够把握的。哲学的经验视角与时俱进,随着日常生活的变迁,我们可能遭遇以往从未遇到的难题,诸如心理疾病、网络综合征、恐怖主义等都要在深入思考中寻找答案。同样的道理,哲学不应成为书斋中的私语独白,哲学固然要在严谨的考证中展开学理思辨,探索文本根据,但不应忽视思辨成果能否为生活中的人们所接受,哲学若要大众理解和掌握,就得用简洁明快的形式表达深刻的道理。

只有融合超验与经验两种视角,才能把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之所以对大众文化展开价值批判,是因为其中某些迎合庸俗趣味的作品误导了读者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以为沉浸于庸俗的体验中,便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殊不知,真正的利己必然同时在客观上利他。从长远来看,单纯利己的愿望从不会得到满足,仅仅局限于自我利益满足的人生无疑是乏味的。哲学的超验与经验视角犹如望远镜的两个镜头,在观察事物时缺一不可,远方与脚下始终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同样看重。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不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翻译或解说词,而致力于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判断公共事件的可能走势,其高远的境界兼容鲜活的生活情趣,为理想和现实提供思想的张力。哲学对生活世界的思考指向社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认同,继而使人们在生活节奏中感到劳动体现的社会价值,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

当代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重视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政治哲学为契机,“颠覆”了自柏拉图以来的旧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将以往对宏大叙事与构建体系“大全”的努力看作书斋的呓语,转而将哲学问题的侧重点放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当代哲学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关注日常生活实践层面的微观问题,思考哲学影响社会的能力及其实现方式。这种思考或许因为淡化哲学的一般性而显得比较现实,但是,这种现实之思切近当代生活实际,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以增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这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的现实批判,只有在实践层面考虑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当代哲学才具有“现实性和力量”,当代哲学从多元角度展开的微观审视不缺乏“思维的此岸性”,其未来生成的可能性毋庸置疑。

综上所述,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必须思考它所包括的四个问题: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问题?什么是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熟知并非真知”,我们对了解的东西未必能够把握,把握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应当审视当代哲学各分支学科形成的思想图景,分析当代哲学对哲学本性的传承与创新,探究当代哲学开启的独特观察视界。我们在审视热点问题的时候发现,从冷却的热点可以引发新热点,构成哲学热点问题的逻辑链条与联动效应。成为“当代问题”的哲学沉思都是时间性的“热点”,都曾引发对哲学的重新思考。当我们对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应当深入思考哲学的当代性。这种思考应当扎根于生活实践,又不乏形上之思。这种思考应当以提问的方式呈现哲学的当代性与当代人在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热点,反映哲学与时俱进的思维活力。这种思考应当重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规定,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在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领域提出问题并探求具有现实意义的答案。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哲学点亮智慧的灯塔,照亮人生之路。当历史进入当今时代,哲学家以实践思维方式关注现实、改变世界,对热点问题做出与时俱进的文化审视,从而超越虚无与喧嚣。当我们渴望超越浮躁与喧嚣的时候,往往在阅读哲学文本的过程中,感到思想的升华与心灵的安顿。让我们一起开启“爱智慧”的思想旅程,领悟哲学的文化境界,回归生活世界的精神家园。

推荐阅读书目

1.[英]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挪]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3.[德]海德格尔,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英]罗素,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孙正聿,哲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6.张志伟,马丽主编,西方哲学导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7.陆杰荣,哲学的性质与机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吴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9.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