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人生是长跑
18048200000007

第7章 父母≠家长

“家长”一词来自于古代封建社会,往往有一家之长,主人,与管理者的意思,常常指处于支配、独裁地位的角色。

而中国的父母大多数都被称作是家长,说白了父母在家庭的位置是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对于今天许多中国父母来说,家长这个角色是他们很乐意承担的,不管他的孩子有多大,8岁还是18岁,他都坚持处于支配甚至独裁的地位。他在对孩子尽职尽责的同时,也对主宰孩子、控制孩子乐此不疲,这当然也是他们也许会为孩子付出全部,却并不会得到孩子的接纳与理解的原因。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中国的父母对“家长”这两个字过于认同,并把他们的家长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才导致了目前如此之多的家庭矛盾,如此之多的问题孩子。他们或相互折磨,彼此伤害,或形同陌路,冷漠淡然,本该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成了生活中的伤痛,本该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消极沉闷,甚至屡屡发生极端行为,这其实都是孩子在向父母释放一种信号,是他们对“家长式”的父母的一种反抗。

一、是什么“赶走”了我们的孩子?

2012年5月的一天,深圳5名小学生集体出走,在四处寻找无果之后,一位焦急的家长发微博求助,希望大家帮忙转发,寻找孩子。

在众多网友和警方的努力下,孩子于第二天下午在大梅沙海边的一家网吧被找到。

后来孩子所在学校的校方表示,孩子出走的原因跟学校无关,主要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太大,期望值过高,让几个孩子难以承受,所以选择了离家出走。

无独有偶,2013年春节的前夕,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失踪了,这个刚刚上初二的男生长得高高大大,看上去基本像个成年人,可他的实际年龄才只有14岁。

父母在到处寻找了他两天一无所获后,无奈报警。后来在警方启用了GPS定位的侦破手段之后,才在北京的某个角落找到了他。

孩子回来以后依然谁也不理睬,对父母的焦灼之情置若罔闻,无奈之中他的妈妈把他带到了我的面前,由于我平时跟他关系还不错,因此,当他的妈妈离开以后,他马上就跟我说,离家出走是因为父母打了他,让他很没面子,觉得父母真的对他很苛刻。

我问他父母因为什么原因打他,他说是因为数学考了80多分,父母觉得他成绩下滑了,认为他不用心学习。

我跟这位朋友很熟,挺了解他们的情况的,两口子都处于公司的中层,收入不错,生活小康,唯一不足的就是为孩子的学习操心。

为了让成绩一般的孩子在升入中学时能够进入重点学校,夫妻俩平时省吃俭用,却一下子花了30多万给孩子择校,把孩子送入了一所不错的重点学校。

可由于孩子原来底子较差,进入重点学校以后也一直处于后进生的状态,因此,他的父母极为失望,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起来,孩子妈妈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带着孩子奔波在各类的辅导班之间。

可是孩子的成绩仍不稳定,时好时坏的。14岁的男孩又有一些调皮、贪玩儿,因此,孩子的父母没少惩罚孩子。孩子已经长得比妈妈还高了,妈妈还经常动手打,这让孩子特别受不了。他说妈妈打得不疼,但是很伤他的自尊心。

我给孩子做工作,告诉他可以采取更正常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相信父母会跟他理性地处理问题,不能采取离家出走这样极端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孩子倒是答应了我跟父母好好沟通,但是临走他却说:“我可以改变,可我父母他们肯改变自己吗?他们认为自己有错吗?我想好了,如果他们再打我,我还会走,并且,我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孩子走后我心酸了好久,孩子不怕肉体上的痛,却承受不了父母对他自尊的轻视,在生活中像他的父母这样专制、霸道、暴力,用爱的名义去控制与支配孩子的中国父母还有多少?看看我案头的案例就可以知道。

前不久,福建某市的一位警察发现三个孩子在撬一辆自行车,把三个孩子带回派出所讯问后才得知,三个孩子都是因为与父母产生矛盾而离家出走的,其中有两个孩子身上的伤痕还历历在目,孩子坦言是被父母打的。

大年初一我接到一位母亲的电话,说她的女儿离家出走几天了,连除夕都没有回家,她为此眼睛都哭肿了,可就是联系不上女儿,想报警又怕影响孩子的声誉,因为她的女儿读高二了,过了年就要考大学了。

我问她是不是有过矛盾冲突?妈妈吞吞吐吐地说,因为女儿在假期里老要跟同学去聚会、KTV,她怕耽误她的学习就不允许孩子去,并且,出门的时候还把女儿单独锁在家里,结果女儿跟她吵了一架,说父母不拿她当人看,还限制她的人身自由,找了个机会就跑出了家门,临走还拿走了爸爸的银行卡。为此,这位妈妈特别担心女儿被坏人骗了,可是一连几天都联系不上女儿,夫妻俩几乎过了一个精神崩溃的春节。

我在写单亲家庭题材的书时,曾经采访过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儿,他只有16岁却颇有几分同龄人没有的成熟。

由于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妈妈也再婚离开了他,妈妈临走把家里的房子留给了他。这是一套两居室,我问男孩儿这么小就自己住孤单吗?他摇摇头对我说:“阿姨,我从来就没有孤单过,因为我那里基本上都住满了我的哥们儿。”我说:“他们也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吗?”这个男孩儿告诉我,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更多的是双亲家庭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是跟父母闹掰了,没地儿待了,就离家出走,跑到我那儿住几天。有的被父母知道后接了回去,可过几天又跑回来了。他们宁愿在我这里天天吃泡面,也不愿意回家,我是没家没人管,可他们却是有家不想待。

我说:“你收留他们,他们的父母肯定会对你有意见。”男孩苦涩地一笑:“是啊,我不留他们吧,骂我不够哥们儿,我留他们住吧,每个父母来了都骂我,有的父母还去找我妈,我妈也骂过我,说我多管闲事,可有时候这些孩子半夜来了,我总不能把他们推到大街上去吧。”

这个男孩说他那儿最多住过12个孩子,床上、沙发上、地板上都是,他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父母这么彪悍,常常把他们的孩子逼得无路可逃。

我相信这来自一个少年的话绝非空穴来风,现在的孩子由于与父母的相处困难而发生极端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不在少数。

前不久,某市的少年法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恶性案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残忍地杀害了住在他家隔壁的同学,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儿,理由是他太优秀了,正是因为他的优秀让他的妈妈整天抱怨他、指责他,认为他不够努力、不用功,认为他没出息、不争气,让她在那个优秀男孩儿的父母面前没面子。

这个男孩儿在法庭上坦言,妈妈对他的抱怨和指责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仇恨和嫉妒最终让他的心态彻底失衡,他认为超越优秀的办法只能是毁灭优秀。因而,他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做出了如此极端的行为。

这个触犯了法律的男孩儿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处罚,他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写。可那个逝去的男孩儿却带走了家庭的全部希望与生机,这其中他的父母该承担如何的责任呢?

2012年,某市一个11岁的小女孩儿留下遗书自杀了,原因是她考得不好,妈妈撕了她的作业本,并且威胁她说:“你再不好好学,我就不要你了,妈妈会再生一个。”

也许正是妈妈的这句话,彻底让小女孩儿绝望了,她在遗书中这样写道:“对不起,妈妈,我走了,你再生一个比我好的吧。”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一直属于世界上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人,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而自杀目前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据调查,中国的15~26岁的学生中有自杀倾向的约占18%。

据我的调查,造成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除了心理障碍以外,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问题。譬如说跟父母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教育方式不良,不理解、不接纳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家庭暴力引发的严重的亲子冲突等。

这些来自家庭的压力常常使脆弱的青少年因为无力支撑而选择放弃生命。

与此同时还有来自学习上的压力,个人遭遇的处境,这些问题如果累积在一起,父母没有很好地帮孩子解决,又没有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就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崩溃,出现极端问题。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也一直处于明显上升趋势,年增加率5%。而且,青少年犯罪的年龄越来越小,14~16岁犯罪状况日益增多,13~14岁更是明显增多,第一次失足儿童的年龄呈下降趋势。

在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中,来自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的家庭的问题孩子日益增多,这些问题家庭,问题父母造就的问题儿童,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隐患。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破获了一起团伙盗窃案的警官,他说那个十几个人的团伙盗窃集团,全是青少年,最大的不过16岁,最小的只有9岁,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因为与父母不和,在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后离家出走,后来混迹于社会的。

由于年龄偏小,他们又要生存下来,有时候很容易被坏人所利用、所诱惑,走上犯罪道路常常只是时间问题。

在我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出问题的孩子大多数来自父母专制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缺乏平等相处的氛围,父母以“家长”自居,决定一切也支配一切。

大到孩子的求学择校,小到孩子的发型与着装,父母付出一切也控制一切,孩子在这其中基本只有服从的份儿。如果你想跟父母谈谈自己的想法,父母会说,你还没长大,就得听父母的。如果你想坚持自己的想法,那一切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常常是表面上看冲突过后,孩子因为胳膊扭不过大腿,服从了父母,但孩子的内心却埋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这一切还不是问题,可是孩子会长,他每天都在长大,如果他已经不小了,父母还总是想让他像婴儿那样服从,除非孩子的智商有问题,否则,他一定会有自己的反抗。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如果父母不改变家长作风,那你的家庭一定会出问题。

二、青春期是个“雷区”

离家出走的孩子,早恋的孩子,逃学的孩子,夜不归宿的孩子,犯罪的孩子,这些孩子出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年龄大多集中在11~16岁之间,是典型的青春期症候群。

很多父母哭诉,孩子原来是如何的乖巧、听话,学习优秀,为什么进入中学就开始顶撞父母,不好好学习,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有太多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个意外,却没有父母相信这是一个必然,因为孩子进入了叛逆期。

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最直接的表现,主要特征有这样几条:

1.孩子为独立自主的意识而抗争,如果父母在这时还对他们的精神和行为给予控制和约束,就会遭到他们的抗争。

2.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成人感”,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具备与成年人一样的地位和权利,可父母却常常无视这一点,硬是把他们还当作孩子来控制、支配和保护,他们就会奋起抗争,引发与父母的矛盾冲突。

3.青春期孩子拒绝成为“被教育者”,而父母这时还一味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要孩子无条件接纳,观念上的碰撞会让孩子抵触或拒绝父母或老师以及其他成年人的观点,从而产生对抗和冲突。

但是,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反抗的形式也可以是这样两种:

1.是可以看得到的反抗。譬如,与父母正面冲突、顶撞,频频地离家出走,与父母的想法对着干等等,事后也会后悔,但遇上矛盾又会控制不住,父母与孩子都很痛苦。

2.是内隐的反抗。表面上看孩子从不顶撞父母,也很少与父母争执,对有些事不喜欢如果父母坚持也会去服从,但态度消极,有时会比较冷漠,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比前一种孩子更可怕。

他们常常会把巨大的压力隐藏于心,从不倾诉也拒绝沟通,这种压抑会转化为一种痛苦让他们长期处于不良的心境之中,时间一久也最易成为一种负面能量,加重孩子的心理负荷。

孩子的青春期是他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婴儿期是他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而青春期则是孩子人生的第二个逆反期。

在第一逆反期孩子寻求的是“长大感”,而第二逆反期孩子追求的则是“成人感”。

不管父母愿意不愿意,对青春期的孩子,你都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他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了。所以,对于他的抗争和自我的要求,父母不可能再像小的时候那样,一点儿好吃的,买一个好玩具就会把他哄得什么事也没有。想要孩子的青春期平安过渡,想要你的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依然和谐安宁,父母必须去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提前做知识储存,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才去翻书找答案。青春期的孩子非常脆弱,有时候父母一不留神就伤害了他。很多孩子从一个优秀的孩子变成一个不上进的孩子,有时就在一夜之间。

所以,父母要去学习一些关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身特点的知识,客观地接纳这一事实,不要以为你的孩子就不会发生青春期的问题,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长大过程中一定会有的经历。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这个成长期,以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陪伴孩子平稳走过这一时期。

第二,转变家长作风,不管以前你是何等的权威与独裁,现在请你抛弃“家长”这两个让人无法平等面对的字眼,你就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亲爱的爸爸妈妈,重视与接纳他们要独立、要自我的意识,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要求,他们才会长大成人。

理解与引导孩子的想法,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外表的成人感而以为自己的内心也已成熟,因此,有时候他们表现得并不成熟,而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

父母的责任就是要认识到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差距,改善认知,既不要仍然把孩子当成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也不要对孩子的成人感表示怀疑,尊重孩子的选择,有些事儿可以让他自己做主,这有利于培养他的责任心与承担的习惯。

有的父母很享受他对孩子的控制感,尤其是有些妈妈,孩子都长得比她都高了,她还要事无巨细,全面控制孩子,一旦孩子开始拒绝她的掌控与安排,她就会无比焦虑和绝望,这样的妈妈我认为最不聪明。

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他要走出你的视线,越早给他自主的权利,让他自己去承担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越会给他将来独立的能力。

而且,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靠自己的肩膀扛起属于他的那个世界。你总替他扛着,等到了哪一天需要他自己扛的时候,他可能却扛不起来了,这样的孩子在你身边你会不着急吗?

所以,现在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独立的精神和能力,我想这正是因为父母替他们扛得太多了、太久了,带来的后遗症。

很多亲子矛盾就来源于父母的控制欲。一个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常常会因为他没有地位和权利,哪怕是锦衣玉食,他也不会快乐。这也是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物质上极大满足,却总感觉不开心的主要原因。

第三件事,把平等和民主给孩子,我常常问很多父母,他们把孩子看作什么?

有的父母说是上天的礼物,有的父母说是爱情的结晶,还有的父母说是宝贝,还有的父母说是一个奇迹,答案五花八门,看得出父母都充满了感恩。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一位父母说孩子是一个生命,是存在着的个体,实际上这才是孩子的本质。因为礼物也好,宝贝也好,他终究首先是一个活生生存在的生命体。

我为什么问父母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看到了父母们的做法,说孩子是一个礼物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占有欲非常强,他百般珍视,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却忘了给孩子自由。

说孩子是宝贝的父母,心疼、溺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苦,却把孩子养成了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

说孩子是爱情结晶的父母,认为孩子只属于他们,为此他们百般呵护,小心照顾,不想让他跟外界有任何接触,孩子成了孤独的星星。

而说孩子是奇迹的父母,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期待孩子给他们创造奇迹。于是,各种学习与训练,各种期待与要求,有切实际的,也有空中楼阁,这一对父母日夜沉浸在与奇迹相遇的那一天,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与行为的走向,现实是他们可能离奇迹越来越远。

其实我们不妨简单一点儿,孩子就是一个生命,他有可能会创造奇迹,也有可能不会,但无论他能不能够创造奇迹,他都得首先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有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理,阳光的个性。

我想只要这个生命他拥有以上这些品质,能不能创造奇迹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他可以开心、舒服地活着,做他想做的事情,帮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很阳光,所以很受欢迎。大家喜欢他,也愿意给他机会,他不特别笨,也有一点儿小勤奋,他只过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日子,不在意别人怎么过。

这样的生命不好吗?这样的人不完美吗?在我看来这真的已是很完美的一个人了,因为他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没有被这生活剥夺了全部做人的乐趣。

我想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在今天的父母的养育认知中,一个生命最终成长为这样一个人应该算是奇迹了吧?

所以,我想跟父母分享的一个智慧就是,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奇迹,你得给孩子能够产生奇迹的条件,那就是足够宽松的环境,这有助于他的想象力,平等、民主的相处,请时刻记住你的孩子不是礼物,也不是宝贝,他是一个生命。

生命最需要的就是尊重与接纳,承认你们的不同,但是,尊重这些不同,接纳这些不同,这足以显示你作为父母的高远的境界。

与孩子平等对话。我特别推崇西方国家的教子文化,父母与孩子之间像同龄人的交往,没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也没有谁需要支配与控制谁,大家自然地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交流,你鼓励我说出心里话,我鼓励你说出心里话。这种没有距离,没有隔阂,没有门槛的对话,常常让孩子感到很舒服,很愉快。

他会觉得虽然我是个小孩儿,但父母尊重我的想法,我在家庭里有自己的位置与权利,我是个受尊重的人。

所以,国外的孩子到了任何场合都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表现得特别自信。正是因为跟他们从小所受到的尊重有直接关系。

而中国的孩子大多窝里横,到了公共场合却特别拘谨,事事处处表现得很不自信。这也正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人把他们当作一个应该受到尊重的生命体看。他们在父母的眼中可以成为父母喜欢表述的任何东西,但恰恰就跟生命两个字无缘。

这反映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它体现在父母的行为上,就是一种占有与支配、控制与主宰的现象。

所以,尊重孩子就是真正地把孩子当“人”而不是物。是人就会有自己的主张与要求,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这世界没有任何生命能够比人更丰富。而中国的父母偏偏要他们的孩子,生活里只剩下听话、服从、学习、考试这几件事。也难怪孩子们要集体离家出走,至少走上社会,还有那么多人会关注到这么多生命的真实存在,而在他们的家庭里面,他们就是父母眼里的“物体”。

中国父母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认知,才会有这样的选择,物质上极大地满足你,我给你好吃好喝,照顾你,但是,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你就无法实现父母所期待的奇迹。

问题是想非自己所能想,学非自己所想学,做非自己所愿意做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失去自我,失去尊重,甚至失去一定的自由的成长环境中,还能有实现奇迹的能量吗?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难道与孩子的平等民主这么重要吗?让我们来看与孩子不平等的父母经常对孩子的说话模式吧。

1.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2.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好。

3.你为什么不能像人家××那样。

4.你要是……我饶不了你。

正是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看上去似乎拥有无上权威与威慑力的互动模式,赶走了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宁愿流落街头,也不愿意待在父母身边。

大量的案例证明,在所有的亲子冲突、家庭矛盾中,父母与孩子的不平等、不民主的互动成了最重要的导火索,尤其是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权利,家无宁日是肯定的,严重的是孩子会因为情绪激化而导致极端的行为问题。

那些成年以后行为冲动,思维偏执,常常会做超越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具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的人,大多数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极不平等,尤其是父母对孩子过于掌控与支配的成长环境。

而那些自信、上进、为人谦和、处事较理性的人,谈起自己的家庭,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给予自己的尊重、信赖与支持。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影响。可以说孩子的命运真的就维系在父母的一双手上。

如果父母的这双手是孩子成长中的翅膀,处处托举起孩子,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孩子就会越飞越高。可如果父母的这双手是扎在孩子身上的绳索,那么只会让孩子徒然挣扎,无法成长。

给孩子地位和权利,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与选择,把孩子当作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来相处,这样的父母就拥有一双托举的手。

而只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从来不照顾孩子的感受,在生活里处处都要求孩子服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的父母,一定是那条绳索。摊上这样的父母,孩子也只有憋屈的份儿了。中国这样的父母多吗?看看有多少憋屈的孩子就知道了。

我常常想,人,为什么一做了父母,就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很多简单的道理他们都搞不清。譬如,你和你的朋友、同事交往,你不尊重人家,只想让别人服从你,无视别人的想法,我想没人要与你交往,更没有人喜欢你做他的朋友,哪怕你是老板,也会因为这种处世方式,遭遇抵抗。

为什么你和你的孩子就可以这样呢?孩子有什么理由要接受你这样的人呢?就因为你是他的父母吗?

现在世界完全变了,如果你还这么想就有些过于OUT了,现在的孩子空前地要求平等与民主,要求拥有自己的权利,要求获得尊重与认可,甚至要求有自己的隐私。如果你无视这些想法的存在,还按照老样子做父母,你就会成为很吃力的父母,常常感觉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孩子却并不接纳。

所以,做父母也要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施教认知,懂得创新求变,否则,光有好的愿望也是很难收获好的结果的。

改变是现在的中国父母特别需要用心去做的功课,而父母的改变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孩子的改变。

三、你是否爱对孩子说“不”?

周末,约了几个朋友去郊外踏青,他们大多是70后、80后的父母,带着几个从五六岁到十一岁不等的孩子。

到了郊外以后,孩子们本想帮我们支帐篷,可父母们纷纷不要他们参与,嫌他们干活儿速度慢又碍手碍脚的,在城里憋了一冬天的孩子们,见到了郊外刚刚冒芽儿的绿茵茵的草地,像撒了欢儿的小马一样一会儿就跑得没影儿了。

扎好了帐篷刚想坐下来享受一番的我,突然发现帐篷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没几分钟帐篷外就传来了那些爸爸妈妈焦灼、紧张的喊声:“不行,别去那儿!”“下来,危险!”“快回来,不能跑远了!”“你在哪儿,妈妈看不到你了!”……

各种呼喊声此起彼伏,撒欢儿的孩子们没过多久就被各自的父母找了回来,虽然自由的时间没多久,可看得出大自然已经给了孩子们各种兴奋,他们个个脸上泛着红光,眼睛闪闪发亮,手里还拿着不少“战利品”。

可是对孩子们的“战利品”父母纷纷表示不屑,“不就是根破树枝吗?赶快扔了。”“那个小虫子多恶心啊,小心细菌。”“这不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吗?有什么稀罕。”……

看着本来想要跟父母分享一下他们探访大自然所得到的收获,却被父母一通数落,面面相觑后只得扔掉手中的“宝贝”的孩子们,我在心里一声叹息。

就在这时有一位妈妈尖叫起来:“天哪,你这孩子,你瞧瞧你的鞋,这可是新鞋子啊,让你搞成什么样子,我真不该带你出来,浪费时间,还糟蹋东西。”

被妈妈训斥的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脚上的鞋子沾满了泥巴,旁边孩子的父亲过来打圆场:“不就是双鞋吗?弄脏了洗一洗不就行了,没关系。”

孩子的妈妈继续发飙:“你说得倒轻松,这是名牌唉,800多块啊,让他给弄成这样,你还袒护他。”

眼看这两夫妻就要开战,朋友们纷纷上来做和事佬,开始让孩子们吃带来的食物,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孩子们汉堡、薯条吃了一大堆以后,个个昏昏欲睡,于是,被父母安排到车上睡觉。

到了下午,睡醒了的孩子们已经懒得下车去疯跑了。于是,几个孩子待在车上用iPad或手机玩起了游戏。窗外的大自然对他们来说失去了吸引力。

这时待在帐篷里的父母们也安心了,大家一边聊着工作上的种种压力,一边抱怨着孩子的学习问题。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为了给孩子提分,几位父母都给孩子报了价格不菲的补习班,可让他们失望的是,孩子学习成绩提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他们花钱的速度。

父母们普遍的看法是,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不能吃苦,不用功,缺乏学习的动力。

看到爸爸妈妈们把问题都归结到孩子身上,我真心地替孩子们有些抱不平。

什么叫学习?探索就是学习啊。可当孩子们想要自己去探索世界时,父母是怎样表现的呢?

我经常在公园或游乐场遇上这样的父母,不管他的孩子是什么年龄,当他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想要去尝试一下的时候,身边通常是父母阻止的声音,不可以,不行,不能,不准……这些都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话。

我常说:“孩子是天生的探险家。”因为他的大脑活跃,求知欲旺盛,也因为人类常常是靠体验来学会生活的。

所以,尝试,对于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品质。现在很多中国的孩子不擅长尝试,不喜欢尝试,甚至懒得尝试,只想有人把结果直接拿给他享用,这样的孩子你怎么指望他会喜欢学习呢?可他的这种疏于尝试的行为习惯又是谁造成的呢?

现在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孩子的“春游”、“秋游”这样的集体活动。我问过一位校长是因为什么?这位校长无奈地说:“主要是因为家长的态度。”他说:学生出去‘春游’、‘秋游’,就是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在大自然的这个课堂上多学点儿东西,孩子们都很开心。

可是,由于孩子毕竟年龄小,有时候不太好把握,难免出现些磕磕碰碰的事儿。可一旦出现这样的事儿,父母们就不依不饶,甚至大吵大闹,学校不仅要赔礼道歉,还要进行经济赔偿。为了尽量避免这些矛盾的发生,有的学校索性就取消了这些孩子的集体出行的活动。

我相信,学校取消这些传统一定有他们的苦衷。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同学们集体在草地上嬉戏,集体去探险,集体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这曾经是每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特别期待的事儿。

每个孩子在玩儿的时候都可能受伤,出点儿小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我常说:“伤口就是智慧。”有过尝试,有过体验,孩子才会长大,才会坚强。可中国父母的过于保护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曾经参加过美国一个家庭的春游,那是我在美国的房东,他们有三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3岁,两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

在去春游的前一晚,两个大点儿的女孩儿要帮妈妈准备野餐的食物、洗水果、做三明治,并把东西有条不紊地放进食品篮里。

第二天到了郊外的田野,三个孩子都在帮爸爸支帐篷,孩子的父亲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怎么才能把帐篷绑得更结实。

帐篷支好,除了小的孩子还在妈妈身边,两个大女孩儿早已跑得不见踪影。我跟她的父母聊着天儿,吃着水果,享受着美丽的田野。

过了大半天两个女孩儿还没有回来,我有些着急,可孩子的妈妈说:“没关系,她们太久没到田野里玩儿了,累了她们会回来的。”

午餐时孩子们回来了,头发上沾着草,嘴巴被野果浆染得通红,有一个女孩子的裙子还被撕破了,另一个女孩儿的打底裤被刮了一个洞,可她们的父母对这些统统视而不见,满脸笑容地听着两个孩子不停地说着她们的收获。

妈妈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纸箱,用来装女儿们寻回来的“宝贝”,一块奇形怪状的小石头,一根生了锈的铁钉子。

那天的春游直到一个星期后还总被孩子们提起。房东太太的两个女儿让我特别惊讶,这两个女孩儿平时在妈妈的调理下非常有规矩和礼貌,性格也比较安静,可那天在野地里疯跑起来一点儿也不像平时的她们。她们真实的笑声会感染任何人,这让两个长得并不特别漂亮,脸上还布满了小雀斑的女孩儿格外的有魅力。我想这就是天性使然吧。

我跟国外的一些父母交流过,尤其是美国的一些父母,在他们养育孩子的经验中,尝试、体验,都是能够让孩子全面成长的关键环节。

美国是一个在全世界都领先的善于创新的国家,而他们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赋予各种尝试的机会。我曾经在夏威夷海边看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男孩儿,尝试着往海水里走,我觉得很危险,可他的父母就站在他身后用微笑鼓励他,男孩儿试探着往里边走了一点儿,当海水没过了他的小腿,他有点儿害怕了,开始哭,父母这才笑着把他抱回了岸边。

我跟他父母打了个招呼,说:“刚才真的很危险。”可孩子的父母说:“没事的,孩子就是这样,当你跟他说,别去,危险,他根本就不想听。可是,你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下,他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为生命具有天然的保护本能,这种体验可以让他记一辈子。”

我认为这位父亲说得很有道理,孩子掌控这世界的能力不是来自于别人的给予,而直接来自于他对生活的体验,从书本学到的是间接经验,而从生活中学到的是直接体验,有时候直接经验会让他更快地成长。

父母给他尝试的机会,允许他去尝试,接纳他的尝试就是在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让他自己去做一下,比你叮嘱他一万句都管用。

我的美国房东的大女儿最喜欢穿裙子,就是下雨天很冷她也不肯听妈妈的建议换上牛仔裤。有一次冬天,洛杉矶突然降温,孩子放学回来以后就开始发烧,结果在吃了几天药之后,女孩开始特别关注天气预报,每逢有降温天气就会主动找出牛仔裤穿上,妈妈再也没有说过她,她反而自己很注意了。

这就是体验带来的成长。中国的父母不支持孩子的尝试,很害怕孩子的尝试,通常也是因为爱孩子,怕孩子出问题,磕着碰着。

首先孩子在尝试任何事物的过程中,都会遇上问题,或受到一定的伤害,这是无法避免的。但这也正是成长的一部分,是让孩子的体验更加深刻的经历。

其次,只要父母在孩子的尝试体验之前,把该让孩子注意的问题都告诉孩子,让他尽量避免那些不安全或危险的行为,孩子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就可以了。

那种怕孩子出问题,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中都紧盯着孩子,管这管那的父母真的是特别不聪明的父母。

你没发现整天活在你特别担心的眼神中的孩子,正在变得越来越懦弱吗?很多家长都在苦恼自己的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做什么事都畏畏缩缩,一点儿魄力都没有。这种个性形成的源头正是来自于中国父母对孩子尝试行为的约束。

每一位父母都想拥有一个聪明的孩子,而聪明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

我想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社交的能力,这些都应该是一个聪明孩子所具备的品质。

这些品质从哪里来呢?有天生的份额,而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后天养成。

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只要学习好,成绩好就是聪明的孩子。我会说,你完全错了,天底下有那么多学习好、成绩好的人,但聪明的人未见得有几个。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逍遥自在,有的人生活得一团糟的缘故。因为考试有统一答案,而生活则完全靠个人的把握。

所以,有些东西靠孩子在课堂上是学不来的,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到生活中去尝试,去获得体验,去提高聪明度。

这其中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叫做“玩儿”。带孩子到田野去,在那里他们会看到万物的生长,季节的更替,看昆虫怎么生活,看果树怎么回报大地,常去那里玩儿的孩子心胸会很开阔,目光会很长远,不太会轻易为繁琐小事郁闷苦恼。

带孩子去大海边看看,什么叫海天一色,什么叫浪花眷恋着海岸,什么叫波涛汹涌,你没发现从海边回来孩子懂得了什么叫博大了吗?

如果有可能,父母要尽可能地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走得越远越好,别以为你这是在浪费钱,浪费时间,你这是在投资,为孩子的成长投资,为孩子的视野投资,为孩子的聪明投资。

这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尝试,真正的来自生活的体验。

在这其中,他首先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会给他不同的感受。当然,也会给他许多不同的经验,让他变得有品位,有鉴别判断的能力。

其次,增加的是他的好奇心,那么多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是他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所以,他会因为好奇心的膨胀而求知欲高涨。他可能会缠着父母问个不停,也可能会自己去查电脑,总之,你是带他出来玩儿的,他却迷上了学习、求知。

在获得了体验以后,他开始学会了思考,为什么人和人会有不同?为什么每一次旅行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

当孩子学会思考后,你就会发现他开始长大了,他开始学会自控,他开始写日记,开始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孩子的自觉行为开始的前奏。当他开始意识到学习应该成为他自己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时,他就在走向成熟了。

少年而早慧的孩子,你能让他不聪明吗?

想要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与体验,还有一个很好的玩儿的方式,那就是做游戏,模拟游戏、角色游戏、设置游戏,都是很好的让孩子获得生活经验与技能的载体。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无论是婴儿还是少年,他们都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探索,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所获得的体验,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实验证明,孩子们通过游戏所学到的东西,锻炼的能力,远远比在课堂上得到的东西多,感悟与体验更深刻,尤其是孩子们之间自发而主动性的游戏,更丰富了孩子们的成长。

德国的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就要做扮演警察与医生角色的游戏,告诉小朋友们驾驶不能违章,看医生不要怕。

他们还要到超市和银行去参观、体验,如何买东西?如何存取自己的钱?这些都是生活中必须有的技能,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德国的父母认为,这就是孩子首先要学会的生存技能,应该让他们尽早尝试,尽早地体验成人世界的生活与规则,有助于将来他们融入社会。

让孩子多结交一些朋友,提升他的社交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品质。所以,在国外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万圣节,孩子们都会穿上各种造型的服装,戴上面具,拎着小篮子到邻居家敲门讨要糖果,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的过程。

怎么样敲开你不认识的邻居的门?怎么样从不熟悉的邻居那里获得几句夸奖和一份糖果?这是孩子们需要考虑的。

这通常是考验孩子的表达与表现能力的机会,也是发掘孩子的社交潜质的时刻。我的一位美国朋友有两个男孩儿,一个6岁,一个8岁,小的那个活泼开朗,举止大方,处处自信,而大的那个羞涩,腼腆,内向。

万圣节的时候,6岁的弟弟总会拎着不少的糖果兴高采烈地回家,而8岁的哥哥因为不善言谈,又因为羞涩,不肯敲开更多邻居的门,常常收获甚微。

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有明显的差距,孩子的父亲观察到以后,开始引导儿子,鼓励哥哥向弟弟学习,告诉他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做,那就模仿弟弟就可以了,弟弟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弟弟怎么说他就怎么说。

第二年的万圣节,弟弟挽着哥哥一起去敲邻居的门。邻居开门以后,弟弟会向邻居先介绍自己的哥哥,然后,哥哥也开始学着弟弟的样子,变得大方自信起来。那个万圣节的收获让哥俩特别开心,尤其是哥哥,他得到了那么多的夸奖和鼓励,还有那么多的糖果。

我相信这个经历会给哥哥深刻的体验,虽然他只有8岁,但他同样会对社交能力的成长有一定的认知,这种认知要比书本上来得感性直接,因此,会给孩子更大的帮助。

中国的孩子现在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普遍存在社交能力差,与人交往困难的问题。

尤其是在现在的父母单纯地重视学习、考试成绩的大环境中,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常常是孩子大学毕业走出校园,甚至走向工作岗位了,才发现孩子缺乏合作精神,与人相处困难,以至发生交往障碍等心理疾病。

很多父母想要在这时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孩子与人交往,却常常为时已晚。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模式与行为模式,甚至是生活模式,让他们改变是很痛苦的。

这里面不乏父母所说的学习好、成绩好的孩子,但是,缺少朋友的生活,很难与人友好相处的生活,很难让他们感到愉快,也很难让他们在职场顺风顺水。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父母放手让孩子尝试的结果,多给孩子创造一些选择的机会,找一些小朋友来跟自己的孩子多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给孩子尝试发展友谊的体验。

值得提醒的是,这可是孩子自己的体验,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父母们千万不要在这其中过多掺和,用自己的眼光和看法去干预孩子的尝试。

孩子虽然小,但他也有一定的是非感,父母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直接否定孩子的选择。

譬如,女儿刚交了一个新的小朋友,妈妈会因为不喜欢这个小男孩,就告诉女儿:“离他远点儿,他太调皮了,不是好孩子……”

孩子的心灵都是比较单纯脆弱的,这个小女孩儿会因为妈妈说她的小伙伴不好而感到难过。如果妈妈经常这样对女儿的小朋友评头论足,就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她会想我跟不好的小孩儿是好朋友,是不是我也不是好孩子呢?

所以,在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上,父母除了对孩子必要的引导与建议以外,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也尊重孩子的小伙伴,这有助于建立孩子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自信,帮助孩子学会彼此信任。

现在的中国父母存在的极端问题就是对孩子过于保护,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不太注重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总是尽量把孩子拢在自己身边,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中变得不可理喻。在自己家里霸道骄纵,走出家门便依偎在父母的怀里,谁也不理,跟谁也不打交道,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会很麻烦。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长大以后因为不适应社会而选择回家啃老?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缺乏社会化的能力,从小欠缺了社会化培养的过程。

父母允许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还会培养孩子的执行力。执行力应该是21世纪最重要的竞争力,现在的职场中最看重的除了创造力就是执行力了,可以说孩子的执行力培养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生存。

实际上执行力的培养一定是让孩子从动手去做开始。现在的父母恨不能把一切都替孩子做了,除了自己的功课,孩子没有任何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一方面会让孩子失去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动手的兴趣。而不善于行动的人常常也是欠缺思考力的人,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无从谈起。

现在据我了解,就连小学里的手工课的作业也常常是由家长替代完成的,什么用废旧报纸做垃圾桶,扎制一件小工艺品……这些本来是老师布置给孩子,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与想象力的手工功课,一般都是由家长来替孩子做。

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父母说怕孩子动剪刀割着手,有的父母说是孩子不愿意动手让他们做的,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多的理由,就是父母怕孩子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实际上父母的这种担心真的很没有必要。动手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孩子从动手的过程所学到、所体验的知识真的一点儿也不会比在书本上得到的少。

还有现在的孩子写作文的能力也很低,写来写去就那么几句话,缺乏想象力,很多父母也在头疼孩子的作文水平,不知该如何给孩子提高。

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能够应付作文作业,买了各种的作文大全回来,把作文大全上的范本作文改一改,常常就成了自己的作文作业,这样的孩子我见到了很多。

还有的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不惜代价给孩子报各种作文提高班,相信这种辅导班的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秘籍和诀窍,可以给孩子的作文带来高水平的提升。

我认为,这只是家长的片面认识,这种方法可能会暂时让孩子懂得一些作文的套路和方法,但不会从本质上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真正的好文章一定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情实感。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普遍不喜欢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就是因为他们太缺少生活实践了。

父母对他们的支配和控制,让他们缺少自己的生活。每天除了学习、写作业,就是吃饭睡觉,没有一点儿可以让人兴奋、期待的内容,产生不了激情灵感,自然也就写不出动人的文章。

因为人是需要表达的,而作文则是孩子的一种表达力的体现。我认为,现在的孩子作文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行为抑制了他们的表达力。

首先是思想的抑制。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中,孩子的想法很少会得到父母的尊重与支持。因为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长期对孩子思想的压制会导致孩子思考力上的惰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不爱思考,缺少溯本求源,求真思辨的思维习惯,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其次是对行为的控制。很多父母不重视给孩子尝试体验的机会,很多家庭奉行你只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一切我会给你安排好的成长方式。

这造成很多孩子不敢尝试,或不屑于去尝试的习惯。在父母的替代下,孩子缺少了真正的生活体验,也就缺少了来自真实生活的触动。这种触动就是情感,没有了参与生活的情感,又缺乏在尝试过程中产生的想象力,孩子的创造力就不会特别强。因此,写不出好作文也就不是一种奇怪的事了。

孩子是正在成长的生命,对他们的任何教育都会在他日后的生命历程中显现出来,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又不善于动手的话,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执行力不会好到哪儿去,而缺少了执行力,他身上所有的光环都无济于事。因为在职场最终靠的是行动的力量和能力,在这一起跑线上,哈佛的毕业生与任何不知名大学走出来的孩子的较量是一样的。

选择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他的想法还会激发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懂得最后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智慧,还来自于坚持。

半途而废,做事情不能遇到挫折,一生遇上困难轻易就放弃,这应该是现在很多孩子的行为特征,而且不分年龄层次,小到一次考试,大到自己的婚姻,轻言放弃,逃避困难,已成为不少80后、90后的标签。

为什么会这样?表面上看各有各的理由,但本质上却是他们意志力训练的缺失。

人的很多能力都是可以在训练中产生的,有些能力其实就存在于人的本能与潜意识当中,就看有没有机会挖掘或释放出来。

人的意志力本身也是一种本能,因为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不行的,但人的意志力有强有弱,有的人轻言放弃,有的人却坚忍不拔,这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习惯。

可不管是能力还是习惯,都需要后天用心地培养,甚至需要刻意地去培养。因为意志力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棵大树,意志力就是深埋大地的根,即使大树被冰霜雪雨拦腰折断,只要土地下面的根还在,它就会重新长出枝叶繁茂的树荫。

可是如果根很脆弱,轻易就被拔离土地,这样的大树即使枝干再粗壮,也会不堪一击。

我很遗憾现在的很多父母,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他们百般地疼爱孩子,却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假如某一天突然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他们该怎么办。

意志力的训练就是要孩子从小就懂得坚强,执著,有韧性,面对生活的各种挫折和打击,选择顽强地活下去,不可以轻易放弃。

可意志力的训练一定是在孩子的行动力之中的,行动会给孩子带来真实的体验。而想要得到结果,很多时候需要坚持,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意志力,这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这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

有了这种能力和习惯,孩子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父母都不必担心,因为无论遇上什么挫折和困难,孩子都会坚持他的信念,不会放弃努力。

所以,应给孩子行动的机会,让他在探索和尝试中积累自己的意志力,培养有益于他未来成长的行为习惯。

很多父母问我,21世纪的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21世纪的竞争力就是品德、创造力和想象力、社交能力、执行力和意志力,掌握了这些能力的孩子将是未来的赢家。

可这些能力从哪里来呢?首先肯定的是,不要指望孩子从课堂上、从考试中能学到这么多。其次,这些能力原本都是在孩子的潜质里的,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在各种尝试与体验中释放他们的潜质,给他们尊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生命,而非父母的私人物品。

接纳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思考的自由和权利,肯定孩子的选择,不要事事替孩子拿主意,有时候让孩子做一下决定有助于建立他的责任感和自信。

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乐观、聪明,对人友好,而在充满了猜测与怀疑的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内向、沉默,不善与人交流,通常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把平等还给孩子,鼓励孩子在家庭里表达自己的意见。专制、严苛的家庭常常造就个性压抑、沉闷,行为充满了反叛的孩子。现在不少孩子在学校对抗老师,走向社会对抗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对抗上级,就是因为长年遭受家庭的压制,在成年以后形成的对抗习惯。

这是一种非常难以调整和改善的行为习惯和人格障碍。而那些犯罪的青少年也常常来自于这样的家庭。

平等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养成的与孩子相处的习惯,因为孩子自尊的建立从他一出生就开始了。

孩子的自尊就像精美而又脆弱的瓷器,需要父母用心呵护,有时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一个犀利的眼神,都会把孩子的自尊打得粉碎,而自尊心被破坏的孩子,一定是那个最淘、最闹、最让父母和老师无可奈何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请不要抱怨孩子,看一看是不是父母经常做伤他自尊的事儿?听一听孩子的哭泣里是不是有自尊心破碎的声音。

维护孩子的自尊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请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与处理问题,而不是总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并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也许你会得到一些看得到的东西,但是你失去的我相信远远要比你得到的多得多。

现在的中国父母总是把孩子成长中有形的东西看得太重要,以为掌握了这些东西就可以让孩子很好地生存。

可是生存并不是生活,生存是活着就行,而生活却是要丰富多彩,要有品质、有境界,才不枉人生一场。

有品质、有境界的生活常常是给有品质、有境界的人准备的,有时候这跟金钱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有品质的人,懂得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享受人生。一个有境界的人,懂得帮助他人,感恩父母,懂得坚持梦想,从不放弃。

而这些品质也许是无形的,它就存于生命的深处,可是只要它们存在,你就可以看到人与人的不同,然后就可以看到,命运与命运的不同。那些所谓不一样的人生大多都是这么来的,所以,不一样的人生背后常常是不一样的父母。

我期待中国的父母能够重视孩子品质的培养。古人云:“大德无形,大化无痕。”有些东西不见得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是最高的境界。追求这种境界的父母是为孩子的生活品质着想,而只想把有形的东西抓在手里的父母,想到的也许只有孩子的生存罢了。而生活与生存仅一字之差,其境界和品质就谬以千里了。

我不相信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都是只要活着就好。开心、幸福,能爱我所爱,受人尊重,能有机会挥洒自己的才华,过有品质、有意义的生活,我相信是每一位父母所期待的。

前不久,在一所中学采访,我在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位初中女生写的作文。她说,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春天她很想去外面放风筝,可是妈妈却一把拿走了她手里的风筝,告诉她要补习功课。

她问妈妈:“那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去放风筝啊?”

妈妈说:“等你的考试成绩比现在好,等你成了班里的前三名时,就让你去放风筝。”

说完妈妈拿来一个钉子,把美丽的风筝钉在了墙上。

女孩每天看着钉在墙上的风筝补习功课,一年又一年,很快,她就升入中学了。

这时候,妈妈问她想不想出去放风筝?她摇了摇头,对妈妈说:“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放风筝是小孩子喜欢的事儿,我已经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了。”

作文的最后,女孩这样写道:“我特别想跟别人的爸爸妈妈说,不要让孩子的童年,就像钉在墙上的风筝,只有令人伤心的回忆。”

我想与中国的父母们分享这个女孩儿的心声。我看到了这个故事只想沉重地落泪。

孩子的成长没有补救期,很多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父母们要珍视做父母的机会,上天给你一个生命,是要你尊重他,培育他,让他体验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要你“折磨”他,以各种的名义剥夺他成为自己的机会。

我知道你们很爱他,可是爱如果没有用一个好的方式传递,爱有时候也会是一种伤害。

我期待中国的父母做出改变,左手感性,右手理性,用感性的爱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用理性的爱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多问问他的想法,信任他,肯定他,耐心地等待他的成长。这样的父母才会与丰硕的收获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