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人生是长跑
18048200000005

第5章 什么样的家长造就“熊孩子”?

“熊孩子”一词儿最近风靡网络,泛指那些缺家教、少教养的皮孩子。事情的起因是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表哥六岁大的女儿到自己家里拜年,却为了找玩具玩儿把家里翻了个底儿朝天,这还不算,玩具不喜欢就摔在地上,含到嘴里的糖不喜欢就“啪”一下吐到地板上,她的父母就在眼前却对女儿的无理取闹视而不见,一点儿要批评的意思都没有。

没想到这位网友的吐槽却带来了一片无奈之声,不断有人在网上跟帖,吐槽自己遇上的熊孩子。一时间身边有熊孩子,或者经常与熊孩子不期而遇的网友纷纷在网上大倒苦水,诉说与熊孩子交际的感受。

一位网友说,她女儿幼儿园的小班里就有这样一个被家长和老师公认为熊孩子的男孩儿,这个男孩儿才两岁多一点儿,就已经让很多人头疼,爱哭爱闹不说,还特擅长打人,几乎班里的小伙伴没有不挨他打的。排座位时挨着谁他就踢谁,老师实在没办法就罚他自己坐在一边,可是让他妈妈知道了,又去找老师大吵一架,幼儿园没办法还扣了老师的奖金。

还有一位妈妈诉说了她自己家的熊孩子。她的女儿五岁多了,长得活泼可爱,就是自私小气得要命,平时她自己的东西谁都不准动。吃饭时自己喜欢吃什么就拿过来放在自己面前,爸妈想要尝一口都不可以。有时候妈妈晾衣服让她帮忙递个衣服架她都不肯。爸爸有一次下班回家饿极了,就吃了她喜欢吃的面包,结果,她大哭了一场,非要爸爸马上去给她买。这位妈妈面对这样的熊孩子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有很多网友诉说在各种公共场合看到的熊孩子,列举他们的种种“劣行”,纷纷表示不堪其扰,有时甚至想要取而代之,替他们的家长教训这些熊孩子。

可无论网友们怎么热议熊孩子,我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吐槽熊孩子的网友大多都是还没有孩子的年轻人,而那些有孩子的父母却大多保持沉默,偶尔有吐槽自己孩子的也是带点儿炫耀的意思,很少有真正为熊孩子的问题着急上火的,面对父母的如此定力,即使与熊孩子正面遭遇,你又奈他何?

一、“熊孩子”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很多人把现在孩子自私的个性归结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规律来看,如果教育得当,独生子女也会有很好的与人分享的个性,如果教育缺失,多子女家庭的孩子照样可以变得很自私。

只不过独生子女家庭里由于与人分享的机会更少一些,所以,如果父母把握不好,比较容易让孩子养成自私的个性。

彤彤是位19岁的大一女生,她刚入学半年就因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症而不得不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在心理咨询室里,她不停地对我说着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年,我在家里都是这样的呀,为什么她们都不理解我,要孤立我?”

在彤彤的诉说中我了解到,彤彤是一个非常聪明乖巧的女孩,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这所名牌大学,可由于彤彤不太会与同宿舍的女生相处,跟大家处处合不来而遭到了其他女生的孤立。

内心非常想得到大家的认同的彤彤,每天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为此,她非常的郁闷,渐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症,为此学习受影响,成绩下降,彤彤也非常沮丧。

在与彤彤的交流中我发现她是一个极度自我的女孩,凡事只强调自己的感受,由于从小学习好在家里备受父母的宠爱,她说家里的人包括爷爷奶奶都是围着她转的,众星捧月一般直到她考上大学之前,彤彤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在家里用惯了爸妈帮她做事的彤彤,进了大学以后好多事情自己做不来,于是她开始支使同学,一会儿帮她做点儿这个,一会儿帮她带点儿那个。刚开始同学还不熟,有些不好驳她面子勉强去替她跑一跑,可彤彤在同学帮了她以后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好像同学理所当然应该帮她,时间一长同学也对她敬而远之。

彤彤还有个毛病就是不愿与人分享,买了零食自己躲起来吃。有时候同学的电脑出故障了想用用她的电脑,她总是借口怕染上病毒从来没有借给同学用过。

哪怕是聊天儿也是这样,她想聊的时候不让同学睡觉也要陪她聊,可同学想找她聊天儿而她不想聊的时候,她马上会一口回绝同学,让人家很下不来台,可她自己却没感觉。

正是个性上的这些问题,让彤彤的同学一个个地远离她,没人喜欢跟她在一起,也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再帮助她,这让她感觉很受伤。面对彤彤无辜的眼泪我也很同情她,可是她的自私的个性又是谁造成的呢?

我相信她这些自我的、不会与人分享的个性一定不是刚刚形成的,其实看她成长的环境就已经决定她的个性成长,一个全家不分老少都围着转的孩子,能有多少与人分享的意识,这还真不能全怪彤彤。

问题是孩子总要走出家庭,走到社会上去,很多在家庭里养成的个性走向社会并不一定可以适应,所以,如何让孩子养成更适应社会生活的个性习惯,我想应该是父母们在孩子的成长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想要让孩子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他人的接纳与认同,父母必须在个性培养上要考虑到社会的容忍度,什么样的个性是足够让别人尊重与接纳的,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生存得愉快的最起码的保障。

孩子小的时候跟家庭联结密切,他能够得到家庭的肯定就足够了,可当孩子长大他要踏入社会寻找自己的位置的时候,他需要的是社会的肯定。如果他得不到社会的肯定,甚至被社会上的人群所拒绝,他就会产生痛苦,找不到归属感,从而产生心理困扰,引发行为问题。

像彤彤因为同宿舍的女生都不理她,孤立她,在气愤之余她把每个同学的床铺都洒上了水,让她们回来没法睡觉,后来校方出面处理这件事,彤彤的父母也从老家赶来跟同学们赔礼道歉,由于彤彤平时表现还不错,学校考虑她的前途,才给了她一个很轻微的处罚。

同宿舍的女生强烈要求彤彤搬出去,可老师协调了所有女生宿舍,没有一间愿意接受她,事情就只好这么拖着,在“众叛亲离”的环境中待着,彤彤也几乎崩溃了。

彤彤的父母也没想到他们眼里如此优秀的女儿会做出这样极端的事儿,他们试图跟女儿沟通,可彤彤一直沉默着,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流。

父母都有工作不能久待,可他们又实在放心不下女儿,彤彤妈妈说,好容易盼着女儿考进了这么好的大学,没想到他们却更加地操心了。

实际上彤彤不是个坏女孩儿,只是个性上的缺陷,让她无法很快适应社会化的生活,想要得到他人的接纳与认同,她需要做出痛苦的改变。

独生子女中像彤彤这样个性的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了父母的付出,习惯了被众星捧月,因此难免就会养成过于自我与自私的个性,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孩子的今天正是你们昨天不恰当的养育过程造成的。

跟一位大学里负责心理疏导工作的老师交谈,她对现在的大学生因为个性的问题导致无法与同学愉快相处,无法在校园里轻松地享受大学生活,甚至影响到学业的现象表示深深的担心。她说,每年都有一些孩子不得不选择休学或者退学,就是因为有严重的不适应症,这其中因为自私或过度自我的个性所引发的心理不适应症占不小的比例。

实际上说起孩子这种不良的个性,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得到。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她班里的孩子大多三岁左右,很多孩子已经自私蛮横得让人无法忍受。有的孩子一开口说话就强调“我的”这两个字,什么我的杯子、我的玩具、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而且,只要他认为是“我的”的东西,别人都不可以碰。

有的孩子喜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就哭着喊着要占为己有,如果不给他,他就会满地打滚儿,摔东西,打人,谁劝都不管用。

最让这位老师感到无奈的是这些孩子家长的态度,遇上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往往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听之任之,容忍孩子;一种则是实在感到没面子了,孩子闹得不像话,就不管什么场合,上来就打孩子几下,可往往在这时孩子就哭闹得更厉害,很多家长面对这种状况,通常是束手无策,最后为了收场只得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很多不良的个性恰恰是在这两种类型的父母身边形成的。有时候过于容忍孩子,就是在纵容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需要父母的引导与干预,这个时候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如果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或过分要求,父母不采取鲜明的态度去制止,不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的理由,孩子就会以为他这样做是对的,再遇上这样的事儿他还会选择这样的行为。长此以往他就养成了如此的习惯,哪怕长大后他已经明白这样做是不恰当的,要他改变也是很困难的。

那种先是容忍孩子,后来实在容忍不了便动手打孩子的家长的做法更是非常不理性的,尤其是在打了孩子一顿,又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的家长,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的个性成长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长起来的孩子,不仅自私、自我的个性得不到任何纠正,家长的暴力还会助长他个性中的反叛力量,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更加难以管理,甚至可能染上暴力倾向。

正确的做法是每一位父母在面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时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容忍孩子在底线内的行为,对突破底线的行为一定要态度明朗,用正确的方式引导说服,教给孩子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的道理。

很多孩子自私的个性实际上是在家庭里养成的,可是孩子很小就得开始社会化的过程,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校园,在这个过程中是他个性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实践证明,过于自私、自我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哪怕他的学业成绩再优秀,也很难有愉快的生存空间。这就提醒了我们的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应该在家庭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父母教育孩子应该理性大于感性,不能过度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养成强烈的自我中心观,要考虑社会的容忍度。

尤其是独生子女,应该给他关注别人的机会,在生活中培养他为别人付出的习惯。父母不要一味地为孩子付出,适当的时候也要让孩子为父母、为家人做一些事情,让他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常常看到很多父母自己的手机用了很多年,都不舍得换,却给孩子买最新、最贵的;吃饭的时候孩子爱吃的菜都放到他面前,父母一口都不舍得吃;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父母却生活克制节俭,很多父母认为这是一种奉献,但我认为这真的不是一种好现象,它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使他在成长中形成唯我独尊的个性。

现在很多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把自我放在第一位,只在乎自己怎么想,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享受父母为他提供的一切,却从来没有想到回报父母。这种品性备受世人诟病,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种个性也许正是他的父母给他养成的。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爱得失去了理性就会产生畸形的果实,爱是讲方法的,在我看来中国的父母们完全不必如此奉献自己,把给孩子100%的爱拿出来一半留给自己,让自己能够有一份可以享受的人生,是更科学、更健康的一种选择。

而给孩子有限的爱会让孩子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回报,有助于孩子培养合作、分享的个性,那种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的观念真的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观念一方面让孩子养成了伸手就想拿来,想要享受生活却不肯付出的行为习惯;一方面也让孩子在获得以后还产生心安理得的心态,以为这一切都是他该得的,不会为此而学会感恩。

最近,参加一个85后男孩的婚礼,婚礼上男孩说父母用多年的积蓄给他买了一套一居室作为婚房。后来,男孩的父母觉得一居室朝向不太好,又有点儿小,对于儿子来说有点儿委屈,就把自己朝向好的大两居腾出来给儿子结婚用,老两口搬进了一居室。我说,这样做父母岂不是有些委屈,为了儿子结婚他们不得不搬进小房子,还朝向不好,这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的。

可男孩却反驳我说:“他们有什么委屈的,年纪大了也不需要在家里活动,有个一居室足够住了,我们年轻,爱活动,当然要住大房子了。”

对于这位新郎我不想扫他的兴,于是,我以沉默结束了我们的聊天儿。可是,我看到他满头白发的父母,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男孩说他的父母是很情愿搬进小房子的,我相信他的父母是情愿的,可这种情愿他们的儿子感恩吗?而养儿不知父母恩是不是也是一种教育失败呢?

据我了解,很多父母容忍孩子的不良个性,对孩子的坏脾气视而不见,遵奉的是这样的信条: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这是个绝对的谬误。孩子的个性一旦养成,要改起来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养成的不良个性,基本已成为孩子的行为的一部分,改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多是通过后天的补偿性教育进行一些调整与改善。

所以,父母一定不能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原谅与容忍孩子不良个性的发展。实际上越小,建立好的个性习惯的机会就越多,可塑性就越强,父母的教育应该赶在孩子成长之前。

美国的心理学家很早就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把几个只有一岁多大的幼儿放在一个房间里,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观察他们的行为,这时有一个孩子哭了,很快那几个孩子就围了上来,企图安慰他,帮助他。

这个试验证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注、相互帮助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能,并不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可是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失去了这种本能呢?那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给孩子关注别人、帮助他人的机会和环境,他一定会延续他的本能。而失去了这种机会,就剥夺了他释放本能的能力成长,所以,好的家庭教育会维护好孩子的这种天然的能力,让他不断成长,而失败的家庭教育则扭曲了孩子的本能。

而成功与失败都往往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2013年的春节,我和家人到广西度假,本想这儿人烟稀少,空气清新,又濒临大海,我们可以度过一个难得的悠闲假期,可自入住酒店开始,我们就频频与熊孩子正面遭遇。

虽然我们入住的是当地最好的五星级酒店,忍受了因为春节期间翻了几倍的高昂房价,可从入住当晚我们就不堪其扰。

因为已是假期,带孩子出来玩儿的家庭特别多,已是晚上11点多,客房走廊里还不断有孩子成群结队大声喧哗,跑来跑去,这些孩子的年龄大多在五六岁到七八岁之间,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活跃过度,我想出来玩儿,孩子兴奋这很正常,可这么晚了还不睡,在走廊上打来闹去,让别的客人也无法休息,他们的父母在干什么?

我出去转了一圈儿,发现好几间的客房门是大敞着的,里面烟雾缭绕,尽管客房里贴着醒目的不许在房间里抽烟的标志,孩子的父母也在大声喧哗,有的打牌,有的搓麻,玩儿得正高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们深夜在酒店客房的走廊上撒欢儿,因为他们没地儿睡觉,父母们都坐在客房的床上“鏖战”,所以,只能把孩子“赶”到走廊上去。

可我不知道这些父母是怎么想的。第一,已是深夜,孩子需要上床睡觉,这应该是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之一。第二,孩子们在客房走廊上大声喧哗,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客人的休息,这是酒店,不是自己家里,为什么父母们对打扰别人这件事这么无所谓?第三,父母深夜还在打牌、搓麻,只顾自己玩儿得高兴,既不管孩子,也不管是否影响到了其他人,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知道这些父母是否想过?第四,入住这样的酒店,想必能有这样的消费能力的父母不会是一般工薪阶层,这些父母应该是社会上比较富裕的阶层,可是富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再多金钱也没有让他们有素质或行为上的提升,这已成为很多有钱的中国人的短板。

接下来的假期我没有想到会和熊孩子们有这么多的遭遇。先是早餐,环境优雅的餐厅,丰盛的西式自助餐,悠扬的音乐,一切看上去都如此完美,可是一群孩子和父母涌了进来,大人喊孩子叫,那气氛竟像极了菜市场的早市。

取餐的时候父母们可着劲儿地取,一盘又一盘,完全不管是否能吃得下,直到面前的食物堆得像小山一样才坐下来享用。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也很受鼓舞,拿着盘子一次又一次地去取,直至服务员看不下去了,出面劝阻:“小朋友,回去把你盘子里的食物吃完,再回来取好吗?”没想到在一旁的父母不干了,开口就骂服务员:“这早餐我们是花了钱的,想取多少就取多少,关你屁事!”

服务员挨了骂,再也不敢吭气了,而那个取餐的孩子却一不小心把一整盘食物都倒在了地毯上,可孩子的妈妈却若无其事地招呼孩子,“过来,宝贝儿,没事儿,不用管了。”

看着地毯上的五颜六色的汤汤水水,服务员无奈地蹲了下来,一点一点地清理,而这个时候,孩子的父母在旁边泰然自若地享受他们的早餐,连个道歉也没有,更别说让孩子有一个道歉了。

2月14日是情人节,因为正好是在春节假期里,刚好我们又在度假,因此,很多年没过这个节日的我很认真地预订了酒店推出的情人节套餐,尽管价格不菲,可是想到难得有这样的享受,我还是充满了期待。

晚上来到西餐厅,马上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餐桌上的玫瑰和烛光也在暗示会给你一个美好浪漫的情人节晚餐。可是好景不长,我和先生刚刚落座,我背后的桌子来了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儿,可能这对小夫妻也难得在假期里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看得出妈妈还精心地打扮了一番,穿着性感的吊带裙,可不知为什么小男孩儿从坐上宝宝椅开始就在大哭大叫。我回头看了一下,发现男孩儿是要桌上的玻璃花瓶,妈妈犹豫了一下,把花瓶递给了男孩儿,可男孩儿很快就把花瓶里的玫瑰花拽出来扔在地上,又把花瓶“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结果把茶杯打翻,茶水洒了一桌子,妈妈漂亮的白色裙子上也溅满了褐色的茶水,可妈妈并没有生气,只是耐心地问儿子:“宝宝,你要什么,宝宝,你到底想要什么?”

对于妈妈的忍耐,男孩儿并没有想要收手的意思,仍然在烛光里大哭着,尖利的哭声让这个浪漫的夜晚开始颤抖。而在劝阻无效后,妈妈开始不理男孩儿,自顾自地吃起东西了。而孩子的父亲,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在孩子哭闹的过程中,除了抱怨了几句孩子的妈妈以外,一直在玩iPad,后来开始吃东西,从始至终他没有说孩子一句。

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个美好的夜晚就这样被这个熊孩子破坏,忍不住想说这小两口几句,先生用眼色制止了我,原来在孩子持续的哭声中,这小两口已经吵了起来。妈妈指责爸爸不管孩子,爸爸指责妈妈不会管孩子。妈妈说道:“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爸爸说:“管孩子就是妈妈的事,管不好说明你无能。”

小两口越吵越凶,最后爸爸拂袖而去,只剩下妈妈和男孩儿坐在那里,男孩儿见爸爸离开,哭得更凶了。而妈妈则玩起了手机,对又哭又闹的孩子仿佛看不见也听不见。

说实在的,我们的情人节晚餐草草结束,没等最后一道菜上来,我们就逃离了餐厅,熊孩子驾到,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啊。

频频被熊孩子扰乱了生活的我突然意识到,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可能有一对“熊家长”,孩子的行为常常是从模仿开始,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就成为了这样的孩子。

在国外的餐厅吃饭,也经常遇上带着孩子的家长,可他们的孩子哪怕是婴儿都会非常安静,不会影响到别人,刚开始我以为是人种的问题,可能外国的孩子就不爱哭,可后来经过观察我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孩子的问题全看父母怎么处理。

我遇上一个在宝宝椅上坐着的小男孩儿,在就餐的过程中父母时刻关注着他,一发现他有些不高兴想要哭的时候,孩子的父母立马捂着孩子的嘴把孩子带离餐厅,在外面调整好情绪再把孩子抱进来。而大一点儿的孩子,在餐厅一落座,父母马上会掏出纸和笔,让孩子在上面画画儿、写字,等待食物被端上来。因此,在国外的餐厅,无论多大你都不会看到孩子跑来跑去、打打闹闹、小孩子张嘴就哭,惊扰别人的情景。

我还发现国外的孩子安静,在乎他人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首先就很安静,不会大声喧哗,很怕打扰别人。

中国父母的公共意识差,所以,孩子也不懂什么叫做公共意识,这跟中国的父母只在乎“重要他人”,却对公共大众从来不重视的意识有关。

所谓的重要他人就是自己的家人,或认识的人,中国的父母只有在有熟人在场的时候才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否则,就无所谓。

这就造成了许多中国父母不在乎公众形象,不在乎侵害别人的利益,在公共场合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随着自己的习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行为特征。

于是父母缺家教,少教养,孩子也就变得缺家教,少教养,因为孩子会以为父母做的都是对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腰包儿和消费欲也在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的追捧,但与中国人花钱的能力极不相称的是中国人并没有因为有了钱而提升起来的素质。

出国旅行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住酒店时中国人通常会被安排在同一个楼层,因为怕他们会打扰到别的客人,吃饭的时候,无论西餐、中餐,一定会给中国人划出一个区域,连逛景点的时候也会让中国团的人跟别的国家的人错开时间,因为有时候中国人太爱吵闹,会影响别的人听导游讲解。

尤其是在欧洲这样比较传统的发达国家,我发现他们有时候只喜欢中国人的钱包,却并不真正地接纳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素质与行为习惯的确无法让人恭维,所以,以为有钱了日子就好过了的中国人,并没有真正在国际上获得尊重与肯定。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孩子的教育。中国父母的很多做法正在让他们的孩子也步其后尘,很多孩子不具备公共道德意识,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下都不约束自己的行为,由着性子来,常常让人无法忍受。

前不久,在一架飞往国外的航班上,一位六旬老人出手替父母教训了一个一直哭闹的孩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先不说老人出手教训别人的孩子这事妥不妥,就老人忍无可忍出手这件事来看,可见熊孩子已经熊到让路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这种时候父母还不出手,也的确难怪别人替他们出手了。

实际上,这一掌看似打在孩子身上,我认为却是掌在孩子父母的脸上。我常说教育孩子的底线是不丢人,像这种又哭又闹、丢人现眼的孩子本身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如果说受罚,被罚的应该首先是父母。

孩子的缺家教、少教养实际上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一次坐高铁去外地讲课,刚开通的高铁干净、漂亮,非常现代化,感觉很舒适。正是下午两点大家犯困的时候,乘客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盹儿,可不知哪一站上来一个两岁多的女孩儿,父母在座位上坐着,却让孩子在座位中间的走道上跑来跑去,大喊大叫。这样,一来影响了别人的休息,二来也很危险,毕竟是在火车上,行进中的火车随时有可能急刹车,孩子在走道儿上缺乏保护,出了事该怎么办?

可那对小夫妻显然很欣赏女孩儿的行为,不断鼓励孩子跑来跑去。不一会儿乘务员过来,看得出她想要制止这个小女孩儿,可孩子的爸爸在这时却说:“没事儿,宝贝儿,你玩吧,你这么可爱,乘务员姐姐是不会说你的。”

小女孩儿在受到鼓励后更加的喧嚣,所有的乘客都被吵醒了,大家面面相觑,眼神里都透着无奈,碰上了这样的家长和这样的孩子,你能说什么?

去朋友家做客,她6岁的儿子正躺在客厅的大沙发上看动画片,我们一行几人进门儿子都不带看一眼的,更别说叫人了,刚落座说了几句话,儿子就大叫:“妈,烦不烦啊,人家要看电视,你们却在这儿说话,去去去,你们去餐厅说去。”

朋友家的餐厅比较小,坐不了几个人,朋友哄着儿子回他房间看,因为他房间有电视,可是儿子不肯,嫌他房间里的电视小,不好看。

无奈之下,我们五六个人挤进了朋友家的小餐厅商量事,走的时候孩子连招呼也不跟我们打,朋友是业内小有名气的编剧,可她把儿子养成了这样,是我没想到的。

问题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有问题。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品行是没有底线的,只要他们心情好孩子再皮再捣乱也被容忍,而只要他们心情差,平时能容忍的也会过不去。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缺少规则和底线,是目前许多父母面临熊孩子却束手无策的主要原因。

还有是因为很多父母自己的品行就有问题,因此,他们根本无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所以,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是熊孩子,熊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

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懂得维护公共道德,重视他人的存在,在公共场合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父母形象,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父母急需做出的改变。

要重视孩子的教养,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学习成绩再好都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孩子的家教和他的学业成绩一样重要。至少在我看来,一个有家教的孩子会比一个学习拔尖儿,却缺乏教养的孩子更受欢迎。

未来的社会更加先进而实用,孩子们在一起比拼的已不仅仅是学历和职位,每个人的修养风度,受社会欢迎和尊重的程度,公共道德意识,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和习惯,这些都将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内容,与现在人们只把是否有钱而当作成功的标志的价值观会有很大差距。

现在的中国人因为刚刚富裕起来,并不在乎国际上对中国人除了有钱别的没啥的评价。但几十年后,等我们的孩子进入成年,我相信他们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标签的,而能否改变这种评价还要靠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的公共道德意识、家庭教养一定要在孩子的人生之初就开始引导,并有意去训练他,而父母也要在这其中为孩子做好榜样。只有这样中国的熊孩子才会越来越少。所以,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是父母的责任。

二、孩子为什么爱攀比?

有一次去国外旅游,因为正是假期,所以同行的有大约十几个孩子,他们的年纪大约在七八岁到十五六岁之间,因为我很喜欢和孩子聊天儿,也难得与这么多孩子相处十几天,我很开心,也替孩子们高兴。他们平时都学业紧张,假期里出国旅游,既增长见识,又能够放松,虽然花费不菲,但中国父母向来是这样,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

可让我意外的是,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每到一个国家孩子们都热衷于去名牌店淘货,男孩子喜欢名牌的电子产品、运动鞋,女孩子喜欢包包、衣服和首饰。

当时正是冬天,气候寒冷,我发现孩子们对景点和博物馆都不感兴趣,尤其是要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无论导游怎么说博物馆好看,这些孩子也不肯下车,大多数父母由着孩子,不看就不看吧,有的父母劝劝孩子,孩子不听也就罢了。就这样,这次几国观光之旅基本成了孩子们的购物之旅,看到孩子们购物热情如此之高,连外国店员也咋舌,尤其看他们喜欢购买奢侈品,很多老外直摇头。

近几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一直走在最前列,而且据统计国外的人消费奢侈品的年龄基本集中在30~45岁之间,而中国人则平均20岁左右,这个群体之年轻、之庞大,都让许多外国人感到匪夷所思。

所以,我对中国的媒体总是沾沾自喜地经常报道中国人又在境外购买奢侈品花了多少钱的消息非常不赞同,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能够消费奢侈品真的不能代表中国人有钱了,只能说明中国人的不成熟和炫富心理。

关键是这些做法已经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不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把炫耀和攀比行为和意识带到了他们的生活里。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的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她买了一辆富康车,刚开始孩子很高兴,坐上车就跟同学们打招呼。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突然对妈妈说:“妈妈,你再来接我的时候,能不能把车停得远一点儿,你走过来接我就行。”

这位妈妈感到很奇怪,在仔细地问过孩子后才知道,女儿在班上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嘲笑,说她妈妈开的是最次的车,女儿说,她的同学的妈妈,有开奔驰,有开宝马,还有开奥迪的,唯有妈妈的车最差,所以,她不愿意让同学看见妈妈的车。

这位妈妈听女儿这样说,既有些心酸,又有些气愤,她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为什么都会这样攀比。

无独有偶,另一位妈妈说起那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是一脸的无奈。她说有一天孩子回来问她,“妈,咱家有几套房啊?”妈妈很奇怪孩子会问这个问题,她说,咱家就一套房啊。

没想到儿子不高兴了,数落妈妈:“你和爸爸光让我努力,你们怎么那么不努力啊?咱们家到现在才一套房,我的同学家都有好几套房,有的同学家还是大别墅,小胖说他妈妈把将来他结婚的房都给他准备好了,咱家就一套房,还这么小,那我将来结婚住哪儿啊?”

儿子的数落让这位妈妈哭笑不得,她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才这么小就惦记上了房子,她认为一定是孩子们老在一起议论,谁家有几套房,相互攀比,才让孩子有了这些想法。

这位妈妈还说:“以前儿子最喜欢假期里让同学到家里来玩游戏,可自从去了家里住大别墅那个孩子家里以后,再也不见孩子往家里招人了。”妈妈几次建议儿子让同学到家里来玩儿,可儿子却说:“咱家那么小,同学们都不喜欢来,我也不想让他们来,我不想让人家看不起我。”

也许因为是小学生还有些童言无忌,孩子们有什么就说出来,可等上了中学孩子们就不大会再说这些,但是攀比也成为实力的比拼。譬如,男孩儿们比的往往是脚上的名牌运动鞋,一千元以下的鞋那都不叫鞋,你是名牌的,我是限量版的;女孩儿们比的往往是名牌的衣服和包包。男孩儿女孩儿都喜欢比的是手机和电脑,谁拥有最新款的手机和电脑,谁就是最让人羡慕的那个人。

家长们往往很配合,各种昂贵的新鲜玩意儿都舍得给孩子买,有的时候一个孩子的一身行头加上手机、电脑,就是工薪阶层大半年的收入。

而家长们的行为也常常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到学校接孩子家长们争先恐后往前挤,尤其是开好车的家长恨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他开的是豪车。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女儿12岁的生日Party,来了许多家长和孩子,这些家长大多是外企白领或公司高管,收入还不错,于是,他们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车子、房子。

谁买了什么样的豪车,谁买了几套房子发了横财……诸如此类的话题让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突然意识到正是家长的这些做法影响了孩子,使他们把成人世界的游戏过早地搬进了他们的生活。

如果父母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车子、房子、奢侈品的消费,孩子能去关注别的吗?正像孩子到国外旅游不喜欢去博物馆却喜欢去购物一样,因为,他们的父母到国外的目的通常就是想去购物,尤其是到名牌店购物。

孩子的行为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暗示,孩子的爱炫耀、攀比的行为正是因为他的父母往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夸张。

桑怡是一位8岁女孩儿的妈妈,几天前她带女儿参加了大学毕业10年的同学聚会,结果没等聚会结束,她便带着女儿落荒而逃,因为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做老师的她,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同班同学才分开10年都变成了这样。

男生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无非就是房子、车子、年薪;女生在一起也高调炫富,皮包和鞋子的价位让桑怡听都没听过,相比之下桑怡感到自己真没什么值得说的,本来想见了同学们叙叙旧、谈谈情感的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最让她担心的是女儿,果然,在回家的路上女儿开始问她:“妈妈,你开的车是什么牌子啊?贵吗?妈妈,那个阿姨的包包要两万多,那是什么牌子这么贵啊?”

望着女儿天真的眼睛,桑怡特别后悔带孩子来参加这次聚会,她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跟孩子解释清楚的。

由此她也明白为什么她带的班级里的一些学生,小小年纪便彼此相互攀比,家境好的孩子看不起家境一般的孩子,甚至有的孩子会花钱让同学帮他写作业。实际上正是家长们之间这种爱炫耀、爱攀比的风气影响了孩子心灵的成长,让孩子本该纯真的心灵也开始世俗起来。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它会毁掉孩子的健康的心态,让孩子过早地染上功利心,变得越来越现实。

孩子之所以可爱,让人觉得有希望,就是因为他们有纯洁无邪的眼神,有纯真的心灵,有追求梦想的空间。可这种纯真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很容易被成人世界的世俗所玷污,世俗的孩子失去了梦想的能力,他们的眼睛只会盯着现实和利益,而没有梦想的孩子还能给我们带来可爱和希望吗?

朋友6岁的女儿开生日Party,我们悉数到场祝贺,吹生日蜡烛时,大家让6岁的小女孩儿许个愿,小女孩儿闭眼沉思了几秒,忽然睁开眼睛大声说:“我的愿望是长大了嫁个大款,买一个大房子,然后给我妈买一个房子,给姥姥买一个房子。”

小女孩儿的愿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有些意外,但大家仍卖力地鼓掌,面对这样的场面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索性就一起傻乐,可当我们的孩子让大人们只剩下了傻乐的时候,孩子们还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未来?

所以,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维护孩子眼中的世界。在澳大利亚父母们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该知道的就可以了。

很多澳洲的父母认为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这个年龄不该知道的东西是父母的失职,因为孩子会因此而增加很多烦恼,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影响他们心灵的成长。

在日本每当学校有家长日的时候,老师都会在邀请函中明确提示来学校参加活动的家长,尽量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是为了避免家长开豪车来学校炫耀,引发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

在美国的众多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和不同家庭境遇状况的孩子,有的孩子父母是中产阶层,有的孩子却是贫困的移民家庭,但是在这里你基本上看不出有多么强烈的贫富悬殊。大学的午餐都是自己制作的三明治,穿的都是牛仔裤、运动衣,很多美国父母从小就告诫自己的孩子,也许别人的生活没有你优越,但你要记住那只意味着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应该有获得尊重的权利。

正因为有这样包容的心态,美国才会成为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而只要努力勤奋便可以实现愿望的美国梦,也成为所有不同出身的美国孩子的梦想。

所以,有不少中国父母想通过炫富、攀比来达到获得社会尊重的目的,这显然是适得其反的,而如果这种风气已然波及了孩子,显然是更加不明智的做法。

首先它会影响孩子对于成功的认知,现在很多孩子都已经把买房、买车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认为实现了这样的愿望就算是成功的。功利的心态带来了功利的行为,很多孩子在走上社会后不能坚持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只想抄近路、走捷径,指望一夜暴富,这种心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它会影响孩子对于财富的看法。很多孩子,尤其是家境比较好的孩子,会把父母打拼得来的财富理所当然地就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不仅享用起来顺理成章,连奋斗的劲头儿也消失殆尽。我在国外看到的那些买起奢侈品、名牌产品一掷千金的十几岁的孩子,大多来自这样的家庭,这其中真正属于富二代的孩子其实也并不多。我了解了一下,大多数孩子实际上来自父母收入都不错的高薪家庭,不是富二代的家庭却养出了像富二代一样消费与生活的孩子,这其中父母的纵容与溺爱起了很大的作用。

功利的认知和对于不属自己奋斗所得的财富的挥霍,使中国的孩子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大大减分。

前不久,澳洲警方破获了一起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犯罪团伙,这伙人就是盯上了中国留学生花钱比较豪爽,又胆小怕事,遇上问题不喜欢叫警察的弱点,经常用“碰瓷儿”的方式敲诈中国留学生。有一个中国女孩儿刚花了20000元澳币买了辆新车就被坏人用这种方式敲诈了6000元澳币,可事后这个女孩儿竟选择了不报警。问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中国的孩子并没有得到媒体的同情,相反,中国留学生对金钱的不在乎和大手笔消费经常见诸报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些孩子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在一个特别崇尚靠奋斗获得独立能力的西方社会,这样的行为通常是不被容忍的。

所以,以为有了钱,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经济支持的中国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孩子获得尊重,或者别人的另眼相看,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在面对财富的问题上,中国父母真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品位,理性面对财富。高调炫富,或者在车、房等问题上相互攀比,是一种非常恶俗的行为,格调不高,会给孩子带来特别不好的影响,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

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还不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获得的信息没有甄别能力,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保持纯真的心灵更多一些,眼神更干净一些,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做出改变。

孩子是平等意识最强烈的群体,他们本该无忧无虑地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可是由于大人世界的影响,很多孩子开始为自己的家境自卑,有的催父母换好车,有的嫌自己家的房子小,还有一个男孩儿在考试失利,被爸爸指责很失败时,反驳父亲说:“我失败,你比我还失败,我们同学的爸爸已经是局长了,你才混了个副处长。”孩子的话让爸爸一时哑口无言。

成人世界的世俗已经打破了孩子世界的平衡,这一点让老师也很无奈。一位重点小学的老师说,不少家境不错的家长,给老师送卡、送礼物,就是为了让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待,有的家长还特意让孩子知道这样的事,因此,孩子就更难管理。

我认为家长这样做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没有好处。现在很多家长爱孩子爱得失去了理性,失去了思考,只凭本能来指挥自己,这样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孩子如果从小就养成不能靠自己的诚实、勤奋去奋斗努力实现目标,只想靠走捷径达到目的的个性和习惯,这个孩子的人生能走多远?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让孩子待在他们的世界里,享受平等、相互尊重,纯净的生活很容易,因为那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只要大人们能够为孩子做出一些改变,不要把过于世俗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这些东西就应该与孩子无关。

父母们也要留意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出国对新鲜的事物缺乏兴趣,却对购物热情高涨,一个孩子经常与你讨论别人家的车子、房子的问题,一个孩子还在上学,就热衷于消费各种名牌和奢侈品,这个孩子的思想意识一定出了问题,家长不要对此觉得无所谓,也不要觉得你有钱供得起他挥霍,这样的想法只会更快地毁掉孩子。

据我了解,富二代家庭的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富二代只会挥霍和闯祸,他们也希望孩子能成为出色的接班人,延续家族荣耀,只可惜这些富二代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了他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生生地把他们变成了寄生虫,等他们长大想要再改变他们为时已晚。

对于更多的普通家庭来说,如果不想你的孩子成为类似的富二代,让他们还没有长大就备受世俗的困扰,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更适合孩子心灵成长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孩子的纯净,让他们有机会多想想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为世俗的东西烦恼、自卑或优越感过强。

三、“娇气包”是如何炼成的?

在我家的门口有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是孩子们放学的高峰期,满大街都是大大小小的孩子,这些孩子个头、面貌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无论大小走出校门,书包、水壶、脱下来的衣服,一律放到来接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身上,而家长也乐此不疲地做孩子的跟班儿,背着孩子的书包往家走。

一位重点小学的老师跟我说,过去她们班的学生做值日,打扫卫生,孩子们有让父母来替他们做的,有让爷爷、奶奶来替他们做的,现在更高级了,父母专门花钱请保洁工来替孩子做值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劳动,讨厌劳动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鄙视劳动,瞧不起劳动的人也成为许多孩子的一种心态。

前几天,一位妈妈带着她15岁的女儿来我这儿做咨询,一进门看到正在打扫卫生的钟点工,开口就说,“这是你们家保姆吗?”眼神和语气都有些不屑。

钟点工听罢明显有些不悦,在很多人看来保姆常常是一个贬义词,她们宁愿被称作钟点工或家政服务员,也不愿意让人叫她们保姆。

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极为地不珍惜是有些孩子的通病。有些家长自己就说,别看孩子自理能力不强,破坏性却极强,收拾得整洁干净的家一会儿就让他们给搞得乱七八糟,还不能批评,一批评就噘嘴不吃饭,家长还得赶紧哄。

在外面,果皮、纸屑随手乱扔,喝完的饮料瓶也扔得到处都是,现在的孩子既缺乏劳动意识,也缺乏尊重劳动的观念,让很多人觉得无奈。

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发现美国的孩子特别尊重劳动者,尤其是为他服务的人,哪怕是两三岁的孩子,你为他做了事情,他都会微笑地对你说谢谢。

在美国的家庭里,孩子会走路就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譬如帮妈妈浇花,扔掉自己的尿布,再大一点儿,收拾餐桌,扔垃圾,帮爸爸拿报纸,收拾自己的房间。美国的孩子13岁以前必须学会用洗衣机、烘干机、修理电灯,因为这时这些家务活儿都需要他们自己干的。

而且,美国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学着打零工、赚零花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不是花钱就得找父母要。

很多美国中学生假期里都会去打几份工,自己赚大学学费,这里面家境优越的孩子不在少数,但他们宁愿自己去赚大学学费,也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还花父母的钱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儿,会被同伴看不起。

即使上大学的费用不够,美国大多数学生也会选择国家贷款,然后毕业以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偿还,这个社会崇尚劳动的人,鼓励人们用诚实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劳动者在美国颇受尊敬,所以,一个地道的美国人通常不会觉得一个电工和一个教授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在凭借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家庭。

也许正是对劳动的认知不同,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的劳动观有天壤之别。在很多中国孩子的眼里,劳动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没能耐、没本事的人才会去劳动,因此,很多孩子鄙视劳动,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

但是,看看家长们对劳动的态度,就知道孩子的这种观点是从何而来的了。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孩子是被抱大的,看看他们的能力就知道这句话说得是否有道理。

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抱怨,虽然,幼儿园招生的时候,都要求3岁以上的孩子必须要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上厕所,幼儿园才收。可现实情况是,一个班20多个孩子,只有两三个自己能吃饭的,还撒得到处都是,自己会穿衣服、穿鞋子的更是凤毛麟角,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太会自己上厕所,大便完擦屁股已成了老师每天必须做的功课。

没办法老师只好把孩子一字儿排开,挨个儿喂饭,孩子只需要张口就行,这种填鸭式的喂饭也成了幼儿园里的一道风景。

上了小学的孩子又怎么样呢?在一所重点小学采访,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尤其不满。很多孩子做事拖拉,来上一天学,桌子的上面、下面,椅子的上面、下面乱乱的全是书本、文具,放学回家时半天走不出教室,原因是拿出来的书本无法再放回书包去,很多都是由家长出面才能收拾利索了。

有的孩子一个学期丢三件校服、两个书包,有的孩子开学没几天课本就丢了,只得和同学用同一本书上课,这样丢三落四的孩子哪个班里都有不少。

在这位老师看来,现在孩子的独立能力这么差,其实就是让家长给惯的,每一个惰性十足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大包大揽的家长,每一个丢三落四的孩子背后都是操心到极致的父母。

提起让孩子从小就学着做点儿家务,很多父母都在摇头,有的说他们做不好,还不够添乱的,有的说学习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做家务,还有的家长说,家务活儿根本不用学,长大了就会了。

可是家务活儿真的长大了就会了吗?就目前的现象看还真的不是这么回事儿,不是有好多80后男孩儿在走入婚姻后,抱怨他们的80后妻子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什么都不会做,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吗?

前不久,北京市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案,结婚刚刚三个月的85后小夫妻为离婚闹上了法庭,主要原因却是整天为了谁洗碗吵架,两个人实在过不下去了。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家务活儿却把一段婚姻生生给搅黄了,这代价不可谓不大,尤其是对现在的女孩儿来说,由于从小缺乏家务活儿的承担与训练,很多女孩儿不但不会做任何家务,也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因此,当走过风花雪月的爱情,进入柴米油盐的婚姻现实时,最先受冲击的可能就是她们,因为,结婚以后角色就变了,她不再是那个爱她的男孩儿的女朋友,她应该是这个家庭的主妇,可是一个主妇身无所长,能否把这个家持好了,过上有滋有味的小日子,这常常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所以,现在的女孩子美丽、娇气、受过很好的教育,却常常因为不会做家务而备受诟病。

父母的娇宠让中国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娇气,一个比一个不能吃苦。北京某重点中学高中新生入学军训的时候,第一天训练下来,一个班34个孩子就倒下了7个,不是拉肚子,就是腿抽筋,再就是因为伙食不合口味吃不下饭给饿晕了的。

校方赶紧让家长来把孩子给接了回去,其他孩子一看病了就有机会脱离“苦海”,纷纷“效法”,第二天又病倒7个,最后,这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坚持到军训结束。

来接孩子的家长看到孩子晒得黝黑的脸,个个都心疼不已,有的家长马上就拉着孩子去肯德基美餐一顿,孩子刚刚通过军训找回来的一点儿刚强自立的精神马上在家长的嘘寒问暖中消失殆尽,对于这种情景,负责军训的教官也只有摇头的份儿。

实际上培养孩子具有一定的劳动观,是父母特别重要的职责,一方面是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却是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孩子懂得,人只有通过劳动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服务,才能够享受劳动带来的回报。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花父母的钱无所谓,从不心疼?为什么只想享受别人为他带来的服务,却极少想到要为他人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劳动是一件不太体面的事情,而不劳动照样享受才是光荣的,这完全颠倒的价值观正来自于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不需要付出便可以样样得到的生活。

这样的误区真的需要中国的父母们深思了。美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它的中产阶层占社会大多数,人均收入是中国10倍以上,但是,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知道需要什么要靠自己去努力,而不是轻易地向父母伸手。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早上的牛奶、门口的报纸,都是孩子给你送来的,稍大的孩子会帮你修剪草坪、管理花园、帮邻居照料孩子。美国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的重要,劳动给他们带来尊严,也让他们获得大人的尊重,没人会瞧不起劳动的孩子,哪怕他再小都会被大人尊称为“先生”。

实际上为孩子选择这种生活的是他们的父母,以他们的收入足够支付孩子们的需求,可是,父母选择让孩子自己付出自己获得,这给了孩子非常有价值的心理暗示,那就是只要你想要,你就去努力做。

正是这样的精神让美国的孩子独立、坚强,走到哪儿都充满了自信与征服欲,而这恰巧是我们中国的孩子最为欠缺的一种品质。

让孩子从小就进行家务劳动的训练,会让孩子的生存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家务活儿其实就是一种技能,它常常来自于实践,需要父母放手让孩子去做。

有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反而添乱。实际上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度,允许他自己在生活中摸索做事情做得更好的规律。中国父母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常常就是省去过程,直接把答案给孩子,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的乐趣,无助于孩子的成长。

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曾经有老师把经常做家务和从来不做家务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他们的学习能力,经常做家务的孩子,头脑敏捷,反应迅速,对学习上遇到的难题通常会自己思考解决办法。

而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孩子,学习起来头脑缺乏条理,反应也不够快,遇上难题总想找别人帮他解决,不太喜欢挑战。

实际上父母们应该看到,孩子在承担家务劳动的同时也在挑战自己的能力。从不会洗袜子到自己学会洗袜子;从不会洗碗到自己学会洗碗,家务劳动看似简单,但大都是属于精细动作,需要手眼脑的协调。

有些家务活儿譬如收拾、布置房间,整理衣橱,不仅需要动手还要动脑,怎样才能把房间布置得更漂亮一些?怎样才能让衣橱又整齐又方便实用?这些都需要智慧,而且,还需要一些审美在里面。如果孩子经常做这样的家务,不仅可以锻炼能力,更重要的还能让他提升自己的品位,让他具备更高的鉴赏眼光,这对提高孩子未来的生活品质是极有帮助的一件事儿。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还会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现在的孩子动辄就说:“活着没劲。”就是因为他感觉生活里没有需要他的地方,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动手,更不需要花心思,这样的生活对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孩子来说当然是一种痛苦,他的价值没有可以体现的出口。

让孩子把他的精力用在家务劳动上一部分,也是一种价值体现。譬如,可以教孩子做菜,让孩子体验一下烹调的神奇,让孩子陪你去菜市场买菜,让他知道生活是如何的活色生香,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的生活热情,让他爱上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

会做家务的孩子一般都不是特别娇气,有能吃苦的精神,有为他人付出的意识。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品质,这样的孩子走到哪儿你都不必担心他的生存。所以,会不会做家务,有没有做家务的习惯,看似一个小问题,我认为却非常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生存品质。

特别是现在的女孩儿,由于女性天然地肩负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因此,女孩儿的家务能力就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

在国外很多著名的女子学院,出了许许多多女性精英的大学都会把“家政”当作一门专业课来推荐给女生,在西方社会,哪怕你已成为一名女总统,回到家庭里也要为丈夫和孩子下厨,能够把女总统和主妇的角色做得一样好,通常是她们的骄傲,也是她们的国民的骄傲。

所以,不是高学历、拿高薪的女孩儿就不需要做家务。生活对于每位女性来说都是一样公平,你付出多少就获得多少。相比较来说,中国的成功女性婚姻成功的相对少,就是因为有时候她们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在外是CEO,回到家里面对丈夫和孩子,还要做CEO,这种强势的缺少女性特质的作风,常常会让人不买账。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就是在告诉他们劳动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只有劳动的人才能获得尊重,成为更有尊严、更体面的人。

很多父母来做心理咨询时都对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而伤心落泪。我给他们的处方是:“让孩子学会劳动,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儿,学会为他人服务。”

父母应该有这样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付出感到珍惜,当孩子学会付出,有了可以付出的能力,并通过付出获得了别人的感恩与珍惜,他就懂得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假期里我曾经到尼泊尔的寺庙待过一段时间,在这里度假食宿是免费的,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我发现有些日本和韩国的父母会带着十几岁的孩子来住几天。

因为住的都是通铺,我看到这些孩子每天很早就起床去上早课,主动地把自己的被子叠好,自己盛饭,吃过早餐后会把盘子洗得干干净净放回原处,有时候他们还会帮别人盛饭,打扫餐台,打扫寺庙的院子。寺庙里不准大声喧哗,所以,这些孩子走路、说话都非常的安静,特别照顾别人的感受。而他们的父母则一言不发,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我跟一位略通中文的韩国妈妈交流,她说,她们带孩子来就是想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劳动?什么叫做自食其力?什么叫做尊严?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训练,性格和行为都会有很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懂得劳动的重要了,因为他们从劳动中获得了尊重。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式,虽然不必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的训练,但我觉得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获得尊严,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懂得感恩与珍惜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方式。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强大而有自信,但是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孩子,永远不会找到自信,更难以强大起来。

所以,给孩子学习做家务的机会,就是在帮孩子强大起来,因为一个体验了生活的孩子才会拥有驾驭生活的能力,被抱大的孩子固然幸运,可是他们幸福吗?他们能一辈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吗?当你不舍得让孩子去承担劳动,去做他能够做的事的时候,你可能就在失去一个让孩子尽早独立的机会,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家长主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学习掌握一些家务活儿的技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在习惯的养成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应当以学业为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家长不能以学习忙没时间为理由不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应该适当地利用孩子学习的空暇时间,让孩子养成做一点儿家务活儿的习惯,先从孩子自己的生活琐事做起,慢慢地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里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培养了孩子学会为他人服务的乐趣,这种品质对他将来走向社会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特别有帮助的。

现在很多人反映新入职场的新人不受欢迎,处处与别人合不来,因为无法得到和谐的生存环境而频频跳槽,就是因为这一代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过于强调学业的重要,而疏忽了孩子为他人付出,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教育。

做家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孩子掌握与他人合作,大家相互配合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一个技能。如果孩子在这过程中养成了什么事情都善于自己动手,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把事情做好的习惯,这会大大增长他的自信,使他在别的方面也勇于表现自己,家务劳动训练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家长应该重视。

2.重在精神的引导

美国的孩子两三岁就得自己学会扔尿布,把玩具收拾好,五六岁要帮妈妈布置餐台,收拾洗手间。并不是美国父母不疼爱孩子,而是他们认为让孩子从小有劳动的意识,从小就必须懂得有些事情他得自己承担,这是一种精神的引导,是一种独立意识的培养。

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美国的孩子十七八岁就选择离开父母,自己去闯荡世界,读大学、找工作、买房置业、娶妻生子,这些事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完全一个人就可以全部搞定。所以,美国的父母只操心孩子小的时候的抚育,精心地照顾他们,等孩子长大,父母只需要和他们分享就可以了,不需要承担任何孩子长大以后的压力,哪怕是千万富豪的孩子,通常也是这样成长。孩子不会以为父母的钱就是他的钱,可以肆意挥霍。美国的文化里就对这种行为特别排斥,所以,中国的富二代在国外形象不佳,就跟文化传统有关。

而中国的孩子由于缺乏独立精神的引导和培养,他们一生几乎都要父母操心。求学操心,求职操心,结婚买房都是父母的压力,中国父母几乎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活着,难得有为自己活着的时候,在我看来这真的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所以,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明确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他们具备自我担当的意识。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父母不是应有尽有的他们索取的对象,父母为他们的付出应该是有限的,他们也需要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劳动,这样他们才能过得更好。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一种很自然的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正是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锻炼中形成,现在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是否能够愉快地享受他的留学生活,完全取决于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Foreign host family(寄住家庭),但国外寄住家庭的人跟国内完全不一样,他们只会负责孩子的餐食,对其他一概不过问。如果孩子欠缺独立意识又加上能力很差,那他一定过得非常不愉快。

所以,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劳动的意识等长大了就好了,这真不是一件可以等待的事情。不懂得劳动重要的人常常无法获得独立的能力,而不喜欢劳动的人可能终生都会厌恶劳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开始得越早越好,它会在孩子的精神上留下印记,使孩子形成自我承担的意识,这种意识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越来越深刻,变成一种自然的品质。

3.强调能力的提升

让孩子学着做家务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生存能力的提升,因为家务活儿首先是一种技能,想要把家务活儿做好,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这其中也包含了启发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

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其实只要合理安排,孩子做家务的时间也是在进行学习,而且是一种生活技能的非常实用的学习。

譬如说做饭,现在很少有孩子会做饭,哪怕是大学生。我曾经在国外碰上一些留学生,他们一日三餐基本都是方便面,而“老干妈”则是他们的女神。因为很多留学生每天就餐时都是泡一个碗面,然后来一勺老干妈牛肉酱就解决问题。长期这么应付,又加上学业紧张,很多留学生都产生了营养不良、贫血、胃病等身体不良反应,有的男生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健康状况堪忧。

很多留学生从来不吃蔬菜和水果,一是嫌麻烦,二是不会做。有一个女生只买香蕉吃,她妈妈问她为什么只吃香蕉,她说,因为香蕉不用洗,不用削皮,剥皮吃就可以了。

能力的欠缺使很多留学生已经成年却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国外的食品很便宜,只要会做饭,留学生自己在家开伙会吃得很好,而出去吃则比较昂贵。也有的留学生花钱如流水,生活费的一大半都用来下馆子了,非常的不经济实惠,给家长也造成很大负担。

所以,让孩子多参与家务的劳动,实际上主要是培养他的生存技能,让他多掌握一些生活实践的能力,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这都对他未来的独立生存特别有好处。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想不到这些,替孩子包办一切,但是孩子的长大有时候就是瞬间的事儿,好像不等你有思想准备,他就得离开你去奔赴自己的人生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拥有独立的意识,我想父母就不必为他担心。可是,如果他真的一直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从来不具备独立的技能,我想他走出的每一步都会牵动父母的心,让父母特别地放心不下。事实证明,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是小数目。

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动手的能力和他动脑的能力一样重要,甚至在某些领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动脑的能力还要重大。因为人活着可以不思考却不能不吃饭,劳动是生命作为有机体存在的重要保障。

锻炼孩子的家务能力也需要注意几点:

(1)最好有个规划,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让孩子有步骤、有目标地学会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家务活儿,循序渐进。

(2)给孩子时间,让他有能力完成他的劳动,切忌嫌他麻烦、拖拉,可以帮他找一些技巧,但不要替代他去做。

(3)不要完美主义,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只要尽力,每次都有进步就可以了。

(4)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致,不要做不好就放弃,或做得很粗糙,这都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不利。

(5)让孩子从家务劳动中发现美感,获得成就感,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在孩子具备一定的做家务的能力后,家长还要注意这样几点:

(1)用肯定和欣赏的眼光面对孩子的付出,切忌打击、讽刺,鼓励会让孩子更加坚持。

(2)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要用商量的方法,家长不要勉强孩子做他不想做的家务活儿,或者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情况下,硬要他做,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大人在惩罚他的感觉,对劳动产生抵触。

(3)尊重、珍惜孩子的劳动,让他体验光荣感,这会让孩子建立人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尊严的意识,也会使他尊重别人的劳动,而尊重别人的劳动是一种全世界认同的教养。

4.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促进家庭和谐

现在很多家庭都出现了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增多的问题,排除很多主观的因素,父母与子女沟通不畅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父母在一味地付出,而孩子却没有机会参与。

全身心付出的父母常常要求无所负担的孩子以听话、学习好来回报。当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时,父母就会很委屈,认为孩子辜负了自己的付出。而孩子却因为对家庭没有参与感,没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和权利,与父母产生隔离感,不认同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因而,孩子对家庭缺少热爱,对生活缺少责任感,所以,与父母的相处也难以和谐。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那些在家庭里参与很多家务劳动,平时经常分担一些生活责任的孩子,通常与父母的关系都比较融洽,认同自己的家庭,在乎自己在家庭里所起到的作用,比较珍惜家庭的和谐氛围,这样的孩子通常会让人感觉比较懂事儿。

所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让他提高能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整个的参与过程,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经历。因为彼此之间通过劳动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经验需要传递,于是,沟通就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地自然而有必要。

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和谐的沟通解决,而且,家务劳动常常是一个合作、配合的过程。父母与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信任感,找到彼此的理解,体验彼此的支持给他们带来的成果。

可以说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是非常好的改善家庭气氛的方式。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把很多人生经验与哲理传递给孩子,启发孩子思考,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所思所想,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彼此是放松的,能够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

我所了解的幸福家庭,常常是一家人为了一顿饭而忙碌。母亲买菜、父亲烧菜、儿子洗碗,这样的场景是一家人最喜欢在一起度过的。

我所了解的不幸福的家庭,常常是三个人的饭在不同的地方吃,父亲在单位吃,妈妈自己回来做着吃,孩子关在房间里玩电脑,从不出来吃饭,只吃泡面,这样的家庭已濒临解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只剩下了彼此的怨恨。

所以,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喜欢跟他们沟通,不喜欢听他们说教,甚至不喜欢跟他们一起出现在餐桌上,这样的父母常常是没有给孩子参与家庭事务机会的父母,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待久了,就会觉得他不属于这个家庭,这个家庭跟他无关。

家庭是属于所有家庭成员的,想要让孩子有家庭责任感,就要给他承担家庭事务的机会,让他多参与家务的劳动,在劳动中激发对家庭的热爱。我常说一个有家庭荣誉感的人一定是一个好公民,而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需要好公民,培养一个好公民,实际上是父母的终极责任。

5.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放松,调节因学习而紧张疲劳的大脑,建立秩序感

现在的孩子回家就伏案学习,长期处于脑力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让孩子感觉非常疲劳,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让孩子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实际上会帮助孩子放松紧张的大脑,缓解疲惫的情绪。

家务劳动大多是肢体的活动,而且相对比较简单,孩子只要更多动手就能完成,把这个过程当成孩子消除脑力疲劳的方式特别有效,而且,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还会让孩子建立秩序感,养成勤劳的习惯。

现在有不少孩子不管到哪儿,东西乱堆乱放,衣服鞋子乱成一团,总是丢东西,就是因为缺少家务劳动训练,缺乏生活的秩序感。

而会干家务活儿的孩子无论走到哪儿,都整齐、整洁,透着一股利索劲儿,做事不拖拉,容易让人放心。

很多孩子的业余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玩游戏,坐着长期不动特别影响身体的发育,我问过很多孩子,难道除了上网看电视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做的事了吗?

大多数孩子会说:“是啊,我们就是因为闲着没事儿才会上网看电视的。”

我觉得这就是父母的问题了。有时候许多父母自己做家务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叫孩子来帮帮忙。有的是因为不舍得;有的是因为觉得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孩子做一点儿家务肯定不会累坏,因为现在家庭都没有什么重体力劳动,也就是一些打扫卫生、做做饭的轻体力劳动,孩子完全可以胜任。

再就是你如果不教孩子,他永远不会做。家长完全可以把带孩子做家务这件事变成一种休闲,既让孩子提高了能力,又学到了东西,还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增进了亲子交流,这真的是一个四全其美的事情,家长完全可以试试看,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孩子的诚信去哪了?

1.孩子的不诚信是怎么来的?

2012年冬天,我在北京图书大厦有一个于秀家庭问题系列图书的签售会,之前我正好去一个中学采访,就和班里的孩子们讲了这件事,当时那个班的班长,一个初中的小男生拍着胸脯说:“这件事我组织一下,我们班至少去七八个同学。”

我当然希望孩子们去听一听,因为谈的都是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事儿,与他们的成长有关。后来,那个小班长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班有8个同学说好了去参加签售会。

签售会那天正好是一个周末,来的各路嘉宾不少,却唯独不见孩子们的身影,直到签售会快结束,那个小班长还眼巴巴地站在图书大厦四楼的滚梯旁边等着那些答应来参加签售会的同学,结果8个孩子无一位到场。

会议结束,小班长眼泪汪汪地对我说:“阿姨,对不起,他们都没来。”我连忙安抚这个挺伤心的男孩儿,“没关系,你不是来了吗。”可他们说好要来为什么又没来呢?我很奇怪这些孩子的言而无信。

小班长说:“有3个同学给他发了短信,说突然发烧了,不能来,有1个同学说要补课,父母不让来,还有4个同学压根儿就没动静,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来。”

这件事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让我不禁对目前孩子的诚信度充满了担忧。

邻居的男孩小宇周末让妈妈租了场地,约好了3个同学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可是一直等到约定的时间过了有一个多小时,3个同学也没有出现,小宇赶紧给同学打电话,结果有两个同学的电话接不通,有1个同学在电话里说让妈妈带去游泳了,因为妈妈更喜欢他去学游泳。

小宇又生气又伤心,小宇妈妈也恼火得不得了,因为她白白花了一笔租场地的费用,对现在的孩子毫无理由地就失约、爽约,缺乏诚信,小宇妈妈大呼受不了。

前一段时间,我替公司去人才市场招聘,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拿着简历再三请求我给他一个机会,本来公司规定一定要大学毕业两年以上,有工作经验的才考虑,可看着这个小伙子焦灼的神情,我破例给了他一个试工期,让他第二天就到公司报到。

可第二天小伙子一直没动静,人事部门给他打电话,被告知他已经找到了另一家更好的公司去上班了。我挤掉了别人才给他的这个试工名额,却并没换来他的珍惜,并且,有了新的选择也不告知一声,让公司方便安排,这样的孩子真的让我很无语。

谈起90后,人们感受最深的还不是他们的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风格,而是各种的不靠谱,跟他们在一起讨论事儿,谈得挺热闹,散了以后就没下文了,你再问他那件事考虑得怎么样了,他一定会说,就是说说而已,你还当真啊?他们的这种比较儿戏的做事风格还一时半会儿让人很难适应。

而且这种不靠谱主要还是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上,在约好的时间内姗姗来迟从不道歉已经不算是事儿,关键是经常约好了咨询的时间,而你也把时间给他空出来的时候,通知你他没空来不了了,好像要解决问题的是你而不是他。

在我对很多孩子的诚信问题进行过调查研究后,我得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结论,那就是不讲诚信的孩子,不把承诺当回事的孩子,大多数会有父母不讲诚信,不兑现承诺的经历。

实际上在人生之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一般是最讲诚信的,他答应你的事儿他一定会去照做。可为什么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诚信度越来越下降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父母的直接影响。

就像我们很看重孩子的诚信一样,孩子其实也非常看重父母的诚信。我在心理咨询中经常听到孩子们的抱怨:“我妈妈说话不算数儿,答应了让我去同学家玩儿,我也跟同学说好了,可她突然变卦又不允许我去了。”有的孩子投诉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最不讲诚信了,本来说好陪我去打篮球,可突然又说他有重要的事,我发现他就是去参加酒局去了,也不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事儿。”

我们常说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很容易发现父母行为中的瑕疵,也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于是,当父母不把在孩子面前的诚信与否当回事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孩子也在开始慢慢地学会不诚信,把承诺不当回事儿。

在所有的人都在诟病中国人的诚信度时,有多少人看到了连我们的孩子也在慢慢失去诚信,这是个非常可怕的信号,它不仅会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损害,让中国人在国际上声誉不佳,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不安全感。与不诚信的人打交道,常常会被伤害,这已经是许多中国人的感受。

我曾经跟许多父母交流过他们跟孩子是否讲诚信的问题,大多数父母表示无所谓,他们的观点普遍都是,孩子还小不懂事,跟他们讲什么诚信,还有的父母表示现在社会上的人有几个讲诚信的,我让我的孩子讲诚信,那长大了走上社会岂不要吃亏,只有少数父母承认跟孩子讲诚信比较重要,但就是这些父母也认为不可能处处坚持跟孩子讲诚信,很多事要灵活处理。

可往往就是这一灵活处理,让许多父母无法坚守诚信的底线,也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榜样,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很多父母不认为孩子不讲诚信是他们的责任,他们认为是整个社会不讲诚信的风气影响了孩子。我承认社会上的风气不好会影响到孩子,但孩子毕竟在社会上受到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如果未成年,他们在社会上待的时间要远远短于在家庭里待的时间。因此,父母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直接的。

我认为想要让中国人从不讲诚信的泥潭中走出来,一定要从孩子的教育入手,而教育孩子学会诚信则一定要让中国的父母拥有处处重视诚信的行为。

中国父母在家庭里跟孩子不讲诚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不尊重孩子的观念。很多父母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尊重,孩子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就是某件一切得他们来控制的物品,这样的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然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尊严。因此,父母不会在乎跟他们的承诺是不是一定要兑现。

可是父母的诚信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孩子们会把父母的哪一个最让他们喜欢的品质放在第一位时,大多数孩子选择了“诚信”,这说明父母的诚信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尽管在现在的社会处处坚持诚信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不讲诚信的社会注定会被淘汰,而不讲诚信的人也注定走不了太远。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未来,也许你给不了孩子太多的物质财富,而诚信的品质对孩子来说却是珍贵的无价之宝。

不讲诚信的国家在国际上是不被尊重的,而不讲诚信的父母同样也无法赢得孩子的尊重。在那些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冲突不断的家庭里,有很多孩子的情绪问题是由于父母的不诚信而引起的。

暑假里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16岁的男孩儿锐锐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由于右腿骨折他刚刚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

锐锐妈妈怎么也没想到由于她的言而无信,让儿子遭这么大的罪。原来,刚参加完中考的锐锐早就决定暑假里要去住在海边的外公家住一段时间,妈妈也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是中考结束,妈妈考虑到马上要开始的高中课程,又不想让锐锐去外公家过暑假了。她给锐锐报了高中课程补习班,让锐锐每天去辅导学校上课,以免开学后跟不上课程。妈妈的这个决定从来没跟锐锐商量过,临时变卦让锐锐盼了一个学期的行程泡汤,锐锐感到很愤怒。

可是学费已经交了,锐锐不得不每天去补习班上课,周末好容易休息一天的锐锐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去踢足球,可本来说要送他去球场的妈妈,一听说这几个孩子中有两个是没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妈妈认为这些孩子肯定不爱学习,说什么也不让锐锐去足球场了,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到了,妈妈却把着急不已的锐锐反锁在房间出门买菜去了。

又急又恼的锐锐在电话里听说同学们都到齐了就差他了,他跑上了阳台,企图从三楼的阳台水管爬下去,结果失手摔了下来,好在下面是松软的草坪,锐锐没有生命危险,却把右腿摔折了。

经过手术锐锐的伤势得到了控制,但医生遗憾地通知他,可能他以后再也不能参加踢足球这样激烈的运动了。16岁的男孩儿锐锐躺在病床上无声地流下了眼泪,而他的妈妈也在一旁抽泣不止。妈妈从来没有想到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决定却差点儿毁了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像锐锐妈妈这样的从不把对孩子讲诚信当回事的家长大有人在,发生悲剧是偶然的,可这看似偶然的个案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必然?正是妈妈的屡屡不诚信才引发了男孩儿锐锐压抑的情绪,使他行为失控,做出了那样不理智的行为,从而伤害了自己。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诚信个性的培养,为了让孩子养成诚信的习惯,从小我就告诉他,我们之间不需要说假话,因为妈妈可以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只要它是真实的。

尽管工作很忙,我轻易不会对孩子有任何承诺,但只要承诺了,再难我也会坚持兑现。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运动会,那时我的儿子是个胖孩子,很不喜欢运动,为了鼓励他参与运动,老师给他报了一百米短跑,孩子怕跑不好,不想参加,为了鼓励儿子我告诉他,妈妈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去运动场支持他。

那几天正好我在外地讲课,儿子的运动会第二天上午就要开始,返程的机票没有订到。我知道我答应了儿子,在他跑的时候出现在运动场上,我买了晚上无座的火车票,一路上站了12个小时,终于赶回了北京,准时出现在儿子的运动会上。那天儿子虽然跑了最后一名,但我相信妈妈的出现给了他勇气,让他努力跑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虽然我已经累得几乎虚脱,但看到孩子信任我的目光,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由于坚持对孩子的诚信,我的孩子也是个非常讲诚信的孩子,答应我或者别人的事从不食言。我要求他不可以去网吧,他上中学的时候,身边所有的同学都去过网吧,但他从来没有去过,哪怕是一次都没有。

他上大学以后虽然也经常因为身边同学的不诚信或不靠谱屡屡“被涮”,但他总是一笑了之,坚持自己的诚信个性。他说,他相信还是诚信的同学多。

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作为母亲我感觉很放心,至少他不会被人拒绝,也不会对别人做不诚信的事儿,让人家骂我们父母是教子无方。

诚信是父母对孩子最起码的责任,有的家长总是抱怨、指责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不信守承诺,可他常常没有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爱撒谎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善于撒谎的家长,不信守承诺的孩子常常缘于被父母毁约,孩子的这些习惯通常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行为选择。

不讲诚信是一种习惯,而讲诚信也是一种习惯,这完全在家长的信仰之中。信仰不诚信的家长在生活中处处难以做到诚信,而信仰诚信的家长会坚持自己的诚信,哪怕遇到挫折也不会改变。

我一直坚信诚信的力量,不管社会发展变化到什么地步,诚信还是主流的价值观,不会被世俗所诋毁,它可能会暂时处于弱势,但人类想要文明进化,诚信是首要条件。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诚信度普遍较高,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比我们更早的物质文明,而这种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带来具备一定高度的精神文明,诚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环境的产物。在一个处处讲诚信的社会,不诚信会被唾弃,会失去所有的机会。所以,在西方国家诚信已进入良性循环,形成了诚信的氛围。

而在中国目前人们的诚信度还在恶性循环当中,很多人会认为讲诚信容易吃亏,或即使我讲诚信了别人也不讲诚信,这都是比较短浅的目光和行为,从长远来看,不诚信最终会被时代所遗弃,而诚信最终会成为中国人越来越文明的标志。

想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诚信的重要,为人父母者必须先从诚信做起,家庭诚信可以先从这样几条规则做起:

(1)父母要重视自己的承诺,不要轻易承诺,因为你随口一说,孩子可能就当真,你不能兑现诺言,是对孩子很大的伤害,父母一旦承诺,要坚持兑现。

(2)重视孩子的不诚信行为,发现孩子有不诚信行为应及时纠正,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对他的这种行为觉得无所谓,或视而不见,要问清孩子不诚信行为的原因,耐心引导孩子改正,切忌粗暴训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3)从小养成孩子讲诚信的习惯,允许孩子犯错误,有的孩子撒谎,说假话常常是因为想要逃避惩罚。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惩罚孩子,从正面引导孩子,更能让孩子建立承担错误的责任感。

(4)奖励孩子的诚信行为,让孩子体验诚信带来的快乐和收获,让孩子懂得诚信的人才有尊严,才会获得尊重,被他人接纳,孩子形成这种意识,就会坚持。

(5)父母偶尔不诚信的行为也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父母因为不诚信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要真诚地跟孩子道歉,争取孩子的原谅,这样才能把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6)父母要重视在家庭里讲诚信,因为家庭也是个小社会,孩子会把很多在家庭里养成的习惯带到社会上去,有的父母在社会上讲诚信,回到家庭里就无所谓,这是非常大的误区。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都是在家庭里进行的,因此,家庭给他的影响是他终生无法摆脱的。

2.现在的孩子生活都被电子产品占有,不喜欢与人交往,对网络特别依赖

今年的春节,大连的一位70多岁的老爷子过得很不开心,原因是除夕团圆饭的餐桌上,从儿子到女儿,从孙子到外孙,十几个人都在忙着一件事儿,那就是摆弄手里的电子产品,大人们忙着用手机发拜年短信,孩子们忙着玩iPad和手机电子游戏,围着一桌子好饭,没人顾得上跟老爷子说上几句话,在一旁坐了半天没人理的老爷子,发现这老两口盼了一年的团圆饭根本就没有过年的热乎劲儿,老爷子一怒之下掀翻了桌子拂袖而去,只剩下一屋子儿孙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老爷子如此发脾气?

不光这位大连的老爷子,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朋友聚会,只要带着孩子,不管是十几岁的大孩子,还是几岁的小孩子,一律头不抬、眼不睁地坐在餐桌旁边玩iPad或手机,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而旁边的妈妈就一口一口地往孩子嘴里喂,围着一桌子叔叔、阿姨,孩子一律不搭腔,只关注手里的机器。

我相信这种场面不仅仅是我遭遇过,现在去饭店、酒楼看看,只要有这种场合,只要有孩子在场,孩子们人手一台电子产品是必需的,大人们说大人的,孩子们玩孩子的,有的父母还挺高兴,终于能够让孩子安静地坐在他的座位上了。

可这种安静有时候的确有点儿可怕。前几天,跟几个90后的男孩儿女孩儿做职业规划的咨询,每个人进来的时候都头上戴着硕大的耳机,手里拿着iPad,坐下以后,身体歪歪斜斜,似乎找不到可以支撑的点,好容易开口说话,他又答非所问,交流起来似乎有语言障碍。

有几个孩子都跟我说:“于老师,您有QQ吗?我们还是在网上聊吧,微信也行,我实在不喜欢这种面对面的谈话,这无法表达真实的我。”

我同很多家长都交流过,现在的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坐在电脑旁,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电脑基本成了他们生存下去的保障。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有一次儿子的电脑出了故障,上不了网,孩子居然烦躁地大发脾气,连饭也不想吃了,最后还是妈妈给了他200元钱,让他出门去网吧上网,孩子的情绪好像才好了一点儿。

可是网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如此吸引孩子呢?为此我专门做过调查,发现孩子上网无非就是浏览一些网页,看看电影和电视剧,玩玩游戏,再就是网上聊天。

许多孩子宁愿在网上跟陌生人聊天,也不肯跟身边的父母多说几句话,这样的孩子正在越来越多。

由于网上海量的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实用功能,因此依赖网络而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的宅男宅女也在越来越多。

朋友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女儿就自封为超级宅女。她是搞设计的,基本上不用上班,因此,她常年宅在家里,过着不与阳光和空气接触的生活,三十几岁了也不交男朋友,朋友的聚会也从来不参加,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她来说与外界接触的窗口只有网络。

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几乎愁白了头发,可她自己却觉得这样挺好,省去很多麻烦与不必要的交往,对这样的生活乐此不疲。

2013年春节刚过,香港警方就接连破获两起亲生父母被孩子杀害并肢解尸体的命案。两个对自己的父母痛下杀手而且如此残忍的施暴者,一个29岁,一个18岁,都是父母与邻居眼里的超级宅男。

29岁的那个男孩儿曾经在澳洲读书,但学成归来后因为社会适应不良一直没有出去工作,靠父母养活的他为了财产的问题对父母下了毒手。

在发生这起惨案的一个星期后,18岁的香港男孩儿如法炮制,也杀害了自己的双亲。这个男孩儿也是一直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常年宅在家里不与社会接触。

短短时间接连发生的孩子弑杀亲生父母的血案引起了港人的深刻反思。现在的孩子被电子产品所绑架,深受网络游戏的毒害,由于依赖网络而不与社会接触,这样下去孩子们要走向何方?

我曾经在网吧看过许多男孩儿在玩的网络杀人游戏,血腥、真实、暴力,充满了煽动性。所以,现在不少孩子充满了暴力倾向,对生命漠视,轻易就突破法律底线,我认为暴力血腥的电脑游戏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事实已经证明,对网络过于依赖的孩子,在走上社会后会有明显的社会不适应症,由于长期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为伴,他们常常分不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容易用在虚拟世界适用的规则来面对现实世界,那必然会导致现实世界的不接纳,甚至是拒绝。

而由于长期依赖网络的孩子通常会发生心智发育停滞或滞后的情况,他们的心智与行为常常发生不对称的现象,遇上问题不会用现实世界的规则去解决,并且由于心智不成熟,又缺乏对现实世界规则的认知,他们常常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极端可怕的事件。我相信两位香港宅男所制造的命案应该就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否则,是什么样的矛盾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双亲痛下狠手?

现在的家长过度地依赖电子产品,让它们来陪伴自己的孩子的行为,真的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情。

去朋友家做客,无论大小的孩子都在捧着iPad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坐在一起也很少交流,都被电脑上鲜活的画面所吸引,各玩各的,谁也不理谁。这种场面我见得太多了。

每次我都提醒家长们,孩子们难得聚在一起,让他们跟大人们说说话,交流一下多好。可家长们说:“唉,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哪有话说。”我说:“那就孩子们之间交流一下啊,彼此认识一下,说说话不是很好吗?”

可家长们总是以孩子们能够安静地自己玩儿,不来给我们添乱就很好为理由,对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的行为从来不干预。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态度。

那些形成网络依赖的孩子,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开始:父母嫌他烦,为了让他安静而扔给他一台电脑或者是手机,孩子在没有任何指导与干预的情况下喜欢上这些东西,等父母发现孩子的生活已经全部被这些电子产品占有,想要扳回孩子时,通常为时已晚,网络已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孩子到了可以没有父母却不能没有网络的痴迷状态。

前不久媒体报道,一个13岁的男孩儿杀死了妈妈,从家里偷走了100元钱,就是因为他要去网吧玩游戏,而妈妈不给他钱。

当警察破获案件,去网吧捉拿这个孩子时,却发现他正在若无其事地上网玩游戏,好像妈妈的死跟他无关,连破案多年的老刑警都为这个孩子的冷血与平静感到惊讶。可这个男孩儿真的就是杀死妈妈的凶手。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总有一种认知上的误区,那就是他们总认为孩子小的时候管不管无所谓,对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特别容忍与纵容,而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发现孩子真的陷入不良习惯不能自拔的时候,他们又怨天尤人,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而唯独不承认实际上是父母疏忽了对孩子从小的教育。

有一位妈妈曾经找到我,向我投诉那些电脑游戏。她认为自己网络成瘾的儿子是被这些电脑游戏给害了,她说要配合其他家长起诉这些游戏的供应商,让国家严惩他们。

可是我问她,为什么那么多玩电脑游戏的人,只有她的孩子形成依赖了呢?为什么她在孩子刚接触这些游戏时不干预孩子?从开始接触到网络成瘾,这其中必定会经历漫长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她这个妈妈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制止她的孩子?所以,孩子染上网瘾只能怪电脑游戏供应商吗?她这个母亲是不是应该负更大的责任?

还有一次在一个亲子关系辅导班上,一位妈妈带来的一位15岁的男孩儿把椅子搬到背对讲台的位置,一直在玩游戏机,他的母亲屡屡劝他都不奏效,我让助教把游戏机给没收了,孩子生气了扭头就走出了教室。

后来这位母亲流着泪跟我道歉,说孩子因网络依赖已经辍学在家,为了照顾孩子她也辞去了工作,可就是这样孩子也不肯体谅她,仍旧是每天与电脑游戏为伴。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手里的价格不菲的游戏机是谁给他买的?妈妈说是家里给买的,我问为什么要买?这是生活必需品吗?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因为孩子要,其实两千多元她也觉得挺贵的,可是为了让孩子高兴还是给他买了,而且,别的孩子手里也有,自己的孩子没有,总觉得对不起孩子。

我对这位妈妈说,这就是问题所在,家长总怕亏待了孩子,总想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的差,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却不讲原则,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孩子轻易就被满足,所以就轻易地不珍惜。

尤其像这个网络成瘾的孩子,本来任何电子产品都不应该让他碰,有的也要拿走。网络成瘾跟任何一种成瘾者都是一样的症状,强迫和依赖,把电脑拿走就是在强迫他戒掉自己的症状,就像把毒品从吸毒者眼前拿走,不能让他碰到一样,只有让他脱离这样的环境,他才有可能忘掉这一切。可是,这位妈妈带孩子来戒除网瘾,却把电脑、游戏机全都带在身边,那这个孩子怎么可能戒除网瘾呢?你能说错都在孩子身上吗?明知道他已经网络成瘾,还弄个游戏机塞到他手里,这样的父母能让孩子走上正轨吗?

所以,孩子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行为不当造成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现在的孩子沉湎于电子产品已经给他们带来太多的不好的生活习惯,譬如说不爱运动,就愿意坐在电脑前;譬如说不爱交流,除了QQ、短信、微信,可以跟他聊以外,要听他说句话很难,很多孩子连谈恋爱也只上QQ,而且,只习惯QQ。

很多女孩儿说,发现这个男孩儿在QQ上既幽默,又机智,还很聪明,怎么到了线下的现实生活中就变得呆头呆脑,一点儿也不招人喜欢了。很多网恋“见光死”,其实不完全是相貌的事儿,主要还是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一接触就会发现,怎么那个在网上如此完美的人,到了生活中竟如此没有魅力。

还有的孩子只喜欢在虚拟世界上与人打交道,一到了现实生活中就对与人交流缺乏兴趣,以至于说起话来词不达意,紧张局促,让你以为他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这样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在现实中受到挫折而选择逃避社会,长期下去会形成诸多的心理与人格障碍。

网络世界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所以,父母在这其中一定要把握好平衡,既能让孩子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乐趣,又不使它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

有很多人说电子游戏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因此,一两岁的孩子就开始玩电子游戏,但是凡事有利有弊,电子游戏虽然有一些启发智力的功能,但由于它大多是形象和色彩组成,因此,很多时候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或创造力,而这正是孩子最可贵的地方。所以,指望电脑游戏给孩子带来智力启蒙的家长注定要失望。因为这种人为制造的东西真的无法承载那么重大的责任,想让孩子有好的智力启蒙,还是要通过家长跟孩子在一起多进行一些阅读,多做一些游戏,带孩子多走进大自然,多接触人群和社会,这样的知识来得感性而又真实,会给孩子非常好的教育。

把握孩子与电子产品的距离,我想父母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则:

(1)给孩子设置一个与电脑接触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要来定。手机、iPad只有周末才可以玩儿,而且,也要限制时间,到了时间这些东西都要收起来。

(2)看电视的时间也要规定,并且,选择适合孩子的频道与节目,这一点父母必须做到。

(3)多带孩子出门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别让孩子待在家里只跟电脑交流,餐桌上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都收起来,尽量参与大人的交流。

(4)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不要给孩子购买太多电子产品,有的父母是看到别的孩子有,也得想办法给自己的孩子买,这种想法特别不成熟,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总是与这些产品接触,很可能会染上网瘾,到时只靠家长很难帮他走出来。我认识的最小的网络成瘾的孩子只有5岁,却有3年的网龄了。

(5)家长也不要整天依赖电子产品,这对孩子是一个不好的暗示,他会有样学样,尤其在家里,父母要少上电脑,多跟孩子做做互动的游戏,陪孩子聊聊天,让孩子养成跟父母在现实中交流的习惯。

(6)网络是一个混杂的大世界,父母要知道如何帮孩子掌控网络信息量,最好给孩子单独设置一台电脑,让他只能浏览他的这个年龄段关注的内容,不要跟父母共用一台电脑。

(7)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如果发现孩子的手机、电脑都处于不想让父母监管的状况,一定要重视,孩子也许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个时候要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

(8)有的父母怕孩子上网成瘾,索性把电脑搬走,这样实际上也无法杜绝孩子接触网络的机会,很多在网吧里彻夜不归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反而促使了他们的行为失控。

最好的办法是“疏”而不是“堵”。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上网,慢慢地引导他正确地利用网络,学会享受网络带来的先进知识,却不被网络所控制。

五、胖孩子和差体质

2012年11月18日,广州21岁的男大学生陈某在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10公里比赛终点突然倒地晕厥,心跳与呼吸骤停,最后经抢救无效遗憾离世。

同一赛事中,刚刚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的广州某公司职员25岁的丁喜桥,在5公里比赛时至终点前的300米处倒地,在与死神抗争了8天后,于2012年11月27日凌晨在医院离世。

2012年11月27日,在广州的大学男生陈某离世后的第9天,一名上海东华大学大三学生缪某竟在跑完1000米体能测试后猝死离世。

一周内3个年轻人因参加长跑运动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实显然震惊了很多人,许多大学开始因噎废食,纷纷取消万米、5000米、3000米长跑的体育项目。

有的学校负责人就明确表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体质堪忧,万一在校园里出了什么事,我们无法向他们的父母交代。

校园负责人固然说的是实话,但中国孩子的体质如何就到了令人深省的地步?屡屡发生的长跑猝死的事件,排除其中的客观因素,我认为还是由于平时这些孩子多处在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缺乏必要的历炼。

从小学阶段开始父母的主要精力就盯在孩子的成绩上,大多数孩子每天运动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进入中学,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补课安排得满满的,更没有时间运动。

由于孩子在中小学阶段一直为了升学而努力学习,身心备受压抑,到了相对学业较松,环境较自由的大学阶段里,加上从小也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晚上上网熬夜不睡,白天没有主课就睡到下午三四点,一日三餐不固定,有的大学生长年不吃早餐,有的为了玩电脑游戏长期吃泡面,生活饮食的不规律导致他们本来就缺乏锻炼的体质不断恶化,以至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极端后果。

2012年12月19日,又一名初三男孩儿在课间操跑步时倒地猝死。这名来自河南洛阳的男孩儿学习成绩非常好,如果不出意外他将考入不错的重点中学。父母失去爱子悲痛欲绝,三番五次地找学校理论讨说法,而医生的说法却让他们开始深思。这个初三男孩儿只有16岁,身高达到了1.8米,却体重超标,属于偏胖的孩子,而胖孩子的体质通常是比较差的,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虽然,这个初三男孩儿猝然离世至今还没有一个官方定论,但与同龄人相比,他的确存在着某些风险已是很多人的共识。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肥胖人口已达3.25亿,占总人口的25%,这个数字在未来的20年后可能还会增加一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儿童已在开始悄然加入肥胖者的行列,并以惊人的速度递增。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肥胖儿童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其中7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1/5超重,7%是肥胖儿童。很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快速上升,而体质却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我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中国孩子的体质跟体重有直接的关系。胖孩子大多不喜欢运动,而越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就越发的营养过剩,体内过剩的营养消耗不了便储存起来成为脂肪,而体重超标或者肥胖的孩子容易成为各种慢性病和一些癌症的目标。

1.胖孩子是怎么来的?

在北京某医院的内分泌科我遇上了前来就诊的15岁男孩儿小辉,身高1.8米,体重110公斤的小辉看上去白白胖胖,却已经是一个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心脏机能也出现了问题,目前已休学在家治疗。

与小辉的妈妈交流,被孩子的疾病折腾得一脸憔悴的小辉妈妈说:“这孩子得了糖尿病都是因为打小习惯不好,从两岁起,孩子就从来不喝白开水,只喝饮料,2.5升装的碳酸饮料一天能喝四五瓶。”

上学以后,父母总觉得孩子学习劳累,心疼孩子,一日三餐顿顿大鱼大肉,孩子从小不喜欢吃蔬菜,家长也由着他,喜欢吃肯德基,几乎每个周末父母都会带他去。

由于餐餐都是高热量饮食,孩子又从来不运动,唯一的休闲就是上网玩游戏,有时假期里天天玩到凌晨三四点钟还不休息。

父母觉得假期里难得让孩子放松一下,也就随他去。由于长期不活动,小辉开始发胖,后来又发生了口渴、小便增多、体乏疲劳等症状,父母才意识到孩子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带孩子来医院一检查,马上就被确诊为糖尿病。

医生也介绍说,这个男孩儿看他长得这么高,由于父母呵护过度,他的心智极为不成熟,听说自己得了糖尿病,他非常不相信现实,治疗的时候也非常不配合,打针、输液一边抓住妈妈的手不放,一边哇哇大哭,让医生和护士都很无奈。

走进医院的内分泌门诊,经常遭遇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肥胖孩子,孩子的体重控制问题实际上对于父母来说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

肥胖是一种疾病,尤其是儿童期的肥胖会导致孩子的身体成为各种疾病侵袭的目标。现在儿童罹患癌症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据统计,35%的癌症病例和70%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与肥胖有关。因此,预防癌症与各种慢性疾病该从儿童抓起。

在我看来现在的儿童肥胖,孩子体重超标的群体越来越大,主要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长的行为选择。随着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中国的父母热衷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并且,把这种习惯带给了孩子。

我所接触的很多中小学生,大多是无肉不欢,坚持每天蔬菜、水果均衡饮食搭配的很少,中国父母不仅热衷于吃,还热衷于给孩子吃。在大城市,由于工作比较紧张,许多家长习惯在外解决就餐问题,即便是周末也愿意全家出动,去饭店大快朵颐。

饭店的菜品为了口感通常会加入大量的油、盐,高脂肪、高热量通常是这些菜品的特点,长期吃这样的餐食,孩子就难免营养过剩,引起肥胖。

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高兴,经常带孩子去吃洋快餐,那些汉堡、薯条在国外都是重体力劳动者用来果腹的垃圾食品,可在中国却是孩子们的最爱。除了口感基本上一点儿营养价值也没有的洋快餐,到了就餐时间就人满为患,那里面除了父母带着的孩子,就是20出头的年轻人。孩子们吃着这些垃圾食品长大,洋快餐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了。

可正是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拿走了孩子们的健康,肥胖的孩子多数喜欢吃洋快餐,有的还形成了依赖,时间一长不吃就受不了,而家长也多数为了迎合孩子,对孩子经常去吃这些垃圾食品没有限制。

在美国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快餐给孩子的身体带来的危害,开始限制孩子进食快餐的次数与频率,尤其是对于低龄的孩子。在美国这样的肥胖已成为超级公害,如果不从儿童抓起,后果将更为严重。

我在一些中小学采访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臃肿、体重超标的男孩儿女孩儿独处一隅,郁郁寡欢,跟他们交流我发现,这些胖孩子常常因为身材特殊、举止笨拙而遭到同龄孩子的取笑,甚至是明嘲暗讽。因此,胖孩子通常都比较自卑,不太合群,时间一长形成性格上的改变。

香港已故当红影星肥肥因高龄产女,因此对女儿郑欣宜疼爱有加,在孩子小的时候,她有时候一天会给女儿一次吃十几只鲍鱼,结果女儿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体重超过106公斤的超级肥妹。

看到女儿因为肥胖导致的各种痛苦,肥肥决定让女儿减肥,可是爱女如命的肥肥也曾经为女儿减肥中的痛苦难受而抓狂,最终,母女俩战胜一切坚持了下来,一年后郑欣宜成功减掉34公斤,从一个超级肥妹成为窈窕淑女。

原来自卑、缺乏自信的郑欣宜在妈妈的鼓励下开始进军演艺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减肥成功靠毅力也靠运气,可如果肥肥当初不是每天给女儿吃十几只鲍鱼,这样的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孩子的肥胖多来自于营养过剩,而孩子的营养过剩则大多来自于父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中国孩子中胖孩子越来越多,我认为主要是父母的责任。很多父母不重视这个问题,觉得孩子越胖越健康,喜欢自己的孩子白白胖胖,觉得这是营养充足的标志,这真的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

首先孩子胖不不意味着就健康,其次孩子胖一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俗话说十胖九懒,胖孩子大多不喜欢动,惰性很强,而且特别能吃能喝,大吃大喝而又不喜欢运动,只会将无法消耗掉的热量贮存在自己的身体里,时间一久便会引发各种内分泌疾病。

而且对于胖孩子来说,小的时候无所谓,人见人爱,长大了体形硕大,臃肿不堪只会让人觉得病态。如果是女孩儿就更加难以让人接受,到时候孩子在社会交往、求职、婚恋时都会遇到各种障碍,有的孩子会因此而感到自卑,有的孩子会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受挫而选择逃避,这些都是影响孩子身心成长的问题。

因此,家长要想在孩子长大以后不落埋怨,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的体重进行管理。“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老年人听的,对孩子来讲也同样适用。因为,看看目前在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些疾病,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要对孩子也要如此要求。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的,父母只要认识到控制孩子体重的重要性,对生活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除了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还要给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事实已经证明,孩子很多的生活习惯,基本上都来自于家长的影响,家长喜欢运动,孩子一定闲不住。家长喜欢睡懒觉,孩子同样特别恋床。

2.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胖?

很多家庭崇尚大吃大喝,没有运动的习惯,孩子的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因此,孩子越来越胖,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中国人有钱了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但与有钱了相对比,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因为有钱了而带来的各种生活方式病也在越来越多地危害中国人的健康。糖尿病被称为“富裕病”,是富裕生活的附属品,中国目前患糖尿病的人数超过9000多万,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超过1.48亿,超过了印度,成为全世界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终生难以治愈。它的起因除了暴饮暴食,营养过剩,最大的原因就是锻炼过少,以车代步,以及睡眠时间减少。

中国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基本上也是因为这些原因。饮食丰盛没有节制,缺乏运动的习惯,出行全是小车,生活的舒适带来的是儿童肥胖率的增加,而肥胖孩子罹患糖尿病的比率是体重适当孩子的十几倍。

所以,孩子越来越胖对于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每一位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懂得孩子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2012年末发生了一连几起大学生猝死的惨剧,已经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即便把孩子送进了大学,也有可能发生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却毁于一旦的悲剧。

中国孩子的体质问题,已经成为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好的人生的障碍,许多孩子看上去长得高高大大,膀大腰圆,实际上却脆弱得不堪一击。

我在一所中学采访时在孩子的体育课上看到,一个班30个孩子,跑了没有800米,已经有五六个孩子躺在塑胶跑道上,有的孩子跑不动了索性就散起步来,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坚持跑到了终点,但个个脸色发白,呼吸困难,只剩下大口喘气的份儿了。

跟体育老师交谈,这位年轻的老师也对现在学生的体质下降,耐力不足,尤其是缺乏坚持的毅力深表困惑。

他说,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是本末倒置,认为孩子只要考试成绩好就一切OK,对于孩子的体能、体质一概不给予关注,也不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到了中考、高考,这些关键时候,很多家长还联名给学校写信,要求取消体育课,认为耽误孩子的时间。

有的学校出于对孩子学习的考虑取消了体育课,这样孩子就更加缺少运动锻炼,孩子每天十几个小时伏案学习,又加上压力特别大,没有缓解的机会和方式,很多孩子考试完都会大病一场,而家长对这样的情况却司空见惯。

我相信这位体育老师的感慨一定是被现实所触动,否则,他不会如此忧心忡忡。

我认为现在每一位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若珍宝,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可是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相信父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我想科学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孩子最需要的,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身心成长特点,做有利于孩子健康的生活选择。

首先要学会对孩子进行体重管理,不能对孩子的体重变化不管不问。其次,尽量抽出时间来带孩子一起运动,一来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二来可以发现孩子的运动天赋,以便于对他的专长培养。

跳水冠军伏明霞,就是在小的时候经常被父亲带去游泳,在游泳馆里边,小小的伏明霞问爸爸,那高高的架子是做什么的?爸爸说,那是运动员用来跳水的。这时正好有一个运动员以极为优美的姿势从跳水台上一跃而下,我相信正是那道美丽的进入蓝蓝泳池的弧线,撼动了小伏明霞的心灵,她当即向爸爸表示,她也要试一试。日后伏明霞的成功证明了她父亲的判断,这个孩子从那时就喜欢上了跳水。

运动也是孩子很主要的天赋之一,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机会,带他尝试各种运动,从中发现他的强项,即使他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至少运动可以让他的身体强壮起来。

再者保证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也是保障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这一方面需要孩子从小养成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房东太太每天晚上7点准时上床陪孩子入睡。她说孩子们早晨上学要早起,必须每天晚上早睡才能保证睡眠时间和精力充沛。

而等孩子入睡,这位妈妈会再起床处理自己的工作,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职业女性。她从来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妈妈说的去做,而是身体力行,带孩子一起做,她认为给孩子养成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学会给孩子减负。我发现现在有些中小学生每天做作业就要到深夜12点,天天如此,如果孩子天天如此熬夜,我认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是孩子学习拖拉导致学习效率低,还是作业太多孩子不如此就做不完。

现在学校的老师有时候布置作业也非常不人性化,那些反复抄写的作业经常在语文课老师那里出现,寒假里邻居的中学生小宇的语文作业里就出现把《西游记》第七到十五回抄一遍,把世界名著×××的第一章到第六章抄一遍的语文作业。为此,小宇天天熬到深夜,这样的作业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孩子也缺乏兴趣,我就建议小宇不要做,多读两遍,记住内容就好了。

所以,孩子每天都被作业折磨得筋疲力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儿,家长一定要看看是些什么样的作业,有时候不一定全按照老师布置的做,孩子掌握了知识点和原理,能解开相关的题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天天钻在题海里,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学习效率比学习的时间长短更重要。

减负的同时也会使孩子们减压,让孩子有更健康的饮食起居,这才可以减少孩子被各种疾病困扰的问题,具体我有这样几条建议:

(1)尽量减少外食的频率和次数,父母辛苦一点儿,在家里做点儿健康的食品,不仅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还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减少孩子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胖孩子要减少主食的摄入,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一般早餐和晚餐的热量各占30%,午餐占40%,给孩子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很多家庭因为孩子在外一天吃不好,就在晚餐上增加热量,导致孩子在晚餐时不加以控制,孩子的肥胖大多是这么来的。

可以让孩子在晚餐时先吃一些蔬菜、水果,再进食主食,这样会减少他们对主食的摄入,避免增加体重。

(3)每天至少让孩子锻炼半个小时,双休日父母应该带孩子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3.5小时。

(4)尽量保证孩子的睡眠,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

(5)让孩子多学习一些身体健康知识,在孩子中间普及如何维护健康生活的常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

(6)很多习惯都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的,所以,家长要尽量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譬如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等等,孩子越早养成健康的习惯,家长就会越省心,否则,等他不好的习惯养成,再改起来就很困难了。

有些习惯是终生难以改变的,所以,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一定要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3.孩子的零食安全吗?

五一前夕,各大超市里购买食品的人增多,一位妈妈跟女儿一下子买了400多元钱的各种零食,准备在假期里和6岁的女儿享用。

我在她的购物车里看到了方便面、火腿肠、薯片、各种蜜饯、果冻、奶茶、冰激凌、口香糖、饼干,还有水果糖。

我问这位妈妈买这么多零食多长时间才能吃完,妈妈诧异地看了我一眼:“就我这女儿,三四天就给你吃光了,我们家每个月光买零食的钱我一个人的工资都不够。”

现在的孩子喜欢吃零食,生活中与各种零食相伴已经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认识的一个大学生,从小就喜欢吃零食,到了大学校园里,他基本上不去食堂吃饭,嫌浪费时间麻烦,每天就是用各种零食充饥。有一次他为了玩电脑游戏,吃了一个月的士力架巧克力,人基本都瘦脱相了,后来是同学们把他架到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人才缓过来。

孩子吃零食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生活中太多这样的孩子,正餐不好好吃,天天零食不断,爱吃零食的孩子大多肠胃不好,营养不良,因为不好好吃饭,他们特别爱生病。一到了换季的时候,感冒发烧是免不了的,特别让父母操心。

可孩子爱吃零食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呢?通常是受家长的影响,有的是家长本身就爱吃零食,所以,孩子也跟着养成了习惯。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的疼爱,因为有的家长过去来自于多子女家庭比较困难,自己小时候很少有吃零食的机会,等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又允许了,这些家长便有一种极度的补偿心理,一方面愿意给孩子买大量的零食吃,一方面只要孩子要,就选择满足孩子。还有的家长给孩子买各种零食吃,是因为想要孩子安静,不吵不闹,用零食哄孩子,结果,给孩子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

实际上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条件吃一些零食也不算过分,重要的是把握这个度。有的孩子依赖零食,从来不正经吃饭,有的孩子喜欢零食,每个月都让父母花大把的钱买零食,还有的孩子直到成年以后,还是零食大王,这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最关键的是,孩子吃零食,还得看看吃的是什么零食。我在郑州讲课时,发现郑州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几乎每个人手里都会拿着零食,有的是奶棒,有的是豆腐干,有的是叫不出名字的花花绿绿的东西。

我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们都是从家里出来以后,手里拿着一两元钱,到街边的小杂食店去买零食,这些小杂食店多开在学校两侧的街道上,卖着一些价格低廉,包装花哨,却不知道什么来源的小食品,孩子们的零食就是从这里买到的。

我问过郑州的家长,为什么孩子每天上学的时候都要去买这些说不清来路的小零食?他们的钱是哪儿来的?

很多家长都无奈地说,钱当然是父母给的,孩子去买这些小零食,一方面是觉得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们都去买。有的家长也知道这种小零食不安全,可孩子要钱说大家都去买,就他没钱不买不行时,家长也就不愿意让孩子没面子而不给孩子钱,所以,孩子们要了钱以后就都直奔这些小店而去。

孩子这么喜欢吃零食,家长也处于半推半就的状态,可这些零食安全吗?

2012年,有一份关于儿童环保教育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高达34%的儿童因为经常吃零食而造成身体不适,报告还显示,9种中国儿童最常食用的零食,包括方便面、火腿肠、果冻、冰激凌、奶茶、饼干、口香糖、薯片、蜜饯等,存在潜在危害。

其中火腿肠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使用率高达85.71%,而亚硝酸盐的长期大量摄入会与人体中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调查数据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每天食用口香糖及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到了炎热的夏季,每天食用冰激凌的儿童高达26%。

调查结果还证明,这些儿童常食用的零食中都被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而且,许多不允许用在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也大量地出现在低龄儿童的食品中。

目前已有专家研究证实,儿童的一些疾病高发和儿童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跟孩子食用的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繁多相关。

尤其是街边小店那些不知名厂家生产的各种零食,凭花哨的包装和不正常的口感吸引孩子,已经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健康隐患。

想让孩子吃上健康的零食,一方面靠国家规范各种食品安全标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得通过父母规范孩子的行为。

过于依赖零食,或每天都要吃大量零食的孩子基本上都属于习惯养成不好。零食只是一种生活的调剂,不能替代正餐,让孩子养成每天按时吃饭,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家长不能在这方面过于依从孩子,对孩子的管理过于宽松,这一方面会纵容孩子,一方面也会因孩子吃零食过多而影响身体发育。

在孩子一天三顿饭吃好的情况下,适当给孩子一些零食补充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家长要注意把孩子的零食换成健康的零食,譬如说,水果、奶酪、坚果……这些成分健康的小点心。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也知道这些东西好,可孩子不喜欢吃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行为全在父母的引导,只要父母坚持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儿不开心,但慢慢地他看见父母都是这么做的,他也就会这样做了。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因为怕女儿发胖,从小就不允许孩子吃糖,这个从小到大没吃过糖的女孩儿6岁时来中国探亲,在我的家里我趁她的妈妈不在,把一块太妃糖塞到她的嘴里,我想让孩子尝尝甜蜜的味道,没想到孩子一听说是糖,“啪”地一下吐了出来,然后表情很痛苦地对我说:“苦,糖很苦。”实际上那真的是一块相当甜的太妃糖,只是这孩子已经在妈妈的教育下养成了不吃糖的习惯,所以,即使是甜的滋味到她嘴里也成了苦的味道。

这就是习惯的巨大力量,它有时候可以改变事实,只看父母是不是用心地去引导了。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很多选择都来自于父母,而这种选择一旦成为他的习惯,可以左右他的人生。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喜欢吃零食是天然的一件事,实际上这完全在父母的引导和管理之中,而吃什么零食?如何吃?更是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件事往眼前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往远里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生活品质。据我了解,很多正处于择偶期的男孩儿不喜欢女朋友过多地吃零食,而喜欢吃零食已列为女孩儿的缺点之一,而很多女孩儿对喜欢吃零食的男孩儿也同样不感冒。因为她们觉得离不开零食的男孩儿不是被妈妈宠坏了,就是还没有长大,根本无法成为一个有独立能力的男子汉。

而实际上很多长大了的男孩儿女孩儿吃零食的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收入后,他们会更加在这方面纵容自己,明知道不健康也无法改掉这个习惯。

想要让孩子建立有利于健康的零食习惯,可以试试这样几个方法:

(1)用健康食品作为孩子的零食选择。

(2)父母同意孩子吃零食一定是孩子的一日三餐保证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

(3)给孩子制定一个零食时间严格遵守,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零食的习惯,这样不仅能保证孩子吃零食的量不会超标,还会让孩子改掉随时吃零食的习惯,也能够对孩子的营养有一些适当的补充,发挥零食的正面作用。

(4)家长给孩子选购零食,一定要看一下营养表、添加剂、防腐剂、各种色素较多的零食尽量不要给孩子选择,孩子吃的食品越自然越好。

(5)想让孩子养成好的零食习惯,家长也要少吃零食,或者,至少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儿吃零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引导。

(6)不要轻易给孩子钱,让孩子去小店买那些不健康的零食,可以带孩子去大超市买一些有品牌的东西,并告诉孩子,那些零食的危害性。

孩子的体质问题说到家是一个长期营养过剩的积累,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也要讲科学和方法。目前中国孩子的体质总体状况令人担忧,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父母的养育过程,为了孩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

目前,中国孩子中近视、肥胖、各种慢性病已成为夺走孩子健康的主要问题,孩子体质的下降甚至影响了新兵入伍的数量。有不少年轻男孩儿怀揣报国热情与理想,却在体检时因为身体条件不达标而被挡在了绿色军营之外。少年乃国家明日之希望,没有健康的体魄空有梦想也难以达成愿望,这是许多年前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发出的呐喊,也值得今天的父母们警醒了。

2013年杭州某小学春季的运动会上,开幕式还没有结束,就已经有20多个孩子晕倒在运动场上,这些孩子大多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的老师说孩子晕倒是因为没有吃早饭,有的老师说是因为孩子的体质太差,开幕式时间太长孩子们支撑不了才导致晕倒,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孩子体质差到连一个小时的开幕式都坚持不下来,已是一个让人无比担忧的事实。

希望那些赢在了起跑线上,却没能走到终点就离去的年轻生命给父母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在孩子的成长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六、爱和规矩,究竟哪个更重要?

傍晚,在小区里遛弯儿,看到一个四五岁的胖男孩儿让奶奶背着一直不下来,老人看上去大概也得60多岁了,累得气喘吁吁,可还使劲儿弓着腰背着男孩儿往前走,我有些于心不忍,便上前劝男孩儿:“宝宝,看奶奶多累了啊,你下来自己走一会儿,让奶奶歇一歇。”可男孩儿很不高兴地白了我一眼:“我不,我累了,我就要奶奶背,你管不着。”男孩儿的任性、蛮横换来了奶奶的包容:“没事儿,我背他一会儿,没事的。”

看着这祖孙俩走远,我只剩下了叹息。

周末,朋友的父亲80大寿,我们去给老人祝寿,朋友家已经是四世同堂,朋友的孩子也已结婚有了自己的女儿,刚刚3岁的小女孩儿漂亮、活泼,就是霸道得出奇。那天因为是老爷爷的生日,大家可能把关注点都放在了老人身上,受了冷落的小女孩儿不干了,只见她一会儿把手指插进了家里为老人订制的大蛋糕,把蛋糕上的图案搅得一塌糊涂,一会儿把杯子里的饮料全倒在地板上,差点儿让一位客人滑倒。安排座位时她非要给所有的来宾安排位置,不听她的就大哭大叫,最后,大家只得听她的,每个人都和自己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一时让气氛好生尴尬。

可对小女孩儿的这种很没规矩的做法,朋友家从上到下竟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大家的忍耐尺度出奇的大,朋友的儿子对女儿更是宠爱有加,一直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女儿把大家的心情搞得格外的不爽。

跟朋友谈起她的小孙女,老师出身的朋友竟变得特别没有立场:“唉,几代人就守着这一个孩子,闹腾点儿就闹腾点儿吧,只要她高兴,我们怎么都行。”

说起来朋友的小孙女是典型的独二代,爸爸妈妈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独二代也大多降生在2000年以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终于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在备受争议中长大的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关注独二代的成长是我很早就开始了的工作。

总体来说独二代聪明、智商较高,而他们的父母普遍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物质方面比独一代还要富足。

但从品行、行为、习惯上来看,独二代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问题主要集中在孩子比较缺规矩,没教养,脾气任性、自私、蛮横,行为缺少约束等方面。

也就是说近来人们热炒的行为极端、品行令人无法接受的熊孩子里面,有不少就来自于独二代。

1.独二代没规矩,缺教养是怎么来的?

徐远是一个4岁男孩儿的父亲,现在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就屡屡想起几十年前妈妈对自己的绝望。那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种。

现在他的儿子4岁,几乎天天淘得让他抓狂:把枕头扔到水里,把爸爸的烟头扔到妈妈的咖啡里,几乎从来没有安静地吃过一顿饭,妈妈批评他就打妈妈,爸爸说他两句就踢爸爸,夫妻俩基本上天天跟儿子上演大闹天宫,一个才4岁的小人儿已经让徐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了。

静静的女儿5岁了,可让静静特别苦恼的是女儿到现在没有一个朋友。在幼儿园里静静被老师投诉最多的就是她女儿又打人了,跟小朋友刚刚还玩得好好的,老师一回头,静静的女儿就把人家打哭了,为此静静没少被家长骂过,可她不知道为什么女儿这么爱动手?性格霸道得不得了,在家里稍不如意就对爸爸拳打脚踢的,可孩子的父亲却乐呵呵地一派很乐意承受的样子,静静怀疑女儿在幼儿园老跟别的孩子动手,是不是都把别人的孩子当成她爸爸了。

冲冲只有2岁半,却在半年的时间内换了三个保姆,每个保姆都待了不到两个月就要走,原因是冲冲太难照顾了。每天冲冲妈一下班回来就是保姆的各种告状,给人家的脸抓破了,不好好吃饭把碗给摔碎了,不到洗手间小便,非要把小便解到地板上让保姆擦。玩具玩够了就扔得到处都是,让保姆给他往玩具柜里收,保姆让他自己收,就冲上去打保姆。

每次冲冲妈都好说歹说地劝保姆再忍受几天,等她找了新人就让她走,可每次保姆都坚持马上要走。有几次没有找到替换的保姆,冲冲妈只好请了假在家里照顾几天儿子,结果,她也感觉这孩子无法让人忍受,任性、淘气得令人没办法忍受。

从身份上来看,这些让家长特别无奈的孩子基本都是独二代,而从品行上看他们也都大约是一种风格,娇纵、任性、习惯不好。

我曾经跟很多独二代的父母交流,为什么他们的孩子比父母小时候还难管理?

其中4岁男孩儿的爸爸徐远对我说,因为他小时候就是被父母一路管教过来的,为了淘气的事儿不知挨了多少打,所以,他的孩子还没降生,他就拿定主意不管孩子,也不让妻子管,他希望儿子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再经受他小时候被管教的痛苦,可是他没想到在他的“无为”政策中,儿子才4岁已经如此让人无法忍受。

静静妈妈说起女儿爱打人的事情,我提醒她是不是在生活中经常爱跟孩子打打闹闹,静静说她跟孩子倒是很少动手,只是有时爱跟老公动手,老公人特老实,她有时生气了就会打老公两下,老公也从来不还手让着她。

我说静静女儿的这种行为也许正是受了妈妈的影响,静静恍然大悟,她说从小就看到妈妈爱跟爸爸动手,高兴了打爸爸几下,不高兴了也打爸爸,不知不觉她就在跟自己老公的相处模式中也用了这种方式。她突然觉得女儿爱跟小朋友动手的行为一定是受了父母的影响,而且,对于女儿的行为,静静很少去真正地约束,她总觉得孩子还小,这些毛病长大以后就自然会改掉了。

而至于只有2岁半的冲冲总是欺负保姆,他更是看到了父母的态度。每次保姆请辞要走人,冲冲的父母就会说保姆不好,是保姆不负责任,从来不对冲冲的行为进行管教,这样很容易就给冲冲一种心理暗示,以为他是对的,而错在保姆,所以,再换一个保姆,他还是如此表现不知收敛。

基本上从这些孩子的表现来看我们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独二代的问题大多还是他们的独一代父母的问题。

妞妞是个3岁多的小女孩儿,她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工作忙,只有周末才回来看看她,带她出去玩一玩儿,可就是周末这两天时间,妞妞的父母却感觉度日如年,因为女儿太任性了。

带她去公园玩儿,见到卖糖葫芦的要买一串,见到卖棉花糖的要买,见到卖气球的要买,在玩具摊儿上又哭又闹,已经买了一件,还要再买一件,不给买就不走。

吃饭的时候要妈妈喂,不喂就不吃,而且,吃饭不是坐着吃,而是一边玩儿一边吃。晚上看电视到很晚,父母都要睡觉了她还不睡,把电视关了就大喊大叫,爷爷、奶奶被吵得睡不着,就过来再把电视给她打开,陪着她一起看,一直到孩子睡着了,才把她抱到床上去。

妞妞父母每个星期一走出爷爷、奶奶的家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潇潇洒洒一个星期,周末再回来面对女儿,这样的日子妞妞父母已经习惯了。本来,他们还打算孩子上幼儿园就接回自己家,现在看来这孩子他们根本就带不了,父母又愿意帮着带,妞妞妈妈已经打消让女儿回到他们身边上幼儿园的计划,索性让奶奶给带到上小学再说吧。

由于中国的国情,父母大多愿意帮儿女带孩子,因此,许多独二代都是老人一手带大的,很多独二代的父母只负责了生的过程,生下来以后基本都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因此,养的这个环节大多都是由老人来进行的。

我一直认为老人带孩子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第一,老人常常对孩子非常宠爱,而过多溺爱会让孩子患上溺爱综合征,即孩子在品行、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很多不良的问题,影响孩子将来的行为倾向。

第二,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偏低,带孩子常常用最传统的方法,与孩子交流少,有的老人还容易说脏话,跟孩子说话也带脏字,这会导致孩子也养成这种习惯,要改起来特别难。

第三,老人带孩子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孩子吃饱穿暖,别磕着碰着,因此,孩子经常会营养过剩,运动不够,有的老人为了省心省事儿,出门不是用车推着,就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的运动量很小,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和成长。

第四,总跟着老人生活的孩子,生活习惯也不好培养。因为老人一般都惯着孩子,孩子要怎样就怎样,不会给孩子立规矩,这样的孩子一旦需要上幼儿园,对有时间要求,快节奏的生活就会非常的不适应,为此引发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第五,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情感依赖期一般在6岁以前建立,最关键的是前三年,即3岁以前。在这个时间内孩子如果跟父母在一起,就会建立比较密切的情感依赖,孩子会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而如果失去了这种机会,孩子在6岁以后再回到父母身边,跟父母一起生活,常常会因为感情的疏离而产生许多适应不良的问题。有的孩子终生都无法把握好跟父母的情感距离,并且为此感到特别的痛苦。

第六,独一代有了孩子以后,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比较年轻,所以,会把孩子接过去帮着带。这的确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独一代的负担,但是,也让独一代失去了体验为人父母的艰辛与快乐的机会,这对于他们建立自己的责任感毫无益处。

本身独一代就是在家长的怀抱中长大的,到了让他们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时候,父母仍不肯放手,让他们去独立承担,事事处处替他们遮风挡雨,这样的选择往往只会让独一代更加地晚熟。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家庭,独一代父母把自己的独二代委托给父母,除了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玩儿,别的什么都不管。老人疼爱第三代,看到孩子有小毛病也不舍得管教,所以,很多孩子在行为方面形成了真空地带,因为无人干预而任其发展。我们看到的很多熊孩子就是这样长起来的。

还有的家庭里有了独二代以后,把所有的关注都给了独二代,在这种越来越多的4+2+1的家庭模式中,当所有的人都把情感倾注到独二代身上的时候,也会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譬如,有的独二代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家里说一不二,全家老老少少都得看他的脸色。有的独二代在外面胆小怕事,在家里却横行霸道,谁也不敢惹。有的独二代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摔东西,大喊大叫,这些不良品行其实都是由家庭成员的做法导致的。

首先是老人过于依从孩子,宠溺孩子,其次是父母容忍孩子,不舍得管教孩子,这样的成长氛围很难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品行表现。所以,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难以让人接受的品行问题,那首先负责任的应该是孩子的父母。

5岁的丫丫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平时父母上班,她就跟姥姥、姥爷在一起。有一天,幼儿园老师找丫丫妈妈谈话,说丫丫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幼儿园下午加餐的水果不管是香蕉还是苹果,只要洗好了端上来,丫丫一定要第一个拿到,否则就不高兴。

有时候老师忙别的,还没顾得上给小朋友分,丫丫就会偷偷地先拿一个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为此老师多次制止她,可丫丫每次都是委屈地大哭,老师对丫丫的这种习惯也有些无奈。

丫丫妈妈想自己家里也不缺水果啊,为什么丫丫会这么做?她百思不得其解,开始在家里观察丫丫的行为。

过了一段时间后,丫丫妈妈突然知道丫丫为什么这么做了。因为在家里,不管谁买回来好吃的,水果什么的,都是先洗好了给丫丫一个,让她先吃,姥姥、姥爷也是这么做的。家里每一个人都把丫丫放在第一位,吃饭时让她坐下先吃,她爱吃的菜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往她碗里夹,什么好吃都是先让丫丫尝。时间一长,丫丫养成了习惯,认为只要是好东西她就应该第一个来品尝。

所以,丫丫把家里的习惯带到了幼儿园里,每次分水果她都要拿第一个,否则就认为老师对她不好。老师不给她,她就会自己去拿,让老师觉得这孩子特没规矩。

才5岁的丫丫怎么会有这样的品行?这显然是家庭引导的结果。在家里处处都是第一位的丫丫自然认为她在哪里都应该享受这种待遇,这种行为习惯已经给她带来不太好的社会评价。

社会化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如果孩子在走向社会以后处处不适应,那只能说明父母教育的失败。独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备受挫折,那么要怎样做才会让我们的独二代不再重蹈覆辙呢?

2.爱与规矩哪个更重要?

想要独二代适应社会化的生活,成为别人可以接纳的人,不立规矩显然是不行的,有太多孩子已经离规矩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成为让人无法忍受的熊孩子。

在我看来,爱与规矩都很重要,两者并不矛盾。爱是规矩的前提,规矩会让爱更加完整,更加有效率。我们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成长,而规矩会保障他的成长,让他长成为更被社会所接纳的人。

对于独二代的父母,我有这样几条建议:

(1)即使你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需要父母帮你带孩子,也不要把孩子一放了之。除了上班的时间,下班以后尽量跟孩子在一起,这样你可以很容易就看到孩子的行为和习惯的发展,对他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别指望你的父母会帮你教育孩子,他们一是不舍得,二是没有你那样强烈的责任感,三可能不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所以,教育孩子的事儿还要自己来比较靠谱儿。

(2)孩子行为上的很多规矩要从小给他立好。譬如说见了长辈要喊人,家里来了客人要安静,吃东西要先让长辈吃,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出门在外要有礼貌,不可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尊敬老师,尊敬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完成等等,这些规矩如果在孩子3岁以前给他训练好,基本上会伴随他的终生。

如果孩子经常发脾气、任性、暴躁,父母一定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他,这样就会让他养成习惯,要在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就告诉他不可以这样,一定要在他道歉后才能表示对他的原谅。

然后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学会有教养地处理情绪问题,而教养其实就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控制力,是需要孩子从小进行训练的。

那些总是推说管不了自己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是容忍的尺度特别大,甚至没有底线,这样就很容易被孩子的坏脾气所挟制,感觉没办法管理他。实际上只要父母有理性一点儿,按规矩管理孩子,没有管不好的孩子。

(3)规矩可以设置得具体一些,容易执行一些,这样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对于缺乏秩序感和节奏感的孩子来说,大而无当的规矩不适应他们,要孩子真正具备执行力的应该是具体而有内容的规矩。譬如什么时间吃饭、吃零食,看多长时间的电视,几点上床睡觉,什么时候需要运动,什么时候洗澡……这些都应该有一个时间表。

这种的规矩不但执行起来容易一些,还有助于孩子尽早建立秩序感,对他下一步的幼儿园或上学的生活有直接帮助。

而且,规矩一旦建立,父母就要监督孩子去执行,这样有助于建立规矩的严肃性,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当然,这种严肃性也是相对的,只要孩子喜欢去照着做,并且,也训练了孩子的能力,改善了孩子的品行,就是好规矩。

(4)要孩子守规矩,父母也必须讲规则。

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主要是模仿父母,父母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有直接的影响力,如果父母只是让孩子守规矩,而自己却无所谓,由着性子来,那孩子就不会去遵守规矩。

譬如说有的父母让孩子去睡觉,自己却看电视看到很晚;有的父母让孩子尊敬父母,自己却对自己的父母缺少尊重;有的父母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自己却只喜欢吃肉食,这些习惯都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影响,让孩子不愿意照父母说的去做。

父母不讲规则,比孩子不守规矩还可怕,他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对父母的不信任感和不尊重感。

(5)要把握好爱与规矩的平衡。

有的父母过于专制,认为用规矩管理孩子就是要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得听父母的。实际上,这就有点儿矫枉过正,给孩子立规矩是为了让他更好地适应生活,而不是要把他管得畏畏缩缩,不舒展,不大气。

真正好的规矩一定是父母跟孩子相互尊重的结果。许多规矩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行为上有个规范和约束,并不是要束缚孩子的思想和精神,应该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自由,尊重孩子的想法,容忍孩子对规矩的质疑,可以与孩子商量着来。这样会让孩子更乐意去执行父母的规矩。

父母要懂得先把爱给孩子,再把规矩给孩子,把握爱与规矩的平衡应当是父母需要用心的一件事。

前一段时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某明星夫妇的儿子屡屡触犯法律的事件,其实就是一个父母完全没有把握好爱与规矩的平衡的个案。

由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一味地溺爱,却从来没有给孩子一定的规矩约束,导致这个原本善良、而且天资聪慧的孩子未成年就屡陷违法犯罪的泥潭,只要爱、不要规矩的成长给他的父母也带来了非常失败的家庭教育。

一个很小的细节就可以证明这对明星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不设规矩,那就是在他被劳动教养刚放出来不久,这个孩子就混迹社会、彻夜不归,终于又犯下更严重的错误。如果是有规矩的家庭和父母,会允许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天天混迹于酒吧夜店、彻夜不归吗?

确实,对于独二代来说,独一代父母肩负着更艰巨的责任,也许他们的困扰不再是物质问题,但如何让独二代有更好的品行和更适应社会的行为习惯,这一定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命题。

实际上对于父母来说关键是责任感,父母应该明白自己养育孩子是为了什么。孩子小的时候依赖你,但他长大了终归要走向家庭之外,有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他是一个什么样品行的人会直接决定他生活的质量。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来到世界上被人尊重与接纳,过他们自己感觉快乐的生活,对于独二代来说也不例外。可看看如今中国这处处都会出现的让人抓狂的熊孩子,我真的觉得父母们应当更有作为一点儿,孩子的规矩立得越早越好,但是,又不能只拘泥于规矩,这其中的度完全靠父母用智慧把握。

现在中国人出国在国际上形象欠佳,我们还可以有理由解释,什么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刚刚富起来,有很多素质没有跟上来……可等我们的独二代长大了,再给我们中国人带来这种不良评价时,我不知道我们还可以有什么理由解释给别人,我们不能总是用“底子薄,基础差”来宽容我们自己,别让孩子在外面丢人应该是每一位父母的底线。

独二代的未来就在独一代父母手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