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姚杨就满三十二了。
姚杨出身名校,本科毕业那会儿,姚杨的理想是寻个部委里的职位或者到垄断行业的央企寻个悠闲体面的饭碗。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眼见身边的同学要么出国要么考研,占了倒有一半,她跟风去念了三年研究生。
等拿到硕士文凭,她也二十五了,却沮丧地认识到好不容易才占得一席之地的研究所不是那么好待的,手头紧巴巴的日子缺乏朝气和趣味,竞争照样有形无形地无处不在,成堆善于念书的人扎在一起,有点万众齐上独木桥的意思。
眼看着什么都在涨,房价、医疗、教育、养老,没有一样让人心里踏实。硕士姚杨认识到,生活如湍急奔腾的激流,想要出世地平淡生活成了一厢情愿的奢侈梦想,往高处攀爬是大部分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身不由己的方向,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男人工作养活全家的分工模式早已是陈年旧事了。
就在姚杨踌躇着何去何从的时候,她大学里一个要好的师姐,在加拿大连读书带工作待了五年后回上海了,找工作照样叫不起价,这件事情促使姚杨痛下决心踏上销售之路。
生活和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而当尝试着寻找比较能来钱的新工作的时候,姚杨发现就业的筹码似乎并没有增加,三年的研究生都白读了。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都说本科生就很好用了,要一个研究生干吗。对姚杨而言,那是一段黯淡无光的日子。
好在三年前进入DB后,姚杨的发展一直挺顺利,田野栽培她不说,陈丰也对她印象不错。特别最近一年来,姚杨感觉自己离经理的职位越来越近了,生活似乎就要对她展开笑颜。
这样关键的时刻,姚杨自然不敢怀孕,以免耽误前程。姚杨的计划是,三十二岁当上经理,再好好干两年,然后抢在三十五岁之前完成生孩子的任务,晚于三十五岁,孩子的质量没有保证。这个计划一环套一环,她浪费不起时间。
竞聘落选后,姚杨表面上对陈丰表示能接受,内心却十分焦虑,再看看李坤那些拘谨固执的管理手段,她很是厌烦。姚杨觉着,要是换了自己,肯定比李坤更能服众。
在发现李坤的嫡系苏浅唱也对李坤强烈不满后,姚杨既惊讶又激动,她一个没忍住,挑起了“倒李”事件。
前一天的沟通会上,陈丰虽然话不多,但立场已经很明白了。这令姚杨非常后悔。她既担心就此被贴上“永不重用”的标签,又怀着一丝侥幸,希望陈丰没有看出来自己的小动作。
姚杨在患得患失中,烙饼似的翻了半宿,闹得她先生也担心起来。他们还在供房,两边老人身体又都不太好,姚杨是家庭经济的主力,他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加重姚杨的思想负担。
姚杨察觉了,倒过来安慰先生道:“不碍事,凭我现在的实力,就算离开DB,出去找份同等收入的工作不成问题。”
姚杨的先生是她的大学同学,一直在搞科研,人比较单纯,闻言便说:“那你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不起我们跳槽就是了。”
姚杨说:“你不知道,大公司招经理,要么从内部提拔一个,要么到外面招一个有现成管理经验的经理,决不会用一个别公司的销售代表来做经理的——像我现在这样,在DB只是个高代,到外面找新工作,别人是不会给我经理职位的。而且换个公司,新老板又不知道我的能力怎样人品如何,我还要从头接受考验,不比在DB,陈丰已经比较认可我的业务能力,跳槽对我来说不合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姚杨的先生说:“那小公司的经理职位你考虑不考虑呢?去年下半年,猎头不是还要挖你去雷斯尼做小区经理?你不去,他们后来不是挖了你们DB外区的一个销售代表?”
姚杨解释说:“我不是在小公司做过两年吗,小公司的滋味我是尝够了,再也不愿意回头了。就说雷斯尼吧,在小公司中算不错的,收入不见得比我们低,可他们南区的大区经理林如成,是个出了名的变态。去年我去面试的时候,看到他就觉得倒胃口,听说他们的几个小区经理被他折磨得要吃’百忧解‘,他们的销售每天都要回公司做早操,搞得跟做传销似的——我这一说你就明白了吧,林如成可比我现在的大区经理陈丰差了好几个档次,就连李坤,再不入流,也要比林如成强得多。要是和林如成那样的人做同事,我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落难了!”
姚杨的先生听了有点儿发愁:“那你打算怎么办?”
姚杨幽幽地说:“看陈丰的意思,很维护李坤,明显是放弃我了。”
姚杨的先生很不平:“你那么卖命给DB干,到现在都不敢要孩子,陈丰平时看着对你还不错,关键时候却丢卒保车。”
姚杨比她先生职业很多,她平静地说:“今晚我想了很久,我倒觉得陈丰的做法很正常,换了谁做大区经理,都要丢卒保车,我要是到现在还认为丢卒保车不公平,那我的思想水平也太低了。关键在于,我到现在还是个卒子不是车。”
说到最后一句,姚杨忍不住一声叹息,又对先生道:“睡吧,你别担心了,我有办法应付的。”
她先生说:“你不是个一般的卒子,最起码是个优秀的卒子,顶半个车了。没准陈丰也会考虑你的感受,比如给你换个组什么的。”
姚杨听了眼睛一亮,是呀,这法子不错,那样就不用在李坤下面受气了。就是不知道陈丰肯不肯给自己机会。
第二天一早,拉拉回到办公室刚放下包,海伦走来,骨碌着大黑眼珠子向她报告早间新闻:“拉拉,陈丰的助理说他得了急性肺炎。”
拉拉一惊,瞪圆了眼睛问:“严重不严重?”
“应该不会很严重吧,他体质不是一直挺好的嘛。”
拉拉愣了一愣道:“那他住院了吗?”
海伦一摊手:“这不清楚。”见拉拉没有进一步的指示,海伦凑前一步热心地提议:“要不要问问他助理?”
拉拉迟疑了一下说:“算了,不用问了,如果严重的话应该很快会听说的。”
拉拉想了想,交待海伦帮忙约姚杨谈话,海伦刚转身,拉拉又叫住她道:“苏浅唱也约一下吧。”
姚杨接到海伦的电话说拉拉找她,心里忐忑起来。结果拉拉的话说得出乎姚杨意料的直接利落,拉拉主要就说了一个意思,一个小组里同时有两个都很强的人去竞争经理职位,一个上了,另一个落选了。落选这个只要耐住性子,通常,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轮到他了;假如下一次还不是他,那再下一次机会肯定是他的了。然而,有些时候,落选的这个总是愤愤不平,结果,下一次不是他,再下一次还不是他,总而言之,越着急越成不了。
姚杨听了心里马上松快了一些,觉得拉拉也不是不能理解自己,至少没有觉得自己罪大恶极。她想了想,直接问拉拉,能不能给自己换一个组?
拉拉在谈话之前也想过这种可能性,李坤和姚杨这一次是彻底崩了,非捏在一处谁都不自在。
拉拉便说:“这事情得跟陈丰和李坤讨论一下,看他们是否同意,理论上是可行的——不管换不换,姚杨你为了自己都要好好干活,别和李坤闹僵,如果让别的小区经理觉得你这人不好合作,那谁还敢接收你呢?当员工和经理合不来,而尝试内部换岗,甚至出去找新工作的时候,我通常会劝他们不要在面试中讲现任经理的坏话,因为新经理很可能会担心,你和现在的主管闹得这么僵,说不定以后和我的合作也成问题,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员工本人,姚杨你说是吧?”
姚杨听了不太舒服,觉得按拉拉的说法,在自己和李坤这一对矛盾体中,似乎大家已经直接把过错都推到自己一边了。她激动起来,申辩道:“拉拉,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解释一下,我肯定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但不能说李坤都没有问题吧?”
“姚杨,你和李坤谁是谁非,这不是关键。有经验的人听说两人闹矛盾,不见得有那个闲心或者信心去搞清来龙去脉,他多半会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许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虽然未必就认定是你不对,但新经理为安全起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选择干脆不碰你,是经理们的常见思路。”拉拉劝道,“再说了,中国人还是比较讲究尊卑有序的,哪怕你和李坤各错一半,老板总是老板,这是大部分人的观念。我曾听同行说过这样的案例,员工和现任经理关系闹得很僵,想换岗,HR帮他协调了一个内部机会,结果他面试的时候从头到尾都在控诉现任经理。本来新经理确实有百分之五十的意向考虑接收他的,这下被他面试中的表现吓到了,彻底没戏,换岗的机会叫他自己给折腾掉了。你说他是不是真的那么委屈呢?很可能是真的,但是说那些对自己无益,也不职业,是吧?”
姚杨想想,觉得拉拉说的也都是大实话。讲人家是非的同时,自己也就成了不省油的灯,说人坏话不是免费的,是有成本的。
姚杨怎么说也是过了三十的人,知道HR肯这么耐心算是在做好人了,无非是希望解决问题,两边都保住。姚杨估计拉拉这个态度应该是和陈丰商量过的,自己再不听劝就不知趣了,再说自己确实也不愿意离开DB,她便诚恳地保证一定和李坤合作,做好本职工作。
拉拉最后说:“姚杨,昨天会上人多我就没有多说你,马洪那事,你做得不合适。他和李坤本来就闹别扭,你那样不是火上浇油吗?陈丰爱才,对你挺好的,换个老板,他要给你上升到诚实的高度来上纲上线也不为过,那你的损失就大了,你说是不是?”
姚杨被拉拉说得有些心虚,红了脸道:“拉拉,我当时其实不是那个初衷。”
她本来还想多辩解两句,见拉拉眼里含笑望着自己,姚杨也是聪明人,马上爽快地说:“我知道了,以后注意。”
两人都觉得这场谈话效果很好。从拉拉的角度讲,她既安抚了姚杨,也告诫了姚杨;从姚杨的角度讲,感到放心了一些,至少自己还能有机会重新开始,同时她也明白陈丰不会再容忍自己和李坤捣乱了。但是姚杨心里打定主意,不跟李坤捣乱是一回事儿,在他下边老实待着是另一回事儿。姚杨决定等陈丰病好了,还是得找机会要求调换一个组,免得和李坤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别扭。
拉拉和苏浅唱的谈话就不那么有效了。
拉拉说啥,她都做出懂事礼貌的样子积极正面地表示理解了,其实她压根儿听不进拉拉的劝告。
拉拉看在眼里,不耐烦在她身上再花时间,就只保重点地说:“浅唱,我就说一点,李坤带你这一年半里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你对他的反对,会比任何人对他的反对更令他难受,这是人之常情,你就多理解体谅一下。”
苏浅唱说,我能否要求换一个组?
拉拉心想,苏浅唱和姚杨都是李坤组里的重要员工,两个要是一起动,那李坤还过不过了。她看看苏浅唱,劝说道:“这事儿你得等大区经理回来,跟他谈。但是你要是问我的看法,我觉得你和李坤还没到那一步。”
第一章百分之七十的人曾因管得太细想跳槽,其中半数付诸了行动拉拉这一天忙得跟滴溜溜转的陀螺似的,不知不觉就到了五点半。拉拉一抬头瞥见李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徘徊,便扬声招呼李坤。
李坤一落座,就愁容满面地说:“拉拉,我心里不踏实。陈老板休病假,还是得找你说说。”
拉拉笑了:“有啥心事儿?”
李坤心中有千言万语,沉默了一下才沮丧地说:“拉拉你说,像苏浅唱这样的人,该怎么带才好?坦率地说,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不知道是苏浅唱没有良心,还是我太蠢。”
拉拉很理解,比起老对手姚杨的作梗,更让李坤伤心的还是“自己人”的反戈一击。拉拉同情地劝解李坤:“没那么严重!”
李坤表白说:“拉拉,昨天开会听大家一说,我才意识到大家对费用管理有那么大的意见。可是,我不放手是有原因的——比如马洪,他逻辑比较一般,偏偏又过于自信,我不看着不行呀!还有个别人我就不点名了,不控制着点,只怕钱没花在客户身上,倒进了私人腰包。”
李坤话一出口,忽然想到这么说是否不太合适,他有些担心拉拉会追问这“个别人”到底是谁。幸好拉拉只是“嗯”了一声,没什么特别的表示。
一肚子的烦心事让李坤失去了条理,他想到什么算什么地说:“姚杨我不知道怎么和她相处下去,其实我一直都在忍着她,能放手的地方我都尽量放手,这既是想发挥她的作用,也是为了让她感觉好一点——比如像马洪昨天会上说的事情,我的本意就是想给姚杨授权,让她有带人的感觉,结果却被她利用了!我承认我有问题,可是如果没有姚杨在中间挑拨,怎么会所有的人一起反对我呢?”
像李坤和姚杨这种由竞争对手演变为上下级的关系是会让人头疼,拉拉理解地点点头。
李坤忽然又想起一件烦心事儿,他对拉拉说:“昨天开会前我非常担心,因为知道他们事先都做好了安排,谁打头炮谁策应什么的——可后来看到你和陈老板把场面控制得很好,我想问问,这里面有什么诀窍?我们平时开小组会,我一对下面的人提要求,就老有人要挑战我,感觉有点镇不住场。”
拉拉专注地听着李坤讲话,嘴里不时地“嗯”一声,见李坤停下话头,拉拉问他:“还有吗?”
李坤确实还有一个心病,前一天没敢在陈丰面前唆,拉拉的姿态鼓励了李坤,这回他鼓起勇气说了出来:“虽然陈老板已经拍了板,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开放小额费用,小数怕常记,积少可成多。”
拉拉听明白李坤的意思了,帮他总结说:“我听下来你一共提到了四点,第一点是你诚心待人对方却不领情;第二点是姚杨有意和你作对,甚至对团队施加了不好的影响;第三是你对小额费用适当开放心存担忧;第四是你想加强控制会议的能力。我的理解对不对?有没有遗漏?”
李坤听了拉拉的总结有些佩服她的好记性。他连连点头:“我事先没有系统地去想今天要问些什么,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了。”
拉拉提醒他:“你要是去找陈丰谈事情,最好避免想到什么问什么,他能给你多少时间,你打算谈哪些问题,事先有个考虑比较好。这样,谈起来能抓住重点,避免遗漏,也不会不必要地占用对方的时间。”
李坤不好意思了:“今天心里太乱。”
拉拉向李坤解释说:“其实,两个人谈事儿也是开会,是小会。大会小会,原理都一样。开会前得明确主题,到底要解决哪些问题,把会议内容限定在这个范围内,这样才能控制好时间和节奏;在过程中,要让人家说出真实想法,你才能明白他的顾虑和愿望;意见不一的时候,要推动大家一起想办法,达成一致,这里面有个关键点,该妥协的要妥协,该坚持的要坚持;最后要记得总结,别弄得会也开了,问题却没有解决,浪费时间。”
拉拉一面说,一面给李坤画了个示意图。
李坤把图接过去拧起眉头琢磨着。拉拉说:“熟能生巧,这图你拿回去慢慢看吧。”李坤点点头,把图夹进自己的笔记本。
拉拉说:“我们讨论一下姚杨——你有证据这次的事情是她挑动大家吗?”
“我没证据,但肯定是姚杨。除了她,组里谁能有那么大能量!让八个人都在那封信上签名,一起坐到会议桌前,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
拉拉反问李坤:“那你为什么不可以也去影响大家呢?按说,指标和资源都在你手上抓着,你说服大家的筹码不是应该比姚杨多吗?”
李坤被拉拉这话一下噎得愣在半空中,搜了一下词才说:“她是背后搞突然袭击,我没有防备。”
拉拉一听笑了。李坤自知不对,无奈地说:“还是我做人失败。现在我该怎么办好?”
“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李坤苦笑了一下不讲话。
拉拉一眼看穿李坤的心思说:“郁闷吧?本来指望我帮你出出主意,结果主意没讨到,反而被我说你不是。”
李坤表白说:“哪儿呀,昨天要不是你和陈经理力挺我,我那一关就过不去,这点我很明白。”
拉拉笑道:“李坤,姚杨肯定有问题,你也有你的问题。”
李坤无奈地说:“我一直非常小心地和她沟通,事事考虑她的感受。拉拉你可以问问陈老板,我在资源的分配上是很向姚杨倾斜的,问题是她刀枪不入、油盐不进呀。”
拉拉有些纳罕,以她和姚杨接触的经验,姚杨算得上是个可以谈判的人,还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
李坤郁闷地告诉拉拉,姚杨在拉拉和陈丰面前的确表现得很明理,可私下里对他却是一副阴阳怪气的腔调。
“这也有可能。你觉得除了过去你们之间的竞争,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要么还是嫌我在工作上约束她?我真的已经很合作了,基本上,她的想法我都会予以尊重,但我也不可能完全不过问她的工作吧,那我这个经理岂不是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吗?拉拉你不知道,她的费用我多问一句都不行,每次一问,她就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我是硬忍着。”
拉拉皱了皱眉:“没必要这么忍,不妨直接向她指出必须修正态度。”
李坤摇摇头:“那还不吵翻了。我和她说话一直都很客气尚且闹成这样。”
拉拉感到这一对上下级之间似乎已经很难相处了,硬捏在一块儿只怕对谁都没好处。她想了想,问李坤:“你有没有想过向陈丰申请给姚杨换一个组?”
李坤愣了一下说:“如果可以,那再好不过了!”
“姚杨的区域很重要,换了她,谁能接上来呢?”
李坤想了想说:“苏浅唱已经接了原先我负责的区域,她现在的位置很重要,不能再动她了;卢秋白是混日子的;马洪不够聪明,你看他昨天会上的表现,根本就是在给姚杨当枪使!其他几个人中都没有合适的了。要不,我到外面招一个忠厚老实的?只要人勤奋,底子差一点也无所谓,我宁愿多花力气辛苦点带带他,只要不是爱搞事的人就行了。”
拉拉听了李坤的思路觉得不太对劲,提醒道:“重点区域应该用能力强的销售。光人老实勤奋,底子太弱还是不行。”
李坤骨子里的那股固执劲上来了:“拉拉,我说说我的看法,通过这次的事情,我感到人品最重要,我宁愿他经验差一点,只要人品好,我有信心带好他,不影响销售。苏浅唱刚来的时候经验不也很弱吗,调教了一年半,就很好用了。”
拉拉说:“对了,提到苏浅唱,既然你刚才提到苏浅唱不能动,说明你的内心还是能接受她的。对不对?”
李坤作了一下思想斗争,谨慎地表态道:“我觉得她只是比较自我,应该算性格上不够成熟,还不到人品那个高度。”
拉拉说:“年轻的时候都自我自信。你有没有想过怎么避免再出现像苏浅唱这样伤感情的事儿呢?”
提到苏浅唱,李坤的眼睛里又闪过一丝迷惘:“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所以我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一点的。”
拉拉回忆起昨天会上苏浅唱似乎也很委屈的样子,就提醒李坤是否管得太细了,以至于让大家都觉得不舒服。拉拉说:“如果一个人说你管得太细不好说,现在是八个人一致这么说。”
李坤不服,他马上反将了拉拉一军:“拉拉,我刚上任的时候,你不是对我说过,一个经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业务的把控,不管细一点不怕失去把控吗?”
拉拉一听笑了,嗬,他记得倒挺牢!拉拉说:“我还说过,新经理上任的头一关就是稳住团队的核心队员,并且要适当授权,不然你怎么把控业务?靠你一个人是不行的。”
李坤沉默了,却明显没有想通。
拉拉劝他说:“李坤,跟你说个数字,百分之七十的人曾因被管得太细而考虑过跳槽,其中半数的人采取了行动——管得太细会让很多人难以忍受。”
李坤吓了一跳:那就是说大约百分之三十五的人会切实采取行动跳槽!
拉拉觉得,不排除李坤团队中有人已经在考虑跳槽,也许他们正在观望这次会议后的变化。
针对这个情况,拉拉给李坤出了两个主意:一个是赶紧落实哪些地方应该授权;二是给自己的下属排排队,看看哪些人一定要保留,哪些人的离开可以承受。
拉拉提醒李坤:“重要的员工,你得注意跟他们及时沟通,搞清楚人家需要什么,不满意什么。比如这次他们的行动你说是突然袭击,说明你事先毫无察觉,这算得上是一个有分量的失控了。”
被拉拉这一说,李坤面露尴尬之色:“不好意思,我知道了。”
拉拉劝他说,越有本事的人,对老板的要求越高,比如他们会很在意老板是否会管得太细。
拉拉的一番劝,令李坤感到不放权确实不行,可他有些吃不准哪些事情可以授权,哪些事情不能授权,他担心授权过头会失控。
拉拉有点儿受不了李坤的黏糊,但陈丰正病着,李坤又诚心诚意地求助,不好不回答人家。
拉拉想了想,说:“通常,授权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员工的能力怎么样;人品如何;以及授权后可能产生的风险有多大——就是这件事情有多重要,成本有多高。比如我们会听到做经理的说,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跟吧,这个季度我们组就指望这张单子救命了。经理为什么要自己跟呢,因为这个单子对他来说分量很重,他把宝都押在这张单子上了,输不起。又比如两百元的请客费用就可以授权,因为成本不高,就算完全花错地方了,不过是区区两百元。”
听拉拉用“区区”俩字来形容两百元,李坤脸上有些发烧:“我知道了,小额费用我会授权的。”
拉拉笑道:“我估计,等你解决好授权问题,是苏浅唱没有良心还是你做人失败,就不再是困扰你的难题了。我听苏浅唱说来说去,无非是希望你多一些授权。”
李坤觉得拉拉帮自己这么一总结,脑子里清晰了很多。他真心实意地道了个谢。
拉拉说:“有个事儿想问问你,你之前为什么不公开指标呢?”
李坤不好意思地解释:“我每个月都做好指标分配计划,但是实施中各区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变化,当某个区域碰到困难不能完成预计指标,就需要别的区域额外多做贡献来弥补这个空缺,才能完成全组的指标。如果我事先把每个人每个月的指标都告诉他们了,我怕多做的人不愿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有的人会自私一点。”
拉拉这才明白李坤的思路。
李坤见拉拉沉思着没有表态,就不安地问:“我这么想是不是有问题?”
拉拉点点头:“有点问题——要说自私,不论是总监、大区经理、小区经理,还是销售代表,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可是不能因为担心这一点,就不告诉大家指标到底是多少。作为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为下属指明前进方向,明确奋斗目标。但照你的做法,目标就模糊了。将心比心,要是陈丰也因为担心小区经理们不肯多做贡献,而不告诉你们指标到底是多少,让你们蒙头做,猜着做,你会怎么个感受?要是全公司的管理者都这样来管理业务,那不是要乱套了吗?”
李坤本来一直觉得自己的办法挺有道理也很聪明,是考虑周全的表现。听拉拉这么一说,他一下愣住了,原来这是很明显的错误呀。
拉拉说:“对了,最后一件事情,苏浅唱今天把你和她之间过往的几封邮件转发给我看了一下,我发现,你和她都喜欢用感叹号。比如,你有一封邮件是这么写的:’你已经升了高代,就要有高代的风范!不要总是让我提醒你交报告!!下不为例!!!‘她则是这么回的:’我只是这一次交晚了而已!上次是有客观原因的!!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
李坤眨巴着眼睛,听不出来自己的邮件有什么毛病。
拉拉解释说:“邮件和面对面说话不同,听不到声音,看不到表情,又可以被转发,所以更要慎重,避免引起误会。感叹号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情绪,不利于工作交流,慎用为好。另外,你那个’总是‘也容易引起员工的对抗情绪,最好别用。同样,苏浅唱作为下属,她用的那个’已经‘也容易让你感觉不舒服,你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
李坤一想,自己的确爱用感叹号,没准姚杨、卢秋白也因为自己的感叹号不痛快过。
李坤走后,拉拉在工作笔记上做了个记号,提醒自己和陈丰提一下李坤怀疑组里有人把钱放到自己口袋的事情。她犹豫了一下,又提笔把那行字给勾掉了,还是不多事了,就装傻吧,这种事情,陈丰还能不心里有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