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1791800000042

第42章 麦道夫“庞氏骗局”的警钟

第四十二章 麦道夫“庞氏骗局”的警钟

背后故事

在资本市场,从来不乏“庞氏骗局”。

所谓“庞氏骗局”,其实类同于中国人所说的“拆东墙补西墙”。该名词的“知识产权”,应归属于100年前的意大利奸商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庞奇1903年移民美国后,虚构了一个企业投资事件,允诺投资者可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他将新投资人的钱作为赢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此欺骗更多的人上当。这一骗局在一年后破灭,人们将类似骗局称之为“庞氏骗局”。

但让美国投资人大跌眼镜的是,堂堂美国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麦道夫,竟然也是此骗局的高手。他诈骗的金额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00亿美元,众多银行、对冲基金和名流都跌入陷阱。诈骗案更引发政治危机,让人们更看清美国监管的不力和华尔街的糜烂。

麦道夫将在监狱度过余生,他是罪有应得。客观地说,如果没有金融危机,麦道夫肯定还可以继续潜伏,他甚至可以一直悠然地活到离开人世的那天。但人算不如天算,猛烈的金融海啸荡涤了华尔街的浮华,也让他这个“裸泳者”现出了原形!

正文

2009年6月29日,纽约南区联邦法院作出裁决,麦道夫被判入狱150年监禁。这位世界金融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的主犯自然是罪有应得。法官丹尼·金在法庭发言时说:“没有任何人为麦道夫辩护,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家庭,这说明了一切。”

但麦道夫能将这一“庞氏骗局”维持十几年,且金额达到600亿美元,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暴露的是从美国监管者到投资人的一系列问题,教训无疑是惨痛而深刻的。

第一个教训是监管必须落实到位。金融监管是当前美国的热门话题,许多人就认为,从华尔街金融风暴到麦道夫“庞氏骗局”,充分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因此必须全面进行改革,确保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之所以强调必须是“有效监管”,是因为其实美国是监管的,只不过是监管不力而已。具体到麦道夫案,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即有人向美国证交会(SEC)举报说,麦道夫投资策略不可能赚钱,因此怀疑其涉嫌“庞氏骗局”。但很可惜的是,证交会未能一查到底,致使麦道夫对投资策略略作更改而蒙混过关,案件最终暴露后,证交会也因此名誉扫地。要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美国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监管,尤其是加强对规模庞大投资基金的监管。

第二个教训是投资者必须有投资的常识。麦道夫骗局之所以能够成立,与其“赚钱神话”是分不开的。但一个投资基金,在相对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每年都能有1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用许多美国分析师的话说,“这是好得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这样的好事,索罗斯做不到,巴菲特也肯定做不到,麦道夫能做到,那证明其中或许就有问题。

当然,在新兴市场,一些投资基金一年的收益率达到20%—30%,甚至50%也是常见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如果一个投资基金每年都能有这样的高回报率,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这就好比股市总有波动,投资总有盈亏,如果有人打包票,投资肯定只赚不亏,投资人在心动的同时,更要掂量再三、谨慎投资。

第三个教训是必须注重多元化投资。麦道夫诈骗案牵涉甚广,许多著名的银行、投资基金以及慈善组织都成为受害者,但更让人叹息的是,许多老人因为这一“庞氏骗局”而血本无归。也难怪,在宣判麦道夫的法庭上,一些投资者咬牙切齿。有人就诅咒说,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麦道夫活得足够长,让监狱成为他最终的棺椁”。

他的恶语相向自然可以理解。但对他或其他人来说,太过信任麦道夫而决定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钱财委托给这个“金融大盗”,实则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因为在资本市场,有一条规律是颠扑不破的:“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对信誉好、潜力大的投资基金和股票应该如此,对不被外界看好的投资对象更应如此——不然,这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投资者可能涉及内幕交易,自然有恃无恐;二是投资者要么是赌徒,要么是疯子,不然不会这么孤注一掷。

麦道夫锒铛入狱,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标志性注脚。或许这也正应了巴菲特的那句老话:“只有在落潮时,才知道哪些人是在裸泳。”当前的危机,让一些平时难以揭穿的骗局最终暴露于天下,但也可以肯定,在贪婪和恐惧交织的资本市场,众多诱人的骗局仍在继续。一个老麦道夫倒下了,千万个小麦道夫仍在潜伏。投资者应擦亮自己的眼睛!

本文发表于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