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
1784500000002

第2章 上党战役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1)

★作战时间 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

★作战地区 山西省南部长治地区

★作战目的

解放军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进行自卫反击。

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最后胜利阶段,蒋介石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密令山西军阀阎锡山向上党地区进犯,企图“抢占华北”。

1、 阎锡山充当急先锋

上党地区,四面山势高峻,峰峦耸立,东有太行之险,西有太岳之固,南有中条山横亘,北有叠嶂环抱。这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心地区,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根据地。蒋介石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便是从上党地区开始的。

八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锻炼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并在战争中创造了一个有1亿以上人口的解放区和有120多万人的军队。战争还促进了全国人民的空前觉悟和团结。经受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与安定,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却企图在日本投降以后,发动反人民的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继续维持其独裁统治,把中国人民重新推入黑暗的深渊。因此,抗日战争一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就急剧地增长起来,并上升为主要矛盾。

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1945年8月11日,也就是日本要求投降后的第二天,蒋介石就利用其所谓“抗战最高统帅”的名义,连续发布反动命令。一方面命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收缴日伪军的枪械;一方面却命令国民党的军队“一切依照既订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向解放区开进;同时,命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固守所占地区,阻止人民军队受降。

8月15日,蒋介石的发言人宣布,“委员长之命令,必须服从”“违反者即为人民之公敌”。这样就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同盟者的关系,一变而为敌对关系了。这是蒋介石公开发出的全面内战的信号。蒋介石为了准备内战,大量收编伪军,帮其抢占地盘,并无耻地要求侵华日军在原地“作有效之防卫”,帮他看守地方。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在蒋介石亲自导演下,在日本投降后的几天内,便形成了蒋、日、伪的大合流。

与此同时,蒋介石借口受降,从其大后方——西南、西北调动大批军队,向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进逼,积极作内战的准备,企图首先在美国的援助和日伪军的接应下,抢占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打通同蒲、平绥、平汉、津浦各铁路线,进军华北,分割解放区,然后对解放区实施大举进攻。

向华北进攻的蒋军:东路,以第10战区李品仙等部,由皖北经徐州沿津浦路北犯。中路,以第11战区孙连仲的部队,由豫西经郑州、安阳北犯,企图打通平汉路,与第1战区胡宗南的部队在石家庄会师。西路,以胡宗南的部队,由关中经临汾、太原、石家庄北犯;以第12战区傅作义的部队,由绥西向东进犯我绥东、察西地区,企图占领张家口;以第2战区阎锡山的部队,侵占我晋东南长治地区。

同时,美国派遣9万多美军陆续在塘沽、青岛、上海、秦皇岛等地登陆,还公开为蒋介石空运部队到北平、天津和南京、上海,海运部队到东北、华北、华东等沿海港口,抢先控制上述战略要地。美蒋紧密勾结,内战危机严重地威胁着全国人民。

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对晋冀鲁豫解放区,从东、西、南三面构成了大军压境态势。东南方向,李品仙部3个军,先头部队迅速进抵徐州;西南方向,胡宗南部2个军,已经过了风陵渡,沿同蒲路北犯;正南方向,孙连仲部在以郑州为中心的陇海、平汉路十字交叉地区,云集七八个军,其中三四个军正在筹划沿平汉路北上。此外,在晋冀鲁豫区域内还有10万日伪军没有解除武装,仍然盘踞在铁路沿线或主要公路沿线附近,控制着上百座城镇。日伪军受蒋介石之命,对八路军拒不投降,继续顽抗,等待国民党政府的封官加委,准备迎接国民党军北上。

与上述蒋介石军队相配合的阎锡山军队,成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急先锋。他们出发时间最早,速度最快,早已经从背后插进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地上党。

2、 史泽波占据上党城

抢占上党,是阎锡山策划很久的一个阴谋。早在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差人秘密送给阎锡山《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时,阎锡山心中就怀上鬼胎,勾结日本侵略军,干了不少反共反人民的勾当。在1945年2月16日,阎锡山召开同志会第四次基干会议,研究所谓“收复失地”,实质就是抢夺胜利果实。

关于抢占上党问题,阎锡山认为:只要上党到手,就能从根本上打击共产党、八路军在山西的力量。有人觉得抢占上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阎锡山主张,要乘日伪军仍在上党没撤走的机会,由临汾地区抽调重兵前去。于是,问属下19军军长史泽波能不能去上党?

史答:“去是能去得了,但是站不住脚。”

阎说:“只要你能去得了,我就有办法。”

史表示:“会长有办法,我就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赵承绶奉命到太原与日军联系,阎锡山利用日本投降之机,在日伪军接应下,抢先进入太原。随后,在日本刚刚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即8月16日,阎锡山就在临汾、浮山、翼城一带集结队伍,命令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19军的2个师,即暂编37师杨文彩部和68师郭天辛部,配属61军暂编69师周建祉部,还有挺进第2纵队白映蟾部和挺进第6纵队徐其昌部,以及5专署专员续汝揖和5专署之保安5团、保安9团、汾东第1支队和第2支队等地方团队,共1.7万余人,在日军第14旅团的掩护下,兵分左中右三路,向上党地区进发。途经沁水、马壁,5天后即到达长子县城。阎锡山随即给史泽波的督导主任赵连登发去“参勤”密电称:“部队到达侵占区(指解放区——编者按),生活受困,对部队负责指示,做饭无柴可拆房,牲口无料可割秋。”

在这一密令指导下,史泽波部所到之处的解放区老百姓,又遭受一次类似日寇汉奸一样“拆房”“割秋”的“扫荡”劫难。

这时,上党地区的抗日军民,正在对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8月19日解放了潞城,21日解放了襄垣,并围攻长治、长子、屯留、壶关等城。国民党阎锡山军队突然到来,袭击攻城的八路军,阎锡山军和伪军竟然还在长子城下对八路军施放毒气,致使攻城的2个连的八路军指战员全体中毒。

八路军在阎锡山军队和伪军的内外夹击下,不得已从长治、长子、屯留、壶关等城撤围。国民党阎锡山军于8月21日夺去长子,23日夺去屯留、长治,25日夺去壶关、潞城、襄垣等城。

阎锡山在8月19日给第19军军长史泽波的密电说:“未到县境之秘密政权及未建立政权者,应由旧县长(指日伪县长——编者注)照常维持。”(《解放战争军事文集》第1集,第169页)阎锡山军队进入长治等6个城以后,一切伪军、伪组织人员都原封不动,所有敌伪官员都被加委为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并且按原级晋两级,薪饷加倍。日伪军的武器,都打上“晋”字钢印,表示已被接收。

阎锡山是长期盘踞山西的地方军阀,他急速侵占上党地区的目的,一则是同蒋介石军队沿同蒲、平汉、津浦和平绥路抢夺华北的行动互相呼应,作巧妙的战略配合;二则是将5个师的兵力入上党地区,企图分割太行、太岳两块根据地,以便进一步完全控制晋东南,确保他对山西省的统治。

因此,史泽波率领军队占据上党等城之后,马上赶修工事,加强守备,企图尽快巩固对上党地区的占领,然后再向北延伸,打通白晋线,直通太原。

3、 刘邓决定先打上党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飞速发展,原有的地方军政机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央考虑重新组合各根据地,建立新的中央局和军区。“七大”结束后,中央就在酝酿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人事安排。

晋冀鲁豫根据地是当时全国7个较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4个分区。所辖地域西起同蒲铁路,与晋绥根据地相邻;东至津浦铁路,与山东根据地相接;北至正太路、石德路,与晋察冀根据地相依;南至黄河。到抗战胜利时,这4个分区基本上已连成一片,控制了80多个县城,拥有2400万人口,军队近30万人,民兵40万人左右。这个战略区处于与其他根据地四面呼应的中间地带,又是华北的大门,正堵住国民党军队的北进之路。用刘伯承的话说,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

正是看到晋冀鲁豫地区的重要性,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原来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为书记,薄一波为副书记。在中央局领导下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第二副司令员王宏坤,第一副政治委员薄一波、第二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副主任王新亭。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建立后,中共中央又对各军区的人事作了安排调整。人事调整完毕后,形势的飞速发展令各战区的领导人和主要将领在延安坐卧不安,急切盼望立即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前方也一再催促首长们尽快回来。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致电刘邓:“组织大军与指挥强大野战军,急需主要干部,请带陈锡联等同志回太行。”

这时,恰巧有一架美军观察组的飞机从西安飞到延安执行公务。中央紧急决定:刘伯承、邓小平、林彪、陈毅、陈赓、薄一波等将领搭乘美军运输机返回各自地区。

1945年8月25日凌晨一二时许,那架破旧的美制道格拉斯运货机穿云破雾,越过夜空,最后停在了晋东南黎城长凝临时机场。

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派了一个骑兵排来接刘邓首长和军区的各位领导。林彪、陈毅等则将从这里转赴其他战略区。

刘邓和军区的首长们一下飞机,就直接来到涉县赤岸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地,急奔作战室。

刘伯承一边听取参谋们的汇报,一边在作战地图上做着标记,嘴里念叨道:

“这个史泽波速度够快的啊!你们看,他已占领了上党6城,把他的长官部设在长治,放两个师1万余人,周围长子、屯留也设有重兵,分别是1000至2000余人,襄垣、潞城、壶关是保安部队,在千人以下。看样子他已经完成了防御体系,下一步就要进犯晋东南,攻打太行山喽。”

当刘伯承说道:“蒋军直接冲我晋冀鲁豫解放区开来的,共有两路大军。一路是胡宗南,有3个军,北渡黄河,沿同蒲线北进;另一路是孙连仲,有7个军,正在郑州、新乡集结,准备打通北汉线。我们这第一仗,该怎么打呢?”

刚下飞机的军区和纵队首长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意见可分为两方,一方说,要先打上党,以免形成背腹受敌、虎狼夹击之势;另一方则说,现在国民党大军压境,应该集中精力对付强敌,倘若平汉线有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问题就大了。

作战室里烟雾缭绕,指挥员们的思路仿佛就如这烟雾,纠缠一起,双方意见相持不下,一时很难统一。

赤岸村的雄鸡此起彼伏地叫开了,天差不多亮了。讨论了半宿,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奔波了一夜的将军们也确实有点累了,有的干脆打起了哈欠。刘邓便说:“大家先回去休息吧,关于这一仗怎么打,我们再开会研究决定。”

等大家都走了,刘、邓两主帅却仍无睡意。

刘伯承在房中缓缓踱步,沉思道:“看来,是否发起上党战役,这个决心还很难下啊。不过,我看在上党打一仗,时间上还来得及。胡宗南正忙着分兵,可暂时放着。关键是孙连仲,他原来在鄂西,有十几万人,临时转身北上,谈何容易。没有1个月来不了。有这1个月,我们就可以打上党,1个月内打不下来,就先放着,把它周围扫清了,由地方部队把它围困起来。”

邓小平道:“我看可以,先打上党,再回师平汉线。”

刘伯承当即要通了正在武乡县段村指挥攻打日伪据点的李达。李达显然也是一夜没睡,说话的声音有些嘶哑。

简单交谈几句之后,刘伯承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对李达说:“你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尽快攻下襄垣,在上党的北面打开一个缺口,而后就地集结太行军区部队主力,以便会合太岳、冀南军区部队,准备进行上党作战。”

主意拿定了,第三天,刘邓再次召集各路将领开会,统一认识,进行部署。

赤岸村军区作战室其实就是一间普通的民房。这些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有的围着八仙桌就坐,有的随意找条长凳坐下来。每人面前一大海碗白开水。

刘伯承开门见山,道:“蒋介石的军队沿四条铁路开进,四个爪子伸开向我们扑来。人家的足球向我们华北解放区的大门踢来,我们要守住大门、保卫华北解放区,掩护我东北解放区战略展开。的确,平汉、同蒲是我们作战的主要方向,但现在的问题是,阎锡山侵占我上党6城,这好比在我们的背上插一把刀子,我们芒刺在背,脊骨发凉,不拔掉这把刀子,心腹之患未除,我们怎么放得下心分兵平汉、同蒲去守大门呢?”

邓小平的话不多,但字字掷地有声。他说:“根本问题是抗战胜利果实落到谁手里的问题。蒋介石、阎锡山伸手来抢,绝不能让他们抢走。”

刘伯承指着陈赓、陈锡联、陈再道,说:“你们‘三陈’都在这里,这就是本次战役的基本力量。我们过去是打游击战,现在要打集中的运动战了,打惯了小仗,现在匆忙上阵,要打大仗了。我们还能不能赢,就看你们的了。朱总司令本月9日在延安发出大反攻命令后,我立即给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各军区发出电示,要求你们迅速扩充兵力,尽快集中分散作战的部队,形成野战兵团,我们现在是边打、边建、边练,尽快组成太行、太岳、冀南3个野战纵队,保证上党战役力量需要。现在就是看谁集中得快,集中起来了,形成了拳头就是胜利。”

邓小平接着说:“主要在你们纵队一级指挥员。要打就打好,打不好的换指挥员。事先讲明,要令行禁止。这是大兵团作战,个人不能随心所欲。你们马上回部队进行战斗动员。”

上党战役的决心就这样定了下来。

4. 战前双方兵力对比

战事将起,占据上党地区的敌军主要是哪些部队呢?其兵力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晋冀鲁豫军区将会作怎样的兵力部署来与敌军较量呢?

当时,占据上党地区的主要是阎锡山军和伪军,其兵力分布情况是:

以长治城为中心,用3个步兵师(暂编37师、68师和69师)加1个炮兵营和一部分伪军,共约1.1万人守长治;用挺进第2纵队加一部分伪军,共约2000人守长子;用挺进第6纵队的主力加一部分伪军,共千余人守屯留,襄垣、潞城、壶关则以伪军为主,配合部分阎锡山军守备,兵力均在千人左右。

上述各城之敌,均占据着城关和附近重要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