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凤袭天下:沉医
17815400000673

第673章 问红尘(2)

五年后,朝堂发生巨大的变化,皇后被冷落,太子不被皇帝喜爱,殷氏一族崛起,三皇子变得炙手可热,原本不被看好的夏侯明一跃成为建仁帝最宠爱的皇子。这样的局势下,宁家掌门人宣武将军宁晟风找准时机,将自己的女儿陌鸢送上了明亲王王妃之位。

阮家势必不会罢休,殷家本就是武将出身,殷贵妃之父殷准已加封太子太保,殷氏父子手握京中禁军十万,宁家虽然世代在关外驻守,但宁晟风此人在军中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殷家若再与宁家结姻,势必会对文官出身的阮家造成巨大的威胁,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当时阮家还是阮云霆的叔父阮雉雍当家,他曾极力反对这门婚事,甚至搬出了自己母亲与宁家太君的那段口头之约。但是最后建仁帝连下三道圣旨,促成了这门婚事。也是因为这门婚事,阮、殷两家自此结下深仇。

建仁年的后十年,因为建仁帝的优柔寡断、嫡庶不分。朝中大臣对太子呈观望态度,三皇子越发成熟稳健,举止优雅,且待人和善,再加上母家势力庞大,的确有望将不受宠的太子拉下马。然而就在三皇子众望所归的时候,宫中引发了一场惊变。

建仁三十八年初春,建仁帝小恙,宣旨命明王与王妃入宫侍疾。当夜明王前往盘龙殿侍疾,而王妃则留在重华殿陪伴殷贵妃。一场大火悄然着起,瞬间就将整座宫殿吞噬,火光冲天,直染红了半边天。明王赶回时,殷贵妃已经死于大火中,而王妃也面容毁损,重伤昏迷。事后,明王手下的军队于崇阳门前哗变,宫中戒备,明王部下打着旗号冲进宫中,势同逼宫。叛乱不过骚乱了半日就被及时赶到的永康王军队以及京畿营镇压,此事传到建仁帝耳中已是第二日中午,明王已经率残余军队逃出了京都,一路南下。

建仁帝怒火攻心,吐血悲哭,病情加重。太子在建仁帝病榻前领命追讨,明王军队且打且退。半个月后叛贼明王已经逃至清水郡附近,彼时京中传出圣意,殷家落罪,宁家连坐,但凡与明王连襟的府邸全部以谋逆问罪。京中一连发落了数十家名门,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百姓怨声载道,官员们噤若寒蝉。跟随明王的军队自此溃不成军,散的散、逃的逃,待抵达清水郡时,跟随明王的也只有常氏三个师兄弟以及一些死士。明王势必会败走南部,沦为阶下囚。

这场逼宫叛乱,明面上是明王咎由自取,他刚愎自用、拥兵自重,妄图颠覆朝纲,弑父登基。其实都是夏侯昀与当时的皇后阮家一手策划,为保住太子之位,保住阮氏一族的荣华富贵,是他们逼着夏侯明反的。煽动明王手下的军队在宫门前哗变,更堵死了他为自己反驳的所有退路,他夏侯昀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明王活着,他整整忍了八年,眼睁睁地看着父皇冷落自己,把所有的疼爱放在三弟的身上,眼睁睁地看着他娶了自己喜欢的女子,这些隐忍与血泪迫使他操作了这一切。

欲戴王冕,必承其重!

明王没有退路,他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