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渊帝叹道:“你究竟想怎样?”
宫商羽只说了一句话:“请归还夏侯的江山!”
他是知道的!
夏侯昀身子一颤,眼底涌上巨大的恐惧。这个纠缠了他一辈子的秘密,终于还是被别人捏在手中。他,夏侯昀,并非皇室血脉!
承渊帝目光有些凝滞,他遮遮掩掩这么多年,杀掉了所有可能知道这个秘密的人,甚至为此变得残暴、专制,他想把这个污点抹掉,他想继承先皇的仁政,造福百姓,他想把过去的肮脏和不堪统统忘掉。可这么多年依然无法忘记自己的秘密,这个沉重的包袱一直压在他的心上,他无法摆脱,背负这个秘密走来的艰辛和痛苦!
……
建仁七年,恭定皇后诞下皇二子,取名夏侯昀,喻为日光。身为嫡子,夏侯昀从小受到建仁帝的爱护与教导,四岁熟读四书五经,七岁擅骑马射箭。他的功课几乎都是建仁帝亲手教授,可以说是建仁帝最疼爱的孩子。哪怕后来宠妃殷氏诞下三皇子夏侯明,两个儿子也是平分春色。
直到胡国来访,定下公主,建仁帝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将公主聘给了夏侯昀,待公主十六岁完婚,这也意味着二皇子夏侯昀失去了成为储君的机会。那段日子,宫中暗潮汹涌,长子夏侯旭虽身体孱弱,其生母梁妃却是个要强的主,眼见嫡子已经没有可能成为太子,儿子唯一的对手就是年仅十一岁的三皇子夏侯明,故而多次暗中迫害三皇子。而殷妃岂会罢休,两个人明争暗斗,一时间后宫被搅得乌烟瘴气,建仁帝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这场夺嫡的混乱一直延续到次年六月,十九岁的皇长子在一场酒宴后因饮酒过度猝死,梁妃当场就疯了。建仁帝大怒,一气之下发落了侍候夏侯旭的一干奴婢内侍,连带着梁妃的元昌宫上下也无一幸免。这场风波持久未息,宫中隐隐有传言,暗指皇长子是被殷妃所害,三皇子也备受冷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久病在床的长公主病死,建仁帝连着失去一双儿女,痛不欲生。
次年九月,天坛祭祖,建仁帝当众册立二皇子为太子,指婚阮氏嫡女阮淑慧,择日成婚。随即晋殷妃为贵妃,也算是对殷家的补偿,又破例封十三岁的夏侯明为明亲王,于下一年成婚自立门户。这样一来建仁帝彻底绝了所有人的臆想,夏侯昀自此稳坐太子之位。
此事并未就此结束,不过几月,胡国便怒谴使臣来访,斥责皇帝不守承诺,欲将公主置于何地。群臣皆上奏叩请建仁帝命三皇子完婚,建仁帝并未首肯。此事拖沓数年,朝廷上阮家力压文官,奏请三皇子迎娶落樱公主,而殷家身为武将,在武官地位煊赫,朝野动荡不安,断断续续直到建仁三十年,落樱公主已满十六岁,建仁帝一道圣旨下达,由他迎娶公主,许公主以半幅皇后仪仗,聘礼不但金银珠宝,更许给胡国开设互市的优渥条件。圣旨下达,不仅解决了朝堂文武俞吵愈烈的局势,更安抚胡国不满。嫁给一个皇子和嫁给当朝天子,权衡利弊,胡国皇帝终于还是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