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上善若水:云遮月
17764600000119

第119章 定计

嫣八年,初夏,淳于因地势的缘故,农作物分两季,四月为两季的分界点,上一季已经收仓入库,下一季还未播种,百姓因此也空闲下来,而向尤国的纳贡也分为了两季,此月也正是年中纳贡之时,丞相骆忠带着纳贡清单来见淳于月。

淳于月看着厚厚的一摞清单,慢慢的翻开来看,却有些心不在焉,懒懒的问:若这纳贡留在淳于,可养活多少军士?

骆忠有些吃惊,却也老实作答:可供十万军士一年粮饷。

淳于月眸子里闪着意味不明的光芒,良久才溢出一丝冷笑:也就说,一年两次纳贡,能养活二十万以上的军士,淳于有了这二十万兵马,也就不会被别国视为鱼肉了吧。

骆忠也心内喟叹,这几年,淳于表面是国,可以自己做主,实则被尤国驻军欺压得惨,虽尤国的书文条条都是安民之策,可是天高皇帝远,李良又知南宫逸对淳于的仇恨,便对书文采取阳奉阴违态势,军士上行下效,淳于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

淳于月看着他渐湿的眼眶,猜到他的所思所想,反手将清单合上,递回去:纳贡之事就此作罢,把这批物资送往边城,交由孙承处理。

骆忠愕然一惊,声音都发颤起来:那尤国那边如何交代?八月纳贡不到,圣皇必然大怒,若引兵来犯,淳于岌岌可危。

淳于月不理会他的焦急,转移话题道:本宫前些日子交代丞相了解的事可清楚了?

她跳跃式的话题让骆忠很久才反应过来,忙回复:户部已经做了详细调查和记录,家家户户的情况都登记造册,只是没想到短短几年,淳于竟民弱至此,很多壮年都陆续逃离了,留下老弱孤寡无人照料,若非云将军每到播种收割之时派遣军士帮忙,又帮着阻挠了一部分出逃,百姓也难以安居乐业,良田沃地也会荒芜。

想起这些年和云风合理挽救淳于,期间受了多少辛酸苦累,才有今日的淳于,而那坐享其成的文武百官,竟对云风唾骂声声,对他的死更是暗相庆贺,百姓感念云风恩德,为其焚香供奉,却被称着叛逆而压制下来,而这呕心沥血为淳于筹谋的公主,也被视为鬼怪妖魔,当真是乱世之下、人心不古么?

淳于月不知他心内的百感交集,只当他在为淳于众多人出走而憾痛,禁不住出言宽慰:放心吧,那些人很快会回来!

骆忠惊诧莫名的望着她,不知其意,淳于月心思一转,笑道:若淳于国富民安了,他们身为淳于子民,自然还是想回归故土的。

骆忠恍然,连连点头,淳于月略想了想,招手让他走近些,声音也低了下来:甘城和宜城的事情准备的如何?

骆忠也压低声音禀报:两城已经安排好,只等姚将军那边妥当,就可一夜移空,臣这些年也按照公主吩咐,暗中将靠近边城的几个城池内百姓都陆续以各种理由做了调整,老弱孤寡大部分都移入皇城附近的城池,现在只要公主一声吩咐,这几个城池的百姓也能很快转移。

淳于月点头,对这个丞相的处世能力很是赞赏,这大概是他的父皇选的最对的一个重臣了: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有些事连自己的儿子也要瞒着,是很艰辛的事,本宫感念你这份恩德。

骆忠听言忙下跪:臣食君之禄,为国尽忠是本分,哪里敢担恩德二字,只是。

淳于月也不催他,让他想清楚再说,他很是犹豫了一会:公主,一下抛弃两城,真的好吗?

淳于月扶他起来,诚然道:就算不舍,也要弃之,这两城是淳于与尤国和凉国接壤之处,无论哪国兴兵淳于,两城都难以保存,与其让别人来毁,不如自己先弃,还能保住百姓。

骆忠权衡之下,取舍了然,却还是不得不对淳于的未来担忧,淳于月叹息一声,问他:这些年,上至公卿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本宫病垢辱骂,为何丞相却始终舍命跟随于我?

骆忠诚然作答:因为臣相信公主的忠孝仁义之心非其它皇亲国戚所能比,也只有公主的才智谋略可挽救淳于于水火!

淳于月欣慰点头,躬身做礼:那就请丞相再信我一次,本宫即使不能让淳于傲视群雄,也要淳于解脱如今困境,自安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