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17724100000006

第6章 唤醒沉睡的潜能(3)

习惯于失败的人在精神上有一种不可逆转的失败感,他们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不会成功的信念,并使自己的行动在无意识中遵循着这种观念。相反,成功者却在精神上有一种坚强的成功感,他们常常在潜意识里形成了成功者的形象。

当你确定未来的目标时,当你梦想未来的成功时,要积极地去设想一切,要有一个伟大的梦想。

学会支配自己

从前,有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3年多,终于存够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奶酪和饼干充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人中一个小孩生病了,做父亲的去找服务人员并且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可以吃啊。”

“是吗?”这人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人员以讶异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人们总是会把“了解自己”解释成“了解自己的消极面”,其实态度不该如此,而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为了充分了解自己,应该更进一步做“支配自己本身”的工作。

你似乎感觉自己已经抓住车子的方向盘,同时完全掌握了车子的正确操作;车子开动后照着你的意思前进后退,往左或往右,其实从你下车到再度使用车子为止,所运用的道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要支配自己和上面的道理相同,让肉体来顺从你的意志,而不是让肉体来役使你,精神应该是肉体的主人,肉体只是扶持精神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认识。

能够自我支配的人,绝对不会有如下的想法:“我没有办法做这件事”,因为如果他自己认为做得到,就一定可以做到。

要支配自己并不困难,首先是要尊敬自己。因为失去自尊心的人是没有办法把握自我的。有许多人就是因为丧失了自尊心,所以不敢前进。像这种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自己活在世界上,只配看那些运气好的人取得成功,他们认为自己只有这种资格。

如果从事任何工作,他们每遭遇一次失败,更会以为自己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得到成功的幸福。

在你经营的事业不大顺利时,你首先大概会做下面的事吧:学习有关企业方面的所有知识,特别关心影响事业的消极因素,然后你就会守住积极面,去研究那些让事业活跃起来的原因。

如果你能这么做,就能把消极面减少到最低程度。相对的,你能把积极面扩大,你的事业一定也能顺利发展。

若想支配自己,就必须了解自己的缺点,使消极面减少,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让积极面扩大。

现在准备一张纸和笔,在纸的中央划一道线,把所有的消极特质,也就是自己应该努力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完全消灭的特质,一一列举出来,例如你胆怯或懦弱,或者容易烦恼,或有某种不良的习惯及嗜好等,写在纸的一侧。

把自认为好的一面写在纸的另一边,如:温和的脾气、性格,又如“凡事往好处想”。

其真正用意,并不在堆列所有好的和坏的特质,而是要把自己的形象活生生地勾画出来。

观察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你可能会发现新的事实,你并不是一个十分没用的人,虽然有许多不太好的特质,但是那些都能在积极面的项目中充分地抵消掉。

克服消极倾向,不要想在短短的一个晚上出现奇迹。可能你到达现在的地位,已经花费了好几年时间,所以你应该觉悟,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再花一段时间。

仔细地考虑,应该先从哪个消极面着手,不要一开始就选择立即可以完成的项目;也许有些人能一次就全部完成,如果没有这种自信,不妨先选择其中几种试试看。

一定要坚持到底,千万不要中途退缩,要直到完全胜利为止。

为了获得支配自己的意识,须常常对自己反复地提醒:

“我是我自己思考和作为的主人,我的未来是由自己来创造的。或许以后我会成就非凡,因为我对未来充满了健康、乐观和幸福的憧憬,所以我……”

确立全新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然而究竟能发挥多少,这就要看人们对自我是怎么认定的了。

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是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那么他就会发挥出符合他这样认定的一切天赋;如果一个人认定自己是个笨蛋,是个窝囊废,那么他就不可能发挥出他实际存在着的潜能。一个人只要认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和评论自己。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对自己的认定是否准确无误。如果自己的自我认定就错了,那种错误的认定必将严重影响、困扰自己的一生。

人的自我认定是可以改变的,人生也随着自我认定的改变而改变。当一个人不满意自己的目前状况时,就需要按下述几个步骤重新改造自己:

(一)记录你心目中的英雄

将所希望的自我认定的条件写下来,而后思量一番:到底哪些人身上具有这些条件?自己是否可以效仿他们?设想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一新的自我认定里,在这一认定里的自己该如何呼吸?如何走路?怎样说话?怎样思考?如何感受?

你若想真正拓展自己的自我认定和人生,那么由此刻开始你就得下定决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应回到孩提时代的心态,对未来满怀希望地记录下上述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特质。

(二)“下一步该怎么办?”

列出你的行动方案,以便能够同这个新的人生角色相吻合。这时,你要特别留意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要让你的新朋友强化而不是削弱你的自我认定。

(三)不要让心目中的英雄溜走

这最后一步便是让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的这一新的自我认定,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你自己明明白白。你自己每天都要以这个新的自我式。在同自己谈话的过程中,诗人把自己在生命冲突中经验到的种种图像精确地呈现出来,从而让我们看到了生存的陷阱、灵魂的锯齿、信念的血痕以及万物的疼痛。

诗人的声音必然是可靠的、真实的,摒除了所有虚伪、怯懦、狂妄和矫揉造作。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比如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卡夫卡的《城堡》和《变形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西蒙娜·薇依的书简……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

超越自我

提妲·坎布蓝是在田纳西州东部山区长大的女孩。由于山区设施简陋,惟一的一所学校只有一个教室,她便在那个教室从1年级念到8年级,8年级还重读了一次,因为山上没有中学可读。毕业后,她在一家教会学校当厨子,可是她仍然念念不忘要再回学校念书。

事隔多年,她结了婚,生了3个小孩,同时要照顾一个家和厨子的工作,那时她已32岁,然而,她终于回到高中念书了。她念了5年才毕业,接着又去上大学,拿到一个幼儿教育的学位。

提妲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山区的孩子可以不必重复她当年无书可读的困境。她希望为孩子们设立一个课程,可是当时她既没有经费,也没有教室。于是提妲自愿抽出一部分时间,在空旷的野地上教孩子念书。

另外,她开始筹募基金,后来成立了一个儿童发展中心,该中心在一个失业率高达26%的地区雇用了600多名员工,受惠的不仅仅是儿童。

由于她出色的兴学成就,提妲后来荣获杰佛逊奖章。她前往华盛顿接受表彰时致辞:“每个人都有某些长处,我做得到的事,你也做得到。”

你有什么感触呢?每个人的境遇都不一样,但是面对境遇所做的事将决定个人成就的高低。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胜利者是倾向行动的人。他们将自己视为世界舞台演员,而非被动地被他人行动牵制的受害者。

即使失败了,胜利者也宁愿选择一种有声有色的方式失败。如果无法避免失败,就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那是成功者的处事方法。

为了自我突破,我们必须发自内心的先爱你自己,才能将爱散播给别人。自我的价值观,决定你所表现的品质。你的表现,仅仅反映了一部分,实不足以衡量你的内在价值。你愈不想引人注目,就愈使人印象深刻。

你向世人所呈现的,正是你内在的感受。

课后分析:

你不必总想和别人一样,就做你自己。

个人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专长。

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能发挥多少,就全看我们对自我是怎么看待的。

成功者在精神上有一种坚强的成功感,他们常常在潜意识里形成了成功者的形象。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以及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决定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的位置,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