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不灭的灯
17720800000044

第44章 说话

周正伶牙俐口,能说会道。用老师和同学们的话说就是嘴皮子利索,很会说话。他在学习上也非常出色,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抑或是平时测验,班级排名总是名列前茅。高考一结束,周正就跟着父亲去了村里的采石场。他母亲常年有病,仅靠父亲农闲时节去采石场赚点钱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日子捉襟见肘,很是凄惶。他要利用暑假这段时间赚钱补贴家用,分担一点父亲的艰难。本来他不准备考取什么大学,因为父亲太劳累了,为他付出的已经够多了。可是父亲不依他,说做爹的就是卸下肋巴骨当柴烧,也得供你上学。他知道,父亲是不想让村里人小瞧,不想让他一辈子憋屈在大山里。

采石场的活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你想想,由于是野外作业,天气又热,又是重体力活儿,周正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啊,能不辛苦?但是他看到父亲的腰像弓一样,硬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没过几天,他变得又黑又瘦,手上也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父亲心疼万分,但也说服不了周正不让他去石场。

高考分数下来了,周正考取了648分,是本县的文科高考状元。按说这样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可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周正没打算报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名牌高校,不说这类学校的学费有多高,仅生活费怕也负担不起。周正思前想后,决定填报本省的一所大学。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替他惋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就在这时,本县一位企业家找到周正,提出愿意承担他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

周正摸着满是厚厚老茧的手,喜出望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冷静下来后,猜想这位好心的企业家之所以愿意这样做,肯定是希望自己将来毕业后,去他的公司为他效劳。若是这样,也未尝不可。起码父亲可以歇一歇了,母亲的病也能治疗一下,自己暑期也不用辛苦地打工了。

企业家似乎猜测到了周正的想法,笑了笑说,他只希望周正在电视上露露脸,说几句话。

周正松了一口气,明白企业家的意思无非是让他说一些感激的话,借此获取声誉。这个不难,他是学校的“名嘴”,随便鼓捣几句就能糊弄得很像回事。

周正来到县电视台,才发现导演给他一段广告词,是企业家事先写好的,什么“要想学习好,‘脑宝’少不了。我高考之所以能取得高分,关键在于我高中三年,天天喝‘脑宝’!”等等,原来这位企业家的公司是生产“脑宝口服液”保健食品的。

周正犹豫了,他并没喝过“脑宝口服液”啊,不知道是酸还是甜。再说,从小到大,父亲,还有学校的老师,都教育他不要说谎。可是,如果不按照企业家的话来说,人家肯定不会资助他上大学的。若是没人资助,只怕靠父亲一个人是供养不起他的周正左右为难,一时作不了主,最后他让导演给他两天时间,考虑考虑再说。

周围的人都劝说周正,说别犯傻了,说就说呗,说话又累不着腰。

父亲说,又不是让你去杀人放火,说两句话怕啥?

老师说,现在名星大腕都做药品之类的广告,他们也不是没吃过没用过?

同学说,即便你不说,肯定会有人说。即便没有人去说,人家的口服液不照样卖得红火?

就这样,在大家的劝说下,周正脑子一热,改变了初衷,把广告词背得滚瓜烂熟,又来到了县电视台。

摄像机镜头先是对准了主持人。她说,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小青。现在好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龙成为凤呢?有没有秘诀呢?现在就请我们县今年的文科高考状元周正同学告诉您一个答案。

接下来,摄像机镜头转向周正。周正显得有点慌乱,但他很快镇静下来。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勤奋,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只要发奋努力,希望就在面前“停!停!停!”站在一旁的企业家大惊失色,气急败坏,“驴唇不对马嘴,说错了,说错了。”

周正不卑不亢地说:“我没有说错。”说罢转身扬长而去。

自然,那位企业家也放弃了他的承诺。

大家都说,周正真是个书呆子,白上了这么多年学,连话也不会说了。

有记者在媒体上报道了周正拒绝做广告这件事,北京一所高校得知后,破格把周正给录取了,而且许诺免除他大学四年的学费,并且在生活上还要给予补助。

这个结果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包括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