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25

第25章 国立剧专的鼎盛时期--在江安的六年(2)

(二)课程设置与科研及出版规划

1. 开办戏剧专科是一个创举

国立剧专由单一的话剧专业戏剧学校,发展成为拥有话剧科、乐剧科及高职科(话剧)五年制综合性戏剧专科学校,这是国立剧专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件大事。

设立五年制戏剧专科,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既无先例可循,也无现成的规章可采用,更无课程设置依据,无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供参考,全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不断修改,不断完善。

乐剧科,即歌剧科。歌剧,被誉为"最高级的综合艺术形式",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它是以民间牧歌剧为基础,吸收宫廷歌舞表演、教堂合唱艺术和神剧表演的成就而成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形式传播到欧洲各国,逐渐成为一种集诗歌、声乐、器乐、表演、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因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余上沅创办乐剧科的设想是:希望乐剧科同学在学习和掌握有关音乐和戏剧专业知识后,尽快地创造出新的中国歌剧。剧专在呈报教育部《廿九年度校务行政计划》,"丁、研究"部分中说:"增设乐剧一科意在训练乐剧人才","采用冶中西乐剧于一炉,以期建立吾国民族新乐剧"。报告陈述了创办乐剧科的宗旨,同时,希望得到教育部的提倡和"国内诸名家之协助与指导也"。

乐剧科虽然初建,但教学阵营非常强大。先后在乐剧科任教的教师有:应尚能、吴晓邦、沙梅、姜希、张定和、杨帆(女)、盛婕、雷炽律、叶怀德、葛棣华(比利时人)、李俊昌、杨体烈、胡葵荪、孙景录、钟琳、范乐天、杨福安等。

开办五年制的戏剧专科学校在我国是一个创举,而学校"所授专门课程,大半俱系首创,国内既无课本可采用,亦乏中文参考书以资选择"。在"理论与实习并重"的原则指导下,各课程上课前,教师编订教学纲要发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根据纲要讲授,学生边听边记,课外整理笔记,接着再通过课外实习,让学生彻底理解课文内容。学校在向教育部呈报的《二十九年度校务行政计划》中表示,学校计划在三年内,就各种课程内容之难易,依次编印讲义,"并逐年修正,以期水到渠成,三年后,各科均有专门课本,足供本校学生之研习"。

2. 国立剧专各科课程设置(摘自国立剧专呈报教育部计划,原件存江安国立剧专陈列馆)话剧科一年级:每周36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3)本国史(2),社会教育学(2),舞蹈(2),乐歌(2),图画(2),戏剧概论(2),剧本选读(2),国语发音(2),表演基本训练(8),各种实习(4)。

二年级:每周36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3),本国地理*(2),舞蹈(2),乐歌(2),剧本选读(2),化装术(2),舞台技术(一、上)(2),灯光学(一、下)(2),表演基本训练(8),西洋戏剧史(2),各种实习(4)。

*国立剧专招生考试委员会向考生发布的招生考试手册中,话剧科二年级课表中,无"本国地理(2)"而有"世界文化史(2)"。三年级:每周32小时。公民(1),国文(3),英语(3),文艺概论(2),西洋史(2),乐歌(2),排演(8),编剧(一)(2),布景设计(一)(2),导演(一)(2),近代西洋戏剧(2),各种实习(3)。

四年级:每周27小时。国文(2),英语(3),艺术史(2),中国戏剧史(2),编剧(二)(编剧组)(4),希腊悲剧(编剧组)(2),易卜生及其他(编剧组)(2),表演问题(表演组)(4),表演体系问题(表演组、演出组)(2),名剧角色研究(表演组)(2),布景设计(二)(设计组、演出组)(2),舞台技术(二)(设计组)(2),灯光学(二)(设计组)(2),导演(二)(设计组)(4),各种实习(10)。

经笔者反复核对国立剧专呈报教育部的课程安排表,表中话剧科四年级的每周总学时数与实际课程安排学时数不符(下同)。

五年级:每周18小时。编剧(三)(编剧组)(2),莎士比亚(编剧组)(2),戏剧批评(编剧组、演出组)(2),名剧角色研究(表演组)(4),世界名演员研究(表演组)(2),布景设计(三)(设计组)(2),服装设计(设计组)(2),剧场设计(设计组)(2),导演(三)(演出组)(4),戏剧行政(2),毕业制作(2),各种实习(8)。

第五年级学生得选习本科及乐剧科课目2小时至4小时。

乐剧科一年级:每周36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选)(3),本国史(2),文艺概论(2),国语发音(2),舞蹈(3),视唱(1),合唱(4),钢琴(1),独唱(1),表演基本训练(8),普通乐理(2),音乐欣赏(2)。

二年级:每周35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选)(3),戏剧概论(2),化装术(2),本国地理(2),舞蹈(3),视唱(1),钢琴(1),独唱(1),合唱(4),表演基本训练(6),和声学(2),中国戏剧史(2) 。

三年级:每周35小时。公民(1),国文(3),英语(选)(3),社会教育(2),戏曲选读(2),对位法(2),舞蹈(3),独唱(1),视唱(1),钢琴(1),演唱(12),作曲法(2),中国地方戏剧(2) 。

四年级:每周29小时。国文(2),英语(选)(3),舞蹈(2),演唱(12),乐器常识(上)(2),西洋歌剧史(下)(2),编剧(一)(2),声韵学(选)(2),表演体系研究(选)(2),舞台技术(上)(2),布景设计(下)(1),导演(2)。

五年级:每周22小时。演唱(12),戏剧批评(2),乐剧编制(选)(4),乐剧演出(选)(4),戏剧行政(2),毕业制作(2)。

第五年级学生得选习话剧科课目2小时至4小时。

高级职业科话剧组一年级:每周37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选)(3),本国史(2),文艺概论(2),舞蹈(2),乐歌(2),图画(2),戏剧概论(2),剧本选读(2),国语发音(2),化装术(2),表演及其他实习(8),社教实习(1),舞台技术(上)(2),灯光学(下)(2)。

二年级:每周37小时。公民(2),国文(3),英语(选)(3),本国地理(2),社会教育(2),乐歌(2),宣传画(2),剧本选读(2),编剧(一)(2),实习(10),布景设计(一)(2),导演(一)(2),中国戏剧史(2),社教实习(1)。

三年级:每周35小时。公民(1),国文(3),英语(选)(3),西洋史(2),实习(10),编剧(二)(2),演员训练方法(2),布景设计(二)(2),导演(二)(2),戏剧行政(2),民间戏剧及杂技(2),乡村建设问题(2),宣传术(1),社教实习(1)。

按规定,各专科和高职科招收初中毕业以上程度学生,实际情况是,高中生占多数,还有个别大学生,文艺工作者、公务员因热爱戏剧而考入该校继续深造。

3. 科研及出版规划升格后,国立剧专更加重视学科研究。他们认为,剧专为国内唯一的戏剧教育最高学府,对中国"民族戏剧之建立及一切戏剧运动之领导已责无旁贷",因此,要为加强"吾国文化之建设"进行学术研究。

剧专成立了戏剧研究丛书委员会和出版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和出版事宜,同时,在呈报教育部年度计划中,提出请拨专款资助戏剧研究。

1940年11月,国立剧专呈报教育部立项"戏剧研究丛书"第一辑共十大类。①戏剧理论;②中西戏剧史;③编剧术;④表演术;⑤布景设计;⑥舞台技术;⑦导演;⑧演出;⑨灯光;⑩戏剧批评。

组织乐剧研究会,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

出版期刊。一是继续与重庆《国民公报》联合,定期刊发关于抗战戏剧宣传、戏剧艺术问题及国内外戏剧运动动态的有关文章。二是每月出版《剧坛情报》。

继续出版"国立戏剧学校战时戏剧丛书"。此前已由正中书局出版6种,改专后本年度除完成第一辑10册外,继续编印第二辑,内容侧重抗战戏剧艺术问题的探讨及剧本创作。

继续出版"国立戏剧学校战时戏剧丛书"。主要出版以抗战为内容的独幕剧油印本,供各地演出用。此前,完成了丛书的第一辑及第二辑数种,改专后的本年度继续完成第二辑共10册。编印《戏剧训练教材》,供各地举办"战时戏剧工作人员短训班"作参考用书。

从国立剧专各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各科课程的设置和科研及出版规划中可以看出,国立剧专早就突破了单纯办学机构的思维,不仅特别重视教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戏剧人才,使国立剧专有戏剧家摇篮的美誉,而且还特别重视戏剧研究和创作,从而使国立剧专成为戏剧研究和创作中心,这种重视培养戏剧人才、加强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创作的办学模式为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