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17590600000053

第53章

文殊所问经下云。佛告文殊。如有一人日日施食。有人来乞。因得食故。劫盗他财。是谁得罪。文殊白佛。非施主得罪。施主唯有施意不令作盗。佛答。如是如是。(墨字函)。

但知不等为平等  那识将儿付与儿

文殊所问经下云。文殊白佛。菩萨能以妻子布施。如丑婆罗门。闻须达拏太子好施。不逆人意。就求二子。以为仆使。欢喜施之。子拒不随。被婆罗门鞭缚将去。何无平等慈心。佛告文殊。如人有两儿。以其小儿。施于大儿。此父母。是平等心否。大儿打拍小儿遂死。谁当得罪。文殊白佛言。世尊。父母等心。无有罪过。大儿自得此罪。我于众生。常平等心。如罗睺罗可爱可念。提婆达多。亦可爱可念。是故菩萨无有罪过。(墨字函)。

供养在心不在事  ○施先论心后论田

智度论。问曰。菩萨若以一食供养一佛及僧。尚是难事。何况十方诸佛及僧。答曰。供养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萨以一食。大心供养十方佛僧。不以远近为碍。是故诸佛。皆见皆受。问曰。诸佛有一切智。故皆见皆受。僧无一切智。云何得见得受。答曰。僧虽不见不知。而其供养。施者获福。譬如有人。遣使供养彼人。彼虽不得。而此人已获施福。如慈心三昧。于众生虽无所施。而行者功福无量。(名字函第二卷)。

又问曰。菩萨遇得。便以供养。何以随意求索。答曰。福德从心。于所爱重持用供养。得福增多。如阿育王因地小儿时。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阎浮提王。若大人虽以多土施佛。而无所得。非所重故。有人偏贵重华。以其所贵。持供养佛。得福增多。乃至随宜。寒衣热扇。亦复如是。(建字函第十卷)。

宗镜云。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于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为第一。不如佛施狗恶田得福极多。以是故知。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万亿倍。不及佛心。问曰。如汝说福田妙。故得福多。而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答曰。良田虽复得福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为内主。田是外事。菩萨本缘经偈云。若行惠施时。福田虽不净。能生广大心。果报无有量。故知福从心生。不因田出。别请五百阿罗汉。不如依次一凡僧。何者。以平等心福胜。取舍心福微。则胜劣由心。岂在田乎。施法既尔。六度万行亦然。(车字函第四卷)。

施虽悲田胜敬田  君但心等其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