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东南,面积6500平方千米。从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美军为了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展开代号“瞭望台”的行动,与日军在这个岛上激战7个月。这场岛屿战争以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而闻名。或者说,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与海军部部长法兰克·诺克斯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美国舰队总司令,是美国海军最高领导人。美军攻占南所罗门的构思来自金,代号“瞭望台”,行动日期为1942年8月7日。最初“瞭望台”计划攻占图拉吉和圣克鲁斯群岛,没有瓜岛。然而,在侦察机发现日本在瓜岛建设后,也把攻占该岛纳入占领计划。
“瞭望台”部队包括75艘战舰和运输舰,1942年7月26日在斐济附近集结,7月31日前往瓜岛前只进行了几次登陆演练。远征部队指挥官是美国中将弗兰克·弗莱彻,旗舰是“萨拉托加”号航母。登陆运输队指挥官是美国少将里士满·特纳。海军陆战师第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率领16000名陆战队员参与登陆行动。派往瓜岛的部队仅配备老式手动枪机式步枪,只有10天的弹药供应。第1陆战师面对即将来临的作战代号是“鞋带”。
1942年5月,日军占领图拉吉并构建水上飞机基地。7月在瓜岛修建机场。这些基地将保护日军拉包尔基地,威胁盟军供应和通讯路线,配合计划中对斐济、新喀里多尼亚和萨摩亚的进攻。日军计划在瓜岛机场一次性部署45架战斗机和60架轰炸机,为向南太平洋的日本海军提供空中掩护。
远征军于8月7日抵达瓜岛附近。登陆部队中的一部分进攻瓜岛,另一部分进攻图拉吉、佛罗里达和附近岛屿。美军占领图拉吉岛和附近的吉沃图和塔纳姆博格时,岛上的886名日军进行了激烈抵抗,几天后日军被歼。与之相反,8月7日早上9时10分,范德格里夫特和16000名陆战队员在瓜岛登岸。推进中,除了被热带雨林纠缠,仅遇到日军轻微抵抗。8月8日下午攻占机场。日海军建设部队和朝鲜劳工逃到5千米外,留下了食品、补给用品、建筑设备、车辆及13具尸体。
8月8日晚,弗莱彻从所罗门群岛撤出航母编队。由于失去舰载机的空中掩护,特纳决定8月9日早上从瓜岛撤回运输船只,并尽可能在撤离前多卸载补给物资。8月8日晚,运输舰卸载货物时,盟军负责掩护的军舰,被来自拉包尔和卡威恩海军基地的日军第8舰队7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偷袭。1艘澳大利亚军舰和3艘美军巡洋舰被击沉,1艘美军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被重伤。日军有1艘巡洋舰中度受损。特纳在8月9日晚上撤出所有剩余的盟军海军部队,留下了没有太多重型设备和物资的海军陆战队。
留守的海军陆战队最初集中在瓜岛机场外围,形成松散的防守圈。在包围圈内,连续4天将卸在岸上的补给物资转运至分散的储存地点。
8月12日,为纪念在中途岛战死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洛夫顿·亨德森,将瓜达机场命名为亨德森机场。18日,足够5天的食品由运输舰运送靠岸,加上俘获的粮食,有14天的粮食储备。海军陆战队在登陆后不久遇到严重痢疾,有1/5染病。8月12日晚上,一支25人的美军巡逻队被日军全歼。作为报复,8月19日,范德格里夫特派出美军第5陆战团的3个连攻击集中在马坦尼考以西的日军部队,打死65名日本兵,自己丧生4名。
8月20日,护航航母“长岛”号运送两个中队海军飞机到亨德森机场,其中一个中队有19架F4F战斗机,另一个中队有12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这两支中队组成“仙人掌航空队”。日军轰炸机开始全日空袭后,陆战队战斗机投入战斗。8月22日,5架美国海军P-400战斗机及其飞行员到达亨德森机场。
日本大本营命令百武晴吉的第17军收复瓜岛,并由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支援。第17军正在新几内亚行动,其中川口清健少将的第35步兵旅在帕劳,青叶步兵团在菲律宾,一木清直大佐的第28步兵团在关岛附近的运输船上。只能先派出少数部队参战。栎木团首先抵达。一木团的917名士兵8月19日零时从太午角登陆。于8月21日晨正面进攻鳄鱼河阵地,损失惨重。天亮后,海军陆战队对残存日军实施反击,打死一木本人。917人中仅有128名幸存者撤回太午角。此战后被称为“泰纳鲁河战役”。
8月16日,3艘运输舰运载栎木团的1400名士兵及第5横须贺特别海军登陆部队的500名海军陆战队员离开特鲁克。运输舰由13艘军舰护航,计划8月24日在瓜岛登陆。为掩护登陆部队登陆,并为夺回亨德森机场的行动提供支援,山本五十六在8月21日从特鲁克派出南云忠一的3艘航母和30艘战舰,朝所罗门群岛南部前进。
弗莱彻指挥拥有3艘航母的特混舰队接近瓜岛,应对日军进攻。8月24日和25日,双方航母舰队在东所罗门交战,日军损失一艘轻型航母。田中舰队遭到来自亨德森机场的美陆军航空队飞机的攻击而受到重创,1艘运输舰沉没,被迫转移到所罗门群岛以北的肖特兰群岛。
截至8月底,盟军64架飞机驻扎亨德森机场。9月3日,第1陆战队航空联队司令莱尔·盖格皮接管亨德森机场的空中作战指挥。从亨德森机场起飞的盟军飞机和来自拉包尔的日军飞机的空战几乎每天都在持续。8月26日至9月5日,美军损失15架飞机,日军损失19架飞机。超过半数被击落的美军机组人员获救,而日军机组人员从未被救回。
范德格里夫特继续加强和改进伦加防御圈。8月21日至9月3日把梅里特达·埃德森的第1突袭营和第1伞降营以及第5陆战团第1营先后调到瓜岛。
8月23日,川口的第35步兵旅团到达特鲁克,搭乘运输舰前往瓜岛。由于田中舰队在东所罗门海战中受创,日军打算把更多部队送到瓜岛。运输舰改将第35步兵旅团载到拉包尔,然后用驱逐舰经由肖特兰群岛海军基地送到瓜岛。日本驱逐舰经常一夜间直下新乔治亚海峡到瓜岛并回航,以避免盟军的空袭。盟军称为“东京快车”,而日军称为“老鼠运输”。
盟军海军没有在夜间挑战日本海军,所以日军在夜间能控制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但是,在白天日军舰船只要在亨德森机场攻击范围之内,即受到空中打击。这种情况持续了数月之久。
8月29日至9月4日,日军数艘轻巡洋舰、驱逐舰和巡逻艇运送大约5000名士兵至太午角登陆。川口于8月31日在太午角登岸,指挥瓜岛的全部日军。趸船队运送第35步兵旅团的另外1000名士兵,在伦加防御圈以西的卡米姆博湾登陆。
9月7日,川口要求部队分成3组迫近伦加周边,实施夜间袭击。奥卡的日军从西面进攻防御圈,栎木第2梯队从东面攻击。主要攻击部队为伦加防御圈以南丛林的川口“中央梯队”,约3000人。至9月7日,川口部队离开太午角,沿海岸线向伦加前进。约250名日军留下看守太午角供应基地。
海军陆战队接到报告,日军在太午角附近的塔希姆波柯。埃德森计划突袭集中在太午角的日军。9月8日,埃德森的部队在太午角附近下船后,攻占了塔希姆波柯,日军退入丛林。埃德森的部队发现并摧毁了川口的主要补给站,带上了一些文件和设备,返回伦加防御圈。海军陆战队判断,至少有3000名日军在岛上。
埃德森与范德格里夫特的执行军官杰拉德·汤马斯上校认为,日军很可能从与伦加河平行、亨德森机场南面的珊瑚脊——伦加山脊发起进攻。9月11日,埃德森营840人部署在山脊周围。9月12日晚,川口第1营攻击伦加河与山脊间的突击队,迫使一个海军陆战队连撤回山脊。第二天晚上,川口旅3000人加上各种轻型火炮,面对埃德森的840名突击队员,入夜后开始进攻,川口第1营攻击山脊以西埃德森的右翼。在突破海军陆战队防线后,该营的进攻最终被守卫山脊北部的海军陆战队阻止。
川口的第2营两个连在山脊南部边缘进攻,埃德森的部队被击退至山脊中部的123号山岭。整个晚上,海军陆战队在火炮支援下,击退了日军一波波的正面攻击。越过山脊到达机场边沿以及攻击库玛和奥卡营的日军也被打败,川口带领残兵不得不撤退,5天后与奥卡的日军会合。此战日军和美军分别有850和104人阵亡。
9月15日,日本大本营得知川口战败的消息后认为,“瓜岛可能发展成为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此战结果开始对日军在太平洋其他地区产生战略影响。经大本营同意,第17军司令百武晴吉下令在新几内亚的部队后撤,直至“瓜岛问题”解决为止。
川口部队撤退到马坦尼考以东地区,许多掉队士兵分散在伦加防御圈和马坦尼考河地区之间。范德格里夫特决定在马坦尼考河谷进行小规模行动,以扫荡分散在马坦尼考河以东的日军,防止其在伦加地区巩固阵地。
9月23日至27日,海军陆战队3个营试图攻击马坦尼考河以西日军,但被日军包围在马坦尼考河以西的告鲁斯点,遭受沉重损失,在美军驱逐舰和登陆艇协助下艰难逃脱。第2次行动在10月6日至9日实施,渡过马坦尼考河攻击刚刚登陆的日军,将日军逼出马坦尼考河以东阵地。10月9日和11日间,美军第2陆战团第1营在伦加防御圈以东突袭日军,35名日军丧生,20名美军阵亡。
9月底10月初,日军第2师团抵达瓜岛。日本海军为支援陆军攻势,不仅提供人力物力,而且加强对亨德森机场后续空中攻击并轰击机场。
10月8日,南太平洋美国陆军部队司令米勒德·哈蒙增派亚美利加师第164步兵团2837人前往瓜岛。为了保护运送第164团的船只,霍姆利下令第64特混舰队堵截和打击任何威胁到运输舰队的日军舰只。
10月11日夜,日军第8舰队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和6艘驱逐舰分别运送728名士兵以及火炮和弹药到瓜岛。同一时间,3艘重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在五藤存知少将指挥下炮轰亨德森机场的目标。斯科特战舰雷达发现五藤舰队在萨沃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之间海峡入口附近,便以T字形展开。斯科特战舰击沉五藤的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另一艘巡洋舰受重创,其余日舰放弃炮轰任务。交火时,斯科特的一艘驱逐舰被击沉,一艘巡洋舰和另一艘驱逐舰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日军的补给舰队完成在瓜岛的卸载后开始返程。10月12日早,补给舰队的4艘日军驱逐舰协助五藤撤出损坏战舰。亨德森机场仙人掌航空队当晚空袭并击沉日军两艘驱逐舰。运送美国陆军部队及补给品的舰队如期在13日到达瓜岛。
尽管美军在埃斯帕恩斯角取胜,日军仍决定于10月底大规模进攻。10月13日,日军6艘货轮在8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运送隶属第16和第230步兵团的4500名士兵、两个重炮兵营及1个坦克连前往瓜岛。
为掩护舰队免遭仙人掌航空队攻击,10月14日凌晨,日军“金刚”和“榛名”号战舰到达瓜岛附近炮轰亨德森机场。在1个半小时内,共向伦加防御圈发射了973发炮弹,许多炮弹是破碎弹,专门摧毁地面目标,跑道被严重损坏,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料燃烧起来,仙人掌航空队90架飞机有48架被摧毁,41人丧生,包括6名飞行员。而后,两艘日舰返回。
尽管亨德森机场遭受严重破坏,但在数小时内1条跑道即恢复。17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20架野猫式战斗机降临亨德森机场。
美军得知日军大型增援舰队即将到达,仙人掌航空队两次袭击该舰队,但没有造成破坏。
10月14日午夜,日本舰队到达瓜岛,开始卸载。10月15日,仙人掌航空队轰炸和扫射卸载中的舰队,摧毁了3艘货船。舰队卸下所有部队和大约三分之二的补给和装备后于当夜离开。几艘日军重巡洋舰在10月14日晚和15日炮轰亨德森机场,摧毁美军部分飞机。
10月,日军已运送15000士兵到瓜岛。由于丧失了马坦尼考河东侧阵地,百武决定从南面进攻亨德森机场。丸山政男率第2师团(得到第38师团增援)7000名士兵通过丛林前进,攻击美军靠近伦加河东岸的防线,进攻日期为10月23日。为转移美军视线,百武的炮兵和5个营步兵攻击美军沿西海岸走廊防线。日军估计有10000名美军在岛上。
10月12日,日军工兵开辟了长24千米、从马坦尼考河至伦加防御圈南部的“丸山道路”。此路要通过众多河流、沟壑、山峰和丛林,限制了装备的携带。10月16日至18日,第2师团沿丸山路前进。23日,日军从丛林中挣扎出来。当日黄昏,第4步兵团的两个营和第1独立坦克连的9辆坦克在马坦尼考河口对美军海岸防线发动进攻,被美军击退,日军所有坦克被,众多士兵丧生,而美军只有轻微伤亡。
10月24日,日军全部抵达伦加防御圈。之后连续两个晚上,日军对美军第7陆战团第1营及第164步兵团第3营进行了多次进攻。美军对日军进行了“可怕的大屠杀”。小股日军突破了美军防线,后被肃清。日军1500多人被打死,美军损失约为60人。同样,在这两天,从亨德森机场起飞的美军飞机摧毁14架日军飞机,击沉日本一艘轻巡洋舰。
10月26日晨,百武取消后续攻击,下令撤退。约有一半幸存部队撤退至上马坦尼考河谷,日军两三千名士兵阵亡,而美军约80人战死。
瓜岛日军补给匮乏,处境越来越困难。12月3日,日军第8舰队司令三川派10艘驱逐舰装载1500个装有粮食、药品等物资的铁桶,于当天深夜将全部铁桶投放到塔萨法隆格附近海域,但瓜岛日军只得到310个,其余被美机击沉。12月7日,日军再派11艘驱逐舰运输铁桶,途中遭美军飞机和鱼雷艇阻击,被迫返航。12月11日,田中再次率领10艘驱逐舰进行铁桶运输,投放了1200个铁桶后,在返航途中遭到美军鱼雷艇的攻击,旗舰“照月”号被鱼雷击中。弹药舱爆炸后沉没,田中负伤落水,和舰长等17名军官、139名水兵游上瓜岛。瓜岛日军仅捞起220个铁桶。日本海军感到对瓜岛陆军的支援已力不从心。而陆军仍想挽回败局。第8方面军司令今村决定在1943年1月将第6和第51师团投入瓜岛,2月中旬发起总攻,一举夺回瓜岛。
美军基本控制了瓜岛制海和制空权后,顺利地向瓜岛运送援军和物资。1942年12月初,美军海军陆战队第2师和陆军第25步兵师抵达瓜岛,接替了疲惫不堪、因伤病减员7800人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战役结束后,陆战队第1师荣获罗斯福总统颁发的“优异部队”称号,成为美军第一支获得这一荣誉的部队。12月9日,帕奇少将从范德格里夫特手里接过瓜岛地面部队指挥权,陆战队第1师带着瓜岛的赫赫威名撤回澳大利亚休整。从此,该师师徽标上“GUADALCANAL”(瓜达卡纳尔),以纪念血战瓜岛的辉煌战绩。
12月初,仙人掌航空队得到5个陆战队航空兵中队、4个海军航空兵中队和1个陆军航空兵中队加强,飞机数量达200余架,掌握了瓜岛制空权。他们还在所罗门群岛其他岛屿岸基航空兵和航母舰载机支援下,不断空袭日军“东京特快”的起点站肖特兰岛,使日军舰船和物资损失越来越严重。
自从12月11日田中的驱逐舰编队遭到美军鱼雷艇攻击后,日军将近3周没有组织舰艇向瓜岛运送补给,瓜岛日军仅靠潜艇运送的为数极少的补给。食品极度匮乏,热带疾病流行,每天因病饿而死多达百人。尽管百武再三请求体面的战死,而不是饿死在掩体中,但今村拒绝了百武发动最后决死进攻的请求。
1943年1月4日,日本大本营向联合舰队司令山本和第8方面军司令今村下达撤离瓜岛的命令。鉴于瓜岛美军不断发动进攻,日军从第38师团的第230联队中抽调约700人,由矢野桂二中佐指挥,代号“矢野部队”,于1月14日送上瓜岛,作为保障瓜岛部队撤离的殿后部队。
1月27日,1艘运输船运载一批去瓜岛换防的美军,为保障航行安全,哈尔西派出包括航母和战列舰在内的5支编队掩护。负责近距离掩护的是第18特混编队,有3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日军在瓜岛附近海域部署有大量潜艇。1月29日发现美军第18特混编队正在伦内尔岛海域航行后,迅速通报基地。日军随即从蒙达机场起飞10多架鱼雷机前去攻击。当日黄昏,美舰雷达发现60海里外的日机后,既未改变队形,也未做任何防空准备。日机分成两队,先由两架飞机佯攻,随后退出战斗。吉芬以为战斗结束,仍以原队形继续航行。天黑后,日机突然投下照明弹,接着发动攻击。美舰以猛烈炮火还击,数架日机被击落。一架在“芝加哥”号左前方中弹坠海,燃起的火焰将“芝加哥”号照得清清楚楚,立即引来日机集中攻击。“芝加哥”号被鱼雷命中,机舱进水,主机停车。其余军舰降低航速以减少舰尾浪花,并禁止射击。日机失去目标,发射曳光弹,企图引诱美舰开火,但美舰不为所动。日机在黑夜中找不到目标,只得返航。
次日,“路易斯维尔”号巡洋舰拖带“芝加哥”号,在6艘驱逐舰保护下驶往圣埃斯皮里图岛,“企业”号航母派出10架战斗机担任空中掩护。下午日军12架鱼雷机攻击“企业”号航母。掩护“芝加哥”号的战斗机击落3架日机,其余日机摆脱美机,转而攻击“芝加哥”号。“芝加哥”号航速慢,被4枚鱼雷命中后沉没,一艘驱逐舰被击伤。又有7架日机被击落。尼米兹对有6艘驱逐舰和10架战斗机保护的“芝加哥”号被击沉,感到痛心和不可理解。日机集中攻击第18特混编队,没有去攻击美军4艘满载部队的运输船,运输船顺利抵达瓜岛。这次海空战称“伦内尔岛海空战”,美军1艘巡洋舰被击沉,1艘驱逐舰被击伤,日军损失飞机15架。
上述行动给美军造成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假象。1月22日,哈尔西陪同海军作战部长诺克斯和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视察瓜岛,3位高级将领都没有察觉日军即将撤退的迹象。
为压制美军航空兵力,日军将东南太平洋地区的100架陆军飞机和200架海军飞机集结到拉包尔。1月25日后对美军在瓜岛和圣埃斯皮里图岛的机场进行多次空袭。日军原计划1月30和31日对瓜岛实施大规模空袭,然后组织撤退。因天气不佳,空袭计划被迫延期。不料31日晚,拉包尔反遭美军空袭,日机损失50架。这使得日军在空袭计划实施前就决定立即组织撤退。
2月1日,桥本少将率领20艘驱逐舰从肖特兰岛出发,进行第一次撤退行动,当天中午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美军判断是日军为发动总攻而向瓜岛运送增援部队,即出动飞机阻击。36架轰炸机于下午临空轰炸,日军担任空中掩护的18架零式战斗机全力迎战,击落美机4架。桥本旗舰“卷波”号被重创,由己方鱼雷击沉。其余驱逐舰于深夜到达瓜岛附近海域,以8艘驱逐舰担任警戒,11艘靠岸接运撤退人员。撤退过程中,美军鱼雷艇和飞机多次前来攻击,都被日军警戒舰击退。2月2日凌晨,桥本编队接5414人返航,中午抵达肖特兰岛。
2月4日上午,日军20艘驱逐舰组成第二次撤退编队,从肖特兰岛起航,途中遭美军31架战斗机和33架轰炸机、鱼雷机的攻击。护航战机和驱逐舰击落美机10架,日军“舞风”号被炸伤,由“长风”号拖带返航。其余18艘驱逐舰到达瓜岛,接运5004人,次日凌晨返航。在日军接运人员过程中,美军出动鱼雷艇前去攻击,但未发现日军编队无功而返。
2月7日,小柳少将指挥18艘驱逐舰接运撤退部队。美军派出15架轰炸机空袭,日军一艘驱逐舰被击伤,在另一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返航。其余16艘驱逐舰驶抵瓜岛,接走百武和第17军军部人员计2639人。海滩上还有数百名奄奄一息的重伤病员,无法接运上舰,给他们留下手榴弹,用以自尽。
瓜岛战役中,日军25000名官兵战死,日军在新几内亚战役的目标破产。同时日军也失去了所罗门群岛南部的控制权,无力阻止盟军在澳大利亚的航运。其主要基地拉包尔受到盟军空中威胁。重要的是,日本空、海军在瓜岛的丛林和周边海域消失了。
日军撤出后,瓜岛和图拉吉岛成为盟军在所罗门群岛进一步行动的重要基地。除了亨德森机场,另外两条战斗机跑道分别建于伦加和科里角。海军港口及物流设施建在瓜岛、图拉吉和佛罗里达岛。图拉吉附近锚地成为前进基地,供盟军军舰和运输船支援所罗门群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