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63个结点
17561200000023

第23章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晨,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和夏威夷欧胡岛的美军机场。日本6艘航空母舰共300多架飞机,分为两波攻击,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战机188架,造成2402人殉职和1282人受伤。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1941年l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提出袭击珍珠港的计划,海军总部责成山本全权实施。山本最初预测,日军即使通过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也只能保持一年到一年半的优势。但是,在日军大本营与英美开战方针确立后,山本一改初衷,全力主张以突袭手段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不断对美军实施主动进攻,使其无法积蓄起足够与日本对抗的力量,从而赢得战争胜利。

1939年,日军拟定了南下和北上两个作战取向。日本看重苏联丰富的资源,拟定北上占领西伯利亚的计划。1939年5月至9月,日军向位于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试探性进攻。双方动用数十万军队,在荒原打了4个多月后,以日军失败而告终,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随后日本策划南下,拟夺取以石油为主的战争资源。

早在1939年,日本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国内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资源短缺逼迫日本要尽快占领“大东亚共荣圈”内的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军占领的菲律宾。日军侵华后,驱除了所有在华英国侨民,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利益。为此,美国冻结了对日贸易,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其中有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行动就会瘫痪。日本认为,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决定冒险一掷,先发制人。

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东部夏威夷群岛,距日本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2000海里,是太平洋交通的主要枢纽,也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日本认为,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因此必须先摧毁珍珠港的美军基地。

1941年1月山本向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偷袭珍珠港的设想。6月,偷袭计划提出后,引起日本上层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10月中旬日本批准偷袭计划。山本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指挥联合舰队开始严格的模拟训练。

1940年8月1日,日本外务省给驻菲律宾、安南、暹罗、仰光、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及其他西南太平洋群岛使领馆发出密电,要求除留下LA密码外,其余各级密码本全部销毁;并颁布许多隐语,“西风紧”表示与美国关系紧张,“北方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女儿回娘家”表示撤回侨民,“东风,雨”表示已与美国开战。

1941年11月26日,日军联合舰队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总指挥是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突击编队指挥官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舰队有“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和“瑞鹤”号6艘航母,任务是出动舰载机,攻击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军战列舰和航母。

警戒舰队的指挥官是第一驱逐舰战队司令大森仙太郎海军少将,编有“阿武隅”号轻巡洋舰和“谷风”、“浦风”、“滨风”、“矶风”、“不知火”、“霞”、“霰”、“阳炎”和“秋云”号等9艘驱逐舰,负责为空袭部队和补给部队提供警戒。

支援舰队的指挥官是三川军一海军中将,编有“比睿”、“雾岛”号两艘战列舰和“利根”、“筑摩”号两艘重巡洋舰,负责为空袭部队提供支援,主要是对付美军的大型水面军舰。

巡逻舰队的指挥官是今和泉喜海军大佐,由“伊-19”、“伊-21”和“伊-23”号3艘潜艇组成,在编队航线前方航行,担负侦察警戒。

中途岛破袭舰队由“潮”、“涟”号两艘驱逐舰和“尻矢”号补给舰组成,任务是炮击中途岛牵制美军。还有7艘油船组成的补给舰队,负责为编队海上加油。

先遣编队指挥官为第6舰队司令清水光美海军中将。第1潜艇部队有4艘潜艇,在瓦胡岛东北展开,攻击美军可能出动反击的舰艇。第2潜艇部队辖7艘潜艇,在瓦胡岛与考爱岛、莫洛凯岛之间的考爱海峡、卡伊威海峡展开,监视并伺机攻击美军。第3潜艇部队辖9艘潜艇,在瓦胡岛以南海域展开,攻击美军可能出动反击的舰艇。

特别攻击舰队指挥官是第3潜艇大队司令佐佐木半九海军大佐,下辖5艘潜艇,各携带1艘袖珍潜艇。在空袭前将袖珍潜艇放出,由袖珍潜艇自行潜入港内,在第一攻击波开始后乘乱从水下发射鱼雷进行攻击。

要地侦察由两艘潜艇组成,侦察斐济、萨摩亚群岛和阿留申群岛。

补给舰队由6艘油船组成,部署在本土和夸贾林群岛,为先遣部队的潜艇提供燃油补给。

池步洲,福建人,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在中央调查统计局侦收日军密电码。池步洲发现,从1941年5月起,日本外务省与驻檀香山总领事馆间的密电突然增多,而且有军事情报掺杂其中。他加紧了密码破译工作,发现日军电码的内容主要是珍珠港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以及夏威夷的天气情况等。外务省多次询问每周哪天停泊的舰只数量最多,檀香山总领事回电:“经多次调查观察,是星期日。”这便是后来日军选择星期日偷袭珍珠港的重要依据。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获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密电,要求立即烧毁所有机密文件和各种密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通知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行动。池步洲结合此前译出的情报,作出两点推测:一、日军对美开战的时间可能是星期天;二、袭击的地点可能是珍珠港。他把译出的电文送给上司霍实子主任,霍实子当即签署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乘出云旗舰到吴淞口开会,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码本。’说明日寇已决定对我国发动全面战争。现日外务省又同样密电饬令日驻美使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码本,可以判明日本已经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密电译文被迅速呈递给蒋介石,蒋介石立即通知美国驻重庆人员,急报美国政界与军方。至于罗斯福总统接到警报后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防御措施,至今仍有很多说法。

太平洋舰队司令是梅尔金上将,舰队有“企业”、“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号3艘航母,“宾夕法尼亚”、“加利福尼亚”、“马里兰”、“俄克拉荷马”、“田纳西”、“西弗吉尼亚”、“亚利桑纳”、“内华达”和“科罗拉多”号9艘战列舰,以及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和27艘潜艇。

珍珠港在泊舰艇有“宾夕法尼亚”、“加利福尼亚”、“马里兰”、“俄克拉荷马”、“田纳西”、“西弗吉尼亚”、“亚利桑纳”和“内华达”号8艘战列舰,3艘轻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供应舰,29艘驱逐舰。珍珠港在坞舰艇有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3艘。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日军联合舰队6艘航空母舰起飞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随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

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2人丧生。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最先由偷袭珍珠港的日军飞行员源田实制定,他坚持攻击的重点是美军航母。在制定方案时,将90架轰炸机担当首次攻击主力。411架鱼雷攻击机兵分两路,分别攻击航母和战列舰的锚地。首次攻击的关键是达成突然性,在这之后,美军防空火力必将开始反击。第二波攻击于一小时后发起,任务是伺机炸沉航母。但是,源田实万万没有想到美国航母根本不在港内。

攻击舰队出发前夜,源田实发现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所有计划都指着对手坐以待毙。如果美军有防备怎么办?舰队离港后,源田实背着长官悄悄召集了秘密会议,商议的结果是:由源田实到现场机动处理。这一调整导致突袭从开始就乱了套。

预定计划鱼雷攻击机分两队进攻,两队间隔500米。但到达珍珠港时乱成一团,攻击机队动作严重变形,两队实际间隔1600米,后队看不见前队,僚机找不到长机。日军一番轰炸之后,只有3艘战列舰被炸沉。

日军参加袭击的航空母舰是“赤城”(旗舰)、“加贺”、“苍龙”、“飞龙”、“翔鹤”和“瑞鹤”号。6艘航空母舰共计搭载舰载机414架,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其中55架被毁。这些飞机分两波攻击。南云中将决定放弃第三波攻击而将主力撤回。

日军没有轰炸珍珠港5英里以外的油库。倘若炸掉,美军所有的船舰和飞机都将变成一堆废铁。用尼米茨的话说:日军“攻击目标集中在舰艇,完全无视了机械工厂,对于修理设施也没有出手,对港湾内储藏的450万吨重油也视而未见。考虑到美国对欧洲作出的承诺,这些长时间积累而储存起来的重油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了这些燃料,美国舰队在几个月里将不可能从珍珠港开始发动任何作战行动”。

尼米茨的话还是轻描淡写,如果日军轰炸储油罐引发火灾,燃烧起来的450万吨重油是任何消防手段也无法扑灭的。这场火就能彻底烧毁珍珠港,烧掉它作为一个军港而继续存在的可能性,要重建这座军港,没有几年是不可能的。没有了珍珠港,美国海军就只能后撤3500千米回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去,从那儿再出发打仗,就没有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所享有的那种自由了。

华盛顿时间下午1时40分,比日本外务省预定的递交最后通牒的时间晚了40分钟,此时珍珠港战斗已打响20分钟。美国国务卿赫尔在接见日本代表前已知道珍珠港遭到偷袭,但罗斯福总统只要求他收下日方答复,冷淡地把日方代表送走。赫尔装作认真阅读了日方答复,然后用难以掩饰的愤怒说:“我任职50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虚伪歪曲的文件!”由于在递交正式宣战的文件之前日本就发动了进攻,激起了美国举国上下无比愤慨。山本在接到胜利电文后,丝毫没有喜悦,对前来祝贺的部属淡淡地说:“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长期以来,珍珠港事件充满神秘色彩,究竟是谁导演了这一悲剧?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经过30年的努力,从大量资料中找到了答案:美国总统罗斯福事先知道日本舰队动向,故意让日本人进攻夏威夷基地,以便为美国参战寻找正当理由。这个孤注一掷的血腥行动改变了世界格局。

1941年春,近卫首相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他根据三国条约制订的计划正在破产。德国放弃入侵英国,美国在谈判中立场强硬,向英国和中国提供更多的武器,逐渐拉紧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的套索。于是日本军部加紧制订消灭太平洋美国海军力量的冒险计划。

对日本的这一计划,美国已有觉察。1941年12月4日晚,罗斯福在白宫同陆军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研究日本舰队的动向时,发现一支庞大的日军舰队从日本起航后悄悄地驶向太平洋中心。华盛顿情报部门几星期前就破译了这支舰队的代号“机动部队。”

摆在罗斯福及其助手面前的选择有三种:第一,向全世界宣布,这支庞大的日军舰队已经起航,因此战争迫在眉睫。披露这一事实可能阻止战争爆发。第二,在日军舰队继续向目标前进时,通知珍珠港基地的金梅尔上将,日军舰队攻击在即,让他发出警报,把军舰疏散到远海,或者先发制人,粉碎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第三,是罗斯福决定并在当晚会议上向他的两名部长和马歇尔将军宣布的:只有柏林-东京轴心国之一突然侵略美国领土,美国才有理由参加战争。1941年初,他曾私下同丘吉尔讨论过这个问题。

罗斯福认为,尽管风险很大,但不可避免,为打败希特勒,美国必须参战;但只能在遭到侵犯的情况下参战,主动参战会在国内引起政治和道义上的分裂。希特勒曾严格命令德国海军不准攻击美国船队,他认为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要介入。当时大多数美国人也主张持中立态度。据希特勒身边人员说,当他获悉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吓得目瞪口呆。当时德军已经席卷欧洲,德军装甲部队直捣苏联腹地。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希特勒预感到,他的世界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

与此同时,有3位国家领导人也预感到,自1939年以来不断遭到失败的民主国家可能要转败为胜。他们是华盛顿的罗斯福、伦敦的丘吉尔和自由法兰西伦敦总部的戴高乐将军。后者当晚对帕西上校说,他认为战争已成定局,今后“应做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12月6日晚,华盛顿最高当局作出决定,不通知珍珠港守军,让珍珠港遭受日军攻击。这天夜里,罗斯福同史汀生、诺克斯、马歇尔将军和总统私人顾问哈里·霍普金斯彻夜难眠,在白宫等候日军攻击夏威夷的第一批电报。他们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知道今后几天的连锁反应:向日本宣战,然后向日本的盟友德国宣战。他们没有料到并深感震惊的是日本海空部队威力之大、攻击之猛烈。他们预计美军将遭受重大损失,但绝没有想到基地毁坏殆尽。

在当天夜里,陆军部长史汀生同海军部长诺克斯以及国务卿赫尔举行工作会议的讲话录音保存至今。

史汀生说:“在此之前,我们无法参战,为了拯救英国,总统很想进行干涉。自1940年6月以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英国一直在孤军奋战。总统想在为时不太晚之际,彻底粉碎纳粹德国对整个欧洲的疯狂进攻。但是绝大多数美国人过去却一直主张袖手旁观,‘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诺克斯接着说:“现在日本人帮助我们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辩论已经结束。我们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无耻的突然袭击,美国人的思想障碍解除了。”当晚,同陆军部长谈话的最后一个人是他的副官哈里森上校。史汀生对哈里森说:“没有珍珠港事件,我们——包括罗斯福总统——决不可能把我国推进战争中去。”

翌日中午,因行动不便而深居简出的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由他的长子詹姆斯搀扶着走进国会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讲话。

罗斯福总统两只手撑在讲台上,对参议员、众议员、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部长们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国电台向全国实况转播了罗斯福总统的讲话。他最后宣布:“美国和日本帝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