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玉舞倾颜
17375900000275

第275章

不过贸似岳家的这位姑娘,自己出京的时候好像听说过一句半句的,不会是招进英王府做了英王侧室吧。

云裳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当然也分对面坐的是谁,比如现在璞玉正关心着岳梦琪要嫁的人家呢,云裳小心的试探道:“玉儿姐姐,我好像有个事忘了跟你说了。”

璞玉没在意,笑道:“行了,你这丫头一天到晚的鬼心思,这会儿只怕又要打什么主意呢,不过只要不是太闹腾呢,我就没意见。”

杜向笛的信没拿来,不过里面也没提到说嫁进什么门第,只说定亲了,杜向笛这边也打听不出来。

云裳想了想,还是道:“那个,玉儿姐姐,你说的这个岳家姑娘,我临出门前,记得我母妃好像在张罗着给英王哥哥纳侧妃。”

璞玉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道:“你是说?”

云裳也叫不准,那会儿她也没在意啊,不确定道:“我也叫不准,不过我记得那个大红封上是这般写的,我来之前我母妃就让人去岳家那边提亲了。”

侧妃虽然也是妾,可到底是上了玉蝶的。

云裳又道:“这事我英王哥哥应该还不知道呢。”

英王与英王妃自打成了亲,不像一般的小夫妻感情和睦,英王妃的性子有些骄纵,太妃娘娘这般做也是有些打压英王妃的意思。

杜向笛也听明白了,一脸的惊讶,岳家不应该让岳梦琪为妾的,不过一想到英王府,杜向笛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到底是嫁进王府,与别家为妾又不同。

璞玉也不好多做评价,只是想着英王的性子也算好,太妃的人也不错,只是这进了府,若是能得太妃喜欢,讨英王欢心,日子想来也不会太难过。

只是英王妃,璞玉皱了下眉,并不曾听元树和元轩提起自己的王妃,璞玉也就没细问,这会儿想着岳夫人待她的情谊,少不得打听一二。

道:“云裳,你可知那英王妃是什么出身。”

云裳郡主抽了抽嘴角,道:“韩国公的嫡幼女。”

璞玉听了也禁不住抚额。这可真是一对欢喜冤家。

韩国公与别的公卿世家不同,韩国公是以功绩起家,马上得的功名,从最早的兵科给事中;到后了的都给事中,再擢山西右参政,督宣府镇钱饷,因其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尤其在钱饷的管理上,府库充盈,从不曾苛扣一二,璞玉还小的时候,也听过洛相提过,说是韩国公当年在山西也算是创了一大功绩,那年山西旱灾,百姓吃不上饭,饥荒遍野,偏赶上南边的粮食也欠收,朝廷派出去的赈济粮食并不足以补充山西全境百姓的吃喝。

当时还是负责宣府镇钱饷的韩国公却能保证一镇的百姓衣食无忧,并发动周边的富户捐起钱粮,带头把自家府里的粮仓打开,赈济灾民,保证了宣府镇周围数十个县乡没有受到饥荒的影响而使民心溃散,很好的稳定了民心。

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时的钦差大臣推荐他辅佐山西布政使司的钱粮职务。五年任职,府库的粮仓从陈压几年的旧米换了新米,而且官银往来帐目明细清楚,又携同山西布政使整顿吏治,兴利除弊,修饬武备,开垦耕稼,岁丰食足。修复官牛,官田之法,垦地日广,积粮日多,因山西与边关相近,多出来的粮食便通过秘密通道偷偷的运到了边关,以备军资。

因其能力显著,后又被提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广巡抚,被召回京后转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镇,迁礼部右侍郎,后为礼部侍郎,再后来就是步步高升,不过在年龄大了,想来是在家荣养了。

朝国公的尊容还是璞玉离京那两年的时候发下来的,到不是世袭的,只是先皇体恤他的功绩,赏给他的,不过也只荫封三代,过后而衰。

至于这位英王妃,就是朝国公的嫡幼女,提及起来,不只是璞玉,就是京里的任意一家高门,听说了都要忍不住抽抽嘴角,男人则是要赞一声朝国公老当益壮,当然,朝国公的夫人也会受大家一声赞,不过好歹这位朝国公的夫人不是先头的原配,这位继室如今也不过四十来岁。

不然两个六七十岁的人还能生出这么个嫡幼女来,男人到也罢了,只是这女人只怕真要送掉半条命去。

“英王怎么就应了这门亲事?”璞玉也是奇怪,当初韩国公家的这个嫡幼女也是逮着英王的屁股后面跑,从小到大就嚷着长大了要嫁给英王。

那会儿大家还当着笑话看呢,而且因着这姑娘也算是韩国公英勇战绩的代表,所以在府里疼宠太过,就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就连璞玉瞧着都有些头疼。

云裳无奈道:“玉儿姐姐,你还不知道英王哥哥的性子,自小也没见他喜欢那韩国公的嫡幼女,怎么会应下这门亲事。”

颜玲珑与杜向笛都听的一塌糊涂,可至少还是听到了这里面的意思,岳梦琪要进英王府,而这个英五就是才走了没两天的人。

颜玲珑与杜向笛对视一眼,竟不知道时事这般造化。

不过瞧着自己家大嫂与云裳郡主的态度,这个英王妃又是个不好相处的,所以两人就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璞玉皱了下眉,道:“莫非是韩国公府那边?”

云裳点了点头,道:“老韩国公亲自去见的太妃娘娘,听下人说谈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等到老韩国公走了以后,没两天,人家媒人就上门了,英王哥哥为此还闹了两天脾气,还闹到皇帝哥哥那去了,不过太妃娘娘下的决定,皇帝哥哥也不好否决,而且两家连圣旨都没请,可见也没想让皇帝哥哥掺和进来。”

云裳提到皇帝哥哥的时候,就小心的看了一眼璞玉的脸色,还好没什么变化,云裳的心才算放下。

璞玉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事,若是岳家那边应下,自然也有岳家的考虑,进了英王府,即便是侧妃,若是能得个一男半女的,岳家的前程也就更好了,这事,璞玉也不好置喙。

杜向笛有些小心的问道:“玉儿姐姐,梦琪的亲事……”

璞玉无力的笑笑,安抚道:“岳夫人不会亏了自己的女儿的。”

杜向笛一想也是,岳夫人对岳梦琪的爱护她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总算是松了口气。

腊月初,颜家收到一张拜贴,新任知府携夫人拜会府上。

颜老夫人拿着手里的拜帖,直接递到了怜蕊手上,道:“给你们大少奶奶送去。”

颜老夫人明白,人家要拜的,不是颜家,或者说,不是她们这些老骨头,而是颜家的这位大少奶奶,还有那位赖在颜家不走的云裳郡主。

璞玉正拿着年底的帐对着,进了腊月,年就不远了,下人过年的衣裳,月例银子,赏钱,还有庄子上送来的东西,都要开始打点了,冉霜自己也忙不过来,冉红如今有了身子,璞玉就不让她进府伺候了,再加上曹格原本想带着冉红回家过年的,可是碰上了这有了身孕,前三个月不易多动,曹格也不敢拿冉红的身子开玩笑,虽然冉约的身子还算健郎,不过曹格是郎中,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

云裳郡主一个人无聊,没有形象的趴在榻上,看着璞玉在那一页页的翻着,嘟着嘴道:“玉儿姐姐,这样的日子你不无聊吗?”

云裳郡主就是在京里,也没这么老实过,当然,那是不在太妃娘娘的眼皮子底下,在说京里能玩的花样多,到了这,压根就没啥花样可玩,玉儿姐姐又不让她出府闹腾去,所以她就圈在了璞玉的屋子里。

当然,某女很不良善,她压根就不住璞玉给她安排的院子,而是住进了璞玉与颜正阳的墨梅园,以至于某男被撵出了主卧,爱住哪住哪,这两天,某男的怨念正深的无处宣泄呢,每次看到璞玉那目光都恨不得盯上,要不是因为进了腊月,外头的事多,只怕某男就要把自己的媳妇夺过来了。

璞玉好笑的看着一脸没趣的云裳,道:“真的很无聊?”

云裳连忙点头如捣蒜,那小样就跟个小哈巴狗似的。

璞玉觉得有趣,这小丫头什么时候长的这么招人稀罕了,要是能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就好了,只是这丫头还得嫁人呢。

其实喜欢与云裳在一起,于璞玉而言,就像是还在京里一般,那些童年的岁月总是让她不经意的想起,然后又想起了爹娘,自己还在爹娘身边撒娇卖乖。

“要不要给你找个事做呢?”璞玉低头瞧着自己手里的帐本,一脸的思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