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者不可不懂的形象礼仪
1737300000008

第8章 领导者不可不懂的握手礼仪

握手是人际交往中最通行、最常用的礼节,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人们通过握手,可以表达欢迎、友好、问候、感谢、理解、宽容、敬重、致歉、惜别等情感。领导者在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中更是离不开握手,通过正确的握手来传递和表达感情,树立领导者可亲可敬的形象。作为领导者,不可不懂下述握手礼仪。

一、握手的场合

一般来讲,领导者常见的握手场合有:在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的时候;拜访他人后,见面和辞行的时候;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的时候;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的时候;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的时候;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别人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的时候;对他人表示感谢、恭喜、祝贺的时候;对他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的时候;对他人因某些原因而当面给予慰藉的时候;向他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的时候等。

领导者礼仪故事汇

历史性的握手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见面时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据基辛格回忆,当时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头,还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周恩来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飞机。

二、握手的规范

1握手的顺序

握手的顺序要遵循“尊者决定”、“女士优先”、“已婚主动”等原则。即年老者与年轻者握手,年老者先伸手,年轻者回应;长辈与晚辈握手,长辈先伸手,晚辈回应;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先伸手,男士回应;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已婚者先伸手,未婚者回应;身份、职位、级别高者与身份、职位、级别低者握手,前者先伸手,后者回应。另外,如果在餐桌上,或围坐在大厅时,可以按顺时针的方向握手。

小贴士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生活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等。

资料包

握手礼的由来

据说握手礼源于中世纪的骑士们。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着盔甲,除两只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手礼。当今行握手礼也都是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识的人初识、再见时,先脱去手套,才能够施握手礼,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另一种说法是,握手礼源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当时,人们在狩猎或战争中,手上都拿着石块或棍棒等防卫武器,倘若途中遇到陌生人,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摸手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后来,这种礼俗就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

2握手的姿势

握手应当用右手,四指并拢,手掌与地面垂直,拇指伸开,掌心向内,手的高度大致与对方腰部上方持平,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两足立正,上身略微前倾,注视对方,面带微笑,轻轻上下摇动3~4下,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小贴士

除常见的单握式握手,还有双握式握手,即施礼者伸出双手一左一右与对方右手交叠。双握式握手一般用于下级、晚辈对上级、长辈表达尊敬、仰慕、感激之情时。

3握手的时间

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时间过短,给人以应付敷衍的感觉;时间过长,尤其是握住异性和初相识者的手时间过长,是失礼的表现。一般来说,与初次见面者握手控制在3~5秒以内。如果是老朋友见面时,握手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但是不要超过20秒。

4握手的力度

握手力度要适中,稍微使点劲儿,以表热情而不失粗鲁,不宜力度过大或过轻。力度过大,会给对方带来不适感;力度过轻,会给人高傲、冷淡、无诚意的感觉。遇到亲密朋友,握手时用力可以稍大一些。与异性和初次相识者握手时,用力千万不可过大。

5握手的神态

与人握手时神态应当专注、热情、友好、自然。握手时应当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双眼,并致口头问候,切勿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傲慢冷淡。如果迟迟不握他人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甚至忙着和别人打招呼,都是失礼的行为。

前车之鉴

艾丽为何反感一个只说了两句话的人

艾丽是个热情而敏感的女士,在中国某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任副总裁。有一天,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营销的韦经理。韦经理被秘书领进了艾丽的办公室,秘书对艾丽说:“艾总,这是××公司的韦经理。”

艾丽离开办公桌,面带微笑,走向韦经理。韦经理先伸出手来,让艾丽握了握。艾丽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这样吧,让我先看一看这些材料,再和你联系。”韦经理在几分钟内就被艾丽请出了办公室。几天内,韦经理多次打电话,但秘书的回答是:“艾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艾丽这么反感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呢?艾丽在一次形象课上提到这件事:“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不懂得基本的商务礼仪,还没有绅士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王子一样伸出高贵的手来让我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像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的冰冷。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方式,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高级职业训练的人。而公司能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会太高。由这样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呢?我们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能与这样的小公司合作呢?怎么会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建材呢?”

三、几种常见的握手情境

1与尊者握手

当尊贵者如老人、长辈或贵宾伸出手做握手状时,领导者应当快步上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握手时不能昂首挺胸,身体可以稍微前倾,同样表示尊重,但也不能因为对方是贵宾就显得拘谨。

2与上级握手

当领导者与自己的上级相遇时,一般也要等到上级先伸出手有所表示时再伸手接握。当与多位上级握手时,应当尽可能按其职位的顺序,如几位上级职位相当,应当先长者或女性,然后再是其他人。

3与下级握手

领导者与自己的下级握手时,一般也应当以其职位高低为序,遇到自己熟悉的下级,握手的同时也应当说些问候、关心的话。在多位下级面前,不要厚此薄彼,只与其中一两个人握手而冷落其他人。

4与女性握手

男性领导者与女性握手时,应当等对方先伸出手来,然后轻轻地一握即可。如果对方不愿意握手,男性领导者可以微微欠身问好,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在握手之前,男性领导如戴手套则要先脱下。

前车之鉴

不良握手失生意

××省××市有一位专营金刚石刀片的农民企业家,因身怀绝技,独有创见,生产的刀片畅销全国各地。省城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欲与他携手合作,邀请他进城共商合资办厂事宜。孰料见面时,总经理见其肤黑貌丑,握手时仅伸出二指敷衍地碰了一下,随即掏出手绢揩手并且悄悄扔掉。农民企业家发现这一细节,感觉受到了莫大侮辱,拂袖而去。结果另一家厂家将此农民企业家接去,视若嘉宾,以礼相待,很快双方达成共识,合资办厂,当年创造产值7000多万元。

四、几种失范的握手方式

1刺剑式握手

握手时,不是将胳臂正常地伸出,而是掌心向下,像刺剑似的猛伸出一只僵硬、挺直的胳膊来握住对方的手。这种握手方式是最粗鲁、最放肆的,也是最令人讨厌的,给对方一种受控制的感觉。

2死鱼式握手

握手时,将一只软弱无力的手伸向对方,几乎将自己的手掌全部交给对方,任对方随意摆弄,这只手好像一条死鱼。这种握手方式传递的信号和带来的结果是消极的,可能让对方产生受到冷落的感觉。

3抓指尖式握手

握手时,不是用手亲切地握住对方的整个手掌,而是略微抓住对方的几个指尖。这种握手方式也是不标准的,即使你主动伸出手,表面上显得热情亲切,但给对方的感觉则会是十分冷淡的、不受欢迎的。

4攥指节式握手

握手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攥住对方手的四指关节处,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就像一把老虎钳一样紧紧地夹住对方被握住的手,使对方想摆脱都摆脱不了。这种握手方式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握手方式。

5木棍式握手

握手时,和对方相距很远就伸出一只木棍式的胳膊,挺直僵硬地与对方相握。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其主要目的是想同对方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防止对方侵入自己的空间范围圈或害怕侵犯对方的空间范围圈。

6抻臂式握手

握手时将对方的手拉过来与自己的手相握。用这种方式握手,可能意味着主动握手者属于“胆怯型”,只有在他人个人区域内才会感到安然,还可能意味着主动握手者的密切区域较小,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小贴士

握手的禁忌:①贸然伸出手;②心不在焉;③伸出左手;④戴着手套;⑤交叉握手;⑥跨门握手;⑦久握不放;⑧握手后擦手。

领导者礼仪故事汇

周恩来与史密斯的握手

1953年1月,杜勒斯出任美国国务卿,一直推行反共政策。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团长,他在制定与会方针时,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

在会议期间,虽然难免有尖锐的交锋,但会里会外的礼节还是要讲究的。杜勒斯在会议开始刚一个星期便打道回府,由副国务卿史密斯留下应付门面。7月18日会议休息期间,大家来到休息厅闲谈。这时,史密斯主动来到担任周恩来翻译的浦寿昌跟前交谈。周恩来看到后,走过来跟他打招呼,并向他伸过手去。史密斯大概是碍于杜勒斯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的规矩,没好做表示。这当然有失风度和外交礼仪。对此,史密斯感到非常难堪。于是在周恩来过去跟法国外长交谈时,史密斯很不好意思地凑上来,插话道:“每次我走近周恩来先生,记者就会说我和周恩来先生握手了。”周恩来答道:“我已经伸出手来了。”史密斯赶紧辩解:“我刚才一手拿香烟,一手拿杯子,下回我会伸得比您快。”周恩来淡淡一笑,没予理会。第二天,日内瓦会议结束。各国代表团来到休息厅相互道别。史密斯也来了。当周恩来走进休息厅的时候,史密斯赶紧上来搭话,并伸出右手握住周恩来的左臂。这样,既没有破了杜勒斯不准跟中国人握手的规矩,又弥补了昨天的失礼。

工具箱

握手语

握手时,常伴有一定的问候,称为握手语。常用的握手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问候型。最常见的一种握手语,一般的接待关系可以使用这种形式。如“你好!”、“最近怎么样?”等。

●祝贺型。当对方有突出成绩受到表彰或遇到喜事,在见面握手时可以进行祝贺。如“恭喜,恭喜!”、“恭贺你!”等。

●关心型。特别适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主人对客人等。如“辛苦了!”、“一路很累吧?”等。

●欢迎型。对第一次来的客人,均可以使用欢迎语。如“欢迎光临!”、“欢迎你们到来!”等。

●祝福型。送别客人或与朋友分手时多用此握手语。如“祝一路顺风!”“祝你好运!”等。

●赞美型。对对方的服饰、精神状态等均可以适当加以赞美。如“您这套服饰真漂亮!”、“您精神真好!”等。

●致歉型。为向对方表示客气,或有歉意的地方,可以使用此类握手语。如“未能远迎,请多包涵!”、“照顾不周,请见谅!”等。

●安慰型。对于碰到难题或挫折的人,表示慰问、鼓励时要说些安慰的话。如“一切都会好的!”、“多注意身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