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是指围绕明确的主题,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特定的人群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具有交流信息、协调工作、讨论决策、发扬民主等重要作用。会议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与方法。领导者要想使会议达到预期效果,通过礼仪规范来保障会议有序有效地进行也是重要方面之一。会议礼仪很多,领导者特别要注意着眼于领导者角色的礼仪规范。作为领导者,不可不懂下述会议礼仪。
一、作为主持人的礼仪
一个领导者可能会担任某次会议的主持人,其主要职责主要体现在落实会议议程、控制会议时间和掌握会场秩序。落实会议议程要求主持人熟悉会议议程并认真执行会议议程;控制会议时间要求主持人把握会议起止时间和限制发言时间;掌握会场秩序要求主持人保证会议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和状态。在主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主持人的仪容仪表应当严肃、大方、稳重。
【2】主持人应当精神饱满,步伐稳健,根据会议的性质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3】主持人站着或坐着主持时,应当保持正确的站姿或坐姿,不能倚靠桌椅、身体歪斜及出现其他不雅动作。
【4】主持人说话的语速、语调、音量、表情等要与会议的主题相吻合。
【5】主持人在台上不要和会场上的熟人打招呼或寒暄、闲谈。
【6】主持人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应当向大家介绍参会人员。
【7】主持人在主持会议过程中应当与参会人员进行礼貌的目光交流,不能只看稿子不看人,或始终只看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8】主持人在主持会议的过程中,要注意恪守角色职责,不能抢风头。
小贴士
会议主持人座位的具体位置有三种方式:一是居于前排正中央;二是居于前排的两侧;三是按其具体身份排座,但只能就座于前排。
二、作为发言人的礼仪
一个领导者可能会成为某次会议的发言人。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发言人发言时要注意内容精当,即做到分清对象、观点鲜明、材料翔实、语言生动。在发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作为发言人在发言前一定要对个人仪表进行修饰和检查,衣着整洁,仪态庄重,精神饱满。
【2】发言人在发言前应当面带微笑环顾一下会场,如果会场里掌声四起,可以适时鼓掌答礼,等掌声静落之后再发言。报告结束时,可以向与会者表示感谢。
【3】如果站立发言,应当双腿并拢,腰背挺直;如果坐着发言,应当身体坐直,双臂前伸,双手轻抚于桌沿。
【4】持稿发言时,如无讲台,应当双手持稿的底中部,稿纸上端的位置于下巴之下胸部之上,既方便阅读,又方便与观众进行目光交流。不能长时间埋头读稿,旁若无人。
【5】正式发言应当严格按照会议议程所安排的内容和时间进行,说话的语速、语调、音量等要与发言内容吻合。
【6】自由发言也应该遵守秩序,不可随意打断他人而争抢发言,说话要言简意赅,观点明确。发言不能超过给定的时限,不要偏离议题。
【7】自由发言与他人意见不同时,应当礼貌讨论,以理服人。
【8】自由发言应当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保持会场秩序,不可随意打乱会议议程。
小贴士
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常规位置有两处:一是主席团的正前方;二是主席台的右前方。
三、作为倾听人的礼仪
一个领导者参加某次会议,本身就是会议的一个听众,不论坐到主席台上,还是坐到群众席上,都应当做一名认真的会议聆听者,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倾听发言。在倾听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准时到会,严守会议时间。如果会议有签到程序,应认真履行签到手续。
【2】遵从会议的安排落座。如果在主席台就座,进入主席台时要井然有序;当台下与会者鼓掌致意时,应当微笑着鼓掌回应。
【3】自觉关掉手机或调到振动状态,尤其不能接打电话。
【4】认真倾听发言人发言,不与其他就座者小声交谈,不随意传递文件、纸条等。
【5】如果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某次会议,不能因为自己是来宾就不遵守会场秩序,也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6】不能早退,尽量不中途离开会场。如果必须离开,要轻手轻脚,尽量不影响其他人。如果长时间离开或提前退场,应当征询会议组织者的意见,得到允许才能离开。
【7】不能闭目养神,也不能读书看报。
【8】尊重主持人和发言人,记录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发言人发言结束,应当鼓掌致意。
四、主席台座位的礼仪
大型会议应当分设主席台与群众席。主席台一般应当面对会场主入口,与群众席面对面。主席台的座次安排要注意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这是国内特别是官方会议主席台的坐法,在涉外场合以右为尊,具体排列方法与上述情况恰恰相反。
前车之鉴
差错出在哪儿
某分公司要举办一次重要会议,请来了总公司总经理和董事会的部分董事,并邀请当地政府要员和同行业的知名人士出席。由于出席的重要人物较多,领导决定用U字形的桌子来布置会议桌。分公司领导坐在位于U字横头处的下首,其他参加会议者坐在U字的两侧。在会议的当天开会时,贵宾们都进入了会场,按安排好的座签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就座。当会议正式开始时,坐在横头桌子上的分公司领导宣布会议开始,这时发现会议气氛有些不对劲,有贵宾相互低语后借口有事站起来要走,分公司的领导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或出了什么差错,非常尴尬。
资料包
茶话会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都要把他们灌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当酒。而后,孙皓就以茶大宴群臣,开创了宫廷茶宴的先河。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茶话会。
中唐以后,饮茶风日盛,于是出现了正式的茶宴。唐代大型茶宴以在浙江顾渚山举办的最为著名。那里所产的紫笋茶和阳羡茶均为贡品,色香味俱佳,每到春茶上市时,人们便邀请许多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鉴定,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茶宴。到了宋代,茶宴更为流行。
名山寺院也经常举行茶宴,谈经论佛。这种寺院茶宴后来传入西藏,逐渐演变成喇嘛的大茶会,这种茶会举行长达数日,参加者可达上千人,其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明清以后,茶宴尤盛。大江南北,茶坊林立,三教九流,都喜欢举办茶宴茶会。茶宴多以名茶款待宾客,宾主们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一边赋诗作对,谈天说地,议论风生。唐宋时的“泛花邀客坐,代饮引清言”和“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等诗句,就是对当时茶宴的精彩描述。
由于茶宴程序烦琐,费时费工,后来逐渐有所淡化,但以茶宴集会品茶、议论风生、相互交流的遗风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种茶话会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交际场合。
圆桌会议的由来
圆桌会议来源于亚瑟王和他的骑士。据说,以前中外会议,尤其是那些正式的会议或宴会,非常讲究主宾的席位座次,一般都是让主、尊、长者居中而坐,宾客则根据其身份、地位、辈分,一左一右,依次安排在主位的两面;但如果碰巧客人都是显贵尊长,就不好办了。那该怎么安排呢?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但都解决得不好,不是得罪了这位贵人,就是得罪了那位贵人。5世纪时,英国的亚瑟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这个问题巧妙地解决了。
一次,亚瑟王和他统领的骑士们举行会议,为了显示级别平等,他设置了一个圆形会议桌,大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而坐,这样就避免了与会者因席位尊卑而引起的纠纷。于是便形成了圆桌会议。在英国威尔士的温切斯特古堡,至今还保存着一张这样的圆桌。
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商”的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会议便多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天。有的时候,因为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多,也可以用方桌在会场中摆成一个圆圈的形式来举行圆桌会议。